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陈桥到崖山-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料天子脚下,万物皆备。一在边远山区都混不下去的手艺人凭什么在这里立足生根?穷极无聊,龚美做了一让人没法评说的决定——卖掉刘娥!

    鄙视他的无耻薄幸吧!可命运之轮就此开始旋转。刘娥迎来了生命中的曙光,开始了她的传奇人生。

    当时的襄亲王赵元侃(即此时的宋真宗赵恒)和所有北方少年一样,梦想着南国佳丽。他尤其认为四川女孩才最理想。因她们“多材慧”既善解人意,又能当家理财。历史证明他说得是多么的对啊。刘娥真就是这样的人!龚美把刘娥卖给了一姓张的襄王府给事。此人眼光独到,立即把美人上交给赵元侃。天知道是什么样的缘分。刘娥和赵元侃出身截然不同,受教育程度天差地远。可2人居然一见钟情!

    但刘娥转瞬就招人嫉恨了。不是襄王爷的妻妾们,第一个跳出来的是襄王的奶娘。这位老太太把这事捅到了赵元侃老爸赵光义那里去。说襄王不务正业,且连身体都被这四川妹给搞坏了…大贱人大怒。勒令儿子立即把刘娥赶出王府。永远不许往来。结果刘娥只能黯然出府,悄悄躲进了那位张给事的家里。而张给事为避嫌,从那天起就吃住都在襄王府里,再不回家。从此刘娥因祸得福。无论在与赵恒的爱恋关系还是在个人学识修养上,都得到了长足进步…

    说恋爱,得不到才是好的。有距离才有美感。赵元侃每天要偷偷才能遛到刘娥身边,且还要时刻提防,晚来早走。那是怎样的急迫和私密感的愉悦。说学识,张给事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张耆。纵横沙场与辽军血战,一位文武双全的好男儿。他家里藏书相当不少。刘娥每天畅游书海,不仅学会了吟诗作对,更重要的是博览群书。美貌加学识,外加从底层社会挣扎过来的苦难经历,让她面面俱到,成了日后那个北宋版的武则天!

    11、18、22日,开封城接连3次地震…

    2月3日,李继迁的死讯传到了大宋。该对他的遗孤李德明采取怎样的态度呢?大宋君臣们开了好长的会,做出的决定居然是——继续优待…

    3月15日,李太后驾崩。估计是真的忘了在他老爸死的那晚,他这位亲爱的‘老妈’曾经做出过什么事,宋真宗表现出了极大的悲痛。要等李沆等大臣们三番五次上表说西北正在用兵,请皇帝上朝理政。皇帝才勉强答应…

    而此时的西北的确已乱的让人看不懂。6月,突袭西凉府并杀死潘罗支的李德明报了杀父之仇。西凉府在1年之后再次换了党项人做主人…

    潘罗支是怎么死的?他作为吐蕃一个部落六谷部的首领,必须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于是噩梦就这样降临了…

    者龙族,吐蕃另一支很强的部落,潘罗支主要盟友之一,在围攻李继迁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由此也给党项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在潘罗支夺回西凉城后,有些跑得较慢的党项人就向他们投降了。具体是落迷般嘱、日逋吉罗丹2个党项小部落。由于私心,者龙族没向潘罗支报告此事。

    这一天,潘罗支正坐在西凉城里想心事…美事没想完,突然有人报告:者龙族被党项人围攻了,非常危急!

    潘罗支二话没说,跳上马就往者龙族的大营跑…结果他到了,者龙族已乱得天翻地覆。外边是李德明的军队,里面是落迷般嘱、日逋吉罗丹这2个党项小部落的内应…潘罗支死了…西凉府再次姓李…

    24岁的党项少年李德明可骄傲地向天下展示:真正的诈降高手在这里!我是伟大而狡诈的党项之王李继迁的儿子!谁也别想从我手里抢走任何东西!

