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陈桥到崖山- 第3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2月9日,宋理宗下诏“追录彭大雅渝州筑城之功,恢复其原秩,其子仍官”

    本年,蒙哥下令:清查汉地户口。

    宝祐元年(1253)1月11日,宋理宗正式收自己弟弟赵与芮之子、14岁的建安郡王赵孜为养子。赐名赵禥。封永嘉郡王,赐御笔《资善堂记》。

    24日,蒙古屯兵汉江之上,攻打万州,入西柳关。南宋京湖都统高达率将士扼河据山,与蒙古军大战,至鳖坑、石碑港而还。

    本月,蒙哥任命剌儿带为征东元帅,率蒙古军再次东征高丽!这场战争打了近八年,几易其帅,共打下高丽国14座城池。之所以高丽如此屡和屡战,是因高丽王受着权臣崔怡父子的挟持,结果他始终在江华岛上表示愿意臣服蒙古,却始终出不了江华岛,上不了高丽国的陆地…

    本月,蒙哥在斡难河大会诸王、大封同姓。忽必烈可在南京、关中两地自择其一。忽必烈接受姚枢建议,愿受关中封地。(未完待续)

大理亡国篇() 
本月,忽必烈在张柔的家中又得一汉人人才:郝经。这个人最终将为忽必烈灭南宋、一统天下提供一个最‘正义’的借口。

    3月,蒙古兵攻打山东东路的海州,守臣王国昌出城迎战,战败。

    4月22日,宋理宗询问蜀中近况。左丞相谢方叔、参知政事徐清叟得到机会,不遗余力的诋毁余玠!天天在皇帝面前碎碎念,说余玠**一方,有不臣之心。时间一长,加上之前有吴曦的叛变,哪怕没证据,赵昀也对余玠起了疑心!5月,宋理宗打算召回余玠,还在犹豫。正好徐清叟入对“玠不知事君之礼,陛下何不出其不意召之”赵昀不答。徐清叟再接再厉“陛下是怕余玠手握大权,他会抗旨不来吗?臣料余玠素失士心,必不敢”赵昀最后下旨:命余玠到临安来自辩!余玠惊怒交集,在动身前病倒!

    6月11日,荆湖北路运判兼鄂州知州余晦入觐,宋理宗说“西事乏人,卿可为朕行”余晦答“臣资浅望轻,西事又一向不熟。贸然答应,恐误国”宋理宗叹道“余玠已不行了!朕与宰执大臣们深思熟虑后,觉得没有再比卿合适的了”13日,余晦被任命为四川宣谕使。

    本月,拔都遣使,求购万锭珠银,蒙哥以千锭授之“太祖、太宗之财,若此费用,何以给诸王之赐!请大王细思。此银就作为今后岁赐之数吧”

    本月。蒙哥下旨:从各王所属兵马中各抽十分之二,组成总兵力约六七万的蒙古大军。由自己的五弟旭烈兀为主帅,进行第三次西征!这次西征的目标是今伊朗、伊拉克、沙特等西南亚的阿拉伯国家…

    7月5日。宋理宗对辅臣们说“余晦已出发了。朕已戒其务行宽政”叶梦鼎说“蜀地如此频繁易帅,且正当危急存亡之秋,余晦虽有小才,恐不胜任”徐清叟亦反对余晦。可惜皇帝不听。

    18日,一代名将余玠暴卒。余玠治蜀,以都统张实负责军务、安抚使王维忠管理财赋、监簿朱文炳负责接待应对…各部门工作都井然有序。又办学校培养人才、轻徭役发展生产、减少税收发展商业。自宝庆3年丁亥之变、四川成为宋蒙拉锯的战场以来,四川守帅没有能超过他的。可惜一夜暴卒!另有说法:余玠是服毒自尽!

    余玠之死“蜀人莫不悲之”临安却无动于衷。接任的余晦快马加鞭来上任。大力清除余玠亲信,以达到朝廷对四川的管制。安抚使王维忠被诬以通敌罪杀害。不久。宋廷又追削余玠官秩,使这位忠臣的身后也被算帐!然则余玠手创的山城守蜀之法已无可动摇!尤其是钓鱼城,它被扩建了,变得更完善。尤其是城内的水井达到了92口,绝不会有水源问题…

    这些都会在不久的将来,为南宋的生存带来巨大保障!

