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低头,什么也别看,判官就在旁边。”
这声音再次响起,青衣连忙不敢看了,地府判官的威名在天地间可不是一般的妖王可比的。
一步,二步,三步……
阴冷之气自裤脚蔓延上来,仿佛赤脚踏在冰上。
青衣手中的紫焰晃动,突然,她看到灯前似有一头狰狞恶鬼正在吹着灯,心中陡然一惊,一股寒意自心中涌起。
在这一刻之前,一切都还似比较远的事,当看到灯前恶鬼后才发现已经被危险包围。颈脖间突然传来冰冷的寒风,仿佛有恶鬼正在耳边吹气。
青衣不敢走了,因为紫焰前的恶鬼正盯着她看。恶鬼那森然眼神让青衣头皮一阵发麻,心跳加速。
“不要呼吸,闭上眼睛。向前走,这里是无间地狱,恶鬼已经将你包围,再不走你就永远也出不去了。”
再次传来紫霞的话,青衣此时也想不了那么多,只得照她说的做。
“佛前青灯,神鬼不识。”
青衣心中响起紫霞的声音,情不自禁地照着默念一声。没有任何的感觉,心中仍然记着那里有一个恶鬼在吹灯焰,但是她这一步还是踏了出去。
脚下感觉依旧,并没有踩到什么,也没有撞到什么。
凭着感觉拾阶而上,笔直的走,心中想着前面什么也没有,就只是平常的台阶。
十八层台阶,十八层地狱。
直到青衣脚下突然一轻,才知道已经走上来了。睁开眼睛,前面不再黑暗,却是一片朦胧,被紫色的灯焰照得她眼睛看不清楚。
“向前走。”
青衣依着她的话笔直地向前走,竟是一点阻碍都没有,在她的印象之中这是佛殿大门啊。几步之后,前方突然出现了一座大佛,大佛迷蒙着一层金光,神态威严,佛像的双眼紧闭却给青衣一种看遍世间的感觉,仿佛在他的面前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隐藏得了。
微微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目光下移,看到佛像下面果然有一盏青灯,青灯并没有灯芯,但是即使青衣的眼睛被紫色灯焰照得看不清四周,也依然能看到那无焰的青灯。
快步走去,一路没有任何的阻碍。
来到佛像下的青灯边上,灯焰自她的手上飘起,落在青灯上,与青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一朵紫焰上隐隐能看到七彩。她依着前面紫霞所说的,端起青灯,入手清凉。
灯一入手,四周的影像又再次变了。之前还能看得一点点朦朦影象,现在却一点也看不到了,眼中只有一圈圈的华彩。虽然看不清,直觉却告诉她前面有一条路。这个时候无论是后悔和怀疑都无济于事了,她也不是犹豫不决的人,既然看不清,只能凭着感觉走。
一直的走,仿佛走在一条地下通道,平坦无比。
突然,前面没路了,灯光下,出现了一扇门。
门很厚实、高大,给青衣的感觉就是这门后面是通向天宫的。想着这门后面藏着灵山的三千妙法,心中就激动起来,暗想:“那小姑娘果然没有骗我。”
其实说来那紫霞虽然看起来比她小,但也不会小太多,也就矮上一个头。如果说青衣像是人间二八年华的少女,那紫霞就是十三、四岁的阶段,正处于飞速成长的时期,当然,那只是人间之人的生理,对于妖灵来说是不可确定的。
她心中兴奋,如果真的得到了修行法门,她一定会离开这里。在她心中,这就是一个牢笼之地,她渴望的是在九天之上翱翔。