    消息传来,大契丹大喜。7月2日。遣使册封这“外孙”为西平王!而大宋就有些发闷了…只能再任命潘罗支的弟弟厮铎督为六谷部首领、朔方节度使。

    一会是李继迁登峰造极了,潘罗支突然脆败了。突然间李继迁就死了,再过一会潘罗支又告别了人间…一连串诈降再诈降…现在终于都结束了。事后盘点,大宋有什么损失吗?懊恼是难免的了。那么多珍贵无比的天赐良机就这么白白溜走了。其间只要抓住一次,日后的大宋形势就将大不一样!但没有如果啊!且更愤怒的是这些机会总是瞬间变形。你刚庆幸没冲动,结果就超级悔恨为什么没冲动…几回合下来,得有什么样心理素质,才能不对命运抓狂呢?

    但只要平静下来,就会发现宋朝还是幸运。什么都没做,只是浪费了几两金子几匹锦缎。给潘罗支送去了牌印、官告、衣服、器械等荣誉性物资,就把李继迁给废了。且让千里之外,本没任何瓜葛的吐蕃人自动进京寻找主人…这是多大的成功!

    这就是汉人最强的战斗力谋略。以夷制夷,分化离间,坐享其成。这样的成功案例从古至今不知有过多少。但像宋真宗时期这一次己是非常成功的了。唯一遗憾就是规模小了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契丹人依旧毫发无伤,宋朝还得继续打仗。但己是单线作战了…

    4日,大宋首辅宰相李沆病逝。他病得非常突然,一夜之间就卧床不起。赵恒立即去探望。离开时还一切正常。等御驾回到宫门时,李沆病逝的噩耗突然传来。皇帝痛哭,命令马上回程,去李沆灵前致哀。

    李沆。他己成了宋史上的神话人物。他能把天下万物及汉人中顶尖人物的未来都看得一清二楚,归纳在他的“圣人语录”里。历史证明是100%的准确!

    但李沆最大的功绩还在于他尽到了一个宰相的最大职责“镇国家,抚百姓”今年的年号是景德,在这之前的年号是咸平。这里面隐藏着一让人极度震惊的事实!

    汉有文景之治、唐有开元盛世、明有仁宣盛世、清有康乾盛世。以富足安康著称的大宋如没有,岂非太对不住历史?大宋有且仅有一个——咸平之治。赵恒、李沆这对君臣在大贱人留下的里忧外困、千疮百孔的国家里,在每年不停与党项、契丹作战。甚至还有四川叛乱的情况下,居然让国力猛增,经济复苏,且人文鼎盛,人口倍长!所以不久后他连每年交300万贯的保护费都不在乎,再后来他玩起了封禅,开始了挥霍,花了数不尽的钱,让后世学者们对他戟指大骂,但我想赵恒都有资格回应一句“闭嘴!那都是我自己赚出来的!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但此时,赵恒的首要任务还是给自己和庞大的帝国选宰相。先来看看现在他的东西二府都是些什么人:东府中书省参知政事:王旦、王钦若;西府枢密院:王继英、陈尧叟、冯拯;三司使:寇准…

    一个都不行!最后皇帝目光停留在一叫毕士安的人身上。如说他的特色,就只有2个字——仁德。虚无飘渺,可重如山岳。毫不夸张地说,从古至今,如没这2个字,那么能力越大的人,就越对人间有害。

    8日,毕士安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当天,皇帝与毕副宰相有段载入宋史的对话:

    赵“现天下多事,你也需助手。你看谁行”毕“寇准兼资忠义,善断大事,他才是宰相的真正人选”赵“寇准刚烈任性,不能服众”毕“寇准忘身为国,秉道去邪,所以不为流俗所喜。可如今北方未服,这正是寇准施展才华的机会”赵点头说“你说得对。可要‘藉卿宿德镇之’”

    8月7日,寇准与毕士安同时出任大宋宰相,但毕士安兼修国史(首辅宰相的特权)。王继英被任命为枢密使,陈尧叟、冯拯为枢密副使。

    寇准上任了。如此大名大才,居然被皇帝硬生生压在一名不见经传的翰林学士底下,还郑重声明要他以“宿德”来“镇之”这也太欺负人了吧?可转眼间,寇准的报应就到了。谁让他平时那么嚣张?他刚刚当上宰相就被人上告,罪名足以让他抄家灭族:与安王赵元杰勾结谋反!

