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捕头的伤情暂时稳定下来之后宁叶便再次催马上路。
官道上车马急行,一刻未曾停歇,大概是当晚丑时左右,他们终于与杭州赶来的大夫碰见了。
也就在不久前沈大人正好醒来、沈大人醒来之后沈瑾瑜欣喜万分,直接投入了沈括的怀抱嘤嘤哭了一会。
之后沈大人注意到了重伤的荆捕头,见荆捕头重伤,他甚是担心,在得知荆捕头是为了救自己而受伤之时,他痛心不已。
也许是命不该绝,大夫给荆捕头急诊后,荆捕头总算是转危为安了,之后大夫告诉了众人虽然危险但仅仅只是是血过多,休息一段时间便没有什么大碍,众人听到这个结果都松了口气。当然大家心里清楚,这肯定宁叶那些奇怪的措施保住荆捕头的性命,谁都清楚失血过多后不及时得到医治是个什么结果,如今荆捕头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伤势并不算严重,不可谓不神奇。
宁叶心里也清楚,他措施可能有用,但最终让荆捕头平安渡过一劫的只怕是那水晶瓶里的药,想到这宁叶很感谢那个辽人,他不不仅救了自己也救了荆捕头,心想着如果能让他再次遇见一定要好好请他吃一顿。
大夫给荆捕头敷了药之后又给行沈大人检查了伤情况,这场与双风寨惊心动魄的交锋总算是有惊无险的结束了。不过宁叶心里清楚双风寨的人势必不会善罢甘休。
。。。。
夜色昏沉,昌明县府衙李道里,锦娘已经掌了灯。彩儿则趴在桌子上呼呼睡着。她并没有叫醒彩儿,不仅是因为剩下的账目不多了,而且也是因为这丫头这几天过于操劳了些,所以便想让她好好休息下。
从开始算起到此时锦娘已经不休不止连续做了好几个时辰的账目了。虽然很累,但看着熟睡的彩儿,她便感到十分踏实,而且能为李道做事也算是为灾民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想想就无所谓累不累了。
“锦娘!”
她正认真算着账,身后忽然想起了李道的声音。
她转过头去,却见李道披着一件外衣站在了她的身后。
“大人,您何时起来的?”
说着锦娘便起身让了凳子,李道摆摆手:“你坐吧。我趟了快两天了,在不起来怕是骨头都要散了。”
“可是。。。”
李道知道她还是担心自己的伤势,便道:“放心,没事的!”
锦娘见李道气色现在已经恢复了一点,便没有在劝他,而是轻手轻脚的将算好的账目一本一本拿给他看。
“大人您看看,这是算好的账目。”
李道接过后一本本看了起来,他不禁眼前一亮,这锦娘和彩儿做账目十分精细,整体很有条理,让人一目了然。
“这次多谢锦娘你了。不然光靠我一个人也不知道要弄到什么时候。”李道感谢道。
“这些不过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大人不必如此客气。”
时间就在李道查阅账目中过去了半个时辰,李道见账目也都做的差不多了,便道:“锦娘,想必今日你也累了,眼下时辰也不早了,早点休息去吧。”
锦娘应了声,便要去唤醒彩儿,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了脚步声,过了一会福伯出现在了门口。
“少爷,你醒就好,负责调查少爷您被刺一案的张捕头急着求见,此刻就在偏厅候着了。”福伯进门后说道。
他声音大,倒是把熟睡中的彩儿惊醒了。彩儿迷迷糊糊地睁开眼,见李道、锦娘和福伯都在,站起身疑惑道:“怎么了?”
她睡得迷迷糊糊得,一不小心就被自己给绊到了,锦娘扶了她一把道:“小迷糊,你当心点。”
“我这就过去。”宁叶说着便出了房门。
彩儿这会才完全清醒了过来,见李道大半夜出门急忙追了出去:“我也要去。”
最后行一行人往偏厅而去,等到了偏厅便看到了一身风尘的张捕头。
第176章 天下惊(四)()
张捕头见李道,一抱拳道:“听说大人您醒了,卑职马不停蹄就赶了过来。”
见张捕头满身风尘,李道开口问道:“张捕头这么晚来找我是有什么急事吗?”
