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皇纪- 第3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君上,臣等也是欢喜莫铭呀。”李园抢着,道:“这都是君上英明,重用项燕呀。”

如此拍马屁的良机竟然被李园抢了先,春申君大为不满,横了李园一眼,忙拍楚考烈王的马屁,道:“大楚有项燕如此贤臣,诚大楚之福呀,大楚必将更加强盛,远迈庄王之时。”

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在位时,举贤任能,楚国国力极强,争霸中原,打得中原列国束手无策,那是楚国的鼎盛时期。春申君这马屁拍得楚考烈王浑身舒畅,笑道:“我们君臣共襄盛事!”

“共襄盛事!”一众大臣忙凑趣。

要想恢复楚庄王时的强盛,那得举贤任能,得实干,可不是喝酒饮宴喝出来的。象楚考烈王君臣这般整日里痛饮,能恢复庄王时的强盛吗?

“君上,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然而,他们的话刚落音,扫兴的事儿就来了,只见一个内侍飞也似的冲了进来,满头大汗,一脸的惊惶,远远就嚷了起来。

“什么大事不好?天塌了?”楚考烈王正在兴头上,被内侍扫了兴致,大是不悦,脸一沉,沉声喝道。

“君上,差不多吧。”楚考烈王本是一句气话,然而,内侍却是直接承认了。

楚考烈王大是惊讶,抬头望天,只望见殿顶的斗拱,却没有看见天。

“此话怎讲?”春申君眉头一挑,忙问道。

“禀君上,齐国和秦国联兵伐楚了呀。”内侍急吼吼的嚷道。

“齐秦联兵伐楚?”一片惊呼声响起,出自楚考烈王君臣之口。

“刷!”一众君臣齐刷刷听站起来,个个一脸的震惊之色。

这消息对于楚国君臣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光是一个秦国就够楚国受的了,要是再来一个齐国,这就不是楚国能抵挡的了。要知道,齐国虽然实力大不如往昔了,却也不容小视,对楚国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不可能。不可能。”紧接着,一片尖叫声响起,出自一众君臣之口。

瞧他们这模样,他们宁愿相信太阳从西边出来,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若是只有一个秦国打来的话,楚国还能抵挡,还有地方退。若是再加上一个齐国,那么,楚国无法抵挡不说,还连逃跑的地儿都没有了,要他们不怕都不成。

“千真万确呀!千真万确呀!”内侍忙肯定句。

然后,内侍把打听到的消息说了一遍。

“齐国大街小巷都传遍了?”楚考烈王反倒冷静下来了,眉头一挑,道:“如此大事,必是极度机密之事,怎会传遍大街小巷呢?此事有诈,不可信。”

这话有理,这种军国大事是高度机密,不能传出来,传出来的就不见得可信。这都怨齐王建和后胜管不住他们的嘴。

“君上英明!”一众大臣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然而,他们的心刚刚放下,只见又一个内侍快步进来,冲楚考烈王禀报,道:“禀君上,秦国要攻楚,大事不好呀。”

“闭嘴,此事寡人已知晓,断不可信。”楚考烈王眼睛一翻,眼中精光暴射,瞪着内侍。

“啊!君上已知晓秦帝亲征?君上真是英明呀。”内侍一愣神,忙拍他的马屁。

“什么?秦帝亲征了?”楚考烈王吓了一大跳,眼里尽是惊惧。

前一个内侍禀报的是来自齐国的消息,大街小巷都传遍的事儿,其可能信度并不高,他倒不怎么放在心上。然而,此时得到的消息是秦异人亲征了,这可是天大的事儿呀,由不得他不惧。

“此话当真?秦帝真的亲征了?”春申君一脸的骇然,忙问道。

“千真万确呀。”内侍忙禀报,道:“秦帝亲率五十万大军,驻扎在大楚西境,连营数百里,人欢马腾,这错不了。”

“天啊!五十万秦军?”

“秦帝亲征了?”

