《大明走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走着-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黄龙在自己的大船上也是彻夜未眠,说到底他虽然在巢湖厮混了几年,但是都是小打小闹,再加上巢湖最大势力的水匪都在他的手里,无往不利,如今面临人生第一场大战自然是激动地睡不着觉。

    这个时候黄奎来到了大船之上:“指挥使,还没睡呢。”

    “嗯,我在想明天喝鱼汤要不要加一个鸡蛋试一试,没准可以更好喝。”

    顾奎苦笑一声:“明日便要大战了,指挥使就不要想鱼汤的事了,若是明天赢了,我请你去南京城最好的酒楼喝鱼汤。不知道指挥使对明天的大战有什么看法么?”

    “明天顶多是双方的试探性攻击,左梦庚既然是将门出身便不会一上来就将自己的全部实力压上,所以明天应该会是轻松的一场战斗。”

    “指挥使高见,我怎么就没想到呢,看来是我想的太多了。只是后面的战斗指挥使心中可有打算?”

    “后面?后面的战斗自然是明天打过之后才知道,若是连敌人的试探性攻击都挡不住,咱们就不要在这南京城下丢人了,赶紧回巢湖抓王八才是正道,若是明日可以挡住,那么以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水上打仗又不和陆地上有这么军阵,咱们只要不犯大错就败不了。”

    顾奎点点头:“听指挥使一番话,在下茅塞顿开,如拨开云雾见青天,那咱们明日战场之上见吧。”

    “别走啊,我的鱼汤马上就要熬好了,来一碗再走。”

    “我可无福消受你的鱼汤,要是让七爷知道我喝了你的鱼汤,非得喝了我的血不成,指挥使喝完鱼汤便休息吧,在下告辞了。”说完头也不回走出了船舱。

    第二天天刚刚亮,双方阵营便开始埋锅造饭,阵营之中少了往日的欢闹,多了一种肃杀的氛围。

    很快天光大亮,双方阵营摆好军阵,左梦庚大喊一声:“救回大帅,消灭伪朝!”拉开了大战的序幕。

    左家军兵分两路,水路和陆路同时进攻,水路上迎战的是巢湖水军,陆地上迎战的是江北军。

    江北军和巢湖水军都是新军,面对早就成军的左家军没有丝毫的畏惧,倒是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让在城头观战的卢晓航很欣慰。

    很快陆地上的两支军队便交上了手,以卢九德麾下黄得功大营为底子的江北军没有新军焦躁,全军上下透着一股沉稳,与左家军势均力敌杀得难解难分。

    卢晓航开口说道:“卢九德治军有方,不负圣望。此战过后当记大功一件。”

    史可法应声道:“今日才知卢公公军威,果然百闻不如一见。”

    这个时候水上的双方也交上了手,一开始的火炮之后双方开始了跳帮作战。这个年代的火炮不像后世,十发炮弹能中一发就已经算是高的命中率,所以火炮攻击并不能决定战斗的胜负。

    想到这里,卢晓航不禁想起了岳庆丰还在洛阳研制手雷,以后倒是可以让他研究一下火炮,哪怕进步一点,在战斗之中也是能决定胜负的。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双方一交手便呈现了一面倒的局势,巢湖水军完全不是左家军的对手,每一次跳帮都是被人家拿下一条船。

    卢晓航在城头上看着:“这巢湖水军貌似站立不稳。”

    卢九德一拍手:“哎呀,老奴将这事给忘了,长江之上风浪之大,远非巢湖可比的,这些人想必是习惯了巢湖的风浪受不了这长江的大风大浪。站立不稳如何作战?”

