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走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走着-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懂,懂,我这就去,亲自把这事办好。”说完老周从地上一骨碌爬了起来,飞快的向外面跑去。

    田弘遇默默的念道:“为了一个女人胡来,皇家的子孙还真是不争气,这个江山怕是真的要换主人了。自己该早做打算才是。”

    崇祯坐在书房之中,冷冷地看着吴孟明,只等他说出什么也没查到就将他罢官免职打入天牢。

    吴孟明心中长长叹了一口气,自己查到的这个结果荒诞无比,不知道皇上会不会相信。

    “启禀皇上,臣查到了福王千岁的目的。”

    “说吧。”

    “福王千岁前往苏州城乃是为了一个女子,那名女子被游击将军田弘遇抢入了府中,这才惹得福王发兵苏州。”

    吴孟明心中想的是,这田弘遇怎么说也是当朝国丈,自己说什么也要把他拖下水,只要他脱不了干系,皇上就不会严惩自己,否则寒了锦衣卫的心。

    “你说什么?”

    “臣说,福王此次发兵苏州是为了一个女人。”

    崇祯愣住了,这好像是第二次了,上一次他私自入京好像也是为了一个女人,难道这个朱由菘真是一个满脑子都是女人的混账东西?

    “你要是敢拿假消息来糊弄朕,小心你的满门上下。”

    吴孟明心颤了一下:“臣不敢,田将军说,福王已经给他写信了,确认了这件事。”

    “信上写的什么?”

    吴孟明小心翼翼地说到:“若田弘遇敢动那个女子一根手指,杀他全家。”

    崇祯突然笑了起来:“田弘遇可是当朝国丈,他的全家可是有朕一份?”

    吴孟明听到这里,屏住了呼吸,不敢搭话,他知道皇上已经被这句话激怒了。

    “他朱由菘好大的胆子!谁给他的胆子私自出兵?谁给他的胆子要杀当朝国丈全家?他终于暴露了不臣之心,朕早就知道,他们父子肯定要反的!”

    吴孟明还是不说话,话说到了这里,自己根本不敢插嘴,皇家的事情哪轮得到自己说三道四。

    “私自养军,未得调令私自出征,伪造圣旨,欲杀当朝国丈,吴孟明你算算这数罪并罚,福王该是个什么结果?”

    “抄家,押送京师,在太庙之前将其罪状告天,杀头!”

    崇祯狠狠地说道:“下旨,查抄洛阳福王府,免去福王朱由菘福王之位,将其押往京师等候发

第95章召陈奇瑜回京() 
崇祯十四年春,河洛军兵临苏州城下。

    经过了两天的紧急治疗,莫秋蝶迟迟不醒可是急坏了田弘遇。

    若是因为莫秋蝶昏迷而导致福王真的屠了自己全家,这样的赌局田弘遇是万万不做的。

    于是田弘遇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决定,带着陈圆圆和莫秋蝶以及自己全家走水路前往京师。

    只要到了京师,田弘遇相信这个疯子一样的福王绝对动不了自己一下,到时候如何处理这个女人,还不是看自己心情。

    苏州的京杭运河可是直通京师的,只要自己办的隐秘,福王未必能发现甚至在途中截杀自己。

    凭借自己麾下几百锦衣卫的护送,田弘遇觉得安全到达京师还是很容易的。

    就在卢晓航带领河洛军到达扬州时,田弘遇已经上了船。

    黑衣卫的先发三百人也是刚刚到达扬州城,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田弘遇的船已经走了半天的时间。