一众大臣震惊无已,个个张大了嘴,惊恐难安。

秦异人亲征了,这消息就假不了,秦国一定是要灭楚,一众君臣哪能不震惊的。

“这……这……可如何是好?”楚考烈王如同被雷劈中似的,震惊莫铭半天,这才好不容易叫嚷出来。

一众大臣如同木雕泥塑似的,个个张口难言,唯有惊惧的份。

秦异人亲征,秦国从西边往东打,齐国再配合秦国从东边朝西打,东西夹击楚国,楚国要是还不亡,就没天理了,对于楚国君臣来说,无异于末日降临,要他们不惊恐难安都不成。

“君上,赶紧召回项燕,准备迎敌吧。”终于,有大臣清醒过来了,扯起嗓子尖叫道。

“对!对!对!”楚考烈王在额头上一抹,入手的尽是冷汗,亮晶晶的。

……

项楚率领二十万楚军,朝齐国边境开去,速度并不快,慢吞吞的。

这是项燕故意为之,依他想来,秦国即使要灭齐,也会费很多功夫,他有的是时间进军,犯不着赶得太快。当然,他还有点小九九,他是想等到秦齐两国打得你死我活之际,率领楚军突然赶到,然后来个左右逢源,向齐秦两国捞够好处,再来攻击秦国。

他的盘算不可谓不精,只是没有用,因为他压根儿就想不到秦国要如何灭楚。

“项将军,项将军,君上有令,立时回军。”就在这时,只见一个使臣飞也似的策马而来,远远就嚷开了。

“撤军?为何要撤军?”项燕眉头一挑,冷声道:“齐国大街小巷的传闻不过是谣言罢了,不可信。如此机密大事,岂能泄露?”

“项将军,你可知秦帝亲征之事?秦帝率领五十万秦军压到大楚西境,大楚危若累卵呀。”这人忙大声嚷嚷。

“什么?秦帝亲征了?”项燕大吃一惊,身子一晃,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

秦异人亲征,这就是说秦国这次真的要对楚国下手,项燕不敢再有丝毫怀疑,忙一挥手,大喝一声,道:“快,撤!”

就这样,项燕率领的楚军半道折回了。

……

齐魏边境,秦军驻地,静悄悄的,没有丝毫声响。

这次灭齐就在于要打齐国一个措手不及,不能泄露消息,绝对不能走漏消息。

王翦接过军报,眉头一挑,笑道:“可惜了,项燕跑了,要不然的话,哼哼!”

秦异人已经下令,若是项燕敢来,就狠狠的打,项燕这一撤军,就是逃过了一劫。

“该是我们出发的时候了!”王翦猛的拔出秦剑,高举在头上,大吼一声道:“弟兄们:灭齐的日子到了!”

第三十四章 奇袭历下

“灭齐!灭齐!”

陡然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怒吼声,秦军锐士个个眼中战意高炽,恨不得立时杀入齐国,把齐国给灭了。

秦军此次东进,不损一兵一卒而灭掉魏国,这固然是天大的喜事,也是开天辟地以来的奇迹。然而,秦军没有经过沙场搏杀,这令秦军的战意无处渲泄,此时要灭齐了,他们能不欢喜?能不“闻战则喜”?

“进军!”王翦手中的秦剑对着齐国所在的东方猛的劈下,如同惊雷闪电。

一拍马背,王翦一马当先,对着齐境冲去。

“隆隆!”秦军紧接着跟来,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声响,震得地皮都在颤抖。

……

历下(相当于现在的济南),是齐国东边的重地,是齐国都城临淄的东大门,城高垣厚,占地数十里,极为热闹,进进出出的人不知几多。

齐国得到渔盐之民,齐人富足不在秦国之下,日子过得不错,尤其是历下这等重地的齐人,不说安居乐业,至少有饭吃。

再加上历下是齐国的东大门,要想不热闹繁华都不成。

历下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齐国西进的必经之地,前来齐国买盐的商贾来去都要通过历下,可以说是,历下是齐国与韩燕赵魏秦五国通商的重要枢纽。

晨曦初上,晨光初露,历下已是热闹非凡,进进出出的商贾不知几多。

“走不走啊?不走就让开,我还要赶路呢。”

“你没看见啊?前面堵上了。人这么多,能走得通才怪。”

