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陈桥到崖山- 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边将不许掌权、不许坐大、不许立功、尤其是不许向异族人挑衅!

    这都是武人想升官,想发财的私心发作,才故意去惹是生非。哪像我们文臣,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去想官职高低,一心为国家分忧(文彦博语)。这时王韶立功了,他得向上次一样马上回京城汇报工作:请问各位领导,下一步要怎样办?是进兵?是屯守?或调换我的工作?请领导尽快指示为盼…

    因时间长了,冻土荒原会长出青草,木征会死而复生。而更北边的湟州城里还有河湟吐蕃部唃斯罗的正牌继承人董毡。小心他突然间杀过来,那时河州城刚刚收复,孤悬塞外,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不过:担心也是白担心,王韶你还是快马加鞭往开封跑吧!

    28日,第13项新法——免行钱推行!

    同时,荆湖北路也有一场激战。章惇非常高兴有人跳出来做反面典型,他派兵把田元猛部落扫平,让当地蛮族明白个真理——先进的管理方式不仅有课堂,还有战场!

    10月2日,南江基本搞定,北江的形势更复杂。章惇只好停下脚步,认真消化这片蛮夷之地。

    短短4年多,新法使宋朝内外一新,焕发出前所未见的新气象。如要比拟的话,只有宋初开国赵匡胤时期才有这样凌厉风发的事迹出现。赵光义兵败燕云后,近百年间宋朝一直在沉沦迷茫中度过。

    12日,神宗皇帝在紫宸殿里接受群臣的祝贺,当众解下腰间玉带,系在了王安石身上。这条玉带名叫“玉抱肚”有14粒稻谷宽,为稀世之宝。王氏子孙一直珍藏着,直到南宋绍兴末年才献进皇宫。

    王安石在这一刻登上了人生顶点!谁能想到呢?四面八方如此辉煌的成果,换来的是他的第一次罢相!

    这时仍在熙宁六年,西北、南方两处同时开战,战事都还没真正结果。同一时间,在荆湖的更西边,一片新战场也铺开了。

    四川之外,那是美丽的云南省。在现代中国,那里的昆明、丽江、香格里拉、玉龙雪山等等区域都是让人流口水的好地方。可在古代,那片土地有一统称——西南夷。荒蛮未开化之地,自汉朝以来有夜郎、滇、邛都、嶲、昆明、莋都、冉駹、白马氐等割据小国。名字很多变,气质很统一。都跟夜郎国一样!所谓夜郎自大,从不去考虑自己国力怎样、汉人王朝力量如何,什么时候高兴了,就联合起来出山打劫。

    宋神宗时期,这片人又在2个泸州酋长(一个叫晏子。一个叫斧望个恕)的组织下,把晏州山外的6姓、纳溪24姓生夷勾结在一起,打算从淯井这个地方入侵打劫大宋。

    5月,王安石派去了一叫熊本的人去平叛。名不见经传?可查他履历会发现很不一般:在他少小读书时,曾受过一名人的点拨——范仲淹。

    一内行的人能在极短时间里抓到问题的根本点,熊本上任后。很快就确认了主攻方向。他把泸州那两个蛮族酋长扔到一边,淯井这预先侦察到的入侵点也不去理会。

    中国被入侵,从古至今都有一共同特点。那就是有内鬼!如没这些民族渣滓、汉奸的存在,想都别想!这才是问题重点。西南夷人这次敢冒险。都是因有附近12个村子里的刁民给他做向导、当内应!

    于是熊本找了个理由,把这些人都聚集到一起。那一天,也许他们以为等着自己的是鲜花美酒?却怎也没料到是雪亮的钢刀!100多颗血淋淋的人头被当场砍下,在泸州城内示众!这招比什么都管用,剩下的人都争先恐后宣誓效忠。不过也有个不服的反面典型跳了出来,是个叫柯阴的酋长。

    熊本于是纠集晏州19姓地方豪强武装,加上黔南的强弩官军。由大将王宣率领,讨伐柯阴!在一叫黄葛的地方,柯阴被宋军打得一败涂地,没命的往深山老林里跑。在他想来。这就算完事了?打不过就跑,进了林子就收工?可他不知最近行情有变,和章惇一样,熊本也非常喜欢翻山越岭抓人玩。抓来抓去,柯阴终于崩溃了。乖乖出来投降。