    27日,宋理宗下诏:抚谕四川官吏军民。

    8月,忽必烈远征云南大理的军队出发。9月26日,到达吐蕃境内的忒刺。在这里,忽必烈下令:分兵三路:西路军由大将兀良合台率领、东路军由抄合也只烈率领、中路大军由忽必烈自己率领,29日,将大批辎重留在满陀城。攻入大理国!

    抛开正义与否,这是人类历史上史诗般的一次远征!而难度才刚刚开始!10月,大军渡过大渡河。辗转2千余里的山谷,来到天险金沙江畔。没船没桥,蒙古军含泪杀了自己的战马,以马皮充气、做成皮筏,渡过这最后一道障碍!

    天险既破,大理必亡!大理北面400余里的摩娑蛮主索和尔图首先向忽必烈投降!

    11月1日。宋理宗下诏:奖谕襄阳守臣高达。

    16日,忽必烈派出使者。招降大理国末王段兴智。但使者被大理国所杀。

    兀良合台的西路军开始攻打白蛮地,诸寨皆闻风而下。只有阿达喇据守半空和寨,依山枕江,牢不可拔。兀良合台先断其水源,再以砲攻之,阿达喇出兵迎战,被兀良合台之子阿术击败,寨遂破。26日,所有白蛮部落皆降。12月12日,忽必烈的中路大军进抵大理城下(今洱海)国主段兴智一直是傀儡,国事皆决于“中国公”权臣高祥。当晚,高祥、高和兄弟便弃城而逃,段兴智当然也仓皇逃往善阐府(今昆明)15日,兀良合台的西路军亦至。忽必烈命姚枢在城中搜访图籍,却意外得到当初进城劝降使者的尸首。忽必烈大怒,要屠城报复。姚枢、刘子聪、张文谦进谏“杀使拒命者,高祥,非民之罪。请宥之”于是忽必烈命姚枢裂帛为旗,写上止杀令,传示城中大街小巷。大理人民免遭杀戮…追杀高祥、高和兄弟的蒙古军出龙首关,19日终于抓获高祥,在姚州处斩!

    随后,忽必烈留下兀良哈台经略云南,又任命刘时中为宣抚使,他自己则北归蒙古…

    本月,蒙哥换上诸王哈呼、洪福源为帅,东征高丽,攻陷禾山、东州、春州、三角山、杨根、天龙等城。

    本年,蒙古断事官孟克萨尔去世。

    宝祐2年(1254)1月1日,蒙古在利州东路的利、阆2州筑城。从此蒙古军且耕且战,而对于南宋则意味着:四川再难收复了…21日,宋理宗对辅臣们说“近日接到李曾伯奏报,说北兵已在利州筑城。此乃大事,绝不可坐视”左丞相谢方叔答“当令余晦御之”

    本月,忽必烈回到京兆府,任命姚枢为京兆劝农使。

    2月,余晦命甘闰率兵数万,在利州东路阆州与潼川府路潼川府交界的蜀中要地紫金山上筑城。结果城筑成后。汪德臣率精锐蒙古军来夜袭,甘闰仅以身免,此城遂为蒙古所据。

    本月。蒙古军攻打潼川府路的合州,被一代英雄王坚击退。又攻打广安军,被曹世雄击退。

    3月9日,三次出使蒙古、被扣留七年的南宋使者王元善终于归来。

    春季,蜀中大旱。蒙古诸将皆欲北归。汪德臣说“国家以蜀事付我,有死而已,奈何弃之”将战马全部杀掉。让士兵分食。之后带领他们突袭嘉川,得粮2千余石。南宋云顶山守将吕运率兵五千来战。将其击败,又得粮5千余石。之后,鱼关、金牛等地的粮运到,终于解了这次危机。

    6月7日。殿中侍御史吴燧受宰相指使,弹劾余玠在蜀聚敛罔利共七大罪。宋理宗也不加详查,就命余玠子孙交出家资,犒师赈边。13日,宋理宗问辅臣“蜀事当如何处置”左丞相谢方叔建议:由京湖制帅兼领蜀地。宋理宗同意“此不可缓”迅速下旨:李曾伯依旧节制四川。同时升贾似道为同知枢密院事,职任依旧。15日,宋理宗下旨:利州王佐,坚守孤城,屡挫敌锋。又能痛骂降将南永忠,其忠可嘉。今更进一官。余晦在四川屡败于蒙古,造成边事大坏。27日。被召回临安。本月,宋理宗下诏:免去利、阆、隆庆、潼川、绵诸州的赋役。闰6月3日,参知政事董槐上疏“请陛下假臣宣抚之名,置司夔门。以通荆蜀之气脉”宋理宗下诏“士大夫以议论求胜者多、以事功自勉者少。卿深念蜀事,慨然请行,足见忠壮。然经理西事。当在庙堂,你还是别去了”12日。任命李曾伯为四川宣抚使兼荆湖制置大使。7月,再下诏免去四川近边州郡3年税赋。