行人商贾们争相吆喝,叫嚷声响成一片,跟雷鸣似的。

造成这种拥堵现象是因为当时的盐十之八九产自齐国,又有十之八九运往韩燕魏赵秦之地,只有少部分从南方运往楚国,要想不拥堵都不成。

“隆隆!”就在这时,只听前面传来一阵如同闷雷似的声响,震得地皮都在颤抖。

这声太过响亮了,太有震憾力了,商贾不再叫嚷,无不是睁大眼睛,死盯着西方,想要弄个闹白。

“这是什么声响?如此响亮,如此惊人,跟打雷似的。”

“打雷?亏你想得出来,这绝不是打雷,你也不瞧瞧,天光如此明媚,万里无云,这是一个大晴天呀。”

“没错,这肯定不是打雷。那会是什么声响呢?要闹出如此大的动静,绝不等闲呀。”

“倒象是千军万马在行进。”

“千军万马?亏你想得出来。此时的齐国大军都调到楚国边境去了,哪有千军万马?就是整个历下城里,也不过数千人在镇守呢。”

齐国上了秦国的大当,真以为秦国要出兵伐楚,把能调动的军队都调走了,就是历下这样的重地,也不过数千守军罢了。

“没错,这就是千军万马,肯定是千军万马。你们仔细听着,这声音错落有致,并不凌乱,这不仅是千军万马在行进,还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

这些商贾里不乏机敏之人,从声音就判断出这是千军万马在行进。

“真的呢。真的是千军万马在行进,还是训练有素的精锐。如此精锐,会是哪支军队呢?”

“这还用说吗?一定是齐国的精锐,他们赶去楚境,准备灭楚呢。齐国有如此精锐,楚国要想不灭都不成。”

正说间,只见西面出现一朵巨大的乌云,连天接地,给人沉重的压抑感。

而且,这朵乌云速度极快,快速朝历下飘来。

“天啊,这是马蹄溅起的泥土灰尘汇成的乌云,这太不可思议了。”

“如此威势,那得几多军队呀?五万吧?”

“五万?你太不能想了,少说这是十万大军呀。”

“十万?不止这个数目,依我看,至少是二十万。”

这些商贾把这朵巨大的乌云看在眼里,猜测纷纷。

一条黑色的水线出现在乌云下方,优美流畅,快速涌来。不用想也知道,这就是闹出如此大动静的军队,一众商贾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死命的打量,想要弄个明白。

可惜的是,距离太远,看不清楚,不知是哪支军队。

很快的,就见一片黑色的浪潮汹涌澎湃,汪洋姿肆,不可阻遏。

商贾们看得清楚,这片黑色的浪潮是由黑色的军服,黑色的盔甲,黑色的旗帜组成。

整个天下间,尚黑的只有秦国一家,别无分号,一众商贾立时大惊失色:“天啊!是秦军,是秦军!”

“没错,是秦军!只有秦国尚黑呀,秦军才是黑色的。”

“不对,你们莫要乱嚷嚷,就算天下间只有秦国尚黑,也不一定就是秦军呀。你们也不想想,这是齐国的历下,秦军怎会来到历下呢?”

这话有道理,商贾们不敢再肯定了,迟疑着道:“不是秦军的话,又该是哪支军队呢?天下间,除了秦军外还有哪支军队是尚黑的呢?”

在战国时代,崇尚阴阳五行学说,各国有各自的色彩,秦国就是黑色。

这问题还真把一众商贾给考住了,绞尽脑汁,也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快看,快看,那是旗帜,上面写着‘秦’字。这下不用猜了,是秦军无疑了!是秦军!”

有人眼尖,已经看清了黑色旗帜上的“秦”字,这是秦军的旗号无疑了。

“真的呢!真的呢!”一众商贾连声惊呼。

紧接着,一众商贾就疑惑不解了,议论纷纷:“秦军怎会来到历下呢?难道秦国不是要灭楚,而是要灭齐?”

“应该是,要不然的话,秦军怎会突然出现在历下呢?”

“秦国不愧是虎狼之国呀,如此狼子野心,竟然欺骗兄弟之邦齐国,明明要灭齐,却是说要灭楚,狼子野心若斯,千古未之闻也!”

