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颜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晋颜血- 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三十六次,最后涂以桐油编制而成,一副藤甲费时两年,端的厉害无比,除却火攻,天下无他物可破!

    而山越竹甲,想必制法类似,把经年老竹刮开炮制,应不逊于藤甲。”

    杨彦点了点头,紧紧看着前方。

    无论对于竹甲兵来说,还是骑兵也好,两个兵种的碰撞尚是破天荒的头一回,骑兵无坚不摧,堪称冷兵器时代陆战之王,竹甲却有着不逊于藤甲的防御力,箭矢对其无用,究竟是骑兵破竹甲,还是竹甲败骑兵?人人都拭目以待。

    三条粗大烟尘呈左中右三个方向疾速冲向了竹甲军,山莽别看叫的凶,心里却是悬着,尽管他自信满满,竹甲也确实抵挡住了羽箭,可是面临着千军万马的冲击,他的心里仍免不了升起了一丝忐忑。

    虽因距离不足难以将速度催至最大,但纵是如此,四千精骑也造成了极大的视觉震撼,万马奔腾,雷声轰鸣,转瞬之间两军就交接在了一起。

    骑兵对步兵的克制不在于枪刺刀砍,更多的体现在冲撞方面,即使不披具装,连人带马合计三千多斤,以极大速度冲刺所造成的杀伤力亦是无以伦比,一瞬间,沿途挡道的竹甲兵被撞的四散迸飞,筋断骨折,躺在地上哀嚎不止,更有一些当场气绝。

第512章 竹甲之威() 
三支骑队继续向纵深冲撞,只是杨府位于紫金山山脚,又远眺覆舟山,地形还是有些起伏,又受接二连三的冲撞影响,速度不可避免的渐渐减慢,而骑兵一旦失去了高速支撑,杀伤力将大打折扣。

    如今的东海军精骑就碰到这个问题,从一开始纯以战马冲撞即可克敌,到需要挥起狼牙棒,再到竹甲兵展开反攻,优势迅速消减,近万步骑陷入了混战当中。

    其关键,便是箭矢射不穿竹甲,杨彦来的苍促,火炮都在船上,虽说骑兵仗着骑在马上有高度优势,可以居高临下捶击,或以矛刺击敌军的面门咽喉等要害部位,但是山越的藤盾防御力非常强悍,钢制矛尖极少能刺透。

    又因藤盾有弹性,狼牙棒的力道会被化解掉一部分,一锤很难直接毙命。

    而竹甲兵砍不到那么高,就挥刀砍马砍腿,一时之间,双方都有军士惨叫身亡,粗略一算,死伤人数相差不多。

    杨彦大感头疼,以骑兵一换一拼步卒,显然是亏本买卖。

    这时,荀虎突然道:”将军,覆舟山有动静了。”

    战场距覆舟山有近十里的距离,冬季又因民众大量烧柴取暖,雾霭了了,更加遮挡视线,不过军中有远望镜,虽偏色严重,却好歹能分辩。

    杨彦接过望远镜看去,覆舟山脚有明显的兵马调动,断其意图,大概是为接应沈充军,一旦混战过久,极有可能杀来,鉴于并不清楚覆舟山的兵力分布,他觉得是时候收兵了,于是传令吹响撤退的号角。

    “呜呜呜!”

    号角长鸣,骑兵纷纷放弃敌手向回奔,这就是骑兵的好处,可以随时脱离战场,占据着作战的主动权。

    山莽也不敢长驱直追,当即勒住人手,一阵笑骂之后,收兵回阵。

    张健郁闷的回返,施礼道:“末将未能克敌,请将军降罪!”

    杨彦拍着张健肩膀笑道:“此战地形于我不利,我军又初来乍到,人困马乏,能与身被坚甲的山越战成不胜不败,已是出乎了本将意料,张将军何罪之有。”

    张健感激道:“多谢将军!”