    本月,兀良合台开始攻打乌蛮,大破蛮酋高升所在的罗部府,大军一直推进至其都城押赤城。押赤军民坚守了整整七天,终因寡不敌众,城池陷落。兀良合台的大军继续推进,最后在昆泽生擒了大理国末代国王段兴智(呵呵!并没有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中描写的南帝一灯大师哦)之后在攻打乾德格城时,兀良合台生病,委军事于其子阿术。阿术身先士卒,攻破此城。随后,蒙古军进入吐蕃。

    22日,宋理宗任命吕文德总统江陵、汉阳、归、峡、襄、郢诸州军马,在公安开府,沿长江上下应援。

    8月3日,因余晦诬陷,余玠治蜀时的重要助手、利州路安抚使兼阆州知州王惟忠被以潜通蒙古的罪名,下大理狱。由丁大全、陈大方审讯。

    10月4日,宋理宗下诏:进封养子赵禥为忠王。

    22日,宋理宗下诏:李曾伯火速去重庆上任。其京湖职事,由吕文德主之。

    25日,王惟忠被斩首于都市。临行前,王维忠怒斥陈大方“吾死,当诉于天帝,看你能久活世上吗”果然,陈大方随即去世。

    28日,宋理宗下诏:剥夺余玠资政殿学士的职名、余晦刑部侍郎的告命。

    11月3日,15岁的忠王赵禥正式行冠礼,赐字赵邦寿。

    8日,蒙古在京西南路的光化军筑城,开始经营荆襄。17日,宋理宗问起北军在光化筑城之事,谢方叔提议:派温和守光化,令其在鬲奴堡隔江与之相持。并在光化军上流的均州增兵为备。

    本月,牟子才上奏“从蜀到吴,沿长江一线将近有二万里。现在只有两淮贾似道、荆蜀李曾伯二人而已!当在庐州设立淮西制置司、江淮设立荆湖制置司,且在涟、楚、光、黄、均、房、巴、阆、绵、剑各要害州郡,或增城、或增戍”贾似道听说这一建议后大怒“这是欲削吾地啊”

    本月,忽必烈任命廉希宪为京兆宣抚使。京兆之地,控制陇、蜀,诸王贵藩各在左右,百姓又是戎、羌夹杂,历来难治。可经“廉孟子”的治理后,境内大安。

    12月,京西南路均州总管孙嗣派人给蒙古送蜡书投降。

    本年,蒙哥命大臣们推荐可慎固封守、闲于将略的人才,提拔史天倪之子史枢为万户,统领真定、相、卫、怀、孟诸军,驻兵唐、邓之间。又命张柔驻兵亳州。

    宝祐3年(1255)此时,赵昀已做了30年的皇帝了。开始宠信小人、因个人原因导致南宋朝政紊乱了!

    阎贵妃得宠后,开始干预朝政。于是一个太监应运而生,毕竟她本人没法亲自去外界指手画脚。

    该太监名叫董宋臣。多好的名字!可惜这人揽权纳贿,无恶不作,人称“董阎罗”史称“庙堂不敢言、台谏长其恶,或饵其利、或畏其威,一时声焰,真足动摇山岳,回天而驻日”(未完待续)

南宋内政篇() 
很准确!回天之力就是董太监的独门武功!往往赵昀下的圣旨,他都有能耐给改回来!

    当然,有时董太监也需要帮手,如朝臣丁大全。◆,≠。◇。o±丁大全长得“蓝脸鬼貌”所谓相由心生指的就是这种人!在私人方面,他给儿子聘妇,发觉女孩很漂亮,就夺媳为妻,收入房中!公事方面,丁大全做到了御史,觉得宰执近在咫尺,可盼望一下?于是他去巴结当时的宰相董槐。董槐自认清流,早就看他不顺眼了,直接赶走!丁大全大怒,私用御史台牒,调动100余名禁军,手执利刃闯进董府,抓出董宰相,呼啸出城,到了野外,扔下就走!董宰相只好半夜三更一个人慢慢往城里走。天亮了,终于熬回临安城里,罢相制也颁布了。董槐下课,连职务加名誉,被双重打击!之后丁大全堂而皇之的上位,如愿当上了宰执!

