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唐侯- 第2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次日一早,寒风浓烈,唐舟吃过早饭之后,便直接去了晋王府。

    他来到晋王府的时候,晋王李治以及他以前的那些老师都在等着了,其中有不久前刚给委派来的李玄道。

    唐舟进来之后,晋王李治先行拜师礼,唐舟回礼后,这才与其他老师行礼。

    “诸位都是我大唐大儒,今后将一同教导晋王,还请多多关注。”

    虽然唐舟的地位比这些人要高一些,不过他的年纪毕竟不大,而且论真才实学,他也绝不是这些人对手,所以他的态度很不错。

    李玄道等人见唐舟如此,对唐舟的印象也都很不错,再加上他们早就听说过唐舟的本事,因此也就暮然的对唐舟多了几分好感。

    “小侯爷客气,您是我大唐第一才子,有您来教导晋王诗词,想必晋王在作诗方面必将更上一层楼。”

    “是啊,我等皆是很仰慕小侯爷才情,不知可否让我等在一旁观摩观摩?”

    一听这些人也要跟着听课,唐舟顿时撇了撇嘴,自己对付晋王李治一个人都很困难了,如今还有这么多大儒一起听课,自己要是说错了一句话,岂不是糗大了?

    可这些人这么热情,他也不好拒绝啊?

    苦笑一下之后,唐舟只能应下。

    几人这样寒暄过后便直接进了晋王书房,晋王书房很大,里面的书也很多,不过这些书更多的还是以前的一些古籍,至于如今毕竟留下的那些唐传奇小说,却是一本找不到的。

    晋王的这些老师根本就不允许他看,而晋王每次去唐侯府借的话,也是看完之后立马归还,不敢让任何人知道的。

    大家相对坐下后,晋王李治问道:“不知唐先生今天要教什么?”

    唐舟心里暗自叫苦,不过脸上却表现的很平静,道:“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乃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乃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乃第三境界也。”

    唐舟也不知道怎么教李治作诗,只好将王国维先生说的如何治学的境界跟李治他们说一遍。

    而他这么说完之后,李治以及他以前的那些老师顿时惊呆了,他们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做学问分境界的,而且唐舟在分境界的时候,还为每一种境界做了诗词,这等功力,真是把他们惊呆了。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好句,好句啊。”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好句,好句啊。”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好句,好句啊。”

    李治的那些老师纷纷称赞唐舟说的这几句诗词,可这个时候,李治却是一挠头,很煞风景的问道:“唐先生,这几句是什么意思呢?”

    李治一开口,其他老师也纷纷望着唐舟,他们的确觉得这几句诗词很不错,可至于这几句诗词是什么意思,他们却一点不明白,而这几句诗词又怎么能跟做学问的境界联系起来?

    见人发问,唐舟便继续解释:“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萧瑟的秋风中,游子登高望远,怀念亲人,见不到又音信难通,就如一名学者刚开始在做学问时那种对知识的惆怅迷惘,所以一开始我们做学问,就要认清前人所走的路,总结和学习前人的经验才行,自有书籍一来,我泱泱中华留下了许多瑰宝,我们开始做学问的时候,就要从这些书籍里汲取知识。”

    唐舟这么一说,李玄道等人皆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而且觉得唐舟说的好有道理,他们一开始做学问的时候,就是这样啊,就是学习前人的经验。

    “小侯爷说的太对了,一开始做学问的时候就是如此啊。”

    “是啊,不过小侯爷要是不说,我们还真没感觉到是这个样子,如今你一说,我们顿时豁然开朗了……”

    大家纷纷赞同称赞,唐舟微微颔首,而后继续说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沉溺于热恋中的情人对爱情的执着,人消瘦了,但决不后悔。就如学者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一种认定了目标就呕心沥血孜孜以求的执着,想要做学问,必须要有坚定的目标,而且要像热恋中的人那样不惜一切的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唐舟这么说完,众人又是顿悟,想要做好学问,的确需要有一个目标,而且还要不停的去追求这个目标才行,不然只是泛泛而学,反而什么都学不好。

    “极是,小侯爷说的太多了,我们要把学问当成我们的情人,我们要坚持努力不懈的去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得到学问啊。”

    “…………”

    唐舟点头,然后继续说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一个做学问者,只有在学习和苦苦钻研的基础上,才能够功到自然成,一朝顿悟,发前人所未发之秘,辟前人所未辟之境,我们做学问不仅仅是要学习前人的知识,我们也要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心得做出来,只有这样,才能称为真正的大学问者。”

    凡大学问者,皆著书立说,便是此意了。

    唐舟说完,李治以前的那些老师顿时又纷纷称赞起来,好像今天他们不是老师,而是学生一样,听了唐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众人纷纷称赞,李治也连忙表示受教了,唐舟点点头,道:“今天的课就讲这么多,临走之前我送给王爷一首诗,希望王爷能够多多努力。”