    寇准立即就吓呆了。还记得赵廷美是怎么死、卢多逊是怎么倒的吗?他和赵元杰就是此时的真宗朝再版!且最可怕的是这种事没法辩解,越描越黑。就算当时皇帝放过你,可最恶劣的印象己被记住了。这一生就算彻底完蛋!

    就在这时,毕士安的仁德开始闪光。一位忠厚长者不仅可解开无形的枷锁,甚至还能挽救崩溃边缘的民族和帝国。历史为证:没他,就没寇准,更没以后的百年和平…

    不是他的事,可毕士安主动伸手接了过来。之后以他并不高深的资历、更不隆重的圣眷,开始力保寇准!

    只要稍微看下这案子,就会知道他在冒怎样的风险…

    告寇准与赵元杰勾结谋反的居然是个平头老百姓申宗古。邪门吧?一普通百姓居然能知道当朝宰相和亲王间最**的密事,是不是很离奇?但更离奇的是这事居然被正式立案,上传中央了。要没内幕才怪!这位申先生背后要没大家伙挺着才见了鬼…这样显而易见的官场勾当,人人都看出来,大家都往后躲…不管怎样,这都证明了寇准不得人心。只要他登上相位,就始终会有人闹事,皇帝都得罢免他。就这么简单,且谁敢跟寇准站在一起,就会立即成为这些人的死敌,平白招惹麻烦,断自己活路。

    但别忘了毕士安也当过开封府尹。怎么审案他懂。且别以为仁德就代表了软弱。毕士安办法凶狠利落。第一步把申宗古扔进大牢严加审问。手段不知道,但“具体奸罔”即把内幕的事全搞到手。他却没追究,直接上报皇帝。然后下一步就是把这胆大妄为,喜欢被人当枪的老百姓一刀砍掉!

    事情我知道了,但人证我也杀了。怎样?给你们留了面子,且替你们砍掉了祸根。再不识相,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

    就这样,寇准终于平安无事,可去做他名垂千古、光耀后世的丰功伟业了…(未完待续。。)

皇帝亲征篇() 
9月25日,辽圣宗耶律隆绪、萧太后来到南京幽州城。29日,命皇弟耶律隆祐留守京师。即将开始一场改变历史的南征!

    与此同时,大宋真宗皇帝也召集自己的执政大臣“己多次得到边境警报,契丹即将入侵。国家重兵多数都集结在河北,军情不容忽视。朕当亲征决胜!卿等共同商议,何时出发为好”

    毕士安“陛下己任命了前方大阵的主帅。应继续信任他们。如定要亲征,澶州最合适。但澶州太小了,没法长时间供应大军驻扎,且天气已经入冬,所以我认为晚去为好”

    寇准“大军在外,陛下亲临澶州很有必要。越快越好,可速不可缓”

    东府宰相各执一辞。西府枢密使们就成了决定性砝码。王继英“国家重兵多在河北。陛下亲征一可壮军威,二可督战各路大军,三可随机应变,尽速决策。但澶州是最远端的极限,不可再进。尤其是要掌握时机。澶州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没法早去。所以臣以为要缓”

    2:1就此决策。大宋依然选择了严阵以待。就像以往一样,把主动权交给了契丹人…

    自皇帝取出阵图,布置防卫,15万大宋边防军枕戈待旦己超过16个月,决战终于到来!潘美、曹彬、耶律休哥、耶律斜轸、赵匡胤、赵光义、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我们将以此战向你们献祭!

    闰9月8日,辽圣宗、萧太后尽起国内精兵20万以上,以大辽最后一位名将、萧太后的堂弟萧达凛、奚部大王萧观音奴为先锋,浩荡南征!

    第一战在边境的威虏军打响!魏能6千精骑对阵辽军一个和尚树蕃僧的100多辽兵!那还有什么说的?100多辽军眨眼间身首异处,和尚下马投降…

    然后宋辽双方都怒不可遏。在宋朝,魏能杀心难耐,满心以为能砍个有份量的脑袋,却不料只拿一外国和尚开刀!真晦气!可在辽军。这真是奇耻大辱!契丹人都是纯真无邪的佛教徒,可宋人居然敢这样对待佛门弟子!