    但是田弘遇的一条船总归装不下家里这么多人,为了提高逃跑速度他也不敢装这么多人。

    他只是把最疼爱的孙子和大儿子放到了自己船上。船上除了一大批这些年收集的金银珠宝,剩下的都是手下的精锐保护自己和儿孙的安危。

    至于其他的儿孙妻妾则被他放在了后面安排的船上。

    黑衣卫打听到消息之后,立刻赶往码头,一场激战过后截下了两条船,俘获了田弘遇的小妾五人,孙女三人。还有不少田府的心腹。

    黑衣卫兵分两路,一路去回禀卢晓航田弘遇已经逃往京师,一路看守被俘的田家人同时为之前在苏州战死的黑衣卫弟兄处理后事。

    卢晓航接到黑衣卫快马加鞭传来的消息之后,立刻带人来到了扬州码头。

    码头的人一见来了一支军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纷纷避开。

    卢晓航派人去询问近两日是否有一支船队经过码头,被问到的那个人听到这个问题啼笑皆非。

    扬州码头乃是京杭大运河重要的码头,扬州绝对是内陆运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来往扬州的船队数以百计,要说一支船队,谁知道是哪一支?

    但是对方这么多当兵的,明显不好惹,只好苦笑一声:“这位军爷,每天从扬州码头来往的船队都上百了,小的实在不知道你说的那一支。”

    那个黑衣卫也很为难,突然灵光一闪:“是官家的船队。”

    这么一说被问得那个人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昨天晌午时分,倒是断断续续过去了十几支官家的船,小的们也纳闷,这官家的船为何不一起走。”

    “而且更奇怪的是他们补充了食物和水之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进城玩乐,反而匆匆离开了,倒像是在逃命。”

    说到这里这个人都笑了,天下间谁敢追杀官军,除非是不要命了。突然他想到了什么瞪大眼睛看着眼前这些人。

    那名黑衣卫递给他一锭银子:“谢谢。”

    他都没来得及拒绝,那名黑衣卫已经回去汇报了。

    卢晓航听到了之后眉头皱得更深了:“怎么田弘遇跑得如此之快?”

    身边的宋献策说道:“这倒也不足为奇,田弘遇在苏州当了这么多年土皇帝,要找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船工还是很容易的。”

    就在这个时候,一匹快马跑到了近前,周围的黑衣卫连忙拦住他,也有的人认出了他:“这是自家兄弟,不必惊慌。”

    马上之人下了马,低声呼道:“紧急军情禀报王爷!”

    卢晓航摆摆手示意将他放过来,那人来到近前低声说道:“元军师让我把这封信交给王爷。”

    早有人接过信递给卢晓航,卢晓航拆了信看了两眼,脸色剧变。

    “皇上下令查抄福王府,押解王爷进京,形势危急,速归。”

    宋献策见到卢晓航脸色不好,低声问道:“王爷,发生了什么事?”

    卢晓航将信递给了他:“你自己看吧。”

    宋献策看过之后,脸色倒是十分平常:“这种结果我早就料到了,不过自从孙传庭将军反叛之后,陈奇瑜的大军又在关外,没人能拿得住王爷。”

    “接下来应该如何?”

    “有元军师坐镇福王府,城外还有河洛军两万多人,想必无人能查抄的了福王府,王爷若是继续追田弘遇也无妨,但是我还是建议王爷回洛阳。”

    卢晓航哈哈大笑:“元军师若是在此非要掐死你不可,他巴不得孤王回洛阳主持大局,你却说继续追田弘遇也无妨。”

    “元军师稳妥谨慎,我却喜欢险中求胜,不是一种风格罢了。”

    “那你又为何劝孤王回洛阳?”

    “圣旨刚下,军心民心都会不稳,还需王爷回洛阳主持大局,稳定人心。”

    卢晓航点点头,狠狠地说道:“可恨这田弘遇,被他跑了,若不是他,咱们也不会这么快和朝廷撕破脸皮。”

    “王爷可不要怪田弘遇,明明是王爷那封杀全家的信把他吓跑了。”

    卢晓航拍了拍脑袋:“都怪孤王一时冲动,只想着先把他震慑住,谁知道他竟然头都不回就跑了。”

    “王爷起了五千大军,来势汹汹,换了我我也要跑的。”

    说到这里,两人同时大笑起来。

    卢晓航命令三百黑衣卫继续追击田弘遇,就算就不回莫秋蝶也要绑几个重要的人物回来,好让田弘遇投鼠忌器。

    自己则是带领河洛军返回洛阳城,李大牛满脸不高兴:“王爷,咱们跑了这么远一仗都没打就回去了?”