张捕头直言道:“是的,要不是有急事我也不会这么晚还来打搅大人您了。”
“何事?”
“是这样的,自大人您受伤后我便开始追查刺杀大人凶手,沿着线索一路追查终于在里仓明县三十里外的丁家村抓到了刺杀大人您的嫌犯。”
张捕头才说完彩儿百便激动地跳了出来:“人呢?”
她是个记仇的人,尤其差点伤了李道性命的人她断然不会放过。
锦娘见彩儿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便上前拉住了她:“彩儿,这些是交个少爷处理吧,我们女儿家还是别掺和了。”
“不行,我一定要看看到底是谁那么大胆敢刺杀少爷。”彩儿倔强道。
张捕头看了彩儿一眼,对彩儿的反应他还是很吃惊的。他知道李大人和彩儿的关系好,但两人始终是主仆关系,再怎么样也不能脱离这层关系,然而现在他从彩儿身上却看不到一点做丫鬟该有的样子,更像是李道的妹妹,为他这个哥哥出气。
看看咬牙切齿的样子张捕头还真怕这俏丽的丫头不顾一切去杀了嫌犯,于是将目光落在李道身上,看李道怎么说。
“带我去看看!”李道言。
“我也要去。”彩儿急忙跑到李道身边。
李道并没有多说什么,而且叮嘱她一句去了不要胡闹即可,彩儿勉强答应了,福伯一直对李道遇刺深感愧疚便自也跟了去,只有锦娘没有跟去,而选择回房休息了。
张捕头来之前就已经整备好了马车,一行人出了门就直接朝大牢而去。马车上张捕头给李道讲了下他调查所发现的线索,李道从他口中得知现在他们还没有抓到刺杀自己的真正凶手,而只是抓到了从犯。
此刻夜已经深了,街上一个人影也没有,过了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他们就了大牢。
当李道见到嫌犯时,嫌犯已经被严刑拷打了一番,早已体无完肤,昏迷了过去。还有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嫌犯还是个孩子,看起来比彩儿还小,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瘦骨嶙峋的,看起来比彩儿还要单薄,此时的他被四跟粗大的铁链绑住了手脚吊在桩子上,一动不动,只有那仅存的呼吸声说告诉着人们他还活着。
彩儿原本心中怒火难平,想着见到嫌犯后先暴打一顿消消心中怒火,可是如今见了,她却怎么也下不了手了。
负责看守狱卒见张捕头和李道来了,开了牢门,恭敬行了一礼:“大人。”
“他招了没?”张捕头道。
“没有。”两名狱卒摇头。
“弄醒他。”
“是。”
两名狱卒找了半桶冰水,朝着那少年泼去,少爷身体哆嗦了几下便醒了。他抬起头扫了一眼众人,看见李道神情一滞,挣扎着喊道:“大人,我真的不知道丁磊的下落,我没有刺杀大人,我是冤枉的。”
张捕头补充道:“大人,丁磊就是在逃凶手,此人狡猾的很,我们至今也不知道他的去向。”
李道点点头,走道那少年面前,他上下大量对方一眼,确认对方还是个孩子,而且看他瘦弱的模样便心生怜悯,认为他不大可能会是凶手的同伙。
“本官问你几个问题,你要如实回答。”
那少年拼命点头,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
“你和丁磊什么关系?”、
“我们是同乡,家住丁家村,村子里的人都染了天花,除了我和丁磊全都死了,为了活命我和他便一起来了昌明县。”
李道微一点头,接着道:“那你知道丁磊刺杀本官的事吗?”
