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1854》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变革1854-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咸丰看肃顺。

    肃顺:“我看这小日本是憋坏呢,炮镇大古口,违制进贡。军火。嗯,军火倒是用的上,不论是拱卫京师还是防备南面的长毛。五六千料的军舰也能开进长江去。咱有了这铁甲舰,那些长毛抢再多的木舢板又有何用。”

    奕?:“我想的是,这次日本进贡五六千料的铁甲舰,说明他们手上已经有了更大更好的铁甲舰了。这日本的铁甲舰倒是可以用来对付长毛,防备洋人,可防不了日本人。这次要是赏赐少了,日本生了怨恨,下次就不是炮镇大古口的事,而是带兵舰登陆大古口了。上了大古口到京城,最多也就三五天的路程。”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一殿众臣你看我我看你,拿不出主意来。日本倭寇之名,从明朝开始就大名鼎鼎,那还是只用冷兵器的倭寇。现在有了快枪、利炮、铁甲舰的倭寇一旦上岸那就更不好治了。

    日本和洋人不同,洋人路远派不来几万兵马,可几十万倭寇的话,在日本随便划拉一下就有了。明末万历年间丰臣秀吉就能组织几十万倭寇入朝鲜,更别说现在有了铁甲舰的日本。

    最后还是礼部尚书麟魁说道:“现在那日本使节还在船上,不妨先送到鸿胪寺中,我派人暗中打听一下,那日本到底是什么想法?再做定断。”

    咸丰:“那就这么办着。”

    退朝后,咸丰觉得身上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在涌动,吩咐人取了大刀来,在养心殿外面练了一趟大刀,等一个时辰后汗流透了,这才罢手。下面的奴才们自然是一片阿谀奉承之声,将咸丰的武艺夸的天上少有,地上无双,除了太祖圣祖高祖等寥寥几个,也就咸丰了。

    咸丰自己也是纳闷,按说平时自己因为腿脚的事,是不太擅长弓马骑射的,尤其是在这一块鬼子六还压了自己一头。现在吗,咸丰敢说长毛再来一支北上的偏师,说不准自己就想要御驾亲征了。

    咸丰还不知道这是军用兴奋剂的正常反应,简单来说,就是好动厌静,攻击性变强——至于一点点的精神副作用和能打胜仗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要是一战时期就有这好东西,法**官也不会向几百万快要发生兵变的法国士兵们保证再也不发动冲锋了,大家守着战壕防线就好。

    用了午膳后,礼部报上来,日本的抬枪样品送到了,这是两支镶金嵌银做礼品或收藏的抬枪。咸丰亲自开枪试了试果然打得又准又远装填也快,又问了一下手底下人我大清自造的抬枪如何,才对两国的抬枪水平有了一个真实的认识。

    鉴于此,日本使节团的规格又提高了一档,没在鸿胪寺去朝鲜馆旁边住着,毕竟鸿胪寺也是几百年的老建筑了,年久失修,很长时间又没有日本使节来往。在距离朝鲜馆不远的地方,礼部找了一处抄没的院子,暂时挂了日本馆的牌子,就算礼部的地盘了。

第十一章 英国人很爽() 
有活动**的不止咸丰一个,京津附近这些日子去花鸟鱼虫市场提笼遛鸟斗鸡遛狗的满人数量明显减少。反而是在京城的三大营人满为患,军营中明明是五日一操,平时鬼影不见一个的三大营中现在各种围着圈子摔跤的,也有墙角自己练石锁的,十八般兵刃的。

    这还不是全部,也就是家里院子小的,才去三大营操练,自己家里院子大的在院子里或者村子的晒谷场上就练了,京津一带旗人、富人、士绅的习武之风竟然是越来越盛。而这股风潮沿着京津一带随着廉价的东洋大力散开始扩散。

    距离东洋大力散上市销售仅仅半个多月的时间,精明的英国鸦片商人就发现了鸦片滞销的现象——如果不是鸦片在这个时代同时是一种效果良好的药物的话,销量还会大幅下降。

    于是英国鸦片商人们聚集在了一起,找到了英国驻中国领事额尔金来抗议,此时的鸦片贸易给英国带来的财富是其他出口到中国工业品的十倍,英商们认定是清政府暗中下达了禁鸦片的指令,才造成了鸦片滞销。

