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就将自己当成是满人,而不是汉人,此时说出来,没有丝毫犹豫之处。但几个人都被他的叫声吓了一跳。在皇太极面前这样放肆,不尊重人主,就算是皇太极再信任倚重他也不免皱皱眉头,说道:“范生员怎么了?可是身子不适?”范文程以前是明朝的生员,因此也有很多人叫他生员,皇太极就是一个。
范文程却是满脸可怖的神色,仍然大叫道:“大汗,你听我的,要想逐鹿中原,统一天下,必要杀了这个假扮满人的汉人,快快出兵,快快出兵。”他语无论次的说着,让几人无不皱起眉头。皇太极叹了口气,怎么好端端的一个人,说疯就疯了?
“来人,送范生员去看大夫,让他好好调养。”皇太极吩咐道。
立时便上来两个侍卫,将范文程左右一夹,不顾他的叫喊,快速夹离皇宫。皇太极微笑望着宁完我和马国柱,说道:“我有一些疑难之事,要借重你们的意见,只是此事要注意保密,不能告知他人。”
宁完我和马国柱一凛,同声道:“请大汗放心,我等绝不告知第四人。”
范文程被夹出皇宫,那两个侍卫却并没有带他去看大夫,而是将他丢出门外,就不理会了。范文程跌跌撞撞的爬起来,什么也不管,连忙跑回家去,他脑子清醒的很,根本就没有疯。他现在已经可以断定,刚才那个人就是假扮鞑子的人,是将来会覆灭满人的祸根,他要除去李开国。
范文程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而是可以冲锋陷阵的将士,他家里便有甲刃,还有十几个可用刀枪的奴仆。
李开国一路跟着喇嘛来到慈恩寺,他并不知道,只是一个背影,范文程就要杀他。此时他看着喇嘛进了慈恩寺,便转到慈恩寺东边,将马栓在一棵树上,从马鞍上拿出马料袋,套在马脖子上让马自行吃料。
他来到围墙边,手一搭,便上了一人高的围墙。此时慈恩寺正在上晚课,院中没有僧人,李开国悄无声息的跳下围墙,然后顺着围墙行走。路上经过一个经堂,发现里面居然大多都是未剃度的俗家弟子,只有十余人是剃度的和尚。
这里面并没有他要找的喇嘛,李开国一间间寻过去,他要知道,这群喇嘛到底是来做什么的?
转过几处房间,李开国忽然闻到肉香,前面那油渍渍的不是厨房是什么?李开国立刻便往厨房走去,一边走心中还在腹诽,没想到这时候的和尚已经不顾清规戒律,光明正大的吃肉了。
厨房的门只是掩上,火工和尚也去做晚课了,厨房内空无一人。厨房的蒸笼还正冒着热气,里面是大碗的肉,肥的晶莹,瘦得筋道,不知道是什么肉,反正很香。李开国毫不客气,一口气连吃三碗,喝了一大碗粗茶水,打了个饱嗝。然后也不整理,就这样出了厨房,往最大的房间行去。
他来到房间门口,只听到里面有人用怪异语调的汉话说道:“惠清师弟,明天一早,还要阅兵,此次正是个向满人示好的机会,所以你一定要帮我。”
李开国凑眼从窗缝内看去,只见一个和尚坐在蒲团上,旁边立着一个喇嘛。刚刚说话的就是那个喇嘛。坐着的一定就是惠清。
惠清笑道:“那是自然,满人大汗崇尚佛学,正是我佛家之大幸,对传扬佛教,大是有益,我自当全力配合。”
那喇嘛大喜,说道:“好,好,我们联手,将教义传遍辽东,定然可得正果。”
第151章 冒充()
惠清微微一笑,说道:“饭已经齐备,师兄和弟子们还是快去用饭,早早休息,明日才有精神。”那喇嘛点点头,随即起身告辞。
待得他推门出来,李开国已经出了慈恩寺。他心中大怒,明天皇太极要阅兵这么重要的事情,哈达公主这个臭婊子居然只字未提,显然没有将他当回事。既然如此,就别怪李开国心狠了。
其实这场大阅兵,历史上早在去年十月之时就应该举行,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许是李开国穿越而来的缘故,皇太极居然推迟到今年正月十四才开始阅兵。
天色已经全黑,但对李开国并没有什么影响,他也不骑马,就将马匹放在慈恩寺边,放足狂奔,不过两里地的路程转眼即到。李开国来到哈达公主府的后墙,一眼就望见两个人正在扒着墙朝里面看。
李开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扭断他们的脖子,然后悄无声息的翻进院内。此时哈达公主房内灯火通明,其他房间也同样如此,而且还时不时的有人影映到窗纸上。
李开国心中‘哼’了一声,心道:“人都让本官杀光了,为了不让皇太极起疑心,这老婊子还真会演戏。”
极目一扫,只见三处墙上都有露着偷窥者的半个人头,李开国再次翻出墙去,将那些皇太极的密探一一杀掉,然后走到公主府的正门,猛的叩几下门环。立时便听到有人小步跑来,用满语低声道:“是谁?”