    杨彦摆摆手道:“好了,今日到此为止,暂就地休整,咱们好生合计合计。”

    随即就命荀虎着人打扫战场,把阵亡将士的尸体带回,还有毙命山越身上的竹甲,这可是好东西,既有研究价值,也有实用价值。

    其实沈充也眼红竹甲,他亲眼看到了箭矢射不穿,那藤牌也防御力强大,却是没办法,东海军有骑兵护卫,他的军中可没有藤甲守护,以步军出击为了些竹甲藤牌与骑兵干仗,明显不划算,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东海军士卒把一具具尸体,甚至刀枪箭剑都装马运走,有条不紊。

    山莽虽未能真破去骑兵,可打成平手,他已经很满足了,至于收殓同族尸体,压根就没这意识。

    带着哈哈大笑,山莽回归阵中,苏逸迎上前,恭贺道:“东海军自出道以来,从未有过一败,即便是石虎,都被杨彦之打的大败亏输,今日却在山主手上吃了憋,山越精兵果是名不虚传,令苏某大开眼界啊!”

    山莽毫不谦虚,狂笑道:“今日算那姓杨的走运,老子带来的儿郎太少了,若是能聚两万山越,现在老子就敢去灭了他。“

    ”哦?“

    司马冲、苏逸隐秘的相视一眼,照这莽汉的口吻来看,山越精兵应该还有,以往是山越和沈充单线联系,可如今有的是机会挖沈充墙角啊,如能笼络来山莽,要他沈充这疯人又有何用?

    就连王应都是神色一阵波动。

    司马冲望向山莽的目中,现出了柔和之色,随口就是一张张大饼甩了出去。

    通过清点,东海军骑兵战死两百余人,在四千人规模的战斗中,一役战亡超过5%,算是损失惨重了,尤其对方还不是弓弩兵,只是在作战序列中地位最低的刀盾兵,山越的死亡人数也类似。

    面对这种结果,杨彦非常无语,他终于体会到了孙吴毕两代之功,耗数十载精力与山越作战的无奈,还亏得这不是山地,假如在山地里碰上山越,这仗真没法打。

    稍微让他好受点的是,死了多少山越,就缴获了多少竹甲,虽然有或多或少的破损,但修补下都能用。

    这时,一名千牛卫上前,施礼道:“将军,甲已备好。”

    之前杨彦吩咐把一具半破损的竹甲挂在一木桩上,与自己军中的竹甲做对比测试。

    杨彦点点头道:“走,过去看看!”

    一行人跟了过去。

    首先由神臂弩在百步射击。

    两名千牛卫端起弩,略一瞄准,同时扣动扳机。

    “咻咻!”

    两道乌光闪过,其中一枚射入自有竹甲,矢没寸半,竹片迸裂,另一枚射中山越竹甲,竟被弹了开去,之后把距离移近,从八十步开始,每二十步一移,一直移到二十步,弩箭才没入其中。

    要知道,山越不光有甲,还有盾,即使射穿了盾,也未必能射穿甲,况且这是威力强大的神臂弩,如果换了一般的大黄弩或者强弓,二十步都未必能射穿,而短短二十步距离只需要一个冲锋就能跑过去,直接砍杀弓弩手。

    这个结果让人震惊。

    任让也是皱着眉,许久才道:“将军,任某有一策。”

    “哦?”

    杨彦问道:“请讲!”

    任让底气不是太足,沉吟道:“今观那山莽,乃一莽夫,故用计当为首选,应诱其入绝境,施以火攻便可!”

    杨彦又问道:“山越不会不明竹甲弱点,怎肯轻入险境?若不能全歼,怕是难以重施故伎。”

    任让道:“依山莽骄狂禀性,明日还会来挑战,将军不必理会,甚至轮番骂战,也无须多理,将军可于这几日内,环营寨掘一深壕,以木板覆之,移来土石遮挡,待得完成,将军再作忍无可忍,派军迎战,随即佯败,必将山越引来,然后遣伏兵抽去木板,以长壕断其归路,再投掷火弹,当可悉数全歼!”