    一听唐舟要送晋王李治一首诗,李治以前的那些老师顿时表现的很是期待,唐舟的诗可都是好诗啊。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舟吟完之后,对晋王李治道:“王爷,这首诗叫劝学诗,我希望你能够读书刻苦,趁着大好年华好好读书,切莫等白了头发才知道后悔。”

    唐舟一副谆谆教导的样子,晋王李治觉得自己今天收获良多,对于唐舟的话自是不做他疑,连连应了下来:“唐先生放心,本王一定会努力读书的。”

655。第655章 学问三境界火了

    给晋王李治上的第一节课总算是糊弄过去了。

    唐舟离开晋王府的时候感到一阵轻松,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为应付晋王李治而说的做学问三境界在京城传开之后,竟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一直一来,很少有人为学问分境界,可唐舟却做了,这就不得不让那些做学问的人进行反思,而且也让他们思考他们如今到达了那个境界。

    很多人对于这个境界的划分是认同的,毕竟读书做学问,一开始会迷茫惆怅,但如果你坚定了目标并且为之不懈努力,你就等于又上了一个台阶。

    而当你能够破陈立新的时候,你就达到了做学问的最高境界。

    对于支撑做学问三境界的人来说,能够破陈立新才是最高的境界,但对于另外的一些不认同的人来说,他们觉得最高境界应该是什么都懂,而不应该只是在某一方面能够破陈立新,著书立说。

    大家有了分歧,自然就要战争,而挑起这场战争的唐舟就不能幸免了,每天都有很多人围着唐侯府要见唐舟,闹得唐舟很无奈,只能躲到公主府去。

    唐舟躲在丹阳公主府,一脸苦样。

    “唉,真是不走运啊,我不过教晋王一点做学问的境界而已,怎么这些人就闹个没完没了,现在还得我白天都不敢在家了。”

    唐舟觉得大唐的这些文人真是太愤青了,怎么就不能允许别人有一点意见呢,难道大家的意见不同就要斗争吗?

    真是搞不懂他们,为何一定要别人认同他们的观点?

    唐舟说完,丹阳公主扑哧一下笑了。

    “谁让你没事跟晋王说什么做学问三境界,你才情好能理解,可不代表大唐所有的文人都能理解啊。”

    见丹阳公主这么说自己,唐舟就有点生气了。

    “公主殿下怎么能这么说,我还不是为了教给你那侄儿一个做学问的概念嘛,不然只知道读书有什么用?”

    唐舟生气,丹阳公主却越发高兴起来,道:“你让他好好读书不就行了,教给他这些概念做什么,他是皇子,不用著书立说的。”

    丹阳公主其实是很认同唐舟观点的,不过她就是想气气唐舟,而她这么说完之后,唐舟突然就向她扑了来,其实聪明如唐舟者,又怎么可能不明白丹阳公主的意思?

    两人一番快活后,也就没有了之前的激烈辩论。

    “小侯爷,你说的那几句诗词真美,好像是从诗词里摘出来的吧?”

    唐舟点点头,在丹阳公主这里,他倒也不想隐瞒,于是就把那几首诗词给丹阳公主说了一遍,丹阳公主看完之后,不由得在唐舟脸上亲了一下。

    这三首诗词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而这三首诗词又与做学问的三境界应和,丹阳公主一下子自然是很激动了。

    唐舟见丹阳公主如此,倒了没有了被人堵着大门不敢在府上的郁闷,能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开心,管他俗世如何纠纷呢。

    

    皇宫,御书房。

    学问三境界以及唐舟送给晋王李治的诗已经到了李世民的案头,他拿起来仔细品读了一下,这样读完之后不由得也有一种顿悟的感觉。

    他突然觉得自己很可笑,自己读了大半辈子的书了,可直到现在才突然明白怎样才算是做学问。

    李世民是支持唐舟的观点的,他觉得学问做到最高境界就应该是破陈立新,如果只是把前人的学问学会了,就算你学的再多又有什么用?

    其实历朝历代都有很多经典书籍问世,不正印证了唐舟的学问三境界,不然大家就只看古籍做学问,那又有什么意思?

    看着唐舟的学问三境界,李世民激动的不能自已,仿佛自己以前的几十年都是白活了。

    他把那几句能够说明做学问三境界的诗词读了好几遍,越读越是喜欢,越是喜欢就越想读,而他读着读着,突然觉得这几句诗词应该是从整篇是诗词中摘下来的,用以切合做学问三境界。

    这让他对那三篇诗词不由得更是好奇,不过他作为大唐天子,倒没有必要为了三首诗词去把唐舟给叫来问问。

    他只是顺手拿起了唐舟送给李治的那首完整的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首很通俗易懂的劝学诗,与之前唐舟写的那首悯农风格差不多,但这首诗虽然通俗易懂,却有着很强的深意。

    或者说正因为这首诗通俗易懂,才更让人举得这首诗有魅力。

    劝学嘛,你如果写的高深难懂,又如何起到劝学的作用?

