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颜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晋颜血- 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郎主,快进来吧,妾服侍你。”

    费氏也想明白了个中关键,李雄活着,至少是个西成候,还有钱,跟李雄继续过下去也还行,于是从地上爬起来,笑吟吟的拐住了李雄胳膊。

第634章 石勒应对() 
“哈哈哈哈”

    李雄搂住费氏,大笑着迈步入屋,心里充满着扭曲的快感,在他眼里,费氏早晚要攀上杨彦的高枝,能睡到就是赚的,玩着假想中的杨彦女人,原本的臣僚也陪他一起迁往洛阳,他觉得平衡了。

    不片刻,屋子里传来了让人面红耳赤的声音,众人都未离开,妾氏们粉面通红,眼珠子滴溜溜转,心思各异,任皇后的眼里现出了厌恶之色。

    “哎”

    李骧则重重叹了口气,他能说什么呢?

    劝说李雄奋发图强,这简直是笑话,一个亡国君主去图强,这不是找死还是什么?

    就这样,愉快的日子一天天过,年后天气渐暖,元月初十,是李雄族人与四品以上官员携亲眷离开成都的日子。

    李雄站上了城头,前来相送。

    因北去秦雍,须伴在杨彦身边,他把李卉儿留了下来,到底他还是存着些奢想的,如能把李卉儿许给杨彦为妃,那他的地位将有所不同,或能任个职官。

    李骧也被留下了,一来李骧与杨彦是老熟人,关键时候能讲得上话,而且李骧人老成精,如自己有行差踏错之处,可以从旁提醒。

    另还有任皇后。

    李雄不是没考虑过杨彦曾与任皇后四目相对的问题,带在身边,有被杨彦勾搭的风险,但任皇后是他的正妻,掌内宅,任氏也将迁去洛阳,他担心自己不在家,任皇后会勾结任家吃里扒外,掏空他的家产。

    同时他还有与任皇后破镜重圆的心思,在他想来,如果任皇后与自己和和谐谐,那杨彦怎么着也不好意思横刀夺爱吧?

    为了打动任皇后的芳心,李雄把包括费氏在内的诸多美人都送走了,只留下两个妾照料起居生活。

    远远望去,成都北门的空地上,人畜车驾一眼数不到头,五千步卒随行押送。

    随着一声喝令,车队缓缓起行,许多人均是回头看向了那高大巍峨的城池,眼中带着不甘、缅怀、悲伤等诸多情绪,这一眼,将是回望故土的最后一眼!

    杨彦倒是心情不错。

    强制迁徒,一举三得。

    首先蜀中大族都是有钱人,车上装载着成箱的金银钱财,平时过惯了奢华淫逸的生活,到了洛阳怎能收的住脚?这对于重建中的洛阳来说,无疑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其次,诸族迁走,留下了大量肥沃农田,可以用来安置蜀人,以缓和蜀人、流人与僚人之间的矛盾。

    第三,有力的打击了巴蜀的豪强大族,免除了益州后患,释放出大量人口,未来益州的经济会更加繁荣。

    襄国!

    程遐与徐光急匆匆进宫,面见石勒。

    与前几年相比,石勒明显老了,对鲜卑的作战久久不能结束,使他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形同于破产,而明国的强势更是让他寝食难安。

    “何事?”

    石勒斜倚在软榻上,两个漂亮的婢女替他轻捶着肩。

    程遐拱手道:“大王,臣刚得到消息,成国被灭,李雄先失江州,明军长驱直入,于成都东龙泉山歼成军十万精锐,李雄被迫献城出降!”