    这个时候城墙上的人齐唰唰的沉默了,他们看着卢晓航,心里想着,若是这水军不堪一击,仗就没办法往下打了,是放了左良玉还是迁都要尽快进行选择。

    卢晓航没想到十天里长江都是风平浪静,今日突然起了风竟然让新成立的水军吃了大亏,但是打仗讲究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自己要立刻想出应对的法子才好。

第145章 郑氏后裔() 
眼见巢湖水军已经无法避免溃败,卢晓航立刻下令:“令巢湖水军改为防守阵型,今日不再主动进攻。”

    而左梦庚看到了这一幕,心中对朝廷的轻蔑之心又增加了几分:“传我将令,全军压上。今日若能打进南京城,全军赏一年军饷。”

    黄龙在大船上看着前面一艘艘小船被人攻占,正要上去,突然看到城头的旗号让自己全力防守,狠狠地将拳头捶在空气上,然后开始指挥防守。

    “进攻你们打不过对方的水军,若是防守再这样,我就拿你们熬鱼汤!”黄龙也是急了,自从来了南京,粮草不缺,没有上司敢给自己脸色看,生活很舒坦,可是若是败了,朝廷上下嘲笑不说,全军覆没拿什么去见巢湖的父老。

    各大水军头领也都是要脸面的人,这一仗打成这样实在没脸再说什么,只能加紧手上的动作,希望能够挽回点局势。

    当然也有不少头领眼见对面水军如此强大已经萌生了退意,心想这富贵自己博不来,这命可得保住了。

    但是黄龙的手下没有溃败之前他们可不敢逃跑,万一黄龙这一仗没有败,逃到天上地下都得将他们剥了皮不可。

    在黄龙和顾奎的指挥下,巢湖水军慢慢稳住了阵脚,因为被动防守了,就容易了不少,所谓的跳帮无非是船挨着船或者用绳钩搭建通道,自己拿着刀子砍人砍绳钩便是了。

    只不过这船实在晃得厉害,自己的人战力发挥不到七成,所以虽然勉强压住了阵脚,但还是被动挨打的局面。

    这一场大战从早上打到午后,左梦庚一看今天确实打不进南京城了,鸣金收兵。这一仗试出了朝廷水军的实力,看起来也不过如此,明日必可一战而下。

    眼看左家军退军了,巢湖水军松了一口气,黄龙一点人数差点没掀了桌子,这一仗己方损失了大船三艘,小船三十条,而对方一艘船都没有损失,简直就是可以列入史书的耻辱之战。

    卢晓航在城头看着左家军退兵,开口问道:“你们谁有办法对付左家军的水军?”

    一个文臣开口说道:“为今之计,只有联营才能保证船只安稳,巢湖水军才可发挥战力。”

    话没说完,又一个大臣站了出来:“不可不可,自从小说《三国演义》流传世间,现在连街边的孩子都知道对付连营一把火就能解决,我们这样做就是将自己的命门交给左梦庚啊。”

    “连营虽然怕火攻,但是那也要看风向,如今风势平和火攻必不能奏效。”

    “风势平和?那今天是怎么一回事?”

    眼见大臣们又要进行一番无谓的争吵,卢晓航眉头一皱:“够了!连营这个办法朕已经知道了,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在场的人都看出了卢晓航心情不好,纷纷低下了头,想必没有十全方法他们是不会开口了。

    这个时候史可法缓缓地说道:“臣倒是有一个法子,只是不知可行不可行。”

    “史大人,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要犹豫,快快说来,可不可行朕试过了才知道。”

    “皇上可曾听过三宝太监的故事?”

    “史大人是说郑和?”

    “正是,成祖之时三宝太监七下西洋,他麾下的水军可谓是极其强大。”

    “可是如今郑和都已经逝世二百多年了,你让朕去哪里找他的水军。”

    “宣德八年,郑和在海外去世,皇上赐葬南京牛首山,他的大哥过继给他的儿子世袭锦衣卫千户,如今正在南京。”

    卢晓航苦笑一声:“那有什么用?难道我现在找到岳飞的后人还能帮我荡平中原不成?”