“我不知道,要是我知道就不会和他一起走了。”少年连忙摇头。
李道一直看着少年的眼睛,对方的眼神不像说谎,便有不想为难这个孩子了,看了张捕头一眼道:“将他放了吧。”
“这。。。”张捕头错愕地看着李道。
彩儿一听就不乐意了,就算少年不知道那个叫丁磊的刺杀了少爷,但他却和凶手一起逃跑了,加上两人又是同乡,就这么放了怎么能行,少爷心善可她不一定心善,当即反对:“不行。”
李道见她又耍性子,皱着眉道:“来自之前你不是答应我不胡闹的吗!”
“我没有胡闹!少爷你就这么肯定他没有说谎。”
张捕头同意彩儿的话,也觉得李道这样做有欠妥当,便道:“大人,在没有抓到丁磊之前我们不能放了他。”
福伯这时也开了口:“少爷,人自然可以放,但前提是能证明他真的与此事,现在我们没有证据,仅凭他口头之言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见福伯都不同赞成放人,李道虽有些犹豫,但他也有自己的考虑,能抓到凶手自然是好,抓不到凶手他只想让这件事快点结束,最后他还是坚持放人。
李道始终是县令也是李府的主人,张捕头和福伯也不好多说什么。唯有彩儿仍旧坚持不能放人,不过她知道拗不过少爷的倔脾气,最后提出让她最后问少年一个问题,满意了她就同意放人,否则今日是把她杀了她也不会同意,李道只好答应了她的要求。
彩儿走到少年面前上下打量他起来。那少年一开始便注意到了她,见她长得漂亮不敢与她对视。现在两人近在咫尺,隐隐能闻到来自彩儿身上淡淡芳香,那少年的心跳不禁加快,浑身不自在。
彩儿见他始终低着头便厉声道:“抬起头,我有话要问你。”
少年畏畏缩缩地抬起头,起初仍旧不敢看彩儿,但是近看一次后就想是着了魔法般,忍不住想要多看她一眼。
“我问你,眼下疫病横行,天气严寒,流民都往州城或者县城逃,你为何会答应丁磊逃离昌明县城,难道你不知道这样做的危险,还是你害怕留在昌明县?”
彩儿这一问倒是提醒了众人,正如她所说眼下情况如此严峻,一般人都会往县城逃,又有谁会冒险离开县城,而且还是一无所有的流民。
少年见大家起疑,赶紧说道:“那是因为丁磊有钱,我不知道他手上怎么会有一大笔钱和粮食。当时我也问过他想那些都是哪来的,他只说亲戚给的,再问他也没说什么了。”
彩儿眼珠一转,半信半疑道:“他有亲戚在昌明县?”
张捕头之前就调差过这二人,丁磊根本就没有什么亲戚在昌明县,只怕是那丁磊说谎了。
“彩儿姑娘,我已经调查过了丁磊并没有什么亲戚在城中。”
少年吓了一跳,连忙说道:“我没有说谎,丁磊当时确实是这么跟我说的,真的,你们要相信我。”
李道此刻沉默了,他就算再怎么傻也不会察觉不出这里肯定另有隐情。
彩儿见自家少爷低头沉思就知道自己的问话起作用了。她并没有再质问少年而是回到了李道身边静静候着。
谁也没想到最后发现问题的是彩儿这个丫头,张捕头等人顿感汗颜,他们起初审了嫌犯一会,但问题都是集中在丁磊的下落上,那少年由于紧张也不敢多说别的,最后反倒让他们觉得是这少年嘴严,搞出这样的事,还让重伤的李道亲自跑一趟,着实大丢颜面。他们此刻皆都面带尴尬,彩儿看着他们骄傲地哼了声,便将注目光落在了李道身上。
过了片刻,李道抬起头来再次开口问那少年:“丁磊这几天有什么异常举动吗?”