她抬起手,伸手去推那高大厚实的门。这看上去古朴的门在青衣的眼中刹那间变成了一把剑,变成了当年在玄天别院摘剑时的情形。那一次的险死还生,虽然只是一瞬间的事,却在她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当她手推向门的时候,顿了一顿,却仍然是推了过去。
门,开了。毫无阻碍和危险地被推开了。
青衣踏步进入,身影瞬间消失。直到许久之后才出来,出来时脸上满是不可思议的神色,手中拿着一本古朴的书册,手中端着的青灯焰火已经小如豆了,仿佛随时都要熄灭。
在青衣的感观之中这根本就没有过多久,比起那年在玄天别院时所花的时间要少得多,尽管看到了许多想要拿的东西,却根本就不敢碰。
她手拿的书名叫《菩提寂灭》,在她看来,这一本当然是最好的一本了,这本书的旁边还有一本《*元功》,直觉告诉她那本应该也不错,不过最终她还是选择了这本,因为这其中有寂灭两个字。她只一看这名字就知道自己的师父佛号肯定是出自于这,所以只是扫了一眼之后就将这本书抽了出来,至于旁边诸多法象修行这法那法她连看都没有看清楚。
青衣将书放入怀里,手持燃着紫焰的灯快速朝外面走去。虽然灯焰弱了许多,她却仍只是低头看,并不向四周看去,就这一直地走,出了佛殿,又朝山下走去。
她心中欣喜,暗想竟然真的成功了,直到现在都不敢相信。
“咦,你是哪座佛殿弟子。”
突然有人惊奇地问道,青衣心中一惊,自然不敢回答,仍然当做没有听到低头快速走着。
“为何如此匆匆,呃,原来是盗了佛祖像前青灯。”
青衣一听这话,那提着的心立即紧了紧。忍不住回头看去,身后一片光明,风和日丽,一个年轻的和尚站在那里,虽然是灰布僧袍,却难掩他身上的出尘灵秀。
青衣连忙回头看手中的青灯,竟是不知道何时已经灭了。心中大惊,她进出全凭青灯紫焰,神奇无比,现在居然已经熄灭。
“这青灯因聆听佛祖妙法而开灵,却并不能离开佛殿,你将它拿了出来,它自然要熄灭了。”那个看上去极度出尘的年轻和尚说道。
青衣脑海之中飞快地转动着,想着怎么样措词。嘴上却顺着他的话意含糊地说道:“是嘛,原来不能离开佛殿,我还以为是一件厉害的法宝呢。”
“它确实是一件法宝,至于有多厉害,得看什么人用。”年轻的和尚说道,突然伸手一招,那青灯便从青衣的手中飞出落入了他的手中。
青衣想要用力抓紧都来不急。
青衣手中青灯脱手而飞,心中戒备。其实她戒备也没有什么用,即使是她的法力不散,在这灵山之上也属于最低层的。她在警惕,那灰衣和尚却只是接过青灯就转身离去。
青衣愣住了,没想到他就这样要走。一肚子辩解的话都没有机会说了。
“你怀里藏的是什么法书?”
年轻和尚突然回过头来问道,青衣面不改色的笑道:“什么书?”心中却警惕万分。
年轻的和尚眼睛仿佛深潭,仿佛星辰,仿佛是能看到世界的尽头。
“不论你拿了什么,千万不要修行《菩提寂灭》。”和尚说完便朝佛殿之中行去,竟不再理青衣。在青衣看来,这灵山之上大多数人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而少数不一样的人必是怪异之极的人,就如先前的紫霞,眼下的和尚。
他这么一说,青衣否认了,想要问为什么不能修行却已经问不出口,只是看着他慢慢走远。不过在别人的眼中,青衣也是一个奇怪的人,她突然喊道:“和尚,我拿了《菩提寂灭》。”
和尚回过头来,打量着青衣,过了一会儿说道:“你确定你拿的是《菩提寂灭》?”说完又摇了摇头,叹息一声,说道:“见菩提者,如见如来。识寂灭者,永坠苦海!”他说完转身就走,几步之下就已经如风一样的在虚空之中消失。