    柯阴的例子是抓给泸州那2个匪首看的!这种穷追不舍、赶尽杀绝式的战斗让晏子、斧望个恕彻底绝望。他们认命了,由斧望个恕出面,把他儿子乞弟送到熊本身边当了个小官。算是臣服的象征。

    之后淯井、长宁、乌蛮、罗氏鬼主等各部夷人都争相内附,由提点刑狱使范百禄主持,立誓永为汉官奴。这道誓书被刻成石碑。立在武宁砦…

    熙宁7年(1074)1月26日,熊本向朝廷报捷:泸夷平定,得地240里。之后熊本还朝,神宗很欣慰“卿不伤财,不害民,一旦去百年之患”晋升熊本为三品官。

    可转眼之后,整个朝廷都笼罩在愁云惨蒙里——西北出大事了!王韶临走前所担心的每一件事都变成了事实!木征卷土重来,同时,湟州的吐蕃之王董毡也派副将鬼章率兵2万来围河州。当时河州守将是景思立。2月27日,面对鬼章的挑战,景思立率全城6千人马冲了出去,与吐蕃人野战争胜!6千对2万,景思立把部队分成前后左右4队,要注意的是后队将军李楶。激战数个时辰,交锋十几回合,数量上占绝对劣势的宋军竟丝毫不落下风。

    紧急关头,鬼章发挥了兵力优势,分出一支人马去包抄景思立的后军。李楶登场,终于有后军表现的机会了!表现就是直接躲开!不是战败,而是避战!宋军中军、前军在毫无防备下突然被袭,战况急转直下。景思立命令突围,由他和弟弟景思宜断后,全军向附近山岭转移。断后之战,景思立以百骑痛击敌军千余人,眼见形势好转,关键时刻,李楶不躲了,他直接逃!

    败回到山上,景思立悲愤交集,向部下怒喝“我为主将,刚才以百骑胜千人,为何没人来助我?今日兵败,只有一死谢朝廷”说着伸手拔剑,被部下拦住。在这种情况下,景思立想的仍是击败敌人,把鬼章从河州城赶走!他再次激励部下,冲下山和吐蕃人决战…景思立阵亡,残兵退进河州城,开始死守待援…

    同时3月5日,木征围岷州城。被高太后之叔、总管高遵裕遣包顺(即王韶当初招降的羌族首领俞龙珂)击败。

    消息传进开封城,反对派终于找到了机会,他们建议皇帝直接放弃河州,把所有占领的土地都还回去,保持原样不是很好吗?真不知老混蛋他们当的是宋朝的官还是吐蕃的官?读的是汉字的书还是藏文的经?失落了200多年的大唐领土,就从此是外国的了?已抢回来了都要拱手送回去?

    还好,现在主政的还是神宗皇帝,而不是未来那位‘女中尧舜’神宗他妈高太后。皇帝命令王韶和一叫李宪的太监星夜兼程赶回熙河,主持大局!李宪,宋史上的著名太监终于登场!他本人甚至就决定了这场熙宁变法的成败!而他收下的徒弟更是赫赫有名,该徒弟将创造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项纪录——太监受封王爵!

    这时,大宋朝君臣永恒的噩梦降临了!契丹人在安静了32年后,再一次在这最关键时刻跳出来捣鬼!

    19日,辽道宗派来了一叫萧禧的使者要求重新划分两国国境线。这是自32年前富弼出使辽国确定领土问题后,契丹人又一次提出的无理要求。贪心发作,和当年他父亲辽兴宗一样,耶律洪基也想在宋朝占些便宜,来显示他是合格的强盗级皇帝。这里顺便说下:为什么皇帝们都喜欢做这种无赖一样的事呢?其实平心说来,这不是罪恶。平民百姓抢东西是犯罪,而皇帝抢东西却是美德!

