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陈桥到崖山- 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赵构在罢免黄、汪后第一时间把朱胜非提到首相的位置上,原只是把应急品当过渡品用。却没想到这是他的急救包。如没这人,南宋的历史就会被改写!

    这时朱胜非什么话都没说,而是转身走回了城里。那样子真像是黄潜善、汪伯彦的接班人。遇见事就躲,一句话都不敢说…

    他成功迷惑住了苗、刘叛军。从这时起:他们认定这个人是懦夫孬种,不必在意。可实际呢?稍加一句:朱胜非的业余爱好是看小说。当时是宋朝,各种污秽糜烂的明清小说还没问世,能看到的都是唐朝作家写的…唐代小说写的是传奇、热血、仇杀、信义。就算是情爱,也定会惊天动地。一个人每天脑子里装着这些,做出的事也就可想而知了…

    朱胜非悄悄找到赵构,说他刚才跟叛军里苗傅的一心腹死党叫王钧甫的聊天来着,王钧甫说“苗、刘二人忠心有余,学识不足”赵构躲在柱子后边,疑问的眼神…

    朱胜非很低调地解释“这可理解为以后会有转机”

    学识不足,是说缺心眼?赵构有点明白了。两人再悄悄聊了一会,由李邴起草了一道诏书。赵构在诏书里全面同意叛军的要求。从即日起,孟太后垂帘听政,皇太子赵旉升级当皇帝(史称明受皇帝)宋高宗赵构退位且立即搬出皇宫,到显宗寺里借宿。凡叛军点名的太监全都流放。一个不留…

    叛军全面接管杭州城,在苗、刘看来,老太婆当权,小婴孩上朝。赵构退位躲进和尚庙里,太监们一个个被流放出城…我们真是威风凛凛啊!之后还要再干点什么呢?

    恩!对了!我们要给自己升官!苗傅做武当军节度使、刘正彦是武成军节度使。之后要给同事们定定性。6日,韩世忠、张俊等人一律给了一大堆的头衔。同时命张俊带300大兵即日启程。回西北秦凤路老家去…其他人以此为例,不管是升是降,都一律不许靠近杭州!

    10日,升王孝迪为中书侍郎、卢益为尚书右丞,为奉大金国信使,辛道宗、郑大年2人为副使,出使金国去谈判…

    做完这些,苗傅、刘正彦觉得江山已定,可安安静静享受人生了。却不知他们已办了件最失策的事,错到连补救都来不及!他们现在干的事,可用一句话概括“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看着很威风,其实风险很大、很没必要。当年曹操是不得已才这么干,因外边有太多的人能和他平起平坐,甚至更高。可苗、刘已控制住皇帝,那么是把大臣们以皇帝命令收笼在身边,或杀掉或控制的好?还是扔到外围,给个官职,让他们随意发展的好?

    就在这时,有些人已开始了发展…的确是发展,苗刘之变是赵构的一次劫难、对建炎集团是一次洗牌,很多人身败名裂,可另一些人却因之而飞黄腾达,一步登天,如礼部侍郎张浚。

    这位两年前还只是个边缘京官的小人物,突然间变成了核心。这是个很怪异的现象,人与人之间交往有时是没道理的,要不怎么才能解释:以他微薄的官场资历、没半点军事生涯的过往,就会有那么多人主动来投奔他呢?

    第一个来投奔的是张俊。这位西军名将没门第、没关系,到哪都有小鞋穿,哪怕是造反派都不待见他。对别的人,苗、刘是用官收买、就地发财,对他,居然是命他把他的8千子弟兵全部交给赵哲,自己则带着300大兵回西北去!西北…那边既濒临西夏,又与金国接壤,且很快就要有一场生死大战,这是明摆着要他去死…

    这时,一个叫辛永宗的统制官从杭州乘小船来到苏州吴江县张俊的军中,把杭州城里发生的事告诉了他…关键时刻,张俊说这事很复杂,我带你们去见礼部侍郎张浚,我张俊一切听他张浚的安排!

    10日,张俊就带着8000子弟兵上路,来到苏州平江府投奔了张浚。张俊、张浚2人一见面就抱头大哭,迅速决定了起兵勤王,拥赵构复位!