    商品一旦滞销就要降价,大家一起降价就会造成价格恶意崩盘,利润也就没了。一个个大腹便便的英商齐聚领事馆,拍桌子跺脚的叫喧着要让大英帝国教训教训清政府,给他们出气报仇,另外允许鸦片贸易合法化以及更多的通商口岸和更低的进出口关税。

    与这些不列颠的纳税大户,额尔金也是小心伺候:“各位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事实上,我已经联系了法国、美国、俄国驻华领事一起给清政府施压,要求换约。现在清政府正在对付南方的叛军,我想只要清政府的官员还清醒的话我们大英帝国的合理要求都会得到同意的。女王万岁。”

    “女王万岁。”说到这里,一群痴肥丑的英国人哈哈大笑起来。中国的不幸正是列强们的幸运。

    笑完后,一个英商拿出一个瓷瓶:“这是市面上最新的鼻烟,这一瓶50克就要二两银子。不过提神醒脑,浑身舒泰。大家都试试。”

    此时远在京城的日本馆中,宋海平和于德谦正在招待来访的礼部铸印局的一个员外郎和一个主事。从五品员外郎、正六品主事在京城的礼部这也就是芝麻绿豆大小的官职,所以被派出来跑腿传话也是情理之中了。

    至于朝廷军机处、内阁的大人物们个个都在日李万姬,根本抽不出空来。

    来到的礼部员外郎叫做谷满仓,主事是满人叫阿贵。本来还带了一个通译,进屋后发现汉语一个比一个溜,就打发那通译去外面院子和日本卫兵聊天了。宋海平干脆掏银子在屋里叫了一桌酒席边吃边谈——饭桌上谈公事可是传统。

    等酒席摆上来,来这作客的谷满仓和阿贵却不甚满意,两个人矜持着不肯拿筷子,宋海平都不明白怎么回事,于德谦更不行了。

    最后还是阿贵用手指敲着桌子说道:“有酒菜却无美人,这如何吃得下去。”

    谷满仓唱红脸劝解:“这两位是东洋来的,不懂京城的规矩,不知者不罪嘛。”

    宋海平和于德刚对视一眼,心想:原来如此。

    于德谦冲着院子叫了一声:“来人。”

    一个日本低级武士闻声跑进来:“嗨咦。”

    谷满仓谷大人从袖子里摸出一个红色的帖子说道:“拿我的片子去万花楼,让红喜儿给挑四个周正的清倌人过来打茶围。”

    于德谦接过清代名片,转交给武士:“带上那个通译,一起去。”

    武士:“嗨咦!”然后转身一溜小跑出去了。

    此时京城还没有扩建,八大胡同几乎就在城中央的位置(紫禁城对面),没多一会,四个龟工背着四个白面粉脸红唇穿着绣花旗袍素衣的高年级小学女生(最多初中)进了屋。外面的龟工自然有人打赏。

    屋内一人分了一个萝莉,谷大人先介绍了一下,花名为梅兰竹菊的四个中小学生开始帮着四个成年人倒酒布菜。

    以前宋海平听说过清末旗人要雇人将每月的钱粮扛回家去,现在看也不是虚言——连吃饭都要人伺候了出门也是坐轿子,你要他扛袋米回去那不是要人命吗。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话也多了起来。

    例如宋海平这里:

    宋海平:“姑娘叫什么名字?”

    小兰:“回大人,奴婢小兰。”

    宋海平:“会唱曲吧,兰花花,会吗?”

    小兰:“还没学,前个儿刚学会唱18。摸……”

    弄的宋海平也不知道自己是在调戏小学生还是被小学生调戏了。

    酒菜过半,谷满仓谷大人才想起正事问道:“朝堂上,让问一下,日本这次来进贡这些个铁甲舰、枪炮之流的,是个什么意思?”