李开国大声叫道:“快快开门,爷要进去喝花酒,再不开门,爷就杀你全家。”他话刚说完,便一脚将门踹开,劈头盖脸就抽了门后曹岁一个大嘴巴,叫道:“你这老龟奴,居然开门开得这么慢,是嫌爷没银子吗?告诉你,爷有的是银子。”
说着又猛打曹岁几记耳光,把本就被打得两眼金光的曹岁给打晕过去。然后便立刻出门,闪到远处墙角观察。
此时天色甚黑,他下手又快,只是两句话,打完就跑,就连曹岁也没有看清他是谁。过得一会,李开国看到两个人从哈达公主家出来查看,他们围着墙转了一圈,登时便发现密探们的尸体。
即使在黑暗之中,李开国也能清楚的看到两人脸上变了颜色。然后两人将那些密探尸体全都搬到哈达公主府中,这才关上大门。李开国再次绕回后墙,翻进院内,潜到公主房外细听。
可惜的是房里之人说的全都是满语,李开国听不懂,但他可以听语气。据他的猜测,刚才出去的两个人一定是德格类和岳讬。其实他猜错了,哈达公主房里有三个男人,刚才出去的那两个是德格类和多铎,而岳讬则在房里保护哈达公主的安全。
李开国只听到哈达公主一会激昴的说着些什么,一会又垂泪哭泣,三个男声有两个从头到尾都是很激昴,但有一个声音却是软弱无力充满着不同意。
直到最后,李开国听到连续提代善的名字,那个软弱无力的声音才平和起来,好似同意了。
李开国想了一想,也不等最后的结果,反正他也只是猜测,也听不懂,此次逼迫哈达公主他们加快谋反的意图有没有达到,明天就可以知晓。所以李开国便欲回到慈恩寺,只是回去的路上碰到一队人,正在打着火把,好似在找什么人。当先一人全身甲胄,手中拿着大关刀,显得十分武勇。
李开国只是看了一眼,便绕过他们,径自去了。却不知道,拿大关刀的正是范文程,汉人中第一汉奸,如果李开国知道是他,范文程今夜便会被千刀万剐,血淋淋的尸体挂在鼓楼上。可惜李开国并不知晓,反而放过范文程的狗命。
李开国再次回到慈恩寺,随便找了一间房子,将里面已经睡下的和尚打昏堵嘴捆起来,丢到院子里的地窖中,然后鸠占鹊巢,睡了一个大觉。他得早睡,因为明天要早起,说不定还得杀上好几天的鞑子,不养足精神可不行。
等到天明,李开国起床后换上和尚的衣服,戴上僧帽,做了一个俗家弟子的打扮,然后光明正大的出门去往斋堂吃饭。沿途的和尚们并没有怀疑他,而且此时慈恩寺才刚建好半年,正是大招佛门弟子的时候,慈恩寺里很多的俗家弟子,互相不认识也是正常的。
所以李开国顺利的进入斋堂就餐,只是一坐下他就傻了眼,这是什么饭?肉呢?昨天他吃的肉那去了?怎么只有一碗薄粥?他不知道,那些肉其实是为喇嘛们准备的。这不喇嘛们一进来,火工和尚立刻便给他们端上肉食。
李开国这才明白,原来慈恩寺的和尚并不吃肉,只有喇嘛才肉食不忌。而且现在粮食短缺,有碗粥喝已经不错了,就是这样的饭,和尚们一天也只吃两顿。如果有面粉吃顿面食,对慈恩寺的和尚来说,就已经是美味大餐。
