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鲍靓这一大家子也跟随杨彦回府,路上许杰还凑过来,吞吞吐吐的问道:“火浣布真乃奇物也,不知杨郎可有多余的?若是有,这块嘿嘿。“
”无妨,拿去便是!“
杨彦豪爽的挥了挥手,也就是这小子没去过郯城,去了就知道,石棉算个什么玩意儿?
石棉他暂时不打算拿出来卖,主要是给建康富户喘口气的机会,先销售纯粹的奢侈品,待市场差不多饱和了,再销售具有一定实用功能的奢侈品,循序渐进,慢慢套取家财。
待回到府中,已经是一片忙碌,看着那诺大的庭院与宽阔的视野,袁耽两个妹妹啧啧赞叹开来。
其中之一叫嚷道:“杨家郎君,何时开饭啊?“
”休得无理!“
袁耽回头喝斥。
另一个嘟着嘴道:”饿了还不能说两声啊!“
”别急,别急,再等一等!“
杨彦呵呵一笑:”我在郯城,结合当地特色,研究出了几道菜式,今天趁着送岁做给你俩尝尝鲜,当然,要是真饿了可以吃现成,不过吃饱了吃不下美味可别怪我没提醒噢!“
”那“
两个女孩子双双看了一眼,一个为难道:”那妹们等等吧,如果不好吃,妹们以后可再不会信你了。”
另一个则是责怪向袁耽:“阿兄,你看看人家杨郎,妹都怀疑谁才是自己的阿兄。”
袁耽无语的摇了摇头。
裴妃眉头却皱了起来,汉末廷续百多年的乱世,使得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儒家名教失去了魅力,士人对两汉经学的繁琐以及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厌倦,于是转而寻找新的,形而上的哲学论辩。
在这样的大背影下,玄学应运而生,以立言玄妙、行事雅远为玄远旷达,江东士人受此影响,对尊卑礼仪反不如北方大族那般讲究。
裴妃正是出自于北方大族!
虽然男女同席进餐,她可以接受,毕竟她自己就是女人,自然不会有杨彦上桌她不上桌的说法,可是男人下厨做饭就有些夸张了。
于是忍不住道:“杨郎你身为一方方伯,庖厨事岂能为之,你和慧娘还是带着两个小女郎在府里随意逛逛罢,这一带的景色颇值得称道,饭食自有下人准备。”
荀华笑道:“王妃,你不知道的。杨郎其实挺喜欢做饭的,口味也非常独到,今天是除夕,就让杨郎去罢,况且嵇叔夜还打铁呢,杨郎下趟庖厨也不算什么吧?等做出来呀,包保王妃赞不绝口,平日里没什么机会做饭,今天趁着新年,就让杨郎过过瘾吧。”
裴妃不是那种迂腐的妇人,见没人反对,只得横了杨彦一眼,摇摇头道:“也罢,孤拭目以待!”
杨彦自信的拱了拱手:“王妃放心,在膳食方面,我自认第二,天下无人敢称第一,荀华你给做个证,我可有吹嘘?”
荀华用力点了点头:“杨郎确是大实话,虽然在郯城弄出了不少菜式,下面人也学着做,但不知怎么着,总是没杨郎做的好吃,对了,既然做了,就多做几份,顺便给老郎主和女郎送过去!”
“嗯!”