    张俊来投靠有求援成分在内,还不算离谱,下一个就很不寻常。江宁府的吕颐浩派人来联络张浚。要知道吕颐浩现在的官衔仅在朱胜非之下,远远超过张浚。这样的人不仅主动伸手,且还带着1万士兵上路,声称与张浚联手平叛。

    第三个是大衙内刘光世。在镇江府的刘光世紧张地左右观望、细心衡量,发挥自己无论听不听命令都能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特长,决定是听谁的呢?

    张浚的命令很快到了,他以礼部侍郎的官阶,命奉**节度使刘光世率本部人马勤王,立即启程去和吕颐浩汇合!刘光世一拍大腿,目光雪亮,就听这个了!

    有这些底牌后,张浚没急着动手,辛永宗、赵哲的到来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苗傅、刘正彦都是粗人。他们万事都听王钧甫、马柔吉的。听说张侍郎您和王钧甫是旧识,可以先以书信离间二人,然后徐为之计”张浚马上写信,同时与赵哲进入张俊军中,说明利害关系,且以重金犒军。同时又悄悄的告诉张俊:吕颐浩、刘光世都是我张浚和你张俊的盟友,我们勤王机会大增了…你先带着你的2000精兵到吴江县驻守,切断杭州城的出兵方向!(未完待续。。)

张浚勤王篇() 
眼看双方就要打起来,

    突然间又都停了,不管二张还是苗、刘,一下都偃旗息鼓、缩了回去,原因是有一个人出现:韩世忠!这位老兄是中兴四大将里第三个过江的,由于在江边有很多御营走散的人马,他守在盐城收集了不少,实力壮大后才启程去杭州。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张浚运气非常好,及时发现了他,一封信把他召来平江府,你别去杭州了!有了韩世忠,一切就都不一样了。韩世忠已是宋军公认的第一强人,战功赫赫,尤其是最近,杀金军如屠狗…

    战绩是威望,他的出现让双方都重新制定计划。在张浚这边,张俊不必突前,要换人。以韩世忠的突袭能力,本文来源:,方腊躲在老巢里都能单人进去掏出来,不用他用谁?

    韩世忠让叛军心惊肉跳,过去七八年时光可证明:谁让老韩惦记上了都没好果子吃!那么和这人打?纯粹找死!收买吗?这人据说也挺爱钱的,但认死理,自从当上官军后,军纪都没怎么犯过,可能陪着他们造反吗?

    想了很久,苗、刘一致决定:还是要挟他吧。因正巧有个可要挟他的人如今就在杭州城里:韩世忠的老婆梁红玉!大家是不是要问:传统印象里,梁红玉始终跟在韩世忠身边,他们形影不离,既是夫妻,更是战友?。…。

    这没错,但是要有个经过。在不同时期,梁红玉给韩世忠的帮助是不同的,截止到这时,她是韩世忠官场上的内线。老韩是个粗中有细的人,该清醒时绝不糊涂,他边打着仗,以绝世军功扬名天下。另一边悄悄把老婆安插进建炎集团内部,甚至皇宫深处,和皇妃、太后们打成一片,时刻保持着和顶级官员的亲密关系。在这一点上。刘光世都比不上他…

    这时叛军集团决定扣留梁红玉。逼韩世忠投降!

    杭州城的这些天里,朱胜非经常和叛军内部各种人聊天。基本上随意出入,想见谁就见谁,大家都不把他当外人。王世修、王均甫甚至和他成了好朋友。这一天,朱胜非进宫来见孟太后。请孟太后屏退左右,只剩下一位年高德劭、曾教过哲宗、徽宗皇帝读书的张夫人在旁,朱胜非说“陛下复位已有希望了。二凶垮台已近在眼前了。当初是张逵对叛军们说可以抄了王渊和太监们的家,人人皆有重赏,大家才跟着苗、刘一起干的。可现在却没有兑现。众人失望、人心离散。这是王渊前部将、苗傅现亲信张昕亲口对臣说的。就请张夫人将这一消息密奏如今在庙里的陛下”。…。