    李世民觉得唐舟这首诗写的太好了,男儿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多读书嘛,切莫等到年纪大了才知道后悔,李世民把这首诗看了几遍,觉得自己让唐舟教晋王读书真是太对了。

    就凭学问三境界,就凭这首劝学诗,唐舟完全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李世民很兴奋,大手一挥准备把唐舟宣来好好奖赏他一下,可一想唐舟已经很有钱了,顿时就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只是一拍桌子:“来人。”

    一名太监见李世民拍桌子,心里顿时紧张起来,小跑着跑来后,扑通一下就跪了下来:“圣上……”

    李世民眉头微微一凝:“你害怕什么,起来。”

    “喏。”

    “把这首劝学诗分发各王府,要他们以此共勉。”

    一听只是给各王府发一首诗,太监着才惊魂稍定,连连应了下来:“喏。”

    太监急匆匆复命去了,李世民听说唐舟因为学问三境界的事情被闹的不敢回家,不由得有点生气,怎么这些人自己没有本事,却还这么喜欢闹事?

    念及此,李世民觉得自己也应该帮一下唐舟才行,不能他教了自己的儿子,可却让他自己遭受大家的麻烦不是?

    想了想后,李世民便命人将学问三境界的那几句诗写好贴在了御书房,这几句诗词贴在御书房后,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传到长安城,而只要长安城的那些文人知道连他们大唐的皇帝都推崇唐舟说的学问三境界,那他们那里还敢再为此闹事?

    皇上的喜好有时就是百姓的喜好,皇上的观点就是整个大唐人的观点。

656。第656章 金缕衣引起的好奇

    李世民的好意帮唐舟不再遭受那些大唐文人的困扰了,但他的好意却让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他们对唐舟的忌惮之意更浓了。

    唐舟名气越大,那么晋王李治也必将跟着崛起,那时他们将再多一个敌人。

    这让他们有些不安,不安的想要想办法解决了唐舟。

    可如今的唐舟不是他们随便能动的,所以他们只能等待时机。

    而这边,唐舟在做学问的三境界得到认同之后,再一次进了晋王府,而这个时候已经是初冬时节了。

    身为晋王李治的老师,他若是一直不来晋王府教授课程,还真有点说不过去。

    他来到晋王府后,晋王命人在客厅点了炉子,使得整个客厅暖暖的,今天只有他们两人上课,所以晋王李治和唐舟都显得很轻松随意。

    “小侯爷,我们今天学什么啊,要不你别教我写诗了,教我怎么写小说吧,你写的那些小说真的很好看。”

    没有了其他老师在场,晋王李治也就不用口口声声喊唐舟先生了,而他虽然好学,但学诗毕竟枯燥无味,那里有小说有趣?

    晋王李治不让唐舟教写诗,这对唐舟来说是很轻松的事情,不过晋王府耳目众多,他那里敢教晋王李治写小说。

    所以晋王李治虽然没把他当外人,他却很严肃的瞪了一眼晋王李治,道:“王爷,你现在正是读书学习的时候,怎么能将光阴浪费在写小说这种事情上?那种东西空闲时看看也就罢了,登不得大雅之堂,你应该学习其他东西。”

    唐舟说的严肃,晋王李治一愣,以前在唐侯府的时候唐舟可不觉得小说多么不入流啊,可怎么当了自己的老师后却绝口不提小说了?

    “小侯爷,偶尔玩一玩嘛……”

    “不行,你不可浪费大好光阴,看样子先生我又得作一首诗来送你了,好让你爱惜少年时光,明白你这个年纪应该做什么才行。”

    唐舟这样说的时候,心里是很得意的,终于又有办法把今天的课给糊弄过去了,写一首诗给晋王李治,要他好好揣摩,自己就可以回家了吧?

    而这时的晋王李治一听唐舟又要写诗,顿时就兴奋起来,上次唐舟送给他的劝学诗已经被他父皇送到了各王府让各位皇子自勉,这可是让他自豪了好些天的事情,这次唐舟做出的诗,会不会再有这样的殊荣呢?

    “小侯爷快作诗……”

    晋王李治有点迫不及待,唐舟无奈苦笑了一下,刚刚还嚷嚷着要学写小说的,可自己一说作诗,他就兴奋成这个样子了,真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不过话已出口,唐舟也不好不作,起身之后略一沉吟,随即吟道: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舟这么吟完之后,对晋王李治道:“王爷,趁着年轻,切莫辜负青春时光啊,多读书吧,今天我就教到这里了,你好好琢磨一下这首诗,等我下次来,希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