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一,丁未日,祐樘立即命人拟旨,陈述种种罪行之后,将礼部左侍郎李孜省发配充军,内库总管太监梁芳贬至南京,外戚万喜及其同党全部收监下狱。他们所有的家产尽数被抄,特别是梁芳,他偷取的内库金银和做传奉官之时收受的贿赂全部被收回,李孜省和万喜日日阿谀奉承,靠着万贵妃中饱私囊,个个都是家财万贯。我看着那一张张清单,不禁咋舌震诧,这回刚好将先皇葬礼花掉的银子给补回来,真是太好了!祐樘的手段足称凌厉,但并不算狠绝,因为他并没有像那些穷兵黩武的暴君一样报仇雪恨,他只不过罢了他们的官,抄了他们的家,再充个军下个狱什么的,至少给他们留了一条活路。事实上,依照他们的罪行和众大臣的弹劾奏折,光是万喜就足以诛九族了。
翌日,我提议要去天牢里探视万喜,祐樘答应了。
徐成作为祐樘的太子亲卫指挥使,现在已经转至御林军指挥使了,但仍是经常跟在祐樘身边。这次,他负责带我去见万喜。进了天牢我才见识到什么叫做真正的牢房,当日万府的地牢与这个根本不能相提并论,这里大得一眼望不到头,各种奇怪的刑具也是应有尽有,不过牢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阴暗潮湿。据说进了天牢的人基本都不能活着出去,但是万喜好像并不知道我们不会杀他。
徐成让我在一个稍稍明亮的审讯室等候,不一会儿就有狱卒带着万喜上来。他身穿囚服,白发凌乱,六十多岁的年龄应该是在家颐养天年的,可惜他心存不善,作恶太多,天理难容。狱卒一把将他推倒在地,逼迫着他跪下,他看了看我的宫装和凤冠,声音浑厚嘶哑,冷冷道:“娘娘吉祥!”我看着这个昔日作威作福的锦衣卫指挥使,不禁心生怜悯,“免礼,赐座!”他捋开乱发,错愕地看着我,我扯扯嘴角,淡淡地问:“万喜,你可还记得本宫?”他眼里泛起慌乱,继而是恐惧,最后又恢复平静,忽而冷笑道:“原来是你,想不到你还没死!”我的怜悯顿时烟消云散,满腔怒火扶摇直上,“是,本宫是没死,被你绑架用刑的伤疤现在还在,被你们刺杀也没死成,被紫荆栽赃陷害,被汐芷逼迫溺水,最后还是没死…你说老天为何要将本宫留到今日呢?”
他一双小眼顿时溢满凶光,厉声吼道:“你要报仇就动手吧,既然栽在你们手上,要杀要剐随你便!”狱卒立即上前掌掴他,我喝止道:“住手,你退下!”他好歹也是年过花甲的人了,我一个晚辈,即使身份再怎么高贵也不能如此对他,他不明所以地看着我,我认真地说:“如果本宫要杀你的话,你现在早已挨上三千多刀凌迟处死了,你的家人也一定会在今日午时斩首示众,本宫今日前来,是想告诉你一件事。”他听到我的话十分惊异,紧蹙浓眉,试探着问:“什么事?”
我顿了顿,而后对他悠悠地说:“你的侄子万归逸是本宫的师傅,你为了继续你们的易储计划,不顾他的屡次劝阻,甚至鼓动你妹妹万贵妃与他断绝关系…你们一直认为是他背叛了你们,事实上他是要救你们,万贵妃杀了皇上的生母,又害死无数未出生的皇子公主,师傅是个淡泊洒脱的正派君子,他本不愿卷入这些是是非非,但最后他还是宁愿牺牲自己,给你,给万氏宗族留下一条活路,你可知道?”他听了我的话,静默良久,诧异地问:“难道是他求你们放我万氏一族?”我缓缓点头,他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眼里充满懊丧,须臾,竟有泪水滑出,我看差不多了便站起身道:“你好好想想吧,皇上答应的是不诛九族,如若你还无悔恨之意,本宫照样可以杀你!”