    孟太后点点头“如此甚好。苗傅提出改年号、刘正彦要老身和小皇帝移驾建康,爱卿以为如何”朱胜非答“年号不妨事,他们要改就改吧。但移驾可万万不行!建康就在长江南岸。现在金军仍在江北,一旦过江,建康城首当其冲,决难固守”

    于是11日。孟太后下诏:改元明受。同一天,张浚的文书送到江宁府吕颐浩的手中。吕颐浩当即点兵,留侍卫司马军主事杨惟忠留守江宁府,自己则准备出发与张浚合兵勤王。且吕颐浩告诫杨惟忠:苗、刘一旦事败,狗急跳墙的他们有可能胁持赵构北逃。你要在江宁府、广德军一带日夜巡视,不可懈怠。

    12日,苗、刘以孟太后和小皇帝的名义给刘光世、范琼升官。说实话:刘光世本人打仗很一般,甚至很懦弱,但他却有本事找到强悍精锐的部下。他在中兴四将里拥有仅次于岳家军将帅的那些传奇名字,连韩世忠都没这样的班底!而这样的部下,居然会毫无保留的听从他的命令…这实在是个奇妙的、独一无二的现象。苗、刘2人素来忌惮刘光世的西军精锐,又知道他与张俊、韩世忠这2位中兴四将素来不和,于是想借机分化他们,让双方自相残杀…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刘光世此生最大的本领就是会看人、能押宝!现在他已铁下心来跟着张浚他们干,苗、刘得用怎样的代价才能收买他呢?…。。…。

    同日,

    张斛兄弟从杭州来到平江府见到张浚,张浚说“我知道叛军有一支精兵叫赤心军,可不好打啊”张斛说“此军确实是一支精兵,但本无背叛朝廷之意,当初是王均甫用计骗来的。现在王自己都后悔跟着苗、刘了,此军岂能成大事”而江宁府的吕颐浩则传檄诸将入杭州勤王,尤其派亲信李承造去镇江府催促刘光世一起起兵!

    当天,西路金军在攻破河东路晋宁军后,回军攻破鄜延路的鄜州。而曲端任命的鄜延路代理经略使郭浩只是远远的驻兵境上,眼睁睁的看着鄜州城陷落。

    13日,本文来源:,冯轓受张浚之命,赴杭州行在,请赵构复位。同时,张浚还写信给马柔吉、王均甫,劝两人及早反正。

    16日,大太监曾择被贬昭州、蓝珪被贬贺州、高邈被贬象州、张去为被贬廉州、张旦被贬梧州,而曾择在贬途的半道上,还被苗傅的人追上杀死。

    17日,吕颐浩率万余精兵,打正勤王旗号,浩浩荡荡从江宁府出发,沿长江而下。18日,韩世忠到达平江府、刘光世也率军往平江府而来。19日,吕颐浩军队来到常州。20日,张浚大犒张俊、韩世忠两支军队,并表明自己与叛贼势不两立的决心,之后命张俊借刘宝等2千军队给韩世忠。当天韩世忠率兵南下勤王。21日,韩世忠到达秀州嘉兴府。在这里声称自己得病了,要休养,同时大批采购打造攻城器械…。…。

    22日,叛军集团正式决定扣留梁红玉,逼在秀州装病的韩世忠投降!这招好不好呢?不好说…或许会有人嗤之以鼻,说以韩忠武之节义,怎能为区区一妇人屈膝降贼?哪怕在韩世忠面前把梁红玉给杀了,韩将军都不会妥协!

    很可能是这样,可惜有人不敢冒险。宰相朱胜非得到这消息后,两方面衡量了下。觉得在宋朝灭亡、赵构南渡、兵变倒台、御营人马全叛变后,把宝全押在一个军人的所谓忠诚上,尤其是这个军人还从没见过面,实在太疯狂了…绝不能让叛军的要挟成立!