    “皇上莫要心急,且听我说。郑和的宝船由南京提举司和福建三司负责建造,当时建造了大小船只近四千艘,后来郑和病死之后,他的手下将士为了给他守墓全部迁至南京牛首山,皇帝为了褒奖这些人,将宝船赐给了他们不少。如今那个村子被称作郑村,他的手下也基本都改姓了郑。”

    “另外,郑和当时任内官监太监,地位仅次于司礼监,他的手下可是有不少人,臣知道有一支太监一直在南京,他们没有血缘仅依靠师徒传承,试图将郑和水军传承下去,他们的规模不大,历代皇帝敬佩郑和的事迹,对他们的事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已经传承了二百余年。”

    “竟然能传承二百余年?”

    “当日那些随郑和出海的太监安葬好郑和之后,便开始挑选年幼的小太监,一边传授水军本事,一边灌输传承的思想,世世代代就是这么传下来的。”

    “那他们现在在哪里?”

    “他们本属于南京兵仗局,听说反贼破了京师之后已经向兵仗局请辞,要出行海外,如今怕是正在准备吧。”

    “马士英,你立刻去南京城找到郑氏后裔,带着他去牛首山郑村说服那些人,务必请他们南京城助战。史可法,卢九德,你们随我走一趟,去找一找这郑和水军的传承。姜曰广,高弘图,你二人分别去水陆两军,安抚巢湖水军,褒奖江北军。其他人变散了吧。”

    众人得到了旨意立刻行动起来,卢晓航随着史可法向南京城郊区一处建筑走去。

    这片建筑已经有了不少的年头了,虽然不算宏伟,但是也算是在这郊区的屋舍之中鹤立鸡群了。

    还未走到近前,早有人迎了出来:“我家老祖宗说了,近日正准备出海之事,不见外人,诸位客人请回吧。”

    史可法开口道:“你去告诉他,皇上亲自来此让他速速前来迎驾。”

    那个人明显吓了一跳,看了卢晓航两眼立刻转身走进了里面,不一会一个老人走了出来。

    可以说卢晓航第一次见到卢九德时,就觉得他已经老了,眼前这个老人简直要成仙了,他的须发眉毛都是白的,甚至连皮肤都是白的。

    这个老人明显认识史可法,知道皇上就站在他的身后:“老奴见过皇上,只是老奴已经辞去了官身,这朝廷的事老奴可没精力管了。”

第146章 大明魂() 
卢晓航看着这个老人,开口说道:“不知道公公要准备去做什么?”

    “当年老祖宗航海去了不少地方,有海图有记录,老奴想趁着身子骨还能动去看看老祖宗当年走过的哪些地方,也算了却了这几百年数代前辈的一个心愿。”

    “只怕公公不是去完成心愿而是去避难吧。”

    “这。。”

    “若是要完成心愿,早在几十年前便有条件,你们为何不去?偏偏京师刚刚破你们就要辞官出海,难道这大明是你们的客栈么?生意好的时候就在这里颐养天年,生意不好了就要各奔东西。”

    “皇上言重了,如今天下反贼揭竿而起,我们在这里实在帮不上什么忙,不如去海外游历一番,没准还能找到挽救大明的办法。”

    “说的倒是好听,那朕到要问问你,你打算去哪些地方?有打算从哪里搬来救兵救大明?”

    “这。。老奴说过只是去试一试,不一定能不能成功。”

    “你们世代享受大明的俸禄,就该共赴国难,哪有国家有难你们却躲起来的道理?”

    “先皇之时我们是请战过,可是反贼没有水军哪有我们的用武之地,如今谁拿到正统还不好说,老奴年纪大了难免糊涂,还是不参与这些大事为好。”

    卢晓航算是听明白了,感情在他的心中大明就崇祯是正经的皇帝,自己这个皇帝是抢来的,没准还会被抢回去,所以还是不参合为好。

    “朕再问你一句,你肯不肯帮朕?”

    “老奴实在是年纪大了。。”

    “于波,立刻带近卫营的将士查封这里,将所有的船只资料以及制船材料全部就地焚毁,咱们这就回洛阳!”

