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颜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晋颜血-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身后还有两百来名部曲,恐怕都要一哄而散了。

    说到底,开采铁矿的矿工来自于阎氏部曲,本就受过军事训练,相当一部分也见过血,杀过人,那凶煞之气如何是佃户所能相比。

    边上还围着些各家的人,指指点点。

    “府君!”

    一见杨彦带人过来,朱锲连忙施礼。

    “谁是柴篆?”

    杨彦点了点头,也不下马,喝问道。

    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拱了拱手:“某柴篆,见过府君!”

    杨彦问道:“究竟怎么回事?”

    乡豪部曲和正规军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不仅仅表现在装备上,纪律与精神面貌也高下立判,另一个关键因素便是兵法!

    兵法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接触,通常乡豪不通兵法,作战训练全凭经验,而杨彦以李卫公兵法作为基础,结合纪效新书与练兵纪实训练士卒。

    在戚继光之前,兵书更多的是讲战略战术,而纪效新书从选兵,练兵,到士兵的思想教育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名头绝对不虚,尤其戚继光和俞大猷武艺高强,书里也收录了很多武术,在武学方面也是一本经典。

    清末民初,纪效新书在武术界的地位比在军事界的地位还高。

    况且郯城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居然十余年未受大的兵灾,这固然保全了元气,但是部曲也欠缺了血与火的考验,究竟能不能打,真拉出来又能打成什么样,哪一家的心里都没底,不敢轻启刀兵。

    这也是杨彦仅以四千军,所率人口仅为郯城大户一成却能立下足的重要原因。

    杨彦身边的两百多亲卫,均是骑着马,兵甲俱全,以凶厉的目光射来,柴篆心头一阵发虚,就这两百多骑,足以把他家给冲了,但是四大家主曾交待过他,又允诺一旦事成,柴家可获得一成的铁矿开采权。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此子必是在恐吓自己,谅他不敢胡来!’

    一成铁矿的开采权足以让柴家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柴篆不舍得放弃,猛一咬牙:“此处乃我父圈占山地,山林水泽,矿产动物皆属我柴氏所有,府君怎能不告而采?今父老在此,柴某请府君还我柴氏一个公道。“

    ”哦?“

    杨彦似笑非笑的看了过去。

    柴篆不慌不忙的从怀里掏出一张契书,奉上道:”此为永嘉四年,王尚在洛阳之时,由时任内史签与我柴氏的契书,请府君明鉴!“

    有亲卫接过,递给杨彦。

    当时豪强大户占山圈泽成风,无论有没有用,先圈过来再说,郯城周近的山林也基本上被圈光了,一般来说,朝庭对这类行为不会予以明面上的承认,但是柴篆拿出的契约写的清清楚楚,附近十里的山地以两千匹绢的价格卖给了柴氏,这也是东海王越身死的前一年。

    永嘉四年是个转折点,东海王越滥杀贤良,人心大失,不得不率洛阳宿卫进击石勒,很可能是为了筹措粮草,把郯城附近的山林以书面形式卖给了当地乡豪。

    杨彦不禁暗骂了句死鬼,这得有多穷啊,两千匹绢也就三四十万钱,却落下了无穷后患!

    不过杨彦不可能承认,突的冷冷一笑,把契书撕的粉碎,大怒道:“柴篆,你好大的狗胆,竟伪造契书,你可知罪?”

    “这”

    柴篆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变故,怔了下,就回过神来哭叫道:“府君,柴某哪有胆伪造契书,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啊,各位,父老们都看到了吧,府君把契书撕碎,分明是要赖帐啊,我柴氏扎根郯城近百年,乡望如何有目共睹,请父老们为我做主啊!“

    ”闭嘴!“

    不待旁人喧哗,杨彦厉喝道:”诺大一片土地,只两千匹绢就卖了给你,你当人是犬豚不成?或是你在侮辱本将?念你初犯,恕你一次,下去,若再是纠缠不清,莫怪本将不讲情面!“

    ”听听,听听,父老们“

    柴篆刚刚扯起脖子叫,杨彦已暴喝一声:”抓走!“

    两名亲卫飞跃下马,一把揪着柴篆往后面拖。

    ”郎主,郎主,放开郎主!“

    柴家的部曲一看柴篆被抓走了,连忙冲了上来。

    ”上!“

    杨彦手一挥。

    ”杀!“

    亲卫们也勒马冲了过去,虽只两百多骑,但是柴氏的部曲也只有两百多人,寻常军卒不经特殊训练,哪有抵挡骑兵硬冲的勇气,这一见勒马冲来,纷纷四散奔逃!