    辽军大队立即来报仇!魏能奋勇厮杀,但寡不敌众。于是他率部稍微后退了一点。他的后面是契丹人的噩梦!

    辽军非常明确这次出兵重点是什么…于是辽军立即抛开这又臭又硬的威虏军,向大宋下一个据点进攻。不会每个地方都是威虏军,总会有所收获的…

    但见鬼的是,他们选中的是北平寨!那里的主将叫田敏,那是比魏能更狠的角色!待遇上就与众不同,他有天子特赐尚方宝剑,前线总帅王超都得让他三分!

    他部队比魏能还要少,只是5千精骑。但他居然选择主动出击。北平寨的前沿小村杨村,田敏与辽军先锋野战,硬生生杀败久负盛誉的契丹铁骑!且当晚,他和副将张凝夜袭契丹皇营,视20余万辽军如无物!

    辽圣宗耶律隆绪大惊失色,马上召来萧达凛“今战者谁”萧答“田敏”皇帝叹息“彼锋锐不可当”

    于是扔开北平寨,寻找下一目标…运气还是那么的好,因选中的是保州,那是杨家将的防区!不过没办法。谁让这些都是宋辽边境的重镇呢?

    这次更郁闷,威虏军、北平寨还见到了宋军主将魏能、田敏,但这次连杨延昭影子都没摸着,就先倒了个大霉…

    辽军正在赶路。路边树林里突然乱箭齐发。一片人仰马翻后,辽军冲了进来。但林子太密了,只能下马步战。但他们忘了,宋军300多年最强的武器就是弓箭…契丹人被射得只有一条路可走。重新上马。不理这帮暗箭伤人的家伙!按原计划进攻保州!

    杨延昭也有5千精骑。但他一反常态,守城!契丹人快疯了。还记得当年那么小那么破的遂城吧?杨延昭那时人更少,都能让辽军望冰兴叹。黯然退走。这时他要死守,辽军一点办法都没。结果只能是撤退转移,再到别的地方去碰运气…

    16日,好消息终于传来。萧达凛攻克遂城。萧太后、辽圣宗马上赶来。19日,合兵来到定州北方的望都…

    大宋前线主帅王超将定州大阵步骑间杂,按“御赐阵图”在唐河沿岸布好。等待契丹人主攻…

    注意,王超不是那些前锋们,可因地制宜地自作主张。他是总帅,皇帝每一个命令他都要不折不扣百分百执行!皇帝的命令是等辽军主攻,杀入大阵中心后,再突然杀出大宋骑兵…

    王超严格遵守,连同他那个骁勇善战的儿子王德用,都在定州唐河一线上“稳重对敌”从此直到大战结束,一直都没这15万大军的消息…

    辽军突然间就出现在定州大阵背后。大宋内地被突如其来的猛攻!战争格局瞬间被打破,天平倾斜了…契丹人紧记此次战争的重点,他们抓住了定州大阵、平戎万全阵等汉人们以为万无一失的所有大阵最大弱点——我不打你行不?河北平原一望无际,根本就没任何天然阻碍。那我为什么要拼了老命跟你们宋军硬抗?我有马,就是要遛你两步,你跟不跟?如不跟,那么广阔天地全是我的,随我烧杀掠夺。如跟,那好!大阵立即走型!注定了只有骑兵精锐中的精锐才能追上我们。那时以众凌寡,随心所欲…

    这时王超的选择是最理智的。既己错,那么就错到底!这时再慌里慌张跟上去,就纯粹找死。败光家当、军队都死光之外,还要再背上违抗皇命的黑锅…于是定州大阵就此无声无息。在宋朝各种官方文献中都找不到这15万精锐正规军在这段时间内的存在记录…

    开封城里,辽军已经逼近。每一个人都露出了原形——逃跑!只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寇准!他的辉煌时刻终于到来!

    告急文书达到“一夕五至”像雪片一样飞进了开封城内的…不是枢密院,而是中书省。这一点至关重要,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