青衣思索着他话中的意思,想了一会儿,根本就无法理解。看四处无人,掏出怀里的书再次来看,只见那古朴的封皮上写着四个苍茫的大字《寂灭菩提》。
第四十二章 灵山似幻蛇化形()
怎么会是寂灭菩提?青衣看着那四个字有些不敢相信,暗想自己之前难道看错了。随手翻开一半,里面空白一片,什么也没有。又随手翻了几张,同样的一片空白。
她心中懊恼,后悔当时没有多拿几本。再抬头,发现那佛殿已经消失不见,只见到茫茫的白雾。转身下山,畅通无阻,什么也没有遇到,即使是佛殿也没有看到,更何况是别的什么人。
走着走着,前方雾气越来越薄。眼前突然一暗,却是出了白雾,抬头,满天繁星。当她走出雾气时却发现自己竟是在山脚下,而面前有一座高高的灵山。她可以确定自己出来之后根本就没有动,可是怎么会面对的是灵山。回头看去,心中大惊,因为身后也有一座灵山,两座灵山一般无二。
青衣心中有些纷乱,在原地思索了许久还是转身回身后的灵山,没走几步回头看,身后什么也没有,只有山下的凡人世界安静的伏在那里,仿佛将两座灵山隔了开来。她心中疑惑,走了回去,这次却是并没有看到那座灵山,之前的一切都像是幻觉。
又转了几圈,仍然是只有一座灵山了,这才朝山中走去,没走多少路,大慈大悲观音殿已经出现在她的面前。回到自己所住的地方,点亮油灯,重新将那本书掏出来。那书封皮上的仍然是寂灭菩提,这让她心中烦闷,后悔自己没有多拿几本,又想会不会是那个和尚做了什么手脚。翻开里面,仍然什么也没有,空白一片。
又想着那个和尚的话,顿时就有一种将这书烧了的冲动,想了许久,终究是舍不得。最后却不知道怎么趴在桌上睡着了,睡眠之中做了一个梦,梦中的她坐在一棵枯树下观想。再醒来时只觉得神清气爽,格外精神,一直以来的盘踞在心中的焦躁竟是消失无踪。
梦境之中的一切她自然清晰地记得,看着那翻开的《寂灭菩提》,心中高兴,暗想总算还有一点用处。但是一想到那个和尚的话总有难以排除的担心。
担心归担心,她依然还是过着以前一样的生活,一切都像是没有发生过。唯一有改变的就是她每天晚上都会做一个梦,梦见自己在一颗枯树下静坐观想。
至于那名叫紫霞的女孩再也没有出现过,那个和尚也是如此,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甚至有时青衣都会想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一场事发生。又偶尔会想起那两座灵山来,问别的佛子,对方只会说她入了魔障。
时间慢慢过去,日子平静的像这座灵山一样,仿佛永恒不变。
有一天,青衣在诵经后发现身边坐着一圈人,一个个仿佛沉迷于经文之中。这让青衣惊喜,也就是那天起,她被招去开始修行大慈大悲咒。这是一种修行法门,高深时能凝结菩萨法象。
一切似乎在顺畅地进行着。
方寸山中的金象缔此时却并没有在建那灵室,而是端坐不动,他不知道在数丈之外,有数人正站在那里看着他。其中有慧清与如微,还有数位师兄是金象缔没有见过的。
他们之所以会来这里,是因为金象缔要化形了。金象缔他自己自然也感应到要化形了,这是冥冥之中的一种感觉。灵台之中,那雪山之上的雪早已经融化,绵绵不尽的灵泉自雪山之中渗出。他感觉这雪山已经无法阻挡灵气了,隐隐觉得只要自己以意念冲击一下,雪山必定要崩散开来。
当然,他也是这么做的。
雪山是横骨,此时已经被灵气炼得柔软。然而,一下子清除也不容易,更何况金象缔还感受到一缕缕深入骨髓的疼痛。他不管不顾,不知疲倦地冲击着。
以意念冲击,以灵气浇灌。