    ”打!“

    亲卫们抽出棒球棍,见人就打!

    一时之间,唉哟唉哟惨叫四起,别看棒球棍打不死人,却是棍棍实沉,被打着不说筋断骨折,至少也是红肿难当,要在床上躺一段时间。

第142章 打乱布署() 
谢谢好友门阀掘墓人的打赏

    场面乱糟糟,佃户杂着部曲四散奔逃,得了杨彦的授意,矿工们瞅准机会抓人,抓一个是一个,围观人群也是大喊着杀人啦,杀人啦,一哄而散。

    不片刻,矿场恢复了冷清,只余下一地零零星星的鲜血,还有被抓的一百多人。

    柴篆面如死灰,怨毒的看着杨彦道:“府君挟暴前来,岂不知乡情自有殊异,不敢同俗而论,王法治于地方,也需因地制宜,若府君以为凌暴便可恃众,那是太小看我等乡人了。

    柴某既陷府君之手,生死早置之度外,或烹或煮,无非烂肉一身,但此刻,各家已必然震动,芸芸众愤之下,府君能杀得了柴某,莫非还能杀遍郯城各家?“

    ”你威胁我?“

    杨彦哭笑不得,看着柴篆。

    柴篆冷笑道:“府君受台阁之命,出镇郯城,自是王法化身,乡民岂敢言威胁二字?但自古凌暴者,无不遗臭万年,府君乃江东少贤,又受君王重托厚用,若是于郯城恶了名声,岂非污点在身,再难寸进?

    虽府君恶柴某,柴某却不恶府君,若是放我归家,赔偿损失,并将矿山交还,柴某尚可为府君于各家处美言,或有转圜余地,请府君三思!“

    ”哈哈哈哈“

    杨彦仰天狂笑起来,常听人言乡豪如何如何不堪,但总是道听途说,今天听了柴篆一席话,尤其还自以为得计般的望着自己,尼玛的,除了极品没法形容啊。

    许久,杨彦笑毕,马鞭一指:”身陷囫囵,死活不知,竟还敢威胁本将,来人,拖下去笞三十!“

    ”府君,府君!“

    柴篆急的大声呼叫。

    两名亲卫上前,拖着柴篆就往后面走。

    ”府君,府君,不可,不可啊!“

    柴篆还在叫着,不片刻,就变成了惨叫声。

    阎平忧心忡忡,凑上来道:”府君,固然是图了一时之快,却后患无穷啊!‘

    这段日子以来,阎平非常配合,看来是认清了自己的处境,或许也有着被东海军的变化震住,希望能得杨彦重用有关,既然如此,杨彦倒也不好太过份,摆摆手道:“只须坚持几日,本将援军便至,料是无妨!”

    朱锲也道:“既如此,那属下就放心了,这几日内,郯城大户当会以试探为主,只要我紧守根本,不为所动,当能撑过去。”

    杨彦点点头道:”这里就交给你们了,俘虏着其开矿,若有异动,立刻传讯!“

    ”诺!“

    朱锲与阎平齐齐拱手。

    杨彦带着亲卫,押着柴篆回城。

    “郎主,刀已打出!”

