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沈充退军()
“桃将军,桃将军!”
亲卫见着桃豹仅一个照面就被生擒活捉,均是惊恐的大叫,而此时,那匹空马才错身而过。
呃?桃将军?
杨彦低头一看,中年人,年龄对得上号,哪怕被折断了两条胳膊,额角直冒冷汗,却仍是不吭声,够硬气,还硬拧着脑袋凶狠的看着自己,够男人!
种种特征表明,这不就是石勒十八骑之一的桃豹吗?
大鱼啊!
杨彦惊喜过望,放声唤道:“敌奠桃豹已被本将生擒活捉,尔等此时不降,还待何时?!”
“杀!”
“桃豹被擒!”
“将军亲擒桃豹!”
全军上下,气势陡然一振,快马加鞭,一边吼着,一边发力冲杀。
要知道,在战斗中主将被擒,几乎就是毁灭性的打击,虽然在理论上,主将阵亡,会有副将挺身而出,代替主将指挥军队,但理论只是理论,这三千骑全是桃豹的私军,现主家被擒,私军自然失了主心骨,况且在高速作战中,根本没办法临阵换将。
那几十个亲卫率先失了斗志,有的故作凶狠的大叫着,挥着长矛试图吓退来骑,以杀出一条血路,还有的策马向两边闪让,打算让过这一波转身就逃,可谈何容易?
杨彦身边一卒,挥起狼牙棒,照着迎面来骑抡了过去,直接打中面门,喀嚓一下,整个脑袋都被打飞了。
“哈哈,痛快!”
这人放声狂笑,纵马疾冲。
又一骑挥出的狼牙棒虽然被长矛挡住,可那脆弱的矛杆被抡成两截,并去势不减,狠狠打中了敌骑的胸口,顿时鲜血狂喷,被打落马下。
马槊好是好,但工序太复杂,造价太昂贵,没办法普及,而普通的长矛太劣质,高速刺击时容易折断矛杆,关刀则是对个人武力的要求太高,很难大规模推广,因此杨彦给骑兵配发了狼牙棒。
狼牙棒全重七公斤左右,轻重趁手,以钝打击为主,只要眼明手快,力量足够,几乎是攻无不克,坚无不摧,被打中一下,哪怕披着甲都没用,十之捌玖会被打落马下。
钉着的铁钉也具有类似于铁筛子的功能,如果面门被击中,整张脸都能毁掉,况且打造方便,成本低廉。
骑兵对狼牙棒均是赞不绝口。
三支骑队如同三支锋矢,狠狠射入了桃豹军中,每一支骑队,严格按照三三制的标准,由若干个三十人小队组成,普通士卒盯什长,什长盯伙长,伙长盯队正,一级盯一级,其中伙是基础,即便大阵在冲击中渐渐散乱,但只要三十人小阵保持完整,依然可以形成局部人多打人少的优势,以专精破分散。
蔡豹便是发现了个中的专机,倒吸了口凉气:“杨郎生擒桃豹,此战已无悬念。”
“是啊!”
候礼仍是不敢置信道:“这固然有杨府君勇武过人的功劳,但其练军之法亦有独到之处,从古至今,候某从未听说过骑兵阵形竟能如此整齐,而杨府君的根底你我皆知,当日不过是跟随荀家女往迎裴妃的客卿而己,这才多久过去?
若非亲眼所见,哪怕是蔡公你与我说,我亦将信将疑,哎,江表琼枝终有长成参天大树之时啊。“
蔡豹点点头道:”老夫有幸,能得杨郎为友,奈何受其恩惠颇多,无以为报,对了,你我所部虽不甚精锐,却也不能甘为人后啊。“
”说来惭愧!“
候礼摇了摇头,着人打出往旗号。
那五百多骑早已按耐不住了,迫不及待的杀了过去,虽毫无章法,却有一股不甘为人后的锐气。
桃豹骑兵本就被三支锋矢骑队冲击的支离破碎,又有桃豹被生擒活捉的消息散播,尽管难辩真假,但对士气军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时又出现了一支队伍,前方的东海军亲卫也反杀回来,全军终于失了抵抗之心,混乱如四处开花,转眼就蔓延了全场。
一时之间,人呼马嘶,很多骑因混乱中控制不住方向,竟与同伴撞在一起,双双坠马,践踏身亡。
“禀沈府君,我军突遇不明敌骑冲击,约有三千,杨府君已率队迎击,特令末将前来告之!”
