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闲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一种极其严厉的审判制度,也是后来的三司会审的最初模型。

    “若无罪,朕不会滥杀一人!”一个稍稍暖和些的小屋内,李元吉将尉迟敬德招了进宫。

    这半年以来,程知节很老实,真的就是待在家里寸步不离,过着清闲自在的日子。

    即使半年期满以后,尉迟敬德也不肯出来,又继续在家里美滋滋的过了几个月的时间。

    若不是这次自己相召,怕是还不肯离开家中。

    “不要再拒绝了,你那点套路朕心里明白着呢,上次你让朕颜面落地,朕都还没找你算账呢!”眼瞅着程知节要拒绝,李元吉连忙开口道。

    “闲散了大半年的时间,臣是真的喜欢上这种生活了,您可以派敬德去啊,他脸黑腰粗的,到了那里一定无人敢反抗。”饶是李元吉已经提前说出了话,程知节还是委婉的拒绝了。

    李元吉很想让他滚蛋,一辈子待在家里不准出门,看他能忍到什么时候?

    甚至险些说出来。

    但仔细一想,这样岂不是太便宜这货了?脑筋不禁一转,继续道:“这趟你去,只要结果能让朕满意,回来后朕便如了你的意!”

    程知节努了努嘴,李元吉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自己也的确不能再拒绝了。

    以往是有些情面在里面,可情面也不能一个劲儿的挥霍。

    况且上次那事,也基本把以往的情面挥霍的差不多了,再拒绝的话,恐怕不是自保,而是自寻死路了。

    就此脱离朝廷,那是不可能的,李元吉不会同意,也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离开。

    心中暗叹了口气,刚才做完恶人大半年,这转眼又要做一回恶人了。

    自己好像就跟恶人这两个字离不开关系了。

    “那咱可说好了,这次回来之后,我在朝廷里担任个闲职,就是那种什么心也不用操,每天打个卡上班,喝茶聊天等下班的那种。”

    “朝廷可不养闲人!记得带着你家二小子。”李元吉没好气的说了句。

    程知节走了,笑中带着一丝苦涩,似是有说不出的苦衷。

    狗屁的苦衷,这货摆明了就是想明哲保身,能够让武则天都没有下手对付的家伙,又岂会是什么省油的灯?

    作为唯一一个善始善终的唐朝大将,程知节内在的智慧,可是比表现出来的高了不止一个等级的。

    智商不低的程知节,自然不难看出自己的意图。

    如果在这件事情上敢放水的话,后果可就不是他能承受的了。

    相反,若是能完美的完成这次的事情,所得到的的好处,也绝非是一般人可以得到的。

    利益与危险并存,程知节知道该怎么去抉择。

    “完了完了”郑家嫡子郑奇满脸焦急的回到家中,甚至顾不上手中没有完成的事情。

    “何事如此慌张?”郑善果皱了皱眉,今日因身体不适,所以便没有去衙门,瞅着自己三子如此慌张的回来,毫无世家嫡子的模样,不由得有些生气。

    “父亲,朝廷要对咱们动手了。”郑奇可做不到老爷子那般淡定,急忙的说着。

    “什么?”郑善果一惊,连忙站了起来,淡定什么的都是假的,假的

    “是镇北,镇北那边出事了。”

    “镇北能出什么事?”郑善果愣了下,世家有世家的尊严,就算是做一些坏事,表面上也会掩饰一下,而若不是大的问题,皇上又怎么可能直接撕破脸面?况且,镇北的事又不是自己一家的事情,难道要向除了王家以外的所有世家开战吗?

    “确切的说,咱们是被那帮蠢货给连累了。镇北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还不清楚,但是外面都传言今日皇上就镇北的事情特意召开了内阁会议,据说是死了一百多个学子,皇上龙颜大怒,以下令三司推事,程知节亲率一千禁卫北上镇州处理此事,所有参与之人,皆要重罚。”郑奇将在外面听到的一些风声说了出来,具体的细节并不知道,但大体是不会有错的。

    这件事情并没有什么隐瞒,内阁会议结束之后,很快便传遍了整座长安城。

    有欢呼的,也有皱眉的,各种各样的反应,反正除了当事人,大家都是本着一副看热闹的姿态在评论这件事情。

    “死了一百多人?”郑善果也大吃一惊。

    一百多人,这可不是小事。

    如果是普通人,如果在别的地方,如果因为别的原因,那还稍微好一些。

    可镇北是什么地方?皇上起家的地方,自然不能容忍这么乱。

    可好端端的镇北,为何会死了一百多学子呢?

    阴谋?

