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抗战走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湖西抗战走廊-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给我哦。”他把双枪放在桌子上。

    张华杰瞄一眼彭琦辉的配枪,“还是那两把盒子呀,我还认为鸟枪换炮掂上白朗宁了呢。”

    彭琦辉可不喜欢别人戏耍他,“懂个啥?还是盒子好,弹量大,射程远,应手,这好玩意,你就别惦记了。”

    “不惦记不惦记,”张华杰变戏法似的给他端来一碗菱角米粥,放在桌上,呵呵一笑,“放心放心放你一百个心,不讹你。你呀,除了有个专署大领导的空架子,啥都比不了咱,在专署,怕是高粱面的窝窝头都吃不饱吧?哪赶这儿富?”他们都是115师侦察科的老班底,话说起来没轻重,“怕是走了周处长的后门,你是上这儿来享福的吧?”

    彭琦辉端着瓦盆把洗脸水泼到院子里,端起菱角米粥,沿着碗边,弯长弧线,美美吸了一大口,“呵,香,香香!为它也得赶着来,来晚了,这菱角米粥不就喝不上了?”

    “喝上了,菱角米专是微山湖里产,湖有多大,菱角米就有多少,管够管饱管的你喝撑喝不了。”张华杰又拿来两截米粉藕,藕瓜儿像煮熟的猪蹄,胖乎乎,圆匀匀,散着热气,看一眼嘴就馋,“湖边上,就这一样不好,粮食稀罕,拿藕凑数,咱就一原则,饱就好。”他掰开一节自己先咬,“四老虎现在正得老龟田的宠,象把骨头都扒到窝的狗,正愁着没处撒欢呢,现在就是把微山湖的冰冰全放进他的被窝里,他可是也不觉得凉。”张华杰见彭琦辉不进槽,故意先铺垫地装着突然想起来 ,“哎,对了,妇运部不是来人了?你的手够长的呀。”

    “啥?妇运部?所有来人,都是咱公安队,咱手下!”彭琦辉就是有耐心,就是不入槽, “哎,你说哪里了?四老虎?那好,他乍翅,腻歪,咱就顺势给他来个凉水煮螃蟹,让他凉快到盖红爪子掉。”彭琦辉接过米粉藕,咬一口,硬是不接他的茬,“嘿,真是一百里外,两个世界,老古语说得忒准!把高粱米塞进藕眼里蒸,又甜又脆又压饿,亏您想得出来,比曹县的干蒸高粱米强到不知多少倍。”彭琦辉边咬嚼边巴结,“那家伙儿,不光剌嗓子,难咽,还散,得两手捧着吃。”

    “那好,等打下了天下,你在这里坐县长,老鳖、螃蟹,可着劲地每天啃个饱。”张华杰着急又无奈,再给他添一碗菱角粥,拐弯抹角转圈儿往回道上撵。

    “呵!这样的美差,你让?”彭琦辉嚼着米粉藕,“周处长算是算准了四老虎的卦:自我膨胀,目空一切,认为他是国民党不敢惹、八路军惹不动,又抱上龟田的大粗腿,当了伪军的大司令,满湖西他最能。鉴于目前我们处于劣势,力量不足,暂时避开锋芒,不正面接触,使我们的拿手好计,乘其麻痹,密除首恶、敲山震虎……哎哎,你咋心不在焉的?喔…坏了坏了,嘿,忘得干净净的,”彭琦辉一拍脑袋,夸张的装着刚想起来,急忙放下粥碗,“这没媳妇的就是和有媳妇的不一样,咱可是看在这招待这么热乎的份子上,”就朝门外一嗓子,“张蕴涵!”

    “到!”随着清脆的应声,门外进来一位少女军人,窈窕的身材将八路军装勾勒得婀娜多姿,俊俏的脸庞晰晰生辉,一对酒窝,分外抢眼,她的出现,使黑暗的屋子嚯地一亮。

    彭琦辉得意地介绍,“张蕴涵,咱的兵,专署妇运部转来的,现任公安队宣传干事,哦哦,张部长的高徒,张蕴涵,向张局长报告。”

    张蕴涵“唰”地立正,敬礼,“张局长,公安队宣传干事张蕴涵,奉命向您报告!”然后笑嘻嘻的搓着手,扭着身子,甜甜的笑说着话,“嘿,姐夫……嘻。”

    “笑啥?”彭琦辉把脸努力一沉,“是不是觉着张局长脸黑人丑说话又侉不中听,配不上你们张部长?那看跟谁比,在非洲,准是英俊伙子小白脸儿。”

    “彭队长说错啦,张局长张部长可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儿,”说着话,张蕴涵从背后拿出一个包袱,“张部长捎来的,给。”

    张华杰一脸惊喜,接过来急忙打开,是件毛背心,“我就说,能不心疼咱?只要有妇运部来人,就一定会有东西捎来,这不?一个字,暖!”

