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颜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晋颜血-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哪里?难道宛城、关中亦属并州?“

    刘曜暗道了声厉害,自己和他讲道义,他翻出了历史旧帐,偏偏南匈奴内迁的历史是没人能否认的,因为内迁伴随着赐姓为刘,不承认内迁的历史,就是不承认刘姓,那么刘渊起兵的基础就没有了,汉国立国的法理正统将不存在,而赵国袭自于汉,也将失去法理基础。

    刘曜左右的两个中年人也交换了个诧异的眼神。

    不过刘曜好歹是一国之主,不至于轻易被杨彦问倒,于是道:“时易事移,晋室无道,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我刘氏顺应天道,收拢流民,重制法度,方有今关中之鼎盛,再退一步说,明王当初亦受晋主封,为东海国相,可如今据青兖徐豫四州,莫非这四州土地亦是晋室封赐而来?”

    刘曜的意思就是,刘氏夺天下是合乎天命之举,同时咱们两个的土地丁口都是抢占而来,大哥别说二哥。

    “哈哈哈哈”

    杨彦哈哈大笑道:“孤乃丹阳人士,华夏正朔,岂是你屠各之辈所能比拟,我之立国,民心所向,而你屠各部客居华夏,今窃占主家,反倒是有理了?“

    ”好,好!“

    刘曜也不怒,连道了两声好:”朕早听闻杨彦之少年了得,今日一见,确是不凡,但纵你舌烂莲花,亦是天命难逆,孤亲率七万大军前来,莫非你以为还有机会?

    这样罢,朕怜你才能难得,你若举国归降,朕封你为太尉,明王,与朕共掌兵马,一统天下,保你万世富贵,于青史留下美名,岂不美哉?“

第548章 猜疑无处不在() 
“闭嘴!”

    杨彦真没想到,自己劝降了一辈子,今日竟然被劝降了,当即大怒:“孤堂堂华夏正朔,岂能事奴辈,刘永明,你若及早降来,孤可考虑留你一脉!”

    “放肆!”

    “大胆!”

    “狂妄!”

    刘曜身边,喝骂声再起。

    刘曜也是隐有怒容,哼道:“杨彦之,朕与你好话好说,是怜你之才,莫非你真以为朕灭不了你?还是你觉得,尚能攻下宛城不成?”

    后方的喊杀声仍在,与之前相比,更加激烈,杨彦回头看了眼,便道:“刘永明,莫说你有七万骑,纵是七十万精骑又能奈我何,你有数千俘虏在我手上,你若自去刘姓,复屠各旧姓,孤便放还与你,如何?”说着,就猛一挥手。

    两千多俘虏被反缚着双手,由山越押了出来,两两一个,其中一个还手提砍刀。

    “跪下!”

    山越纷纷喝斥,遇上不跪的,直接一脚踹上膝弯,踹跪了再说。

    “你杀降天理难容!”

    刘曜怒极,指着杨彦大骂。

    杨彦哼道:“永嘉五年,你会同石勒、王弥攻洛阳,你命其部烧毁洛阳坊市,杀诸王公及百官以下三万余人,建兴元年至建兴四年,你三攻长安,前两次皆败北,最后一次纵火烧城,晋军内外隔绝,城中食尽无援,死者大半,你之孽,磬竹难书,你有何资格指责孤?

    况孤并非一定要杀降,他们的死活取决于你,孤也不要求你去僭号,只要求你去刘姓,复祖姓,这些人便可得活,难道连这小小的要求都做不到?“

    这话一出,赵军中一片哗然,没人能想到杨彦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刘曜也是一瞬间面色难看之极,这是天底下最毒的毒计啊!

    要知道,姓氏哪是能轻易改的,改了不说影响国家气运,牵涉也是极大,受了杨彦逼迫改姓,大赵颜脸何在?人都要脸,如果连脸都不要,自然威望下降,很可能关中的反对力量会搞风搞雨。

    但是不答应,刘曜不相信杨彦只是把人拉来吓唬自己,众目睽睽之下,于宛城郊外,数千大赵精锐人头落地,起因正是因自己不愿改姓,从此将被冠以冷血,刻薄之恶名!