    一块“神功圣德碑”这碑严格说来,在生前没抢到别国土地的、或丧失了自己国家土地的皇帝,都没资格立!以这标准来衡量,大宋朝除赵匡胤、赵光义兄弟外,谁都没资格立…当然宋徽宗赵佶是有资格的,如果他后来没去北方旅游的话…

    宋神宗赵顼的毕生愿望也就是在死后能有块神功圣德碑,上面刻着他把燕云16州、大理、交趾、河西、河套等原属盛唐疆土的失地重新统统夺回!甚至还刻着他报了高祖父太宗陛下的箭伤旧仇,消灭宿敌契丹…等等功迹。如能一一达成,相信神宗陛下必定会含笑九泉…

    提起大辽国,这是赵顼的最大心病。他和以前5位宋朝皇帝都不同:

熙宁大旱篇() 
赵匡胤对契丹人面露微笑,却不怀好意。太祖朝,契丹人从没在汉人手里讨到便宜,他总在自己国库里转圈,想着用多少钱能买到一颗契丹人头?赵光义对辽国大打出手,杀了很多契丹人,当然也死了更多的宋朝人,虽处于下风,可始终倒驴不倒架。宋朝是只长满了刺的刺猬,扎得契丹人手疼。赵恒很奇妙,看着最没用,可辽国人估计死也没弄明白,倾国发兵,打了个你死我活,居然变成小弟弟了?赵祯可以保住所有需保全的东西。在他手里,宋朝一切都没变化。就算赵曙这废物耽误了几年光阴,也能延续着平稳。直到此时神宗皇帝登基。

    赵顼突然发现自己矮了好多辈,当时大辽国掌权的是耶律洪基的妈、算起来是和宋仁宗一辈的人,他得叫奶奶,连带着管辽道宗耶律洪基叫叔叔…这是什么命啊?最要脸、最争份的人居然偏偏掉了份儿!儿皇帝都不算,竟是孙皇帝!

    神宗大怒,对群臣大发了通脾气:说我管她叫阿姨成不?和他儿子论兄弟好不好?满朝文武都沉默。神宗狂怒,他前几天才和这帮人讲过一秘密,这秘密说出去了,他就和辽国人不共戴天,成了死仇!秘密是宋太宗赵光义的死因。我们现在知道他是箭伤复发,医治无效。可在宋朝,这是国家最高机密,是官场禁忌,就算知道了也不能说!而宋神宗第一次当众证实,他的高祖父就是死于辽国人箭伤!当时他悲愤落泪,有仇不报,反而称兄道弟,这是多大耻辱!

    现在兄弟也当不成,竟是孙子…而这些满口仁义道德,动辄念着君忧臣辱、君辱臣死等口号的大臣们居然对此无动于衷!

    尴尬中,老混蛋司马光站出来了,代表众多的仁人志士对皇帝说:名份只是小事,重要的是平安。和辽国都是亲戚了。亲戚间叫几声奶奶是应该的(名份是小事?真想请老混蛋去翻他自己写的《资治通鉴》开篇总章)

    如此这般,都已是往事了…宋神宗投入到变法振兴国家的事业中去,对这些意气之争渐渐地不大上心,可并不代表他不把大辽国当回事。相反辽国始终是北宋君臣心里的最大噩梦。这噩梦之深,并不因近年来宋辽的平静及党项人的崛起、李元昊对四邻拳打脚踢、宋辽两国同时鼻青脸肿而改变。

    当然:这也怪不了宋朝人,这是中国从古至今,到现在还没治好的顽症。中国有个习惯:只要你曾达到达过什么高度,就会永远是什么高度。具体到战场上,只要被打败过一次,就有80%可能成为终生苦手。如足球上的恐韩症、恐日症。它让我们总怀疑自己。总觉得前人、祖先比自己强太多。几千年封建历史里。万事开头都是要以“古人如何”说起。具体到宋神宗。他的雄心壮志就曾被人嘲笑——以太祖神威。终生不能攻下太原。以太宗之能,尚有燕云之败。你小小年纪怎能口出大言,要威服契丹?再具体到今日的中国,仍要讨论“古不如今”还是“今不如古”这样的白痴问题…这样的问题需讨论吗?不需要讨论吗?其实只要看讨论的结果就有答案。即便得出了“今不如古”的所谓正解。难道你还能时光倒流,回到从前吗?