    提炼石油得来的副产品重油,虽然还没造出燃烧弹,但是把油晒干之后,接上引线,可以做出手头投掷的燃烧弹,如果投在硬地,还会迸裂,具备相当的威力,这次南来,全军带了不少,还有汽油,也带了些。

    众人点头称是。

    不过杨彦却是望向了覆舟山方向,眉心紧拧,片刻道:“我军轻装简行,粮草箭矢有限,若是覆舟山出兵,哪怕只是拖住我们,石头城、乃至幕府山都会发兵往来,甚至王敦会从姑孰出兵,故不可轻动。

    传令,着水军入后湖,待我军反击之时,立刻攻打覆舟山。“

    当时从长江,可以经幕府山与狮子山之间的凹地直接进后湖,水面最宽处达十里,每当江水涨潮,滔滔碧浪翻涌,一条明显的绿线涌入后湖,乘风破浪,打上湖岸又倒卷而回,白浪滚滚,发出如雷鸣般的巨响,蔚为壮观。

    而东吴时孙权观水军操演,携百官与家人从城内乘船横渡后湖到湖北岸大壮观山(今红山动物园)观礼台,南朝时陈高宗也在后湖观演,有步骑10万陈于湖边,楼舰五百艘出瓜步江,场面之大,于今难以想象。

    张健连忙道:”将军,倘若王敦封锁水面,那该如何?“

    杨彦冷冷一笑:”他不敢!“

    ”不错!“

    任让点了点头:”后湖紧邻苑中,王敦若是敢封堵水路,难道就不怕将军大怒之下鱼死网破?更何况他未必能封得住浩浩荡荡十里水面,而我船上弓矢充足,还有火炮,他若真敢封,或可以舰船为垒,灭他水军主力,反倒是好事。“

    ”确是如此,在大江上,本将承认荆襄水军舟多势从,但在幕府山下,十里的水面能管什么用,不怕他来,就怕他不来,快去!“

    杨彦挥了挥手。

    “诺!”

    几名千牛卫策马而去。

    

第513章 水军入湖() 
(谢谢好友大隋后裔的2000大赏)

    天色渐渐黑了,虞喜虞仡两兄弟告辞离去,袁家三兄妹没敢回家,暂时留在了杨彦军中。

    因匆匆赶路,没带营帐,不过有睡袋,钻进去比营帐还暖和,马匹则在肚子裹上皮毛,全军饭后抓紧时间休息。

    待得深夜,又唤醒部分士卒,分两班忙碌起来,默不作声的挖掘一条阔深各一丈的长壕,并迅速把泥土转运到后方,不留一点痕迹。

    好在军中人多,大家各干各事,有挖沟的,有运土的,有去远处伐木,打造木板,到天快亮的时候,再盖在沟上。

    接下来的两天,果不出任让所料,山莽来叫战了,杨彦自然坚守不出,严阵以待,山莽就喝令军卒大声叫骂,怎么难听怎么侮辱人怎么骂。

    杨彦则挑了些演技不错的军士布于前,脸面恰到好处的堆出气愤与憋屈之色,做出一副受不了辱骂却又碍于上头严令只得强行忍住的模样,令山莽愈发的嚣张。

    可东海军就是不出阵,他也没辙,他只有四千精兵,不敢来攻,如果全军压上,因别的军卒没有竹甲,面对骑兵冲击反而会因溃乱导致全军大败,战局一时僵着了。

    满朝公卿的目光都投了过来,远处探马林立,也在这一天,朝庭使君抵达了广陵,召陶瞻与一众僚属听宣,耐着性子听完之后,陶瞻打发走使者,便冷笑道:“好一个杨彦之,本将倒是小瞧你了,老子尊你为盟主,你倒把老子全家架火上烤,各位都说说,老子要不要进京?”

    “进什么进?那杨彦之早晚回去,难道留下我们和丞相斗,他坐收渔翁之利?”

    “不错,旨不能接,接了就是拥立新主,将军应按兵不动!”

    阶下一片反对声,只有皇甫方回始终没开口。

    陶瞻双手一压,喧闹渐渐止住,才向皇甫方回问道:“长史如何看待?”

    皇甫方回反问:“某先多嘴问一句,将军是何想法?”

    “这”

    陶瞻略一迟疑,便道:“此事摆明了是那姓杨的不安好心,想引我陶家与丞相死磕,不过危机危机,有危便有机,我家出身低微,三代公卿方为士族,算上我老子,要到我儿子那代才敢以响当当的士人自居,谁能等得起?