    总之,两条路,哪一条路,都非善路。

    刘曜又向那些俘虏看去,果然,望来的目光中蓄满了哀求!

    这一刻,刘曜的眼里满是杀机,如果说之前他还有先招降杨彦,占取中原江淮的如意算盘,那么此刻,他只想把杨彦毙于马下。

    杨彦又唤道:“刘永明,你的族人就跪在你的眼前,只要你把刘姓改为屠各,他们就可以活命,两千多人,背后承载着两千多个家庭,今日若死,他们的妻儿老母将永远失去父亲、丈夫和子嗣,莫非你就如此狠心?孤给你十通鼓时间,十通鼓后,你若不改姓,这些人都将因你而死!”

    说着,大喝一声:“檑鼓!”

    “咚!咚!咚!”沉闷的鼓点敲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心脏也伴着鼓点的结奏跳动,场中鸦雀无声,一股肃杀的气息弥荡开来!

    刘曜气的要吐血了,他说什么都是错!

    那两个中年人,又是诧异的相互看了看,暗道一声此子厉害。

    这时,随征而来的游子远厉喝道:“坚子可恨,竟辱我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主上心存仁念,故犹豫难决,但我等作为臣子,岂可坐视主上受辱?众将还不速速领军,踏平敌寨?“

    刘曜暗道一声好,果然姜是老的辣啊,有些话他不能说,但游子远就没关系。

    ”上!“

    ”列队整军,吹响号角!“

    阵中顿时鼓噪起来,赵骑摆出了一副冲锋作战的架式。

    那两千多俘虏面色煞白,甚至担任监斩的山越因距离过近的原因,也有些不安了。

    ”且慢!“

    这时,杨彦挥手大喝。

    鼓声戛然而止。

    刘曜的脸面不由现出了一丝得意之色,他倒要看看,杨彦能玩出什么花,于是也挥手,阵中渐渐安静下来。

    杨彦向前问道:”姚弋仲姚将军与蒲洪蒲将军可在?“

    ”这“

    那两个中年人再次相视一眼,他们就是姚弋仲与蒲洪,都是四十来岁的年纪,其中姚弋仲稍大些,盘着羌人所独有的发辫,面色黑红,反倒是蒲洪,装束更象明人。

    其实二人明知杨彦呼唤自己恐怕不是好事,但是一来出于礼数,总不能不理不睬,二来他们也有自尊啊,羌氐二族受形势所迫,先后依附了刘曜,却不是刘曜的家奴,与什么样的人交往,没必要看着刘曜的眼色,于是双双看了眼刘曜,便道:“老夫姚弋仲,老夫蒲洪,不知明王有何要事?”

    杨彦向后招了招手:“带上来!”

    又有军卒提了近千俘虏出阵。

    二人顿时面色微变,这一批俘虏,一眼就能认出,正是来自于羌氐。

    杨彦微微一笑:“我大明与羌氐,并无怨隙,我杨彦之作为个人,也素来敬重姚将军与蒲将军,今日便将俘虏交还两位,聊表心意,来人,放了!”

    军卒们松开手,反缚住的绳索并不解开,那些羌氐战俘还犹犹豫豫的不敢走。

    一名军士催促道:“大王既赦免你等,自是金口玉言,快回去,莫要惹得大王不高兴,改变了主意。“

    俘虏们这才畏畏缩缩的迈开步,又发觉背后的明军并没有射箭的意思,于是脚步越来越快,直至发足狂奔。

    姚弋仲与蒲洪面面相觑,就象各自吃了颗苍蝇一样噎的慌,暗呼好一条毒计。

    从表面上看,杨彦的手法非常拙劣,傻子都能看出其中的挑拨之意,但是别忘了,人心难测!

    人是自私的,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非常困难,而破坏信任相对容易,尤其是作为孤家寡人的皇帝,这一战胜了,没什么好说,杨彦与明国昙花一现,刘曜不会与死人计较,可要是败了呢?

    这千余名俘虏就是一颗不信任的种子,会在刘曜心里生根发芽,成长壮大,毕竟刘曜与羌氏之间本无互信,无非是赵国势大,羌氐不得不投罢了,当赵国的力量被削弱,再难以压服羌氐之时,猜疑就会逐渐滋生蔓延。

    在见到杨彦之前,姚弋仲与蒲洪都不认为杨彦有反败为胜的机会,但是在见识到了杨彦的手段之后,心中难免患得患失起来。

    是啊,万一败了呢?