我拂袖离开,到门外叮嘱狱卒不可为难他,先关一阵子再说,随后便带着徐成回乾清宫。如今已将隐情诉与万喜,相信师傅泉下有知,一定也会宽心许多。
第七十一章 雷厉风行
之后的二十来天,每日的奏折依旧堆积如山,汇报地方事务和弹劾在京官员的不计其数。除掉李孜省、梁芳和万喜三大巨头以后,我们都松了一口气,但是整个政局依然需要大力整顿,包括内阁大学士在内的许多官员都是尸位素餐,祐樘为这个很伤脑筋。
十月初一,祐樘再次出击了。
宪宗在位的时候,他自己不愿处理朝政,所有的政务都是交由手下的司礼监和传奉官处理。而这些传奉官都是不依任何手续就直接任用的官职,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让梁芳他们有机可趁,甚至公然卖官,这些人大多没有什么才学,纯粹是凭关系捞个职位混日子。这一日,祐樘一口气罢免了2000多个传奉官和通政使任杰,革除了法王、佛子、国师等780多人的封号,还有240多个禅师和真人皆被剔除封号。这是宪宗在位时极为宠信的一个群体,他们对宪宗的蛊惑直接加剧了他的昏庸,我和祐樘对他们憎恨已久,这道圣旨下得真可谓是大快人心!
这一天祐樘带我去了一趟冷宫,还是那个冷清萧寂的庭院。吴皇后听到外面的动静匆匆出来迎接,并向祐樘恭敬地行礼,我和祐樘连忙扶她免礼,然后随她去了屋里。祐樘问候道:“母后近日可好?”吴皇后的身体明显十分虚弱,但仍是笑盈盈地说:“好,一切都好,有你们前来探视更是好啊!樘儿,刚刚即位应该很忙,怎么现在有空过来?”祐樘浅笑道:“母后,儿臣接您去仁寿宫居住可好?”她闻言无比诧异,霎时瞪大了眼,良久才颤颤地道:“难得樘儿一片孝心,可是母后在这儿住惯了,习惯了冷清,突然跟她们住到一起恐怕不太适应。”我听出了她话里的意思,她之前是个心高气傲的大家小姐,一嫁进宫就做了皇后,但是短短一个月就被打入了冷宫,从此孤独到老,现在应该是担心其他先皇嫔妃的冷言冷语。
我站在祐樘身边,柔声劝道:“母后,您就不用担心太多了,儿臣帮您选了间清净的宫殿,除了伺候您的人没人会去打扰的,何况您现在身子也不太好,到了那边正好请几个太医给瞧瞧!”她思索了一会儿才缓缓点头,“也好,也好啊…”我对外面吩咐道:“晚棠,进来帮太后娘娘收拾东西。”晚棠立即进来,跟着吴皇后的侍婢一起进入内间。吴皇后笑着对我说:“这回倒是没有孩子像了,脸色也红润了不少!”我本来想问,想起上次祐樘诡秘的笑,我又没有开口,祐樘只是自顾自地坐那儿笑,我偷偷撞了他一下,他扭头看我一眼,脸上的笑漾得更加灿烂,我却是愈加糊涂了。
我们将吴皇后接到了仁寿宫,仍然以太后之礼相待,这令她倍感欣慰。
晚上就寝时,祐樘突然在耳边问道:“我跟你说过的怀恩可还记得?”我想起他说过的话,有个叫张敏的太监为证实他的太子身份吞金自杀,还有这个司礼监怀恩也是因为他才被赶回老家去的,我见他今日刚刚将吴皇后从冷宫接出来,便明白了他的用意,“这司礼监分为提督、掌印、秉笔和随堂太监,你打算让张敏出任何职?何时请他复出?”祐樘轻笑起来,“明日就拟旨,请他回来担任司礼监主管,这些政事你总是一点就通,为何…”我等着他说下去,他却停下来嗤嗤地闷笑,我捧着他的脸晃了晃,忿忿地说:“见你这样笑我就毛骨悚然,又在偷笑我什么?快说!还有今日在冷宫也是的,还有上次的,什么什么孩子像?你最好给我一次全部说清楚!”他搂着我笑得轻颤起来,“这些事儿是靠心领神会的,不可言传。”