    张蕴涵甜甜的说:“张部长亲手纺的线,亲手织的,我看见的。”

    彭琦辉撇腔,“还是有媳妇好呀,知冷知热的。别看她部长主席台一站,威风八面,对你心可细呢,光想着你,说湖边潮气重,注意枪伤别犯了。”

    “那当然,咱媳妇!”张华杰昂着头,兴高采烈,心满意足,“你,白匪儿一个,哪有这福气?莲子,是不!”

    “张部长让我没人时候喊姐夫,说你准高兴,姐夫。”张蕴涵欢快地跳着步子,小鹿样的满屋转。

    “喊哥也中,你的姓可是我给的,咱是一家人。”

    “姐说,喊姐夫,亲!”

    “哎哎,姐夫是在没人时候喊,守着外人别叫,让人吃味儿。”张华杰手指头偷偷一指彭琦辉,眼却不离身地瞧那娇美的身姿。

    彭琦辉却没窝憋,故意没看见他的栽花移木,“啥呀,再姐夫也是我的兵,不信?试试?张蕴涵听口令,立正,向后转,目标门外,起步,走!”

    张蕴涵努力地紧绷住笑脸,按照命令,夸张地踢着正步往外走。

    彭琦辉看着她的背影,“这丫头,别看没正形,可聪明着哩,能跳能写还能唱,嘴巴子一套一套的说不过她。”他对张蕴涵太满意了,“真不枉咱小棉袄把她捂过来。”

    张华杰大大咧咧,“啥师傅带出啥徒弟,虽说有你一功,主要的还是你嫂子教导有方,只是让你捡了便宜。”

    ……

    屋子里又归于平静,张华杰把背心叠好坐下来,“周处长可是摸到了四老虎的胸脯上,指导的法子好,咱就顺着这道儿走,给他四老虎来个神龙见尾不见首,等他数清豹子身上的钱窝窝,也该喂豹子个半饱了。”

    “上阵紧三脚,明儿就挠挠四老虎的胳肢窝?”

    “行,让民警们先睡他一天,养足精神,明晚好行动。哎,伙食班昨天抓了一天的鱼,三柳筐,全是一斤多的大草鱼,哦,还有红尾巴四鼻子的大鲤鱼呢,让同志们可劲造,解足馋。”

    一听鱼能可劲地造,彭琦辉馋得口水差点落下来, “哎哎,草鱼红烧正好吃,那鱼肉又软又硬满口香,薅把野茴香枝加上更带劲儿,吸!”猛瞧见张华杰偷笑,连忙正色,“哎对了,老马腰病又犯了,给他缝袋子盐粒炒热,他在公安处袋子里装的是沙子,那个不顶事,粗盐粒好,治病还暖和。”他光馋鱼了,忘了政委马子晓现在正忙活,赶忙把话题转过来。

    “呵,光你知道老马的腰病呀?我们是瑞金时的战友,有原版!他在娄山关上负的伤,是汉阳造打的,还是我背他下来的呢,你‘白匪’,那时候正享福,哪知道长征的苦?咋知道急攻山头这个茬?”张华杰又揭他的“短”,“早炒好啦,叫通讯员送到他房里去啦。”

    “咳,你又白匪白匪的,咱‘国共’早成一家了,没政治,破坏统战大业。”彭琦辉无奈摇摇头,端起土碗喝起来。他曾是国民党109师的小勤务兵,长征结束最后一仗在直罗镇被抓了俘虏,而后成了罗荣桓的警卫员,这个茬,张华杰这帮子老伙儿哪能忘?时不时的拿出来揶揄他一番。

    “不管咋说,你比咱低一班,赶快补习吧。”

    “补习费可不能收!周处长给咱的总原则是:镇压坏中坏,争取两面派,把湖西建成平坦大走廊,保证干部和物资安全、顺利的过往。”

    “就这么办,”张华杰边收拾桌子边说话,“你先睡会儿,走了一夜路也怪累的,我去召集局委会,好好谋划谋划,定出个细道道!”