念过开斋咒,和尚们便开始喝粥,不过李开国只用一口,便将粥喝光了。转头看看,和他一样喝完的和尚不少。吃完了便将饭放回桌上,合十出去。李开国再转过头看,喇嘛们正吃得嘴角流油。
操,李开国心中大怒。站起身来,走向最后一个喇嘛那里,这个喇嘛还有好几块肉没有吃,此时正在一脸享受的细嚼肥肉。却没注意到,李开国已经来到他身后,伸手捏住他脖子,让他不能动弹,顺手将他面前的肉顺走,旁边的喇嘛正吃得开心,也没人去看他一眼,就让李开国将这喇嘛神不知鬼不觉的提出去,打昏堵嘴捆起来丢入地窖和昨晚那个和尚做伴。
那碗肉,自然是李开国吃掉了。李开国吃完,那些喇嘛也已经吃完,开始拿起法器、经册,准备去参加阅兵。带队的措钦翁则(专管宗教仪式的领诵师)点点人数,忽然发现少了一个人,登时大急,再三盘点,发现是多尼桑不见了。
立时便有人说道:“刚刚用斋的时候还在的,这回不知道去那里了。”措钦翁则大怒,叫道:“二十七人才是最吉祥的数字,这个多尼桑,如果误了大事,定然要将他逐出门去。”当下立刻派人去找,但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
第152章 阅兵之前()
李开国在一旁看着,突然心中一动,他本想假扮慈恩寺的俗家弟子,看有没有机会前去参加阅兵仪式。但看样子,慈恩寺出动的全是正规和尚,不会让俗家弟子前去。如果让李开国假扮正规的和尚,他还不舍得一头黑发。
而此时也没有慈恩寺的僧人在场,全都去做准备去了,措钦翁则满脸的惊怒,在大吼大叫着九这个数有多吉祥,少了一个喇嘛到时让人数出来,岂不是诅咒满人?
李开国走上前去,对着措钦翁则附耳道:“不能大张旗鼓的找人,如果知道的人太多,让满人大汗知道就不妙了。这样罢,你给我一套僧袍,贫僧帮你们去凑个数,只要人数吉祥,料那大汗也说不出什么。”
措钦翁则一听大喜,这可真是个妙招,看看李开国的个头和头发,喇嘛帽正好遮住他的头发,而且躲在后面,也不怕被人看到,立时便道:“你果然有慧根,等此次回来,我给你说说,让你真正剃度出家,得成正果。”
李开国合十一礼,微笑道:“能为光大佛教门槛出力,弟子舍身饲虎亦可,更何况只是换身衣服。”
措钦翁则连忙让人再找一身喇嘛服来,给李开国换上。措钦翁则围着换好衣服的李开国转了一圈,哈哈笑道:“好好,一点也看不出来。”
李开国拿起一柄**,脸色肃然,微微一礼,端得是有高僧的架势。措钦翁则点点头,说道:“你现在就先顶着多尼桑的法名,你不是正式喇嘛,最好不要说话。”李开国点头,现在就把嘴闭上了。
措钦翁则见到万事齐备,连忙去找惠清方丈,问他是不是立刻起程。惠清奇道:“你的弟子找到了?”