    不太像,李元吉怕是也不敢这么做,万一走漏了风声,对皇帝的声望打击还是很大的。

    “快去查一查,看镇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饶是见惯了大世面的郑善果,此刻也是坐不住了。

    异样的科举,短时间内断送了世家培养嫡系的渠道,而世家赖以生存的政治施压,也随着朝廷的精简人员而断去了手脚,精简人员,裁掉的就是以世家为主的势力。

    而李元吉又手握天下军权,齐军的威名依旧在大唐荡漾着,借助大旱疯狂的收敛着民间的爱戴,饶是几大世家联起手来,现在也无法跟李元吉掰手腕。

    半年不到的功夫,世家的手脚便被李元吉给硬生生的砍掉了,若是这次再给他留下什么把柄,后果可就不好说了。

    “可恶,这才刚刚起步,就被他给发现了么?”懊恼的郑善果,郁闷的嘟囔着。

第二六七章:惊人的结果() 
三司与禁卫来到镇北的时候,时间已经临近年关。

    他们本可以选择速度更快,更省力的水路。

    但当下水路几乎全部在世家的控制之中,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三司还是选择了通过陆路前往镇北。

    一路上在各个驿站进行了歇息,连续赶了将近一个月的路,这才终于来到了镇北。

    除了一些禁卫以外,所有的官员,也包括程知节,这都是第一次来到镇北。

    望着那高大宽宏的镇北城,有人被它的宏伟所折服,有人为它的坚挺而叫绝,也有人为这样的防御而感到头疼。

    依稀能够看到城头上高耸的投弹车,零零散散的城防军士。

    投弹车的数量比以前密集了许多,几乎每一个炮位上都有一台投弹车严令以待。

    若是觉得城头只有这么多军士,那可就大错特错了,站出来的,只是警戒的,大多数军士都在城墙下的军营内训练着呢。

    募兵制,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训练,让他们的战斗技能得以更加的熟练。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若是有人来进攻镇北城,这些军士便是闭着眼睛,都能快速的来到自己的战位。

    镇北城中。

    马周早已为三司准备好了住所以及办公场所。

    是一座单独的院子,镇北城虽然涌入了不少的人流,但归功于其早期的规划设计,城内倒也并不怎么拥挤。

    大理寺卿为前不久才刚刚任命的汉阳郡王李瑰,而李瑰便是李孝恭的弟弟,李元吉的堂弟。

    无人可用,只能从这些血亲中去提拔,好在李瑰性格还算不错,暂时用一用倒也无妨。

    “事情有些难办了呀!”屋内,暖气开通,温暖如春,但却暖不了李瑰的心头。

    手中拿着马周提前侦查好的情报,李瑰满额头的黑线,内心满是纠结。

    “难办也要办呐,陛下此番派我等前来,若不将此事半个圆满,你我等人怕是危险了。”刑部尚书张亮也皱着眉头,这事确实不太好办。

    “太多的人参与进来了,那些普通放贷的倒还好说,世家怎么办?”当了一年御史大夫,又被李元吉给降回到御史中丞的杜淹此次也来到了镇北。

    “知节,你倒是开个口呀!”心中毫无定论,李瑰将目光放在了闭目养神的程知节身上,这时候多个人也就多个主意。

    不管这个主意是什么?能不能用。

    程知节挪了挪屁股,懒懒散散的睁开眼,事不关己道:“老夫这次是来动手的,你们要抓人言一声就行,其他的概不操心。”

    “你你这是什么态度?”李瑰气的指着程知节怒斥道。

    这货摆明了一副老子什么也不管的态度,皇帝给他的任务就是护送,抓人,可这货还真就老老实实的护送,抓人,其他的事情甚至连句话都懒的多说一句。

    程知节继续闭上了眼睛,甚至懒的去回上一句。

    见状,李瑰更是气的不能行。

    我们三个在这里为难的头大,你倒好,一个人坐在一边享清福是吧?

    行,我让你享,气头上来的李瑰也不管什么难办不难办了,反正皇帝都已经交代了,大不了来个鱼死网破就行了,大家也别在这头疼。

    直接将一堆资料丢在程知节面前的桌子上,气呼呼道:“抓人是吧?就按照这上面的去抓,所有出现的名字,全部抓回来一个个审。”

    程知节再次缓缓的睁开眼睛,拿起那堆资料直接走出了门外,递给随从的副官,吩咐了声照单抓人,然后便继续回来优哉游哉的享受着。

    抓人这种事情,还轮不找他亲自出马,派下面的人去就行了。

    见程知节这幅态度,李瑰更是气的不能行,直接一甩手离开了屋子。

    “压力谁都有,这次面对的可是几大世家,大家都相互体谅着点。”张亮叹了口气,朝着屋内仅剩的两人安抚了句,然后也离开了这里。

    程知节的反应的确挺让人失望的,但有些事情大家谁也不好多说什么。

    程知节有程知节的担忧,李瑰也有李瑰的难处,作为刑部尚书,这次又不是主要的负责人,张亮也只能做到这一点。

    一时间,镇北忽然刮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到处都是禁卫抓人的身影,镇北的守军则是事先为他们侦查好了目标的位置,禁卫一抓一个准。

    短短两天不到的时间,便有不下于一千人被抓了起来。

    其中大部分为打手,真正的主事人,也仅仅只有不足五十人。

    但这五十个人,代表的可是四五十家放高利贷的家伙。

    试想而知,一个小小的镇北城,就有这么多放高利贷的,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这里到底有多么的疯狂?