    “关键要巧,狠,达到七寸上。”

    “那就先从对他有影响的开刀,把他的骨头拆散架,把他震趴下。”张华杰说完,拿着大碗走出屋……

第三节 色棍军师先被敲() 
3、

    色棍军师先被敲。一连串精妙的袭击,四老虎觉出了屁股底下的鏊子热。也知道了,鬼子的“恩”不是好报了,自己的官不是好当的,他后悔,晚了。

    由于水气浓、重,吸热,微山湖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气候,气温要比平原、山区低一些。

    这初秋的夜晚,天色阴沉沉,飘着牛毛细雨,还刮着风,阴冷阴冷的。紧挨羊山炮楼的南营子村,像死一样静,像锅底一样的黑,远远近近的,只有刘家大院的门楼子上吊着的两盏汽灯,显出村子的存在,那汽灯,贼亮贼亮,照得老远,也老远地就能让人看见大门上贴的两个斗大的红喜字。

    这是刘大炮的又一个新家,老小子不知死,前天,用十斗麦子又娶了个新媳妇,三天了,硬倦在被窝里没出门。

    汽灯底下,站着两个抱着长枪的匪兵,靠在门框上打瞌睡,看那架势看那腰身,就像两条趴门框上的赖皮狗。

    一阵山响的脚步声,由远到近传来。

    “哪儿人?嘛的?站下站下!”

    脚步声惊醒了在刘家大院高台阶上站岗的匪兵,匪兵气势凶凶地拉响了枪栓。

    “瞎了狗眼,连俺也不认识了?您他奶奶的,找死!”黑暗中,气昂昂快步走出来一群人,打头的正是彭琦辉。此时,他一身匪人装束,黑色丝绸的对襟夹袄,大敞着怀,露出里面的白褂子,腰间扎着宽边牛皮带,牛皮带上对插着两只驳壳枪,枪缨子晃晃地像火苗,分外抢眼,底气十足的大嗓门,震得两只大汽灯直打晃,一看就知道不是凡间人。再朝后看,是四个鬼子官,一色的大皮靴,王八盒子枪,标准的城里的宪兵队,还是来找茬的。

    今晚上,他们算准了,刘大炮耍单,闪了他,少说掀了四老虎一膀子。

    “八格牙鲁!” 彭琦辉大摇大摆地走向前,老远就骂伪军们都听得懂的日本话,“我是龟田队长的翻译官,这四个是皇军的大官。快去,叫你们刘队长那个龟孙老王八蛋出来,有事!”一把拨拉开伸来的步枪身,顺手,朝近处的一个匪兵尖猴儿脸上,啪啪,摔了两个大耳光,那个脆,那个响,那个利索,扇地那匪兵两眼金光灿烂,耳朵眼儿嗡嗡叫。

    这匪兵,只是看家护院的家丁,见过的,就有井底的那一片儿,光知道现在的刘队长横,比湖神爷厉害。宰相门前三品官,打狗还得看主人,敢扇刘队长手下耳光的,可是比刘队长还厉害的茬,尤其是城里来的,还是皇上爷的翻译官,翻译官是什么?念圣旨的,最少也得是三品,县长李连璧才七品,就想叫谁死谁不能生了,眼前的可是一般人物?于是,两巴掌摔在脸上,比喝蜜还香甜,腰躬成九十度,一叠声地让五个高人进屋;另一个站岗的痞子兵,脸上没粘成耳刮子的光,当然得想办法争过来,于是一溜小跑地进了内院,狗撵鸡似的直着嗓子叫,“刘队长刘队长,皇军有请皇军有请。。。。。。”

    别看刘大炮平日属螃蟹的,横的整个微山湖装不下,也有所有汉奸的通病,见了“皇军”就象掉进了热汤锅,早麻了爪。点着烟的工夫,刘大炮就手抻着袖子,脚趿拉着布鞋,迈进了门槛,一迭声的皇军的“皇”字还没喊出口,却像被人点了穴,张着大嘴定在了那里边。龟田的翻译官,他熟的能知道穿什么颜色的短裤衩,眼前的这个人他可是头次见。还能等他回过神儿?四个“皇军”早上来,绳影子一晃,按在地上捆了个结实,跟着,彭琦辉右手从腰里抽出一把破布,塞在他的嘴里,左手抬起,伸出拇指和食指,在他脸前比了个“八”字。刘大炮恍然大悟,顿时面如死灰,身如糠筛。