我见他故意逗我,便不依不饶地晃他,“你到底说不说?你不说我就不睡了!”说着我就真的坐起来了,他伸手将我拉回去,凑在我耳边低声说:“成了女人自然就没有孩子像了!”我一听顿时满脸通红,“难道这个也能看出来?母后光看我的脸色就知道我们有没有…”他笑着点点头,我简直想找个缝钻进去憋死算了,“你早知道怎么不说?害我站那儿跟个傻瓜似的!”他搂着我眯上了眼睛,缓缓道:“当时咱们还没圆房,说了岂不是更让你难堪…睡吧…”我无语了,只得压下怨气酝酿瞌睡。
钦天监是一个负责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和制定历法的官职,而李华担任这个官职已有一段时日,为人也算正派,并且他会看风水选日子,祐樘的登基大典和宫中诸多事宜皆是由他帮忙选定的时间。十月初九,乙亥日,祐樘正式拟旨,尊皇太后周氏为太皇太后,尊皇后王氏为皇太后。而我的封后大典就在次日,也就是我的生辰,我不知道这到底是李华给定的还是祐樘自己的安排。
初九这日,我随祐樘到书房,他又告诉了我几件事。
我想起万安和刘吉,便问祐樘:“那些道士和尚都处理了,接下来是不是要整顿内阁?”祐樘顿了顿手上的狼毫,看我一眼,又接着批阅,“内阁是整个朝廷的顶梁柱,暂时不能一锅端,刘吉和万安为人极为圆滑,但也不曾犯过什么大错,等等看,总会让我抓到把柄的!”我接着又问:“那要是将他们都给斥逐了,换谁入阁呢?”他扬起嘴角笑了,“三朝元老徐浦,曾任礼部和吏部右侍郎,此人凝重有度,爱惜人才,可为我所用,詹事刘健是东宫讲官,他学识渊博,敢于仗义执言,说起来也算是我的先生,平日里与我关系甚好,这二人就是取代万安和刘吉的最佳人选!”
我笑吟吟地说:“原来你早就安排好了,估计那两条老狐狸都慌得不行了,现在怀恩也快回来了,内阁处理得差不多,那地方官吏该怎么办?”祐樘合上奏折,搁下狼毫,转身说道:“这首先就是要将吏部的人给换掉,先朝的吏部尚书尹旻位高权重,却是尸位素餐,毫无建树。但此人却不容小觑,他这尚书硬是做了十三年多,屡进屡退,笑骂由人,正是因为有他,下面的官吏才会纷纷效仿,导致官场一片混乱,不知你可曾听过王恕?”我早已查阅过林义提供的当朝大臣资料,对这人隐隐有点印象,好像是个倔强的老头,我思索着问:“两京十二部,惟有一王恕,说的可是他?”
祐樘颔首笑答:“正是此人,他办事公正无私,是非分明,曾几次上疏拯救同僚,甚至不惜得罪妖僧继晓,只要他出马,势必事半功倍!但是此人个性要强,顽固执着,对先朝政局一度失望,恐怕不愿返京。”我看着祐樘脸上的笑意缓缓褪去,顿时心生一计,试问道:“怀恩当初是被逼走的,一招便会回来,但王恕若是想要安居南京,随便找个理由就能推辞,这样岂不是抹了你的颜面?不如让我去请,既能彰显你的诚意,又不损天子威严!”“你是皇后,怎能远赴南京?不行!”祐樘立即否决了我的建议。
我主意已定,便极力劝说道:“正是因为我是皇后才要亲自去请,不然怎么能够让他甘心为你办事?我有九成把握,剩下的一成,就算丢脸也丢不到你的头上,再说了,我是悄悄地去,又不是御驾南巡,我保证一旦办妥立马回来,好不好?”我满眼诚挚地期待着,祐樘凝视我许久,像是在揣度此事的轻重,“那我让表哥护送你去,你顺便跟他说说锦衣卫指挥使的差事,还有,一定要给我汇报你的行踪!”我听了连连满口答应,太好了,这次我不但能帮祐樘办两件事,还能出宫去南京玩一趟!