直到这时,杨彦派回去的两骑才找到了沈充,当面禀告。
“哦?”
众人纷纷色变,心里喜忧参半,喜的是杨彦这个在一旁看戏的家伙终于上场了,还碰到个狠的,完全可以想象,在三千骑的突袭之下,既便不说全军覆没,至少也要折损大半,这真是大快人心啊。
但杨彦那支若是溃败了,自己这里如何幸免?眼见就要踏平徐龛营寨,突然来了外军,功亏一篑如何甘心?
钱凤急声问道:“可知来者何人?”
“这”
那名士卒不是很确定道:“末将走时并未见到,但根据杨府君与蔡公和候将军的交谈推测,应是石虎的前锋精骑。”
“哈!”
刘肇突然哈的一笑。
刘遐立刻狠狠一眼瞪了过去,这是拎不清轻重啊,哪怕再是对杨彦不满,这时都不能幸灾乐祸,可自家孽子倒好,简直是不怕丢人。
果然,沈充眼神中现出了一抹不满,便道:‘诸位都说说看,该如何应对?“
韩晃沉吟道:”虽然于情于理,都该派军前去支援,可一来,我等倾尽所出,也不过千多骑,怕是于战局无补,二来过去了这么久,待援军绕过梁父山赶至战场之时,怕是已尘埃落定,届时不仅没法救援,反因仓促行军,极易被突袭,招至二次失败,故以我之见,应收兵回营,暂时放弃攻打徐龛,回守菟裘城。“
韩晃是客军,击破徐龛与否对他没有切身的利害关系,但沈充不同,独子死于徐龛之手,为攻打徐龛,几乎倾家北上,退回菟裘城让他如何甘心?
只是再看刘遐,显然也持有类似的想法,毕竟石虎随时会来,要说不怵是不可能的,真不如趁早收兵回彭城,无非是顾忌着自己的脸面,没好意思说出口罢了。
沈充心里有些烦躁,望着前方鏖战正酣的战场,目中时而闪现出迟疑之色,时而凶光连泛。
钱凤暗叹一声,撤军他也不甘心啊,可是不撤怎么行呢,杨彦那里明显靠不住,若是石虎前锋破了杨彦直冲而来,徐龛再趁机反杀,怕是立刻全军溃败,现在撤,尚能稳住阵脚。
于是劝道:“韩将军言之有理,但蔡将军、候将军与杨府君皆为义助士居兄而来,若我等弃之不顾,恐为天下人唾弃,无颜脸于淮北立足,故钱某提个折中之策,不妨暂时收兵,并出侦骑去前方探查,待了解到更多的情况,再与诸公议定,如何?“
”嗯“
韩晃与刘遐相视一眼,点了点头,毕竟就算不顾杨彦,蔡豹和候礼还在前面呢,直接退兵说不过去,而更重要的一点是,来的只是前锋,按正常行军,前锋与后队约相隔百里左右,石虎最快也要明天才能赶来,真要退走,并不是没有时间。
沈充深吸了口气,猛一挥手。
“咣咣咣”
铜锣敲响,军卒愕然,眼见胜利在望,居然铜锣响了,但后面的将领也在挥着手大叫:“退军,退军!”
这才确定,自己不是听错,连骂娘的心思都有了,可是军令不可违,只能如潮水般的退了下来。
徐龛也愕然,形势确实万分险恶,他带了一万军立寨,两山各布有一千五百卒,本寨七千,经连日鏖战,伤亡约在三千,而山上的兵被堵着下不来,能战之卒仅剩四千,均是疲累交加,说不定真能被沈充一鼓作气攻破,但沈充退兵了!
“将军!”