    刚一回到王府,赵四就一脸喜色的捧着把长刀过来。

    这把刀,与当时常见的刀略有不同,刀身窄如剑,长约两尺,刀头略弯,刃口锋利,这就是日本薙刀,也作眉尖刀,为武家女子专用。

    实际上长柄刀并不适用于战阵冲杀,耳熟能详的唐朝陌刀作用被夸大了,真要拒止骑兵,最好的方法就是车阵加弓弩手,如无防护的话,以勾镰枪加拒马步,配合盾牌和弓弩手也很有效。

    单靠陌刀挥劈,不仅对士兵的要求极高,还几乎是同归于尽的打法,从性价比来看,好不容易训练出了有胆有力的士卒,却以强击强,致使同归于尽,是非常不划算的。

    况且拒止骑兵冲锋的基本要求是密集阵形,而陌刀必须站队松散才能挥舞起来,这反过来又给骑兵突入创造了条件。

    杨彦着人打造眉尖刀,便是为女亲卫准备的,刀身轻而锋利,又由于刀尖的弧度契合空气动力学,可以利用空气的助推加快劈砍速度,女子使用再是合适不过。

    “嗯”

    杨彦拿手上掂了掂,连刀带柄,约五公斤左右,挥舞了两下,便递给荀华道:“这是我为你打造的,你试试,若是趁手的话,改天我教你一套刀法,在女亲卫中推广开来!”

    “噢!”

    荀华也学着杨彦挥了两下,这一挥,就觉无比趁手,当即兴致大作,左右劈砍起来,她从未用过如此适合自己的兵器,重量适中,劈砍时刀随风动,灵活异常,就是不知道锋锐如何。

    于是吩咐道:“磊三层铁甲!”

    “诺!”

    有女亲卫匆匆步出,取了三副两裆铠叠穿在木架上!

    “嗨!”

    荀华挽了个刀花,纤腰一拧,挥刀疾劈!

    “哧!”的一声,三层铁甲一划而破,甚至刀锋劈入了木桩半尺才顿住。

    这可把众人看的目瞪口呆,荀华也仔细检查了刀刃,确定没有豁口,才喜滋滋道:“多谢将军赐刀!“

    杨彦微微笑道:“既然好用,那女亲卫就配眉尖刀,赵四你辛苦点,争取早日打造出来!”

    “诺!”

    赵四施了一礼。

    ”禀郎主,柴家人手被打散,柴篆被抓,百余佃户部曲被俘!“

    “禀郎主,杨彦之大幅收缩人手,加固王府牙署防御!“

    听着消息传来,孙谋、陈玄、郑继与徐祯均是目瞪口呆。

    柴篆虽有地契在手,但没人指望相府会乖乖的把矿交出,原以为杨彦会找各家商议,大家就矿权达成妥协,各分一杯羹,只是杨彦手段之激烈,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哼!”

    郑继冷哼一声:“此子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分明在向我等示威,莫非他就不担心咱们各家联兵与他决战?他究竟有何倚侍?”

    “这”

    陈玄捋着胡须道:“难道是我等看错了他,此子有勇无谋,乃一鲁莽之辈?”

    讲真,这一手完全打乱了四家的布署,作为一个现代人,最明白的道理就是不能跟着别人的节奏走,一定要打破桎梏走自己的路,因此杨彦以暴力破局。

    果然,豁出去的姿态摆出来了,四家算计落了空,反是迟疑。

    若是战,几乎可以断定是两败俱伤的结果,甚至因为郯城兵力由十来家联合组成的缘故,一旦时间拖久,难免会有些中小家主生出二心,给杨彦当内应。

    这种情况防不胜防,除非能摧枯拉朽,一举扑灭东海军,而以眼前的形势看,完全没有可能,要打,必然是长期的街巷战,伤亡谁都吃不消!

    可若是和,那脸面何存?吃了个大亏不找回场子,只能显示出四家的无能,结果依然是各家离心,中小人家渐渐地改投杨彦门下。

    想明了这一点,孙谋叹道:“此子厉害啊,想必是料定我等不敢孤注一掷,才行此杀鸡儆猴之计,由此看来,此子非但不是有勇无谋,反有捋清乱麻,当机立断之能!“

    ”是啊!“

    徐祉也道:”他抓了人,收缩回防,摆出不惜一战之决心,我等却是颇为难办,底下的各家家主必会来寻计质疑,好在再有数日,便是孙老大寿,他若来,事情尚可谈,甚至可置下刀斧手见机行事,他若不来,那寿诞过后,无论如何也要集中兵力与他决战,否则,郯城恐再无我等的立锥之地!“