    ”什么?“

    石靳一惊,挺直了身子,那沧桑的面容布满了惊色。

    程遐徐光也不说话,保持着拱手的姿势。

    许久,石勒那鹰目中猛然爆出精光,深吸了口气道:”明国得巴蜀,可由汉中北出秦雍,若破了萧关,可与武关夹击长安,刘永明危矣,若刘永明亡,明军可北上并州,越过太行,与濮阳明军合击襄国,若我再亡,残晋独能撑乎?天下归明矣。

    二卿前来,必有良策,可有教孤?“

    这一刻,石勒爆发了惊人的斗志,他从来就不是个甘于服输的人,他的性格中带有冒险成份,凡事求稳,不敢冒险,也没可能于乱世中由奴隶崛起成就王霸之业。

    纵观石勒的发家史,仿佛开了金手指,顺利的令人难以想象,曾于洛阳,王衍从石勒清啸中听出此子胸怀大志,派人去捕杀,却被石勒于不知情下侥幸走脱。

    而石勒的崛起过程,金手指开的堪称无敌。

    首先是洛阳久攻不破,东海王越领部众返东海国,偏偏又病毙于途,群龙无首之下,晋军主力及士民十余万人被石勒悉数射杀。

    其二,苟晞拥立豫章王不久,就莫明其妙的腐化堕落,被石勒偷袭俘杀。

    其三,王弥轻身赴宴,不听手下劝阻,宴中被石勒斩杀,得以并其众。

    其四,本因黄河阻拦,全军饥肠碌碌,却无意中抢到船只,得以渡河就食。

    其五,靳初始不敌鲜卑拓跋氏与段氏,结果两部内乱,让他轻易摘了桃子。

    其六,王浚狂妄称帝,大失民心,被石勒轻而易举俘杀。

    其七,靳准诛匈奴刘氏全族,为石勒立国扫清了名份障碍。

    一次两次的幸运或能称之偶然,可是无数次的幸运堆积起来,这就是天命所归,石勒受上天眷顾,包括他自已也这么认为。

    相伴终生的幸运与天生的冒险精神,石勒怎可能因明军势大而放弃呢?

    徐光拱手道:”不知大王可还记得明王自己散播的流言?我大赵将联合刘永明与鲜卑拓跋部及慕容部南下,急于率军北还,方诱使钱凤与成国火拼,被他拾了渔翁之利,后李雄亦遣使前来,劝我国与其和解,当时臣等还当他是个笑话,把成国使者好生挪俞了一番,但如今看来,此事未必不可行啊!“

    程遐接着道:”臣不得不承认,明王确是奇才,夺取濮阳,困我大赵于河北,被迫与鲜卑人争锋,他则东征西讨,开疆拓土,实力急速膨胀,原只区区青兖,后取豫州,又南下荆襄,再取梁益,未来不久,秦雍亦将置于他指掌之间,臣每每午夜梦回之时,常常惊寐而醒,就此不得眠!

    两国相争,虽有战将,士卒等诸多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国力的比拼啊。”

    徐光补充道:“以秦赵长平之战为例,世人往往把赵军覆没归疚于赵括纸上谈兵,不过臣以为,廉颇无力进取,正是国力不济的表现,赵国国力支撑不了前线数十万大军征战,赵王不得不调回廉颇,以年轻锐进之赵括替代,奢望能尽快击溃秦军。

    可惜赵刮无力回天,终致赵军弹尽粮绝,突围不成,纳首献降,四十万人殒于一役,可悲可叹!

    而今明国国力蒸蒸日上,我国却在与鲜卑人的相持中不断损耗,他日若明军突破并州而来,拿什么与之相抗?故臣斗胆,请大王下令与鲜卑和解,歃血为盟,举倾国之力救援刘永明,免遭唇亡齿寒之厄。”

    “救援刘永明?”

    石勒眉头一皱。

    程遐拱手道:“自然不是真救,此役过后,无论成败,刘永明都将失去逐鹿天下的资格,只须击退明军,陛下可得关中,并南下重夺濮阳,扳回不利局面,此事不宜拖延,臣料明军迟至今冬,必攻关中!”

    “好!”

    石勒重重一拍几案,厉喝道:“便依二卿所言,此役我大赵有进无退,成则席卷天下,败则身死国灭,传令,复季龙中山王,与鲜卑人罢兵,徐卿你代孤出使慕容氏,阐明厉害,与之结盟,再着司徒出使平城,与之结盟,各尽全力,协同出兵。”

    司徒裴宪出身河东裴氏,原为幽州刺史王浚旧部,石勒破王浚之后,裴宪降勒,为勒称王编撰朝仪,拟宪章文物,深得勒意,封为司徒,从辈份上来叙,裴宪是裴妃的从兄。

    “大王圣明,臣即刻去办!”