第七十二章 封后大典
十月初十,丙子日,封后大典。
古代重大的事件都是以天干地支记于史册,这一日的天干地支纪日是成化二十三年十月丙子,就像祐樘登基那日是九月壬寅一样。真正到了这一日,我又开始恍惚了,我难道就这样成了祐樘的皇后?我也会被记于史册吗?历史课本上提到的明朝著名人物不多,这明朝中后期的事我就更是孤陋寡闻,到底是我和祐樘在按照史书记载的事情一步步演绎,还是史书按照我们的事迹一页页记载?一切终是不得而知。
这一日的封后大典,规模仅次于祐樘的登基大典,流程基本一致,只是我不用去奉天门烧香祈福,告慰祖先敬谢神灵。祐樘一直陪在我身边,我们还是先到谨身殿更衣着装。祐樘作为皇帝要与我一起授礼,所以他也得换上正式的衮服和明黄闪烁的冠冕。我在一群人的折腾下,换上了蚕丝特质的褘衣,这是皇后最隆重的礼服,红罗长裙、红褙子和红色大袖衣,感觉又将自己给嫁了一次。
双手平举的话,我的袖子几乎可以垂到地上,大袖衣上又是惯穿的霞帔,对襟垂下,黑底黄纹,大显庄严肃穆,衣领和袖口的金龙凤纹都是用金丝绣上去的,看起来无比高贵奢华。脖颈上还戴上了金珠玉精工雕琢的坠领,类似于项链。我头上的四屏凤冠被她们取下,换上了一个新的六屏凤冠,冠上除了凤纹还有金龙,六屏在额前绽开,脑后和两鬓垂下的流苏皆是珍珠翡翠制成,闪烁的光芒特有质感。这些货真价实的珍宝,据说都是周边国家进贡和海外贸易得来的,我能戴上这个也实属三生有幸。
换装完毕之后,我们去了华盖殿,祐樘牵着我坐上金龙大椅,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接下来就是我最激动的一个环节了,祐樘会在奉天殿正式册立我为皇后,还要赐予玉玺和绶带。
祐樘登基之时,我也只是在奉天殿的后堂附耳倾听,一想到这里就是历代皇帝上朝的金銮大殿,我的心不由得开始发怵。祐樘似乎感觉到了我的紧张,笑盈盈地说:“我在你身边,毋须担心。”我很没出息地问:“要是我呆会儿慌了怎么办?”他牵着我缓缓朝奉天殿走去,悦耳的声音再次传来,“有我呢!”我不断暗示自己镇定放松,祐樘牵着我一步步走上金銮殿,每一步都是如此稳重而优雅。我随他在金銮椅前立定,俯瞰群臣,众人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卿平身!”我随祐樘坐下,他俨然是一副帝王的气势,正襟危坐,翘首俯视。我则是双手叠于膝上,含笑以对,顿显端庄娴雅。
放眼一扫,妈呀,又是好几百号人,两侧竟然排到梁柱后面去了!前面五品以上的官员全部手执象笏,朝服上的仙鹤、锦鸡、蓝雀和海马栩栩如生,我听到司礼监提督开始诵读诏书,立即收回注意力来。尖细的嗓音响彻整个大殿,停下以后,有人将皇后的玉玺和绶带捧到我面前,我优雅地颔首接过,此时祐樘便开了金口:“朕之嫡妻张氏,贤惠明达,端庄随和,才貌绝伦,昔日与朕共度患难,今日与朕伉俪情深,朕深感其诚,特于今日正式册立其为皇后!”我心里已经是万分激动了,但面上仍是端庄的微笑,丝毫不显紧张,殿下的文武百官整齐地叩拜,齐呼道:“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我娓娓答复道:“众卿免礼!”声毕,发现自己语调还算清晰,也并没发颤,一颗心顿时松了下来。祐樘与我默契地相视一笑,从这一刻起,我就是他的皇后了,是与他并肩作战挑起整个江山的人!
回到乾清宫后,祐樘换上常服便去了书房处理政务,我则是继续身着盛装接受先皇嫔妃和朝廷命妇的恭贺,包括邵宸妃和祐杬以及以前的吴皇后也来了。他们走了之后,负责管理**的六宫一司都来报到了,奇*|*书^|^网这些三四十岁的女官都是从基层宫女做起的,能够升到这个位置确实非常不简单。她们举止得体,神情严谨,说话落落大方,也许晚棠和素栎就是她们一手栽培出来的。她们交给我许多册子,有账本也有花名册,遍及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这整个**所有人的生活都由我一手调度,诸如发放月钱、添置新衣、安排膳食之类,大多事情都要经过我批准才能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