“你休要胡说。你也不想想,齐国做了什么?秦国联合齐国伐楚,这事儿还没有行动,消息就泄露了,听说齐王和丞相后胜四处宣扬,泄露了秦国的机密,秦国能饶过齐国吗?秦军这是前来问罪的。”

这倒好,商贾们把秦国出兵的籍口都找好了。

这话还是在理的,立时引来一片附和声。

“灭国之事,是何等的机密,齐国君臣把不住嘴,早早泄露了秦国的机密,秦国要是不问罪,那就不是秦国了。”

“哎!齐王也是的,堂堂一国之君,连嘴都管不住,他不知道事以密成吗?如此国君,齐国岂能不亡?”

“依我看,秦国伐楚之事被泄露了,秦国这才出兵攻齐,欲要讨个说法,这是应该的。”

这些商贾不仅不骂秦国是虎狼,反倒是赞成秦国此举,实在是齐王建和后胜早早泄露机密令人无语。

“让开!快让开!”秦军已经冲到近前了,紧握着秦剑,大声叫嚷起来。

“快让开!”望着如同泼风般冲来的秦军锐士,商贾们哪敢不依,齐声叫嚷,忙着把车辆朝边上赶,给秦军让出一条道来。

“你们说,秦军会不会杀我们?”有商贾心惊胆跳,吓得大气也不敢出。

秦国是虎狼之国,秦军是虎狼之师,在山东人的眼里,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要这些商贾不惊惧都不成。

对于这问题,谁也说不准,一众商贾满脸的惊恐,仿佛世界末日到来似的。

只见秦军泼风般冲来,杀气腾腾,商贾们看在眼里,如同见到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似的,个个惊骇欲绝,恨不得立时逃走。

有人吓得牙关相击,有人吓得双腿打抖,有人吓得站立不稳,有人吓得差点尿了……一片恐慌在商贾中蔓延。

“你们莫要惊慌,大秦此来是前来问罪的,与你们无干。你们该什么就去干什么。”就在此时,只见秦军中一个将领一拉马缰,脱离队伍,来到道旁,安慰这些惊恐不安的商贾。

这话对于惊恐万端的商贾们来说,无异于天音仙乐,欢喜难言,个个大喜过望,齐声欢呼:“谢秦军!谢秦军!”

“秦军真是好样的,军纪严明,不杀无辜,这才不愧是王师!”

商贾们不仅谢秦军,还要赞扬秦军。

秦军此来是为灭国,不是报复,不能多杀戮。因为,只要灭了列国,这些商贾就会是秦国的子民。

秦军如同狂飙般疾驰而去,对着城门冲去。

“快,关上城门!关上城门!”镇守此处的齐军总算是反应过来了,大声叫嚷,手忙脚乱的,想要关上城门。

“关城门?你们不觉得太晚了?”秦军锐士爆发出一阵讥嘲声,弯弓搭箭,箭如雨下,对着城门口的齐军就射了过去。

秦军的箭术极为了得,一射一个准,在如同雨点般的箭矢中,齐军纷纷中箭,死伤不少。

“虎狼秦虎杀人不眨眼,吃人不吐骨头,快逃啊!”齐军仓皇应战,哪是秦军对手,转眼间就崩溃了,舍弃城门,逃之夭夭。

就这样,秦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城门。

城门一占领,一队秦军冲进城里,立时警戒。紧接而来的秦军如同潮水般,冲进了历下。

冲进城里的秦军立时分散开来,开始肃清齐军。

事起突然,变起仓促,齐军压根儿就没有想到秦军会突然杀来,没有丝毫抵挡之力,秦军并没有费几多时间,就占领了整个历下。

更让人吃惊的是,镇守此处的齐国将领还与几个漂亮的妻妾正在滚大榻,直到秦军把他从榻上揪下来时,这才知道秦军已经攻占了历下。

历下,是齐国的东大门,秦军攻占了历下,无异于把利剑对准了临淄。

第三十五章 直取临淄

历下守将府中,正在上演一出闹剧。

齐国的守将被如狼似虎的秦军锐士从榻上拖起来后,一脸的惊讶,冲秦军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