    “放心吧,仗以后有你打的,只要你不烦。”

    “只要跟着王爷干,打到老都不烦。”

    河南洛阳福王府,一队锦衣卫带着圣旨进了府中。

    不同于别的抄家,这队锦衣卫小心翼翼,满脸堆笑。

    他们都知道,福王领了一支五千人的队伍去了苏州,但是洛阳这个地方一直就是锦衣卫的噩梦,不说福王的私军,就是他们的老对手黑衣卫这些人就对付不了。

    可是皇上派的任务谁敢不来?于是这帮锦衣卫打算最少来转一圈,回去就说福王带着全家跑了,好歹可以交差。

    元才良看着几个锦衣卫似笑非笑地说道:“不知几位锦衣卫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他嘴上虽然客气,但是连站起来说话都不肯,显然没有将眼前这些锦衣卫放在眼里。

    那领头的锦衣卫千户苦笑一声:“兄弟们领了命令,只能来走个过场,多有打扰,还请大人不要见怪。”

    元才良笑容更盛了:“几位大哥辛苦了,这些银子是给几位大哥的辛苦费,这些东西是给几位大哥拿回去交差的。”

    说着拍了拍手,几名王府的下人搬上来了两个大箱子和一个包袱。

    几个领头的锦衣卫眼前一亮,看着包袱里满满的银子,打开了箱子,只见里面龙袍,伪造的玉玺还有不少御用之物,再加上半箱珠宝,不禁喜笑颜开。

    “几位大哥,这些东西还能交差吧。”

    “够,够,足够了。王爷给我们面子我们不能不要脸,这位大人放心,以后凡是福王府的情报我们能压就压,不能压就拖个三五天。”

    可以说,锦衣卫发展到现在,早已过了鼎盛和辉煌的时期,经过了东厂和西厂的控制,锦衣卫已经走向了没落。

    再加上崇祯并未将锦衣卫当做心腹,俸禄也经常拖欠,锦衣卫早就不是当年令人谈之色变的大明利刃了。

    如今福王不仅没有仗势要了自己的脑袋,反而替自己办好了这趟差事,虽然有一部分也是为了自己,但是这个情锦衣卫必须得承。至于崇祯那里,能瞒多久瞒多久吧。

    送走了锦衣卫,陈承安看着元才良叹了一口气:“想不到这件事竟然可以如此解决,元先生又教了在下一课。”

    “对付这些人,就要从气势上压住他们,然后用足够的好处让他们为己所用。大明锦衣卫的辉煌不在了,荣誉也不在了。若是他们但凡有点荣辱之心,今天免不得要动刀兵。”

    说到这里元才良叹了一口气:“当年令人谈之色变的大明锦衣卫,只能去史书中寻找他们的辉煌了。真是可悲可叹。”

    “先生为何会为锦衣卫叹息,读书人不是应该最讨厌这种朝廷鹰犬了么。”

    “承安,你要记得,利于国者便为********,要想治理天下,必然要有人做好人有人做坏人,以后万万不可因为此事与黑衣卫闹起龌龊。”

    “在下受教了。朝堂里面的学问果然多得很,在下还要好好学习。”

    卢晓航在回洛阳途中,听到奉旨查抄福王府的锦衣卫被元才良用一箱半禁物和半箱子珠宝打发走了,不禁哑然失笑。

    而京师皇宫之中,崇祯的脸色苍白,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

    他明知道锦衣卫此去极有可能是十死无生,依然让他们去了,锦衣卫带回来抄家之物,看起来却像是福王施舍给自己的珠宝,让他心中无比恼恨。

    他明明知道锦衣卫这是在骗自己,可是却不能说什么。毕竟锦衣卫明面上完成了任务,可是为什么全天下人都要骗自己?