    被抓的人中,有普通放贷的,也有世家放贷的,这次可谓是一网打尽,不论其身份如何。

    “为什么不准我们过桥?”镇北那边的浮桥边,一队军士拦住了一群学子的去路,有人不满的咆哮着,质问着。

    黄河已经冰冻,即使不通过浮桥,他们也可以顺利的抵达对岸,但对岸全是沙漠,不通过浮桥,之后也要绕回来。

    否则的话,他们根本无法穿过这片沙漠。

    更要命的是,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身无分文。

    所以他们只能选择最近的路线。

    “在案件查清楚之前,任何人不准离开镇北!”负责守桥的校尉藐视了眼这群学子。

    “我等又无犯错,与此案件有何干系?”有人立即站出来反驳道。

    “犯没犯错,你说的不算,现在,全部回去,不要让我再说第二遍!”校尉有些不耐烦道。

    最讨厌的就是这些学子,一个个只会之乎者也,除了这些,什么也不会。

    即无生存能力,又不肯放下身段,每日只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没钱还总想着享乐。

    剧院差不多有一半都是这群人的身影,就连赌场也少不了他们。

    单从表面上来看,不知根知底的,还真不知道这帮人是群穷光蛋。

    “你拦下他们无妨,但却不能拦我,此番我可没有借贷。”有一人走到前面,趾高气昂的指着校尉说道。

    “有没有借贷你说的不算,若真没有,可到都督府开具一份通条,见到通条,本校尉自会放行。”

    一刀切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次主要整治的是跟放贷有关的人。

    北上来镇北的,不乏一些不缺钱的公子哥,而对于这些人,三司也并不打算为难他们。

    想要离开的也可以,到都督府开具一份通条即可,守军见到通条自会放行。

    但这份通条可不是那么好拿的,必须要查清楚是否真的没有借贷才行。

    而整治,也并非一刀切式的胡乱整治。

    其最直接的目标,便是那些杀了人的借贷者,至于没有杀人的,则是警告,处罚一番即可。

    至于那些借了钱的学子,抱歉,朝廷并不负责帮你们解决借款,这些钱你们还是要还给人家的。

    而那些想着抓了放贷的,就可以跑路不用还钱的,只能跟你们说一声,天真!

    天气越来越冷,饶是镇北的百姓,在这个季节也很少出门。

    荒郊野外的,根本不适合长时间的生存。

    而黄河的两岸,有骑兵在来回不断的巡视着,想要直接踏上冰层越过黄河,理论上只有在夜间是可行的。

    但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夜间出行,无异于找死。

    还是那座院子内,灯火通明,院子外只有几个士兵孤独的站着岗,其余的则是躲在屋内取着暖,然后盔甲不离身,一旦有异常,可立即冲出去。

    李瑰,张亮,杜淹三人带着一众随从们不断的翻阅着资料,统计着人数与资金量。

    为此,他们已经忙碌了整整三天的时间。

    至于程知节,听听隔壁屋子里那震天般的呼噜声就知道了,这货纯粹就是来拉仇恨的。

    “终于统计出来了!”李瑰深深的叹了口气,有种想哭的冲动。

    “参与借贷的学子共有一千三百八十四人,其中世家占据二百二十人,借款数量为五到二十贯不等。余下借款为三到十贯不等,借款总额八千八百七十九贯,根据账簿上的到期利息计算,应还款额一万七千六百三十贯。”看着统计出来的数字,张亮不禁啧啧嘴,继续道:“想不到这镇北还真是有钱,区区一千多学子,就能借到这么多钱。”

    “这钱怕是早已花的不剩下什么了,对于这帮人的花钱速度,老夫还是很有体会的。”杜淹也无奈的笑了声。

    根据查抄的账簿来看,世家借钱的利息相对较低一些,多为一年后还款五成的利息,而其他放贷的则要高了很多,最基础的也是五成起,多的甚至要还一倍,若是到期无法还款,则要计算利滚利,而且还是按天算的,敢这么滚上几个月,除非是遇上豪门大户的欣赏,不然这辈子也别想还完这笔钱。

    “名单,数额,死亡的名字都在这里,接下来怎么办?”张亮问道。

    “查,挨个的查那些学子,看有没有失踪的,程知节不是很闲吗?总得给他找点事做做吧?”

    李瑰恰到好处的说出了其余两人的心声,三人一拍即合,打算明日便让程知节开始去查。

第二六八章:归来() 
春暖花开,阳光普照大地,一丝温暖的气息开始渐渐的袭来。

    整个冬天,下了六场雪,其中四场雪都比较大,以至于开了春,大地上都还一片湿漉漉的。

    从厚厚的积雪下露出了嫩苗的小麦,涨势甚是喜人。

    经历了长达三个月的审讯,关于镇北放贷一事也终于是有了结果。

    今日,便是他们返回长安的日子。

    同时也是杨氏她们回来的日子。

    趁着这次的北上,李元吉让程知节将她们母子接了回来。

    经过近一年的整治,国家也基本上步入了平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