他自己也不知过了多久,仿佛过去了亿万年。灵台之中一声轰鸣,宛若开天劈地。雪山突然之间崩裂开来,伴随着化为水的灵气如山洪一样地冲卷开来,朝四面八方坍塌而下。
金象缔在这一刻就像身处于洪浪之中,无论是身体还是意识都有一种要分崩的感觉。没有任何一点反抗之力,他心中大惊,努力保持着清明,不让自己的意识散去。
他没有想到炼化横骨居然这样的危险,不由得想起自己当年面对那个除妖道人时的无力,然而这么多年来的经历将他的意志打磨得格外坚韧。他维系着那一缕如蛛丝般的意识,随波逐浪,在那雪山所化的洪浪之中翻涌,淌过身体的每一个角落。
自头到尾,每一寸肉,每一滴血,都像是已经被那雪山所化的洪浪冲刷了一遍。直到洪浪来来回回冲卷了二十四遍之后,一切才平息了下来。
当他醒来时,眼前所见的一切,都清晰了许多,不用去凝神感应也似能够看到灵气之尘。呼吸之间,在周围的灵气汹涌而来,仿佛有生命,能感觉到心意。
这种感觉极为美妙,让他有一种徜徉在灵气之海中的感觉。
横骨已经炼化,身上的灵气融会贯通,与天地间的灵气遥相呼应。
在慧清等人的眼中,那一座已经建了一层地基的灵室之中,一只金色的蛇昂头看着天空,上空则是一片白雾。金蛇一动不动地抬着头,仿佛在思索、沉寂。
许久之后,金色的蛇身鳞甲突然自头裂开,自金色鳞甲之中挣扎着钻出一个小人来,先是头,眼睛,鼻子,接着是脖子,身体,手,脚,一样一样自鳞甲之中钻了出来。
这人极小,闭着眼睛,最多不过手指大小,浑身血淋淋,在钻出来后,似乎累极了,歇了一会儿后,突然朝虚空吸一口气,一团青气将他笼罩。青气缓缓地缩小笼罩范围,最终竟是凝结在小人身上,形成一件青色的衣服。
而那小人已经睁开了眼睛,眼神极为灵动,只是身体太小,让人看着分外怪异。只见他突然朝虚空中一跃,凭空一闪,已经出现在了慧清等人的面前,抬手行礼,口中说道:“见过诸位师兄。”
慧清看着面前小人,含笑道:“你的化形方法倒是独特,不知从何学来的。”
“我观人间人类出生,也是如此。在很早以前,我就在想如果化形的话,也就是相当于一次脱胎。这次横骨练化,心中想到了化形,自然就以这种方式了。”
他自然就是金象缔,说话的声音很细很嫩,但是姿态却一点也不嫩,悬浮在空中,若是被凡人看到了,一定会说他是草木精灵的。
“都言妖灵化形之法常有玄奇,今天见你化形才真正地体会到。以肉身为母体,体天心,结灵胎,天下间难见。幸好你是在方寸山化形,要是在外面的话,一定会被鬼魅妖灵窥视的,因为你化形而出的肉身太纯静了。”慧清有些感叹地说道。
金象缔心中微惊,又听慧清说道:“以后你在天地间行走时也要小心,你的这身体相当于天材地宝。小心被一些邪修祭了法宝,或被一些鬼魅恶灵占据了身体。”
金象缔连连多谢慧清的提醒,又分别朝另外几位师兄行礼,多谢他们前来护法。
“你再静养一段时间吧,过段时间就可以去听师父讲道了。这对你修行有好处。”
金象缔应着,他自然是早就想去听道的了。慧清等人离去之后,金象缔再次重新坐回去,静坐,观想灵台,灵台之中的雪山已经不再是那种清晰凝实的状态,而是一片虚幻的影象,而影象上仍然有两张符贴在上面。一张是慧言的星空符,另一张是魔猿符。
那片影象可以说就是以后的法象了,金象缔不禁想:“难道以后与人战斗,用山去战斗吗?这法象以后怎么用?”他心中想着这些,再次观想起来。
感受周身灵气在身体内流淌,体会着灵气之中不同的气息。耳中突然听到有人喊道:“师弟,如晦师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