    想到这里崇祯下了一道旨:“召陈奇瑜和大军回

第96章进京勤王() 
陈奇瑜接到圣旨的时候正在厉兵秣马,准备开春向着政局不稳的满清进击。

    听到了圣旨之后,陈奇瑜叹了一口气,心中默念:皇上,这可是你第二次要求我撤军了。上次是因为担心孙传庭叛乱,结果事实证明孙传庭不过是灭贼心切,现在已经被发配南疆。

    这次又是因为福王叛乱,事情的经过臣也知道了,福王若是真的叛乱怎么会带着兵马去苏州,如今京师空虚,奇袭京师才是叛乱。

    这天下的事情这么多,若是一味地猜忌,怎么能中兴大明,开拓大明疆土呢。

    这大明的版图臣纵想给你补上这一块,你却总是疑神疑鬼,臣知道,这次再不回去臣就是下一个孙传庭了。

    听到了朝廷下令撤军的消息,其他的八边统帅全都愣住了,继而沉默不语,谁也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留下话柄,但是心中却失落万分。

    众将帅心中都在暗骂福王拖了大明的后腿,只有陈奇瑜一个人知道,福王叛乱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只是大明收复关外之日又变的遥遥无期了。

    吴三桂伸手将剑拔了出来戳在了地上:“下官也去讨伐福王,为了这个莫须有叛乱的王爷,关外的土地又收不回来了,只怕等满清喘过气来,这宁远锦州也保不住。”

    陈奇瑜叹了口气,众将帅之中还是吴三桂目光长远,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要害。是的,满清缓过气来,就是大清图谋锦州宁远之时。

    就在这时,又一道圣旨到了,陈奇瑜心中暗自埋怨:臣又不是愣头青,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不用连着下圣旨催促吧。

    谁知他接过圣旨之后愣住了,这次确实是催他回京的,但是理由却变了。

    “闯贼于二月初五祭天出兵,十日内打破潼关,迅速席卷山西,将军若不至,京师不保,朝廷不存。”

    陈奇瑜这回可算是着急了,要说福王叛乱那是皇上疑神疑鬼,这李自成出兵绝对不可能是信口开河。

    想到这里,陈奇瑜立刻整军,并且通知八边统帅:“闯贼已至山西,不日到达京师,各将帅布置好边防之后出兵勤王。”

    众人这次再也没了怨恨的神情,都知道大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立刻回到营地之内进行布置。

    三个时辰之后,由陈奇瑜带领的九边精锐组成的勤王队伍浩浩荡荡开往京师。

    崇祯十四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以李继迁为太祖,建国号“大顺”。二月,李自成于西安誓师,东征京师,发誓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本来他的这个举动并没有引起崇祯的在意,因为李自成虽然气势十足,但是潼关一直稳如泰山。

    可是崇祯忘了一件事,陕西总督孙传庭已经被自己发配南疆了,而新上任的陕西总督洪承畴根本无法完全掌控孙传庭一手带出来的陕西兵。

    再加上自从孙传庭被发配南疆的消息传到了陕西之后,陕西兵将士气低沉,无心作战。

    李自成誓师之后一路高歌猛进,不仅攻克了孙传庭走之前打下的华阴等地,更是在十天之内攻克了陕西第一关口潼关。

    洪承畴一来不熟悉兵将,二来不熟悉闯贼,遭此大败,被李自成手下兵将所俘。

    洪承畴早年依靠镇压反贼发家,在反贼之中名声甚大,若不是车厢峡之战被陈奇瑜抢了风头,镇压反贼第一功绝对是洪承畴的。

    可以说洪承畴的双手上沾满了反贼的鲜血。他自知落到反贼手中不可能有好下场,只得闭目等死。

    李自成心中却不是这么想的,李岩早就劝说他若要取天下就要胸怀天下,不可目光浅短,斤斤计较。

    既然这个洪承畴在天下间拥有诺大的名声,自己若是劝降了他,明朝的官员有谁还不肯降?自己再攻打天下便容易多了。

    再者,自己俘获了洪承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