一名军卒匆匆奔来,急声道:“石虎前锋已至,正与蔡豹、杨彦之所部骑兵交战!“
”什么?“
徐龛也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有援军来了,难怪沈充后撤,但忧的是,石虎既然来援,自己还能得自在么?怕是此战过后,就得被迁去襄国,向那胡虏称臣!
不过不管怎么说,总算是解了燃眉之急,最起码落沈充手里,被一刀斩了都要谢天谢地,多半会尝尝寸磔脔割的滋味。
“匆要懈怠,本将去后阵察看一番!”
徐龛厉声吩咐,便匆匆策马回奔。
第202章 摘桃子的来了()
(谢谢好友何为隐的两张月票)
“什么?杨彦之生擒桃豹,大破敌骑?“
听得回报,沈充惊的站了起来,心里一阵阵的悔意难以抑制!
他就是生怕杨彦扛不住才在大好形势下收兵,却是没料到,杨彦以寡击众,不仅大破桃豹,还生擒活捉,自己都干的什么事啊!
可这能怪杨彦吗?
显然不能。
那么,能不能给杨彦扣个谎报军情的帽子呢?
也不能,因为杨彦在战前差人告之,只是陈述事实,并未有半点误导性的言辞,所有的后果,都是他自行脑补出来的。
同时,他还不好去责怪韩晃和刘遐,人家只是以自己的见解分析了情况,最后拍板决定的,仍是他啊。
虽然退兵没多久,但再次进攻已经不可能了,一方面是士气已泄,强令再攻的话,必会引发军中不满,另一方面,徐龛也得到了喘息之机,虽只短短半个时辰不到,却足够休整。
其余众将也是面面相觑,这个结果,是最不能接受的结果,不吝于被一道天雷劈中,哪怕杨彦大获全胜,也没人能接受。
钱凤更是懊悔不迭,心里甚是愧疚,在沈充犹豫不决的时候,是他劝说撤军,归根结底,还是听说石虎前来,心乱了。
石虎因其凶残闻名,打起仗来不要命,不仅仅是敌方,对手下的命也不顾惜,很多被他击败的敌手其实不是不如他,而是气势、凶狠和决心不如,在石虎不计代价的进攻下,心理防线率先崩溃。
帐内一片静默。
许久,钱凤才问道:“你把详情与我等道来。“
”诺!“
“当时斥候来报,石虎前锋仅在二十里外,正快速驰来,将军当机立断,决定亲率骑兵迎击,以一部诱之,四部于必经之路伏之,当敌经过之时,突然杀出,以专破散,豹军大乱,豹则领数十骑直奔将军,仅一个照面,即被将军打落兵刃,顺手擒之“
这名军卒得意洋洋,口若悬河,他不是沈充派出去打探消息的,那些人还未回来,毕竟由沈充营地到杨彦营地,需要绕过梁父山,约有二三十里的距离,来回颇为费时,这是由杨彦派来报捷的。
杨彦的原意是以捷报振奋沈充信心,争取能于石虎大军到来之前,击破徐龛,占据徐龛营地,以待石虎。
杨彦也不敢轻视石虎,破了徐龛,先少个变数,同时沈充在前攻打,到徐龛将要溃败的时候,他和蔡豹候礼从后方突入,轻松摘取部分果实。
只是结果
“哎”
听完之后,钱凤长叹了口气道:“事己至此,悔之无用,石虎既来,暂容徐龛多活些时日便是,士居兄,我等不妨先去杨府君那里一探虚实,再作应对之策。“
”嗯“
沈充点了点头。
一行人带上数百骑兵,往杨彦营地疾驰而去,当赶到的时候,战斗已经进入了扫尾阶段,战场上,有专人清点俘虏和尸体,战马一群群往回赶,毕竟石虎大军就在后面,对于溃逃的敌骑,杨彦不敢追的太狠,只能暗道一声可惜。
不过纵是如此,因为桃豹军配双马,逃散的时候匆匆忙忙,未必能把马带走,很多马匹遗留在了战场上,成群结队的窝在一起,粗略一估,竟有战马三千余匹,其中大半是牝马。
牝马性情温顺,不会乱跑,就和女孩子一样,失了主心骨通常会本能的聚成团,以寻求安全感,这恰好便宜了杨彦。