    程遐和徐光深施一礼,徐徐退出。

    石勒则目光炯炯,望向关中的方向,内心热血熊熊燃烧,那一瞬间,他都有了御驾亲征的冲动,重温年轻时的战场情怀,不过同为大王,杨彦能亲征,他却不能,盖其原因,还在于国内的形势并不稳定,赵人与国人之间矛盾重重,羯将又桀傲不驯,自己必须坐镇襄国。

    “娘的!”

    石勒狠狠一拳击中了立柱,满是不甘!

第635章 凉州决议() 
明洪武三年,公元327年,原凉主张茂过世已经三年了,如今凉州由张寔子张骏主政,称凉州牧、凉王,并保留由愍帝赐封的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领护羌校尉,西平公诸号。

    因由成都至姑臧有三千里之遥,隆冬季节,路途又难行,直到李雄献城出降的次年三月,也即明洪武三年春季,李雄的使者才赶到姑臧,面见了张骏,哭求出兵。

    次日,张骏召韩璞、阴预、张阆、刘弘、阎沙、阴鉴、陈珍、窦涛等重臣商讨此事。

    张骏二十一岁,比杨彦还小三岁,生得高大俊美,三年前继凉王、凉州牧等一系列名号,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正宗官宦之后。

    凉王号是刘曜所赐,凉州牧等名号来自于晋室,显得不伦不类,实际上凉州早有自立之心,张茂曾建元永元便是最有力的证据,但是凉州地广人稀,土地贫瘠,难以抵挡东面大敌,而且打着晋室名头可以招纳来自于关中与河东的流民,壮大凉州实力,因此就这么稀里糊涂下去了。

    凉州的情况与成国类似,由韩、阴、张、刘、阎、陈、窦等当地豪强大族与西晋旧吏把持,张氏因四代主政凉州,被举为共主。

    “明军自东而来,攻打成国,成主向我救援,诸公以为如何?”

    张骏向阶下群臣问道。

    韩璞拱手道:“使君,成主素来与我凉州交好,今成国有难,于情于理都该救援。”

    阎沙道:“此去成都,迢迢三千里,既便明日出兵,至少也要秋季才能抵达,途中数月,耗费颇巨,而我凉州清贫,恐难以承受,更何况臣就担心,成军十余年未事征战,李雄此人又沉溺于酒色,性情软弱,未必能支撑到秋季,倘若我军入蜀时成国已降,那岂非置远征将士们于险地,请使君三思。“

    ”不错,不错!“

    ”非我等不愿救,实是路途过远啊!“

    张阆、陈珍、窦涛等人纷纷附合。

    实际上张骏也不愿出兵,说句难听话,与李雄有交情的,是他叔叔张茂,而张茂在三年前就病逝了,他和李雄没有任何渊源,今李雄有难,凭什么去救?况且还那么远。

    阴预却是道:”使君,臣认为,当救,且须即刻发兵,我凉州虽地处僻远,但对于中原局势亦知一二,那明王崛起于青兖,短短数年,便连克中原、荆襄,现又兵锋直指巴蜀,李雄若不敌,他可由汉中出歧山,北上秦雍,届时使君岂能安枕乎?“

    ”这“

    张骏神色一滞,但年轻气盛又让他说不出软话,于是冷哼一声:”莫非寡人还惧了他?他纵是兵锋强盛,可我凉州偏远贫瘠,引大军前来,补给困难,只须以骑兵断了他粮道,他必大败而还!

    当初刘永明引二十余万锐卒耀武扬威而来,叔父向其称臣使其退兵,其人还不是担忧攻我凉州得不偿失?莫非那杨彦之就能例外?“

    韩璞呵呵笑道:”使君,话是这么说,可有备总是无患,莫非真要兵临城下再筹谋对策?韩某只说一句,那明王强推占田制,倘若被他占了凉州,诸公家业恐不保矣!“

    众人神色纷纷变幻。

    是的,世家大族对于由谁执政并不是太敏感,但底限是不要触犯自己的利益,真要被杨彦强推占田制,恐怕全家能活活饿死。

    凉州的自然环境比之中原远远不如,因此赋税、徭役和兵役更加沉重,良人的贫困化也更加突出,官民之间的矛盾空前紧张,再加上中原战乱,人口大量西迁,本就不多的耕地又进一步被瓜分兼并,各种社会矛盾聚集在一起,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用现代话来形容,凉州就是个火药桶,一点即爆,可想而知,如果杨彦进入了凉州,强推占田制,必得底层平民的坚决拥护,再以其强兵所向,没有哪家能幸存下来。

    就是张骏自己做惯了草头王,也不甘心屈居于人下啊!