杨彦匆匆而去。
第271章 新立道门()
自从进入膳堂,杨彦再也没出现过,他让人把需要的食材送来,然后把厨子、下手之类的全赶了出去,紧闭门窗,非常神秘。
袁女正和袁女皇心内好奇,不时就凑过去,想看看这家伙究竟在忙活些什么,可门窗紧闭,又不好意思敲门,虽是心痒难耐,却没丝毫办法,只得一次又一次的好奇而来,悻悻离去。
过了片刻,膳堂里开始有丝丝缕缕的香气顺着门窗缝隙飘了出来,那肚子简直是咕噜咕噜,一串串的叫。
当天际最后一抹鱼腹白消失在地平线的时候,所有人已在正殿落坐,女亲卫把一份份的菜式端到各人面前,光是那鲜艳的色彩,就令人食欲大增,更提直往鼻子里钻的香气了。
裴妃仔细观察着满满一几案的菜式,材料还是那些常见的材料,但给她的感觉就是新奇。
比如那清蒸鲈鱼,这是道老菜,本应是雪白的鱼肉,撒些姜片、蒜瓣及葱条等等去腥辅料,如今却成了枣木颜色,散发出一股浓郁的酒香,没任何鱼腥味。
这是现代名菜,酒糟鱼。
又见另一盘,以梨块、柰子块、柑桔瓣、脆萝卜条、胡瓜条等多种瓜果淋盖着乳白色粘稠状液体混合搅拌在一起,色泽缤纷,蔬果香中夹杂着淡淡的蛋奶香味,令人唇齿生津,一口口的口水直住下咽。
奈子搁现代叫做花红,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小苹果。
另有一大碗丸子汤,丸子白里透红,散发出泌人心脾的肉香,汤里点缀着碧绿蒜叶子,清爽而又诱人,裴妃都有了种捞一个放嘴里尝尝的冲动!
其他菜肴也各具特色,都是以她从没见过的烹饪方式制做,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材料原有的色彩,鲜嫩异常,林林总总,每人面前十道菜,寓意十全十美!
由于荀华有孕在身,吃不得荦腥,为了这一餐,杨彦花了大力气,当时流行的五味脯,跳丸炙等名菜一个都没做,全部是现代菜式,以清淡为主,注重色和香的搭配,辅以水果色拉及煲汤。
当然,由于原料限制,色拉酱不可能如现代那般丰富,只能以蛋黄、糖、白醋和鲜奶调配,好在色拉酱的火候在于搅拌,经他那纯熟的手法搅拌,味道也独具一格。
荀华心里甜甜的,菜一端上来,她就知道是为自己做的,或许也有在王妃跟前露一手的意思,可不管怎么说,是以自己为主。
这一席菜,确实出乎了众人的意料,许杰便是问道:“杨郎,这都是什么?我怎么从没见过?莫非北方常吃这些?不对啊,北方哪有如此精致的菜式?”
精致是许杰所能想出的唯一形容词,他觉得一道道菜式有如一件件艺术品,当得起精致二字!
“嗯!”
葛慧娘和袁耽两个妹妹连连点头,尤其是葛慧娘想到自己以后有口福了,不禁羞羞的瞥了杨彦一眼。
那个时代,男性钻厨房并不丢人,甚至于拥有一手好厨艺也是傲啸士林的资本之一,在士人之间,我有你无,我会你不会,就是值得夸耀的资本。
荀华也瞥了眼慧娘,笑道:“时候差不多了,请王妃开始吧。”
这个家是杨彦的家,本应由杨彦至开场辞,但老丈人和丈母娘都在,轮不到他说话,而裴妃在名义上是杨彦的主君,由裴妃主持最合适。
“那孤不客气了!”
裴妃端起酒盅,笑道:“废话不多说,仅以此杯贺鲍老神仙与许老神仙大获全胜,未来一统道门!“
两个老神仙的眼里,都有了些迷糊,是啊,一统道门是每一位师君的愿望,却因着黄巾之乱,已经不可能了,任何当权者不会任由道门一统,重蹈黄巾之乱的覆辙。
鲍靓暗暗叹了口气,举杯笑道:“谢王妃吉言!“
众人均是一饮而尽。
席中其乐融融,都对这满席珍肴赞不绝口,尤其是袁耽两个妹妹。
虽然有了钱,但袁耽并不是个细心的主,两个妹妹吃饱穿暖,他已经觉得尽到了一个兄长的责任,怎可能费尽心思弄些美食去讨两个妹妹的欢心?