    宋海平对已经有些醺醺然的谷大人说道:“两位大人还有朝堂上的诸位可能还不知道,这大清,要亡国了。”

    这一句如同晴天霹雳,谷满仓和阿贵的酒一下醒了一半:“怎么说?”

    宋海平:“我们日本一直在欧罗巴各国派有暗探,这一次,英国、俄罗斯、米国、法兰西四国结盟,欲图大清江山。在那欧罗巴几乎已是小儿妇人,人尽皆知的事情。大清是这亚细亚之擎天一柱,大清若是亡了,朝鲜、日本焉能独存?所以我日本幕府决定进贡军火,加强京师周边武力。”

    阿贵已经是慌了方寸,谷满仓问道:“你说,这四国结盟后,怎么图我大清的江山呢?南方虽有小乱,也不过皮癣之患,我大清毕竟有万里江山,亿万子民。”

    宋海平:“那四国联手后,能派来的军舰就有四五百,每艘军舰上面七八十门炮,这海上就别提了。到了陆地,俄国可是能从西北、东北调集百万大军南下的主。据说俄国沙皇已经有意将大清的大半江山变成黄俄罗斯。沿海的省份则是分给英国、米国、法兰西。其中长江流域的利益为英国独占。”

    谷满仓:“这四国准备什么时候开战?”

    宋海平:“今年四国刚刚结盟,要开战,其中海上陆上四国都要万里运兵,怎么也要一两年之后了。我听到的消息是英法俄米四国是要以换约为突破口,但是不论换约是不是能成立,四国运兵不会停下来,兵一到就会发动战争的。

    上一次,英国人没什么陆军都能打下广州江宁这样的大城,其实更是试探我大清的虚实。但是英国长于舟楫,所以这次请了三个陆上大国做盟友,这三个陆上大国可都是带甲百万的。全装备了快枪利炮,英法也建设了这样的铁甲舰,这一次是不达目的死不甘心。我国的铁甲舰还是派去英法的间谍偷来的图纸和设计方案,我国才能和英法同步造出这铁甲舰来。”

    送走已经出了一身冷汗的醒了酒的谷满仓和阿贵,宋海平坐拥三妹,让手下人换了瓜子、花生、果脯、茶水上来继续吃喝调笑——反正打茶围的钱也花了,怎么也要玩回本吧。

    谷满仓去了礼部找礼部尚书麟魁,阿贵直奔肃顺府上,跌跌撞撞的跑到肃顺跟前哭到:“王爷,我大清要亡了。”

    肃顺正在前园练养生气功,看见这个奴才这个没规矩的样子还满嘴胡说八道,气的肃顺一脚将其踢了个跟头:“胡说什么,掌嘴。”

    阿贵这才清醒了一些,自我掌嘴十几下后,忍不住将其从日本使节那里听来的一一说了。

    肃顺听完,又问了几遍,立刻叫人准备轿子进宫去。朝堂上因为此事也慌乱了两天,最后安定下来,毕竟是日本使节一家之言,先看看洋人四国是不是真要换约再说。

第十二章 要拼了() 
朝堂上这边刚下调子没多久,两广总督兼五口通商大臣叶名琛的六百里加急奏折也到了。内容真是四国洋人要换约的事情,算算日子,叶名琛的奏折在半路上的时候朝堂就已经知道四国洋人联盟换约的事情了。

    这一下可在朝堂上捅了马蜂窝,两班文武大臣纷纷喊着要和洋夷决一死战的——事实上面对四国联军的确是退无可退了,沿河沿海都在英国人的炮口下,至于西北东北都在俄国人的铁骑下,当年康熙爷派出数千大军围攻几百俄国民兵惨胜后签下尼布楚条约的事情大家心里都明白的。

    不过,对于换约一事,朝堂上的斗争却又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既然换不换约都要开打,不如尽数同意了条约,这样再打起来,曲在敌,师出无名嘛。

    另一方则认为,反正也是要打的。而且条约上有一条各国在京城派遣公使驻扎军队,这不把朝堂消息全部漏了。而且就算一国几百洋兵,可架不住欧罗巴那边洋人国家多,来个十几个欧罗巴国家要求一体同仁,一国几百洋兵,这就有几千洋兵在京城了,这还了得——紫禁城总不能天天驻扎几万兵马防备洋兵吧。