骑兵配双马,并不全是牡马,牝马往往占了一半,用于驼运物资或者平时骑乘,真正冲锋作战,还是骑乘牡马,与牝马相比,牡马身材高,力量大,速度快,也具有相当的攻击性。
但杨彦对牝马持欢迎态度,牝马越多,就等于未来的小马驹越多,可以挑选雄壮的牡马用回交育种法与牝马配种,一代代的改良战马,逐渐壮大骑兵队伍。
因着小冰河期的影响,草场推进到了黄河以南,等他的势力推进到这一带的时候,完全可以学着蒙古人放牧养马,自己饲养大量的战马。
就目前所处的位置而言,林木明显稀疏低矮,已经是草场的边缘地带了。
根据专家测算,小冰河期于晋永和年间达到顶峰,之后的温度逐年缓慢回升,至唐初,小冰河期的影响消失,华夏大地也迎来了百年盛世。
实际上杨彦都怀疑,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借着环境变化,调控着王朝兴衰与生灵的命运,就拿冰河期来说,到现在科学界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谁也拿不出让人信服的证据来解释冰河期的成因。
这想想也让人不寒而栗。
当然了,如果真有神灵或者外星生物,杨彦也管不了,只能专注于眼前,做好自己该做的。
这次大捷,九成九的功劳归东海军,蔡豹与候礼均是心知肚明,不好意思提出要求,不过杨彦对盟友还是很慷慨的,先提出均分战马,二人没脸受下,于是杨彦改口,各分五百匹战马过去,这次没法拒绝了,况且战马的诱惑太大,实在是不想拒绝,只能汗颜受之,心里也更加的感激。
与战马相比,清点到的尸体约在千具左右,己方战损连同蔡豹与候礼两军,超过百人,其中的大多数是在刚冲入敌阵时,与敌骑相撞坠马而亡。
杨彦曾教过骑兵一个保命绝招,即坠落马下,若是能动,一定要第一时间藏于马腹之后,身体尽量蜷缩,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被马群践踏,但高速奔驰中,一点意外都有可能导致悲剧的发生,这也是东海军自建军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战斗。
俘虏则是连两百人不到,因为骑兵战败要么死,要么逃,很难被俘。
这时,沈充一行正听到杨彦向俘虏呼喝:“杀了桃豹,你等可活,每人至少砍一刀,刀头要见血,头颅留下,不得损毁!“
”且慢!“
沈充连忙喝止。
桃豹是石勒十八骑之一,留活的,将来回建康献俘的意义更大,况且万一被石虎围攻,情形紧急之时,还可以拿桃豹与石虎谈条件,就这样杀,太浪费了。
杨彦可不理,又喝道:”杀!“
周围的军卒张弓搭箭,俘虏们也不知道沈充是什么人,纷纷拾起刀,一拥而上,转眼就把桃豹砍成了肉泥,头颅依吩咐留了下来。
”杨府君,为何杀桃豹?“
沈充满面怒容,厉声喝问。
杨彦为什么要杀桃豹?
他能告诉沈充,自己只是为了把这一百多名俘虏纳为麾下么?
献俘的意义他不管,他要的是现实的利益,哪怕蝇头小利,也不愿放过。
杨彦本一无所有,所以臻信沙隆巴斯的名言:聚沙成塔!
再说句不中听的话,把活的桃豹献给建康,就凭着石勒十八骑的身份,司马氏父子就有可能招降纳叛,委桃豹以厚爵,从政治上来讲,这样做的好处很多,但相对于杨彦,形同于平白竖了个死敌,他还没伟大到牺牲自己去成全朝庭的仁义之名。
这早有真理:早那啥不如晚那啥,晚那啥不如反那啥,越是敌方阵营的重要人员,越是受重视,历史上的徐龛与蔡豹可为证。
徐龛一再背叛,但每次投降,司马氏都接纳,而蔡豹任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