平时家里吃的还是老一套,只是多了些鱼肉,而今天这一席,真真开了眼界,每个人都开怀大吃,唯有许杰,仿似心事重重,不时向杨彦敬酒,说话三分,摆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今天他从大父嘴里得到确切消息,为杨彦保了媒之后,就回庐山,从此不履凡尘。
许逊虽清心寡欲,却心志坚定,作下的决定,轻易不得更改,而今晚是劝说的最好机会,原本他打算请杨彦帮忙,可杨彦一回府就钻进了膳堂,照不到面,这时唯盼杨彦能读懂他的心声。
杨彦前世是当老师的,老师不能死当,面对的不是知识份子,就是主管领导,说话也是三分,留七分自己琢磨,许杰的心思不难猜。
于是向鲍靓拱了拱手:“不知老神仙对道门所知可多?”
鲍靓眼里精光一闪,哼了哼:“你小子想问什么,莫非以为老夫不知?自张鲁降曹,汉中民数万户迁徙以填长安及三辅,而曹孟德虽未禁天师道,但随着张鲁于建安二十一年身亡,又因离开故地,体系零散,祭酒信徒流落他乡,势力大减。
魏文帝代汉之后,下诏禁淫祀巫祝,道门遂由明转暗,日渐神秘,又因张鲁身故,无所统领,老旧祭酒渐渐衰亡,乃至道徒各行其事,乱象频生。
如自建安、黄初以来,诸主者、祭酒人人称教,各作一治,不复按旧道法,亦有道官道民贪财好利,不守教规,及至如今,愈演愈烈。
我江东地面的天师道,迄至汉末由中原巴蜀传入,衍生出如于君道、帛家道、李家道、清水道等一系列支派,于世间作伪,攻错经道,惑乱愚民,托言老君当治,李弘应出,代天宣化,普济万民,每每返逆者众,称名李弘者,岁岁有之,诸多弊端,老夫岂能不知?”
鲍姑道:“其实我家已经算不错了,所出大多由田亩,并不强索信众财物,而别家祭酒,掠他民户赋,索其财物,不恤鬼神,以忧天道,男女老壮,不相呵整,为尔愦愦,群行混浊。”
葛洪叹了口气道:“老君曾言:吾初立天师,授署道教治箓符契,岂有取人一钱之法乎?然天师道时至今日,已背离了老君初衷,奈何百年传播,根深蒂固,乡民愚信,祭酒盘根错节。
老夫明白你的意思,无非是趁着丈人与许老神仙名望一时无俩,借此整顿道门,可此事不吝于与天下道门为敌,知易行难啊!“
杨彦点点头道:”自古但凡革新,必有重重阻力,故不如推倒重来,天师道亦如此,重整天师道,不如另立新道,制订出完善的教规与教义,另造一套班子便是。“
“哦?杨郎请明言!”
连许逊都大感兴趣,白眉一抖,忍不住问道。
杨彦拱了拱手:“小子倒有几点浅见,请鲍老神仙、许老神仙、世叔与世叔母参详“
杨彦着重提出了以下几点,第一,废除天师道祭酒世袭制,改为师徒制,由弟子中择贤能,传其衣钵,以防不肖子弟倒行逆施,错乱道法。
第二,废除租米钱税,信众自愿供奉香火钱。
第三,增加戒律和斋仪,变革原始天师道中杀牲血食、疯狂自虐的落后习俗,而这一点,也常常为释门和士人嘲笑。
第四,改进修炼法门,天师道的修炼方式很简单,只诵老子五千文,道民有病,道官为其祈祷,作三官手书,病人饮符水、叩头思过等较为原始的手段。
第五,整理道门典籍,把杂乱的道教典籍整理分类,杨彦根据道藏,提出了三洞真经的概念,即洞真、洞玄与洞神三大类。
第六,修神仙谱系,当今天师道中,信奉的神仙比较混乱,有尊奉上古时期修仙得道的神仙真人,有遵奉元始天王为最高神,也有尊奉元始天尊或三官帝君,林林种种不一而足。
又由于佛门传入中土,神鬼仙灵的数量也大为扩充,如众多的天尊、道君、天神地祇、三十二天帝、五方帝君、十方度人不死之神、星官、五岳山川之神、阴曹地狱鬼官等等,而这些神灵,名号变化无常,关系杂乱不清,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杨彦据此推出真灵位业图,以图谱形式,按阶次排列,使杂乱的神仙有明确体系,具体分为七阶,每一阶有主神排在中位,次神分列于左、右位、散仙位和女仙位。
七阶主神分别为,第一阶玉清元始天尊,第二阶玉晨玄皇大道君,第三阶太极金阙帝君李弘,第四阶太清太上老君,第五阶九宫尚书张奉,第六阶右禁郎定录真君茅固,第七阶丰都北阴大帝。
这一讲,就一发不可收拾,近七百名左右仙、散仙与女仙,如数家珍,信手拈来,杨彦详述着各自的来历出身,在人间造下的福泽,令在场众人均是膛目结舌!