措钦翁则脸色一黑,他可不愿意在惠清面前丢脸,丢了一个徒弟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强笑道:“找到了,师弟,咱们还是要早些前去才好,免得大汗等急了。”
惠清点点头,立刻便召集僧人,和喇嘛们一同前往围场。待得他们到达围场,所见八旗鞑子兵已近三万余人,全都排列整齐,肃立无声,等待进场。李开国望着纪律严明的八旗军,心中很是为鞑子兵如此精锐而震惊。
和鞑子兵们相比,明军就是个渣,怎么能不连战连败?如果不是火器占优,只怕鞑子早就围了北京城。李开国跟在喇嘛队伍后面,心中暗道,难怪鞑子后来可以一统天下,果然不是一句侥幸就可以解释的。等来到皇太极的营帐前,满洲八旗和蒙军二旗、汉军一旗已经排列整齐。
不过让李开国奇怪的是,镶蓝旗包括济尔哈朗在内,全都被他杀光,这里镶蓝旗的兵是那来的?其实这里的镶蓝旗兵马是皇太极以前借济尔哈朗的兵马,有两千一百人,共七个牛录,已经借两年了,一直没还给济尔哈朗。
李开国纵目望去,鞑子兵阵列之长居然长达十多里。而且整个围场只闻鞑子兵行进的声音,其他一点杂音都没有。李开国叹了口气,早知道鞑子们会在这里阅兵,会集中如此多的鞑子兵在此,自己就是拚了老命,也要在这围场埋下炸药地雷,周围架上火炮,将所有灵山卫兵全都带来,就是一仗下来自己的兵死光光,也能让鞑子二十年也恢复不了元气。
可世上的事没有早知道的,如果他能早知道,他就不是人,而是神了。而且他所见到的十多里是错误的,这一次,鞑子兵一共排出二十多里阵容,几乎就是满洲人全部的实力。就在这时,措钦翁则满脸堆着笑的迎上一个正在不停发号施令的鞑子军官,说道:“贝勒爷,您看,我们怎么安排?”
那鞑子军官正是岳讬,他此时心中万余种事情缠心,那里有精力应付这些喇嘛,摆摆手道:“你们自去大汗帐前等侯,到时候听大汗吩咐便是。”
措钦翁则连声应是,连忙带着喇嘛们和慈恩寺的和尚们退回到皇太极的营帐前,等待皇太极的召见。说是大帐前,其实离那顶黄色大帐还有近百米远,守卫森严的大汗营帐当然不会真的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在门口站着。
李开国见一时无事,连忙走到前面,对措钦翁则附耳道:“等一会见到大汗的时候,你可要向大汗提出上高台的要求。”说着一指远处那高高的阅兵台。
措钦翁则一愣,说道:“为什么?”李开国眼睛一瞪,说道:“如果不在高台上为他们祈福做法,怎么能让这些未开化的蛮人知道佛祖的伟大,佛祖会保佑他们,?”措钦翁则被李开国瞪得心中一滞,此时此刻,他居然有些怕这个假喇嘛。
不过李开国这个提议不错,站在高处祈福做法,会让很多的满人见到,提高他们这些和尚的地位。而提高和尚的地位就是提高佛祖的地位,显然会让更多的满人心中对佛法敬仰,这对光大佛法很是有利。刚才李开国的瞪眼行为被他理解为了光大佛法而着急,却是并未生气。
措钦翁则有些犹豫,低声道:“只怕大汗不会同意。”李开国摇了摇头,说道:“大汗同意不同意,得看有没有人帮咱们说话。”
措钦翁则脸现难色,说道:“可是我不认识什么人能帮咱们说话。”他来盛京不过十来日,就出了正蓝旗哭坟的事情,没有贝勒军官敢在这个时候找不自在,和喇嘛们接触,也就是昨日,他们才见到皇太极一面。
李开国淡淡一笑,说道:“贫僧和一些贝勒倒有一面之情,也许可以试试。”
措钦翁则大喜,说道:“好,如果你能做这件大事,就是佛门的功臣,我一定让师弟收你为徒,立时剃度。”
李开国嘿嘿一笑,说道:“等我做成再说罢,你在这等着,贫僧去去就来。”说着从喇嘛队伍里溜出去。他刚才来往围场的路上,发现有三十门红衣大炮,还有不少的炮弹和火药,堆得整整齐齐的,让他看得心中着火。
据朝鲜人的情报,这时候的满清鞑子最多只有三十五门红衣大炮,其他的那些小炮不计在内。所以这里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