    打败过一次,就会留下阴影。听着很泄气,可历史上是真实。如燕云大败、雍熙大败等败迹出现后,宋人心理一下子就全完了。由柴荣、赵匡胤以不败战绩培养起的民心士气突然间说不见就不见了!哪去了呢?

    为什么同样是战争、同样是失利,看外国异族人的战争史,有很多打了100多、200多年,只要不胜利或没达到愿望就一直战斗下去,直至家园恢复。荣耀回归…区别到底在哪?堂堂中华上国,号称最讲气节的民族,为什么总是艰难奋起,却迅速萎缩呢?

    这样的性格特点,在宋朝以前是没的。五胡乱华之时,我们也从没放弃过反抗、放弃过追求!但大贱人赵光义上台后,这问题就突然出现了!

    现在要留意的是,宋朝上下对大辽国根深蒂固的恐惧。萧禧带来了封信。里边全面回顾了澶渊之盟70年来双方的真挚友谊、欢乐岁月,为让欢乐继续下去,我耶律洪基提议把两国国境线重新规划。

    32年前,那时宋朝陷入宋夏之战的泥潭;32年后,如今宋朝陷于河湟之战的泥潭。宋神宗的反应也和他的叔祖宋仁宗一样,迅速开动了自我折磨程序,把自己往绝路上逼。

    在他脑海里同时出现了大宋西北边境线和东北边境线,西北方要增兵,保持对吐蕃的压力,同时要提防西夏。东北方,突然间契丹铁骑杀了过来…

    停!赵顼不敢再想下去了。谈判!迅速谈判!几条指令紧急下发:1刘忱、吕大忠为使者,陪萧禧到边境上去和辽国谈判团见面。2韩缜带着正式国书去见辽国皇帝耶律洪基。3派人紧急往洛阳,向韩琦、富弼、司马光、文彦博等元老重臣咨询对策。

    1074年是赵顼的灾年,此时对他最大的打击并不是熙河重新开战了、契丹人来打劫了…而是从去年7月到今年4月,整整9个多月的大旱,滴雨未下!而不把天地祖宗放在眼里的伟人相公王安石也会为他的强势买单,因这场大旱而罢相。现在也是总结由王安石主持的这4年多熙宁变**过的时候了:

    军事上,熙河、荆湖、云南三处大胜。

    熙宁变法的根源还在于一个“钱”字。通过各种新法,宋朝国库赋税成翻增长,皇家内库也从仁、英两朝的见底状态陡然间拔升,4年后,景福殿里会分成32间库房,每间都装得满满的钱。神宗皇帝特写了首四言八句诗,每一间便以其中一字为名“五季失图,猃狁孔炽。艺祖肇邦,思有惩艾。爰设内库,基以募士。曾孙保之,敢忘厥志”五季即五代。猃狁本指西周时的西北少数民族,这里特指西夏与辽国。艺祖即宋太祖赵匡胤。全诗意思是说晚唐离乱,五代时国家失去了土地,异族猖狂欺凌。赵匡胤于艰险万难中创立国家,重振声威,要惩罚入侵者。所以设立了内库财富,用以招募壮士。现在到我这重孙了,怎敢忘记祖辈的夙愿伟志!

    诗成后意犹未尽,钱也更多了,32间库房都摆不下。皇帝又写了首五言四句诗“每虔夕惕心。妄意遵遗业。顾予不武姿。何日成戎捷”大意是说每晚都虔诚忧惧的入睡,体会祖先遗志,以他并不英武的天赋,何时才能达到目标…

    52个字。每个字都贴在每间内库的显眼地方…

    说这些,是要证明王安石新法关于敛财的成功。当然:反对派们会说这完全是横征暴敛的结果,民间都怨声载道了!只是我很有疑问:这是民间的怨声载道还是你们这些人的怨声载道呢?

    无论怎样看,王安石都不该在此时丢官罢职,离皇帝而去。那怎么会这样的呢?答案居然是天气!

    宋朝发展到这时,大家总会说这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科技文明之巅峰。我也确信这是真的。至少我们一直为之自豪的“四大发明”中,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黑火药,就都在宋朝发明或成熟。虽非常遗憾,这个让国人一直自豪的“四大发明”既不是中国人提出的。真实意义上估计也和中华文明主旨不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