    朱胜非去找苗傅聊天“你为什么定要把韩世忠推到对立面上去呢?做事情要看本质。其实你和韩世忠很像的。都是很能干又受压榨,应很有共同语言才对”苗傅想了想。点头。

    朱胜非“有再好的共同语言也要交流,要和韩世忠交流,谁能比韩世忠老婆梁红玉更好呢?嗯,别瞪我。就算没效果,也只是送去一女人而已…有很大的损失吗”苗傅想了想,再点头。

    朱胜非“但你不能这样就送出去,既要示好,就要给足钱,你何妨给梁红玉一些好处,也算是给韩世忠面子…安国夫人怎么样”苗傅想了想。又点头。。…。

    那天朱胜非离开军营,走在杭州城内的大街上,突然仰天长叹了声“唉!二凶真无能之辈”

    梁红玉纵马奔驰一昼夜,从杭州赶到秀州。除了自己安全外,还带来了杭州城里的最新动态及孟太后、赵构对勤王部队的要求…韩世忠很高兴,这符合他所有心意。如老婆安全、如忠君勤王、如他在建炎集团高层的正面形象,哪一点都堪称惊喜!

    回到杭州城里,苗傅、刘正彦一直在等消息,友谊之手伸出去了,可什么也抓不着。韩世忠仍病着,赖在秀州一动不动,回音也没,可攻城器械却越造越多…事情不大对头啊?苗、刘的心越来越沉,他们坐下来,难得地静心思考了一阵,23日下达了两条命令:1加封韩世忠为定**节度使、张俊为武宁军节度使,主管凤翔府。宣布张浚阴谋叛国,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郴州安置!抬韩张,贬张浚,这是分裂勤王军队内部,招数很好……。

    2苗傅派弟弟苗瑀、马柔吉率重兵据守临平,

    阻挡勤王部队前进。这是做了最坏打算,大不了兵戎相见,拼个你死我活!有了这样的觉悟,按说就没什么难题了?相比之下,苗、刘只是两个军人,而赵构是天之骄子,同归于尽的话,看谁舍不得!至于张浚那边,他们敢把苗、刘逼到绝路上,搞得大家一起死,还谈什么忠君勤王,你张浚就是最大的乱臣贼子!。…。

    可下面发生的事,还就是没按照这个逻辑来!

    首先是韩世忠、张俊2人对前来传旨给他们升官的使者的态度。韩世忠很坚决“吾但知有建炎(赵构的年号)岂知有明受(叛军拥立赵旉后改的年号)”斩使焚诏!张俊则把使者直接绑到了大狱里去!

    接下来是平江府方面的力量集结完毕后,本文来源:,张浚直接带兵冲过来了!平叛军队以韩世忠为前军;张俊为两翼;刘光世为游击;吕颐浩、张浚为中军;刘光世部下为殿后…向杭州城进兵!

    25日,张浚、吕颐浩联同署名,发布讨贼檄文,派王彦觉持檄文往江宁府、洪光祖持檄文往越州、再派张道率兵3千在湖州安吉县驻扎,争取各方势力。当天,刘光世部队到达平江府,首先与张俊见面,消除中兴四将彼此之间的隔阂,齐心协力,共谋兴复大计!

    军队在前进,更快的是文件。张浚、吕颐浩等人按勤王的正规流程,给杭州城发了封信。信里表明了这次起兵性质,同时呼吁宋高宗赵构复位…这太正常了,历史上每一次清君侧,假勤王也好、真造反也好,都要先做这一步。但张、吕他们真是没料到,仅仅是走了个过场,杭州方面居然天翻地覆了?。…。

    29日,宰相朱胜非召苗傅、刘正彦2人至都堂,商议请赵构复位之事。两人首次去到睿圣宫,拜见已被自己逼下台的皇帝,请求他降旨,叫停城外越来越近的勤王兵马。赵构冷笑“圣旨因有皇帝御印,才能取信于天下。现在我已退位,没有御宝,如何下旨?再说:我既退位,便当反躬自省,哪里还敢参与军国大事”在苗、刘2人的死死要求下,赵构终于给韩世忠下了一道手诏,说明自己很安全,苗、刘的举动是正义的,希望你们同心协力,兴复国家…

    苗、刘满意的离开了,他们忍不住双手捂住额头“圣天子的胸怀果然宽广啊”之后,他们派杭州衿辖张永载拿着这张手诏去见韩世忠,满心以为韩世忠就能和自己同心协力了,但韩的回答是“皇上立即复位,这事还有的商量。如若不然,我誓死与叛军不共戴天”

    暂且放下杭州城里宋朝的内斗,再看看江北的金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