第272章 道名正一()
谢谢好友乾坤雍德的打赏)
这一讲,足足讲了一个多时辰,旁人完全插不上嘴,几案上的酒菜,凉了又温,女亲卫都端上来好几次了,好不容易,杨彦才意犹未尽的收了口,问道:“此为小子浅见,不知两位老神仙有何看法?”
“慢着,慢着!”
鲍靓连连挥着手道:“彦之啊,依你之意,新开道门确是面目一新,亦符老君本意,但老夫就想知道,你是从哪里得来的成套体系?“
杨彦暗暗一笑。
他改造天师道倒不是为己所用,政权与教派相结合是非常恐怖的,也是中国历朝历代的大忌,杨彦自然不会例外,他的目地有三。
一是天师道的祭酒世袭制在本质上是秘密结社的性质,放在后世,凡是不经朝庭认可的都是邪教,道官必须要由官方任命,控制在手。
现有佛道二教看上去温和,但在更早的时候,是能要人命的,道教有黄巾之乱,孙恩起义,还有很多假托李弘之名的零散起义,多不胜数,而佛教在刚传入中原时,也是两手血腥,北魏时期曾有僧兵作乱,聚五万光头,破州灭郡,一时威风无两。
李弘就是道典中的救世真君。
其二是弘扬行善积德,修桥铺路,敬老爱幼,逐渐消灭以符水治病的陋习,以新道代替旧道,既起教化作用,也给予民众精神上的寄托。
其三是弘扬道门,禁绝沙门。
道门再有不好,至少修今生,而沙门玄玄虚虚,好吹牛比,教人不思上进,鼓吹来世,这全是从身毒传来的恶习,绝对于社会有害,趁着现在沙门影响力不强,正是铲除的好时机,即便实在铲除不了,杨彦也不允许沙门拥有庙产,更不允许广蓄奴仆,沙门只能走大悲寺的道路,过午不食,不沾金银,一切生活所需皆靠乞讨得来。
裴妃也目含深意的笑道:“杨郎,你在郯城有郯子给你托梦,但郯子还在老子之前,总不会托老子五千言给你吧?“
”扑哧!“
葛慧娘和袁耽两个妹妹均是掩嘴轻笑。
袁耽也是一拍几案:”是啊,杨郎就别隐瞒了,到底是哪位神仙给你托的梦?“
许杰故作神秘道:”莫非是道祖他老人家?“
看着一众小儿辈向杨彦发难,葛洪夫妻微微笑,鲍姑又多催促了句:”彦之,家君在问你话呢。“
杨彦正色道:”若说生而知之,恐怕没人相信,在坐不是自家人,就是至交,我也不愿隐瞒,我出身于形意门,一身本事,皆是师门所授,天下太平时,采菊东篱下,悠然看南山,当天下大乱时,便有弟子出山,拯万民于水火,解天下之倒悬,某不才,正是形意门这一代的出山弟子,其他事涉师门机密,不能多说。“
真的假的?
众人面面相觑,本来这种话当胡话听听就好,可是看着杨彦一本正经的模样,再联系到那一身鬼神莫测的本事,说不定真有几分可能呢。
许杰试着问道:”杨郎,形意门可是仙家门派?“
杨彦神秘的笑道:”师门法度森严,非我门中之人,哪怕密如良友,亲如夫妻,亦不便告之!“
”啊!“
袁家俩姐妹满的羡慕之色,小女孩最仰慕英雄,也没什么门第之见,在她们眼里,杨彦近似于无所不能,别的不谈,光这一席菜,就征服了她们的胃。
其中之一叫道:”杨家郎君,形意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