    韩璞仅仅一句话,就让主和派动摇了,不过陈珍仍是道:“虽然明国乃我凉州大敌,却毕竟实力悬殊,又与蜀中消息往来困难,从成主求救已经过去了数月,谁也不知蜀中状况,就怕成国已灭,援军陷入险境啊!”

    阴预沉吟道:“陈公所言甚是,不过老夫有一策,倘若明军出歧山,仇池杨难敌必寝食难安,使君邀其共拒明军,杨难敌必允,三日之内,老夫与韩公率精骑两万,奔赴陇西,带着使君手信给杨难敌,请其出兵与老夫共入歧山道。

    上策自是明军未破成都,我等之兵可作为奇兵突袭,明军必败。

    中策是成都已破,而明军尚未北进,那么我等将进据汉中,扼守剑阁与阳平关,阻明军北上。

    下策是明军已经越过汉中,若还在歧山道上,就只能倚仗仇池,堵着歧山道的入口,或是最下下之选,明军出了歧山道,则须见机行事了,还请使君再给老夫一份降表,可暂时称臣,与明王虚与委蛇,以待变局!”

    “善!”

    张骏大声称赞:“阴公考虑周全,便依阴公!”

    三月份,成都平原一片花团锦簇,因着大族被迁走,留于本地的中小豪强失了靠山,不具备抗拒明军的能力,只能按占田令分田拆地,释放家仆。

    从年后开始,用了足足两个多月的时间,成都平原基本上被梳理了一遍,大批佃户奴婢恢复了蜀人原姓,分得大量田地,可这只是表面情况,流人与蜀人之间的矛盾,不是分田分地就能解决的。

    在李雄称帝当年,益州蜀人由季汉未年的九十二万锐减到了四十余万,近半人口丧生于战乱当中。

    毕竟流人作为无地无产业的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必然对益州蜀人产生影响,刚来的时候,因零散,畏生,被当地人驱为奴仆,受其压迫,心理上极不平衡,互相仇视不可避免。

    后随着代表流人利益的李雄军事集团的节节胜利,流人出于报复或是仇富心理,大量屠杀作为主家的蜀人,以至于双方矛盾愈发尖锐不可调和。

    现今蜀中大族里,除了范氏等少数,大半都是流人组建,如任皇后的任家,上官家,杨家等等,而蜀人只是个地域称呼,在保证大族利益的前提下,寻常蜀人就成了牺牲品,于是李雄驱赶蜀人分设左右司隶,各领一半集中圈养,专门从事生产,流人则名正言顺的抢夺了蜀人的土地财产。

    杨彦对此也没太好的办法,流人虽按占田令,分出了大部分田产,却仍侵占着蜀人的部分田产,杨彦也承诺过不再遣返,而蜀人虽然被重新分配了土地,可是九十二万人被杀了一半,几乎每个流人手上都沾有蜀人的鲜血,这种仇恨不是一代两代就能消去的,它比民族关系更难处理。

    民族矛盾好办些,大不了一方把另一方斩尽杀绝,可实现的问题是,流人中有晋、羌、氐、巴氐,蜀人也同样,各族杂居,当年蜀人不把流人当人对待,流人得势了又疯狂报复,可谓自食其果,一团乱麻。

    目前益州的政务杨彦几乎甩手不理了,全交给了钱凤,他主抓军务,从当地的丁壮中挑选锐卒,还要兼顾到流人和蜀人的矛盾,可谓头疼之极。

    这日,杨彦正和钱凤商议,把少府城的商业设施迁入太城,少府城作为单纯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