    这就是理学盛行时期的南宋!试问理学家们都在干什么?理学的正确性、纯洁性、监管性都在哪?

    阎贵妃、马天骥、丁大全、董宋臣…这四个坏人在宋理宗赵昀的后期祸乱南宋,朝堂上的公务员对他们无可奈何,民间更伤不了他们半根毫毛,只能用些小手段发泄怒气!有人半夜在宫门上大书了八个字“阎马丁当,国势将亡”

    小手段起了大作用,赵昀被这八个字震动了!事实上这也正常,很多位高权重、俯视众生如蚂蚁一样的大人物,之所以总是那么的淡漠,无动于衷,都是因蚂蚁们的淡漠,无动于衷…你不去触动他,他怎会知道你?

    这时赵昀知道了,开始注意起身边!马天骥被罢免、丁大全被罢免流放,在押解去海南岛的途中被押解武官故意拥落水里淹死、阎贵妃病死。唯有董宋臣这个死太监一直好运。赵昀非常疼爱他,一直活到赵昀死前的几个月,这奴才才完蛋。皇帝还追赠了一份节度使头衔的临别礼物。

    2月,忽必烈任命许衡为京兆提学。在关中各郡县建起学校。

    3月7日,宋理宗下诏:不许谈论传播边事。

    6月,因弹劾董宋臣、卢允升两个内侍,洪天锡的言官职务被罢。丁大全、陈大方、胡大昌三人同时被任命为御史。当时就有人在其名字的“大”上各加一dian,说他们是“三不吠犬”

    7月19日,吕文德被任命为荆湖北路鄂州知州,节制鼎、澧、辰、沅、靖5州。

    本月。因御史朱应元弹劾,左丞相谢方叔、知枢密院事徐清叟被罢。而董宋臣、卢允升两内侍仍不解恨,他们雇人上书力诋洪天锡、谢方叔,建议皇帝诛杀此二人!好让天下知道宰相、台谏官的罢职,出自皇上您的独断,与我们内侍不相干…

    本月,兀良合台从吐蕃发兵,进攻西南夷,皆平之。

    8月1日。宋理宗任命董槐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程元凤为签书枢密院事兼代理参知政事、蔡抗为同签书枢密院事。命三省、枢密院机政,董槐、程元凤轮日当笔“往年二相并命,各分朋党,互相倾轧。尔槐。尔元凤,当以此鉴,毋若方叔之负朕也”2日,再下诏“朕以今日多事。选用卿等,宜一心体国。凡纪纲未振、人材未萃、民生未裕、边备未饬,皆为急务。宜加留意”6日,宋理宗召来辅臣“三边之事,宜及时处置”董槐等对曰“当以此谕勉前线诸帅”宋理宗说“前线帅司,朝廷只当择人,岂可遥制”董槐答“前日之病正在此”9月13日,宋理宗召来辅臣“近观群臣上奏,他们建议国之大事,皆当谋于大臣。朕未尝不与卿等谋。如有未当,也许执奏。卿等亦自相资益”程元凤答“臣等虽不敢立异,亦不敢苟同”本月,董槐直接来见宋理宗,极陈三害:戚里不奉法、执法大吏擅威福、皇城司不检士。力请皇帝除害兴利。宋理宗尚将信将疑,一班小人则早已闻风生怨,视董丞相如眼中钉。其中尤以丁大全为最。

    11月2日,皮龙荣进对,宋理宗与他谈起自己的养子赵禥。对于皇帝逢人就说这孩子“资质内慧”实际上是个大白痴的孩子,皮龙荣只能委婉的说“忠王天资过人。若无他嗜好、倍加保养,尤为有益。儒臣尽职分于外、望陛下以身教之于内”

    12月,忽必烈又命董文用招揽到一个人才:亡金故臣李冶。

    宝祐4年(1256)1月,宋理宗下诏:京湖制置大使兼夔州路策应使吴渊,若遇急切军务,许以便宜行事。3月11日,下诏:蒲择之任四川宣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