    如今朝庭连废两帝,晋祚欲坠,各家士族又被杨彦之与王敦相继压制,此正为我寒素之辈大展拳脚之时,我家若是能抓住机会,奋力一搏,或能少走数十年弯路,于当代崛起,故本将实是难决,杨彦之抛出了好饵啊,要不先以书信请示家君,再作回复,如何?“

    皇甫方回捋须沉吟:”书信往来广州,最少两月,朝庭可等得起?杨府君可等得起?况将军推举杨府君为盟主,若是有手令召将军入都议事,将军去还是不去?“

    陶瞻突然意识到,自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举杨彦为盟主,本意是把杨彦往火坑里推,与王敦死磕,顺带着解广陵之危,自家坐收渔翁之利,可是没料到,杨彦一入京就废了司马冲,立司马昱为帝,根本不在乎与王敦决裂,让他的谋算去了一半,还平白送了名份大义给杨彦。

    因为杨彦是盟主,可召集天下群雄共讨王敦,这份大义可了不得,尤其杨彦手握雄兵,真要打出盟主的旗号,怕是群雄附从如雨,不敢不来,如今自己就面临这份窘境。

    “娘的,竖子奸滑!”

    陶瞻狠狠一拳击上几案,不忿的大骂,随即问道:“依长史之意,本将应入京就职丹阳尹?”

    皇甫方回面色微变,什么叫依自己之意,这分明是出了任何差池都往自己身上推,心里不禁寒意上涌。

    想自己玄祖乃后汉名将皇甫嵩,拥击破黄巾之赫赫天功,哪怕历两晋衰弱了,也不大看得起陶家的军阀作派与奚人出身,之所以为陶侃效力,主要从祖父到父亲那辈,族中无人出仕,哪怕是累世公卿,三代无人也难保门庭不坠,更何况皇甫家出身于安定,远离两晋的权力中心,在朝中没有奥援,真要去了建康,也多半沦为街头的流浪士人之一,因此不得不投靠陶侃,混个温饱。

    这倒不是真认同了陶侃,如今陶瞻又给他来这一出,去意已渐生,毕竟两帝接连被废,对于即得利益阶层意味着动荡,但对于他这类落魄士人,动荡则意味着机会,不破何以立之?

    不过皇甫方回清楚陶家父子为人狠辣,只要自己稍微表现出一丁点的私心,都会被陶瞻无情斩杀,故认真答道:“在某看来,杨府君他日必取广陵,以将军兵力,实难抵挡,倒不如及早撒手,免得背负上丧地失土恶名,况杨府君身被名份大义,若召将军,将军除入都,别无二路,故不如进京就职,领中领军与丹阳尹,亦是高官显职,谅那杨府君不敢再对将军呼来喝去。“

    毛宝问道:”倘若杨彦之以盟主之名驱使将军为先登进攻王敦,那该如何?“

    皇甫方回沉吟道:”理该不至于,他这盟主本是将军推举而来,倘若上位之初,便驱使将军与王逆两败俱伤,天下众目睽睽,谁能服气?“

    ”好!“

    陶瞻大声叫道:”长史言之有理,陶某这就进京就职!“

    ”且慢!“

    皇甫方回拦住道。

    ”呃?“

    包括陶瞻在内,众人纷纷把不解的目交投来。

    皇甫方回拱手道:”京是要进,但不必急于一时,杨府君刚一入都,就废去王逆所立之主,料王逆不会善罢干休,双方必有争斗,将军不妨拖延些时日,静观建康风云变幻,待局势明郎再入都不为迟。“

    ”哈哈哈哈“

    陶瞻哈哈大笑道:”妙,大妙,就让那杨彦之与王逆先狗咬狗,来人,去告之朝庭使者,既是陛下有召,陶某敢不从命?不过渡江非仓促事,广陵也须与三弟(陶夏)交接,准备妥当,即刻渡江。“

    ”诺!“

    两名亲信快步而去。

    一连数日,东海军高挂免战牌,任由山莽在阵前叫嚣,虽然杨彦一副坐看天下风云变幻的模样,但在公卿士庶间,各种流言开始传出。

    有人惊叹于山越的强大,暗中向山莽抛去了橄榄枝,有人预测,王敦必会四面合围,围剿杨彦,杨彦还是轻敌了,仅带万骑南下,恐怕是有命来,没命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