    报信的伪军还没憨死,看出了门道,慌忙跑进里屋。里屋有一台直通炮楼的电话。电话机还没抓着,就啊了一声大叫,栽在八仙桌子上,跟着,嘴角流出了血流子——随后跟进的 “皇军”,一刺刀捅进了他的后腰眼。

    屋外,刘大炮头蒙一块黑布,被拦腰夹着出了院子,融进漆黑的原野。

第四节 憨狗侄子也被掏() 
4、

    憨狗样笨得的侄子也被敲,碉堡当然也被端了一个掉

    几个小时后,凌晨。

    东边的太阳刚从高粱叶子缝里透出光,公安队副队长宋炳辉带着六个“鬼子”,已经来到了金乡城西的甸子乡。

    甸子乡在金乡到巨野的大路上,路边建一座大碉堡,里面驻有一个伪军中队,镇守着这个交通要道,中队长是四老虎的大侄子,也是无恶不作作六恶的主,尤其当了这个中队长,没少祸害了周遭村的百姓。

    在碉堡顶上站岗的兵揦子,叫丁小二,正倚在墙上搂着长枪打瞌睡,眯眯糊糊间,见到雾中的大路上飘出来一队黄衣裳兵,连忙撕开眼皮细打量,是皇军!打头的一个日本官,身穿黄呢子军服,腰跨东洋刀,派头十足。后面跟的,一字排开,全扛着大枪,长长的刺刀把刚升起的太阳光影得一晃一晃的。旁边的翻译官,紧随一边,背头梳得亮亮的,点头哈腰,一看就知道要出大事,赶忙直起身子端好枪。

    “哎!里面人死绝了没有?有喘气的,滚出来,妈拉个巴子,快放吊桥!”翻译官站在桥头掐着腰吼喊。

    “您是谁?”站在桥边的哨兵犹豫一下,鼓鼓劲,扯着公鸭嗓子问。

    “是你爹!日你娘的!泥蛋子眼长到裤裆里了?连堂堂的县城宪兵队都不认识?!” 壕沟的对面,张泰来卡着腰骂。他这个翻译官可不是假冒的,北京燕京大学的正牌大学生,有派头,会日语,他见过的经过的,泥腿子哨兵八辈子也想不到,“快叫你们混蛋队长那个什么烂腚眼出来迎太君!猪呀,光知道睡觉。”他早打听准,这炮楼里的中队长,四老虎的大侄子,外号叫烂腚眼。

    丁小二见少识短,又睡得窝窝巴巴,脑袋瓜还没开始转,听见那翻译官骂的有味道,也没接谁的命令,晕蒙蒙地赶紧解下了拴在跑楼顶上的吊桥绳,又颠颠地跑下楼去叫队长。

    “宪兵队”大摇大摆地进了碉堡。

    张泰来见烂腚眼伸着袖子拖拉着鞋,一走一歪,点头哈腰地迎上来,不容他多想,朝他腚上踹一脚,大着声地训骂开,“看你这熊样,狗日的,哪有个带兵的吊样?还是匪性不改。太君要训话,赶快集合队伍!”

    “要不要带武器?”烂腚眼已经被训迷糊,他和他的那个万人揍的四叔,一个熊样,怕日本人。于是颤颤怯怯地问。

    “不必了不必了!快点快点!”张泰来不耐烦地摔甩手,连着声地呵斥,“真不知道哪个野种爹捏的你,罗嗦。”

    碉堡里的伪军,有的在蒙头睡觉,有的打着哈哈刚睡醒,乌七八糟正在卷着团儿。烂腚眼心里急,连骂加踢,赶羊进圈似的好半天,才将队伍收拢来。

    “日本官儿”宋炳辉朝烂腚眼摆摆手,让他别再充光棍,也入到队列里,接着,叽哩哇啦地嚷了一大通。伪军们都是土包子,晕头晕脑的面面相觑,谁也听不懂他到底说了啥,只得鸡叨米样的点头装听懂。

    “翻译官”说话了,“你们都给我好好听着,太君说了,你们是怎么搞的,夜夜都有八路过路,你们在这里除了吃喝造粪,啥事干不成。皇军决定,让你们回城受训休整,现在就起程!”

    伪军们听了,一个个呆头呆脑地在发愣。烂腚眼倒是想问个明白,但看见“太君”手握抽出半截东洋刀的凶煞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