少年哪敢有迟疑,赶紧回忆,没一会便回道:“有,有,大概五天前他深夜出去过,也不知道干嘛,天亮才回来。”
“那他有和什么人见过面?”李道追问。
少年摇摇头:“好像没有。”
张捕头终于嗅出了一丝异样,他走到李道身边小声说道:“大人,这要取你性命的怕是另有其人。”
李道此刻在心里琢磨着,发生在他身上的事倒是和玉良县的案子很像,会是城中的商户搞鬼吗?思索良久他暂时没有得到答案。仅凭现在发现的线索只怕很难得出结论,不过李道还是多留了个心眼。
“张捕头,你抓嫌犯的事有多少人知道?”李道问道。
“我也是才回来没多久,算起来应该就只是十来人吧。”
“这些人有和商户来往吗?”
李道所想张捕头明白,说道:“大人放心,这些人都是最近召进衙门的,其中有几个之前还是流民。”
“那就好,这件事暂时先不要传出去。”
李道说完便开始咳嗽起来,而且越咳越厉害,脸色刷的一下就白了,这突然的一幕把彩儿吓坏了,她急忙扶着力道着急问道:“少爷你没事吧,你别吓我。”
咳咳。。。李道咳嗽着摆手:“咳。。。我没事,这狱中空气灰尘太多,呛到了。”
彩儿根本不信,说道:“少爷,你别骗我,你是不是很难受,难受我们就回去吧。”
李道点点头,临走的时候吩咐张捕头不要再为难少年了。最后张捕头拆除了少年身上的枷锁,但并没有放他出狱。
第177章 低一百七十二章 天下惊(五)()
李道回到府衙前脸色一直都不太好,彩儿服侍他睡下后并未离去,一直守在他身边直到后半夜,见他气色好了些后才迷迷糊糊的趴在他身边睡下。
……
“砰砰砰”
第二天天一亮,李道的房门就被敲响,彩儿被惊醒后赶紧开了门。也没管是谁,小声道:“别敲了,不要惊醒了少爷。”
敲门的是锦娘,只见她端着两碗汤,笑着带点点头。
“知道了。”
接着她进了房间,放好汤后对彩儿说道:“彩儿,你这几日都没有好好吃东西,喝点汤暖暖身子。”
“嗯,谢谢锦娘了。”说着她便坐了下来。
“要不要叫醒大人?我看大人自受伤后都没怎么好好进食。”锦娘问道。
彩儿看着正熟睡的李道,见他睡得正香便道:“算了,汤就放在这吧,等少爷醒了如果要喝,我在去给他热。”
过得没一会,彩儿喝完汤,门外响起了脚步声,接着福伯出现在了门口:“少爷醒了吗?”
“福伯,又怎么了?”彩儿见福伯着急忙慌地赶过来了,紧张问道。
福伯进屋后见李道还没有醒来,着急道:“出事了,少爷遇刺的事已经在城中传开了,现在很多人都在议论,甚至有流言说官府下令要严办此案,所有流民必须营地不得擅自离开,违令者将与凶手同罪一律处死,这消息传的很快,已经引起了不小的骚动了。”
彩儿一听甚是愤怒:“这是谁在瞎说,少爷啥时候下过这样的令。福伯,这流言谁传的?能查出造谣者吗?”
福伯摇摇头:“据说从青楼里传出来的,可那地方人蛇混杂,谁晓得是谁说的,现在最要紧的不是查源头了,还赶紧让少爷知道此事,看看怎么处理吧。”
彩儿是不想让李道在操心这些事,怕他又像昨晚一样牵动了伤势,不过在她犹豫要不要叫醒李道的时候李道已经醒了,而且也听到了几人的对话。
“少爷,你。。。”彩儿看见李道已经披了衣裳起来急着上前去扶他。
听了福伯的话李道神情很是凝重。这才过去一天事情就已经流传出去,怎让他不起疑。他当时已经让人封锁了消息,而如今还是传出了种子虚乌有的流言,肯定是有人估计为之。
“大人……”锦娘也走到了李道身边,轻声唤道。她还没有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