    今天被释放的千余名俘虏会成为刘曜心里的一根刺。

    偏偏明知道刘曜心里不舒服,二人还不得不有所表示,至少杨彦义释俘虏,对吧?

    “多谢明王,不过战阵相遇,我等可不会顾念私情!”

    二人偷偷瞥了眼刘曜,果然,虽然神色没什么变化,可这两人均是老于事故,哪里看不出刘曜的嘴角略微抽搐了下,于是不情不顾的拱手施礼。

    “好说!”

    杨彦笑着摆了摆手,却是突然面色一沉,喝道:“既然刘永明不在乎族人性命,也罢,这个恶人由孤来当,斩了!”

    山越是被杨彦打服,才甘心效命,但本性中仍有凶残,这时均是挥起大刀,照着后颈劈去!

    那雪亮的刀光闪烁,一泓泓碧血冲天而起,头颅滚落了一地。

    “你”

    刘曜根本没想到,前脚杨彦放了人,后脚就挥刀砍杀,虽然刘曜也是踩踏着无数尸骨一步步走到了这个位置,本是个杀人不眨眼之辈,但强烈的反差,仍是让他受不了。

    “杀,给朕杀过去!”

    刘曜大怒下令。

    “陛下且慢!”

    游子远连忙劝道:“莫中了杨彦之的奸计,羌氐俘虏尚未归队,不急于一时。”

    刘曜立时醒悟,如果骑兵冲杀,俘虏绝对会被奔马践踏而死,这到底算谁的?

    从理论上来讲,应该是杨彦使的诡计,千多条人命要算到杨彦头上,但是帐不能这样算,因为人心难测,鬼知道姚弋仲和蒲洪是怎样想,如他们这种人,纵有恨意也不会表现出来。

    ‘咦,自己怎猜疑起了这二人?‘

    刘曜的额角渗出了冷汗,和这小子往来,真是陷阱无处不在啊!

第549章 攻克宛城() 
趁着俘虏狂奔归队的空隙,杨彦也领着人马回归了阵中,只留下阵前血淋淋的一具具无头尸体,这是彻底撕破脸了,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

    被杨彦当着七万将士的面斩了两千多族人,刘曜如果不把杨彦碎尸万段,将会留下一生的耻辱。

    “杀!”

    好不容易,羌氐俘虏归了队,骑兵就迫不及待的冲了出去,由于距离较近,有些直接擎出了弓矢,还有以羌氐为主的骑兵策马奔向远处,积蓄冲势,发挥出更强大的冲撞能力。

    这主是刘曜向羌氐怀柔,表达信任的姿态,因此由羌氐承担相对轻松的侧翼任务。

    刘曜嘴角现出了冷笑,宛城之战尚未结束,明军仍不知死活的攻打城池,这是典型的两面作战,兵家大忌,早晚他的军心要出问题,而且又要攻城,又要防御骑兵冲击,他的兵力分派也会出问题。

    在来之前,刘曜还不敢轻视杨彦,毕竟杨彦的赫赫战绩摆在那儿,几年时间就扫平了中原,换了谁能做到,可如今看来,也是一浪得虚名之辈啊,纵有些阴谋诡计,那又如何?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都是土鸡瓦狗。

    正想着时候,却是嘭嘭嘭,对面接连传来一阵闷响,刘曜还未有所反应,游子远已骇然大叫道:“保护陛下!”

    这话刚落,刘曜就被扯下了马,几个人压在身上。

    “大胆,游子远,莫非你要作乱?”