    那个老人显然没想到卢晓航会这么做,立刻反驳道:“皇上,你可不能这么干,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若是就这么毁了,老奴九泉之下哪有脸面去见列代祖宗。”

    卢晓航走到近前,冷冷地说道:“公公,这个大明都要没了,到时候朕的祖宗还不知道怎么跟朕算账呢,朕还有空管你的郑和?就算郑和在这里也要被你活活气死,你还是别死为好,免得下去让你的老祖宗们把你撕碎了!”

    “这大船都是皇上你下令烧的,跟老奴有什么关系,老祖宗们为何要怪罪老奴?”

    “朕问你,当初郑和为何要建造船队?”

    “扬我大明之威,保我大明之土!”

    “词倒是背的挺熟,你给朕解释解释什么叫扬我大明国威?保我大明之土?”

    “老奴。。”

    “解释不清楚吧,那朕来给你解释,如今关外满清人枕戈待旦,时刻准备侵蚀大明国土,你却忙着保护这些没用的东西远避海外,你这叫辱我大明国威!如今反贼占据京师,你不思收复故土却要逃避了事,这叫丧我大明之土!”

    “老奴没做!这些东西不是没用的东西,老奴能力有限只能保住老祖宗的宝贝,保不了这大明!”说到这里这个老人突然哭了起来:“老奴没用,保不了这大明。。”

    卢晓航轻轻地说道:“这些宝贝用到该用的地方才是有用,你带走它们,他们就会一辈子见不了大明的海岸,大明的阳光!”

    “皇上不要骗老奴,如今长江上面是大明的将军,皇上若要内战老奴管不了,但是老祖宗留下话,这宝贝要是敢杀一个大明人,他九泉之下也饶不了我们!”

    “张庆,你给朕把大明的疆域图拿过来!”自从上次和张德义讲完之后,张庆一直将这大明的疆域图待在身边,听到这里立刻拿出了这张图。

    卢晓航将这图摆在地上,伸手展开:“瞪大你的眼睛看好了,这是关外,满清正在虎视眈眈。这是大明的北部,从甘肃到山东这么一大片土地全都捏在反贼李自成手里,他现在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南下!这是四川,据说张献忠已经自立为王。”

    “你来告诉朕,朕若是不当这个皇帝,谁来当!还是你让孝烈皇帝活过来指定一个人做皇帝?”

    “可是,这于礼不合!”

    “于礼不合?等李自成刀子架在脖子上了,他们也选不出大明的皇帝,朕是不是姓朱?”

    “是。”

    “朕的祖父是不是这大明的皇帝?”

    “是。”

    “那凭什么朕要把皇帝让给那些白痴做?!”

    这个老人有些懵了,他总觉得卢晓航做的不对,但是这么一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来,这让他的思绪有些混乱。

    “长江之上是大明的左家军没错,可是自从七八年前他们就没听过皇上的旨意,如果孝烈皇帝有精力,这左家军早就被他列为叛军了。如今他们为了营救左良玉私自出兵,你听清楚,他们要救的人姓左不姓朱!”

    这个时候于波已经带人将这里团团围了起来,卢晓航伸手示意他暂停。

    “朕再给你一刻钟的时间,一刻钟之后,朕便要放弃南京回洛阳,等朕什么时候有了水军,再来收复南京。”

    老人抹了抹眼角的泪水:“老奴只有一句话想问,皇上你对这个天下有什么想法?”

    “这个天下?”卢晓航想了想:“张献忠偏安一隅不是成大事的人,李自成虽有雄心,但是太过急躁,这天下他也拿不稳,而满清如今人才辈出,皆虎狼之辈,实在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老人笑了笑:“皇上可还没说眼前的左家军。”

    “左家军?他们马上就要烟消云散了,不是吗?”卢晓航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眼神中透露着得意。

    “皇上怎么这么肯定老奴一定会帮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