    ”嗯“

    孙谋点点头道:”也罢,便再拖个数日,不过我等尚须调动兵马,教那竖子莫要小觎!“

    各人纷纷称善,回府做准备。

第143章 谒者前来() 
郯城一夜之间变了天,各家都把部曲调动起来,或操演,或巡城,十来家的部曲超过万人,甚至佃户也被拉来凑数,加一起足有三四万的兵力,一时之间,风声鹤唳,气氛紧绷。

    不过王府内依然有条不紊,保持着外紧内松的氛围,那二十多个士人在崔访的组织下,教小孩子识字,萧巧娘则仿佛女校班长,以阿玲为副,带着一群娘子或读书识字,或音律绘画,或游戏作乐,都顾不得杨彦了。

    杨彦在府中寻了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片建筑,着人清扫,有损坏的地方尽力修葺,不管王彭之的来意如何,到底是上门作客,总得把自家打扫干净吧?

    不知不觉中,三日过去,在第三日的下午,一队车驾接近了郯城东门,这正是以王彭之为首的谒者团。

    除了自带的部曲、姬妾与仆役,另有蔡豹率五百部曲前来,一方面是保护王彭之,另一方面是凭着他本身在淮北的名望,为杨彦张目扬声,也算是报恩。

    王邃一行沿杨彦旧路北上,经过破釜塘的时候,仔细勘察了战场,羊鉴道:“老夫可以断定,必是阎平率众袭击杨彦之,处重请看,此地营垒痕迹尚存,必是杨彦之结垒自守,而左侧芦苇荡又被焚烧一空,想必是杨彦之使人纵火,趁着浓烟蔽日之时突袭,大破阎平,方有此胜。”

    诸葛颐也道:“理该是刘遐污告杨彦之。”

    战场搁在那儿,回溯过程并不困难,既然有了羊鉴和诸葛颐的结论,基本上杨彦就被洗清了,但是也仅此而己,朝庭并不能拿刘遐如何,甚至站在王邃的角度,杨彦与刘遐之间有矛盾反是好事,可以随时拉拢一派,打压另一派。

    如果杨彦和刘遐融融一家亲,那夹在两者之间的王邃将寝食难安,毕竟淮北王命难至,双方联合起来,左右夹击,完全能要了他的命!

    而谒者仆射代表朝庭前来,尚须当面询问刘遐和杨彦,录得口供方能回还,于是王彭之一行人随着王邃继续北上,在下邳停了一晚,录得刘遐的口供,便往郯城行来。

    郯城是东海王越的封国所在,再往北一百来里,便是琅琊郡治开阳(今临沂附近),也是琅琊王氏的故乡,王彭之依稀还有些印象,不禁往北眺望,目中现出了感慨之色。

    羊卉从旁道:“开阳曾为主上潜邸,永嘉元年,主上移镇建邺,未还,至今已十四年过去了,不知琅琊近况如何?“

    众人纷纷看向了蔡豹,毕竟蔡豹长期于淮北作战,没有谁比蔡豹更有发言权。

    蔡豹沉吟道:“老夫虽据淮北久矣,却从未去过琅琊,不过琅邪乡人已泰半南迁,在徐龛攻破东莞之后,留于当地的乡人自推当地乡豪孙默为太守,名附曹嶷,琅琊情形应是与杨郎出镇之前的郯城相似,被乡豪占据,名属晋室,实则自治。“

    “哎”

    王彭之神情肃穆,捋须长叹。

    其他几人却是好奇的打量着前方的城池,包括那些姬妾,大半个月的近千里颠覆,骨子都要散架了,也纷纷下车透风。

    ”啊,这地方好冷!“

    ”是啊,姊姊可是穿着两层绵呢,都抵不住寒风直往骨子刮!“

    ”效野无人似荒家,入目蒙蒙尽灰土,小心点,别把屐子弄脏!‘

    一群女人叽叽喳喳,个个缩着脖子。

    沈劲也笑道:“我久居吴乡,见惯繁华,实是料不到郯城如此荒凉,看这城墙,斑驳坑洼,似是久未修葺,城门也是洞开,竟无人戊守,若有外敌入侵,岂非须臾间城破人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