    刘曜感觉自己的威严被冒犯了,大怒,就可在这时,身边响起了连片的惨叫声,尤其是压在他身上的几个亲卫,惨叫尤为刺耳,还有温热的鲜血流到了他的脸上。

    刘曜一惊,连忙向四周看去,周围惨不忍睹,人马倒了一地,鲜血如喷泉般的涌出,好些还未死透,在地面翻滚,挣扎哀嚎,再看游子远与身周的一些将领,也被亲随压在身下,游子远的肩膀有血光绽开,还有几个将领惨死,亲卫则几乎全军覆没。

    反倒是姚弋仲和蒲洪好好的。

    姚弋仲祖籍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县),蒲洪祖籍略阳临渭(甘肃秦安陇城),皆为苦寒之地,长期的艰苦生活,养成了异乎于常人的警觉性,当明军的散弹打来,天空为之一暗的时候,二人均是本能的觉察到了危险,想也不想的使了个蹬里藏身,把身体缩在马的另一侧。

    果然,铁弹子从头顶飞过,好些击中马匹,马匹当场倒下,也使他们避过了一劫,却都是惊出了一头冷汗,这到底是啥玩意儿啊。

    刘曜回过神了,他不是害怕,而是暴怒,很明显,杨彦是冲着自己来的,不管是什么,这是偷袭啊,还亏得护卫足够忠心,否则地面躺倒的尸体中,就有他一个。

    史书上也会记截,赵主与明王会面,遭袭,崩!

    堂堂皇帝被偷袭,还差点饴笑千古,他满心愤怨,觉得自己的威严受了挑恤。

    “杀,杀,不杀杨彦之,朕誓不罢休!”

    刘曜暴怒挥手。

    “杀!”

    蹄声如雷鸣,全面战争彻底暴发,骑兵如潮水般冲击明军军阵,阵中矢如飞蝗,赵军骑士不停的开弓射箭,箭矢遮天盖日,车厢壁上嘭啪直响,骑兵也接二连三的中箭倒毙。

    但仍是有大量战马直接冲撞上明军车阵,巨大的冲撞力把骑士甩飞,同样的,车辆也陆续被撞倒撞塌,这完全是不要命的打法,因为皇帝差点被偷袭至死,主辱臣死的时候到了,无论愿不愿意,骑士都裹挟在大队中往前冲。

    在如疾风骤雨般的攻势之下,尽管火炮不时鸣响,洒出一片片的弹雨,几乎每一次发射,都能夺走数百条骑兵的性命,可车阵仍渐渐被突破,山越与鸳鸯军不得不担当起了肉搏的主力。

    虽然山越的竹甲防御极强,但是撞击是防不住的,鸳鸯军也碰上了同样的问题,大量战马横冲直撞,死伤并不差于攻来的赵军。

    站在杨彦的角度,自然是心疼无比,但在刘曜看来,也是心里滴血,不过并无人在意,那破裂的车厢中,正在向外流淌着一种粘稠的黑乎乎油状物,空气中渐渐弥漫起了一股刺鼻的气味。

    “可以了,鸣锣!“

    杨彦鼻子抽了抽,转头下令。

    尤芒顿时如释重负,亲自敲起了锣。

    “咣咣咣”

    在炸耳的铜锣声中,明军军卒潮水般后撤,弓箭手射箭接应。

    刘曜看的清清楚楚,明军的车阵只有两层,之间约三十步的距离,地面还有些拒马、鹿角等障碍物,可这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已经攻下了第一层车阵,等同于成功了一半,只要再攻下另一层车阵,明军将无所遁逃。

    “嗯?”

    刘曜又注意到,明军后队中,陆续扔出了一些黑乎乎的圆球,可以勉强看到正闪烁着火花,还有少数在天空中就燃烧了起来。

    正当他眉心微拧的时候,却是轰轰连响,眼前突然烧起了一大片火海,熊熊火舌窜出丈许高,火中人影绰绰,惊恐奔逃。

    这个变故发生的太突然,所有人都惊呆了。

    姚弋仲和蒲洪也机械的擦了擦额角的冷汗,明军简直是防不胜防啊,还亏得他们的主力并未参与正面进攻,而是分从左右迂回,攻击明军的侧翼,目前还在路上呢。

    二人不约而同的考虑着是否要差人去传令暂缓进攻,只是看着刘曜那阴沉的面庞,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他们只能寄期望于骑兵望见大火,能停下来不要再冲击。

    熊熊烈焰,暂时阻挡了攻势,刘曜两眼通红,望向了远处的宛城城头。

    到底受了守城兵力不足的影响,之前又有两轮火炮洗地,兵力更是捉襟见肘,涌上城头的明军越来越多,在白刃战中,显然是注重小范围配合的明军更占优势,守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