    朝堂上下信心十足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年洋人凭借的洋枪洋炮铁甲舰我们大清也有了,虽然是东洋货。可是并不比西洋货差,训练一下大家都会用。另一个原因是从咸丰到下面原本一群大烟鬼改成了东洋鼻烟鬼,一众王公贝勒文武大臣每日在家都是舞剑弄枪,听说这洋鬼要打上门,更是恨的咬牙切齿要不是京城早就没了洋人估计现在就要出外交问题。

    最后总算没忘记带来消息的日本使节,宋海平懒得去朝堂上演三拜九叩,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了正使于德谦去做。

    经双方暗中协议,铁甲舰每千吨万两白银,这样四艘铁甲舰加起来排水量一万一千吨,作价十一万两白银,50吨秘制大力散作价十万两白银,五万支抬枪作价白银二十万两,一百门火炮作价十万两白银。

    当然了,出产白银之国的日本并不需要这么多银子,而是按市价换成中国的特产,例如丝绸、棉布、瓷器、茶叶、红糖。

    对大清来说,这笔生意赚大了,那些军火就算是卖了废铁废钢也不止这个价钱。再说,又不用朝廷付出白银,丝棉瓷器茶叶糖等宗人府名下皇商的库底划拉划拉就都有了——养肥猪不就是为了过年杀肉吃嘛。

    因为东洋军火的价格比国内钢铁价格还要便宜的多,满清朝廷上下都生出了造不如买的想法。在京城的一个多月,宋海平和于德谦还接下了来自朝廷以及各地督抚的大量军火(包括军用兴奋剂)订单。

    其中,咸丰帝为了重振八旗之武功拱卫京师防卫,再次订购了十万支东洋优质单打一后装膛线抬枪,九十毫米火炮八百门,军用大力散100吨,5000吨级的铁甲舰两艘。全部军火一年内交付。

    湘军领袖曾国藩为了对付长毛的水师,向宋海平这里订购了六百吨级的内河铁甲炮舰十艘,九十毫米山炮两百门,野炮两百门,优质抬枪二十万支,大力散10吨。

    清廷的其他地方督抚们为了安定地方防备长毛、保境安民、防范洋夷等原因先后加起来也订购了五十万支抬枪,三千门野战山炮,二十艘六百吨的内河铁甲炮舰,大力散也有300吨。

    原因吗,主要是卖的太便宜军火连钢铁加都不值,二是可以易货,丝绵瓷器茶糖等很多地方都产的。

    至于工业船制造军火的本钱那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宋海平算了下这下赚的钱真是老着鼻子了,这些货物一部分拨给日本幕府让幕府层层赏赐下去用来支撑幕府政权。另一部分低价投入市场,打破日本豪商们的垄断生意,从日本市场上换回来的大部分白银拿去南洋买米,南洋那里大米价格低得惊人。

    正是,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日本幕府现在又是大规模招兵,又是大规模招工的,钱粮方面没有宋海平和林海洋的支撑用不了几个月就要破产。

    挑起清朝上下的军备竞赛后,每日督抚手下来日本馆下单的络绎不绝,宋海平反而没什么时间离开京城了,只好将礼部给的日本馆当做了东洋军火倾销办事处,大面额的银钱往来诸多不便,宋海平干脆又在京城买地开了一家日清银行。

    这家日清银行除了私下铸银币之外,还开始了民间小额信贷业务,收取民间存款,按照存款时间给与三厘到六厘不等的利息,同时开展贷款业务,以七厘到一分二不等的低利息将其他在京开贷款业务的清朝钱庄打的溃不成军。

    至于存款利息,在这大清更是个新鲜玩意,这个时代洋人的银行存款才有利息,四九城可没见过这好事呢,以山西为主的银号倒是负责保管银钱,但还是收费的。一听说,银子能下崽了,很多人将信将疑的将藏在墙里地里的银子拿出一部分来存进银行去试试水。

    这个时代,月息三分利才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