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临四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照临四方-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地高远广阔,人却如同浩渺浮尘,四处飘零,风一起,便不知会流落何方,聚散难由心,便是英雄也不得自由。

    何况他谢浔还算不得英雄。

    “难怪从古至今,都有那么多人去寻求超脱。”他想,求道之心便又坚定了一分。

    第二日清晨,明月和张不平提议在洛阳再呆上数日,毕竟他们昨日因遇到了那番事情,最终也没能将洛阳的景色给看完。

    谢浔却一心想要继续前行,正好昨夜他一想,也不必再和明月他们同行,倒不是嫌弃他们碍事,只是他突然心血来潮,觉得要快些动身去玉门了。

    张不平如今武功也渐入佳境,他和灵烟同行,只要不遇到开了两窍以上的高手,就算不能胜,逃脱也是没有问题的。

    再说张不平偶尔还能发出法术来,出其不意之下,哪怕是两窍以上的高手也可能着了他们的道。

    他道:“二位,如今我突然心血来潮,觉得非得要快些赶路才行了,江湖相逢乃是缘分,只是江湖儿女,身不由己,不如就此别过吧。”

    张不平二人不知谢浔怎得突然就说要分别,只是谢浔不邀他们一起走,反而打算独自前行,想必也是遇到了什么事情,他们俩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物,想想也没在多问。

    谢浔又道:“昨夜我与那王晋一番交谈,我觉得你们去找那白氏商行也未尝不可,只要与王晋步调一致,危险多半就会小上很多,说不定还另有一番机缘。”

    二人闻言大喜,谢浔的话中的指点之意他们如何听不出来?虽然谢浔没有明说,但他作为武林绝顶的人,知道的隐秘肯定比他们二人要多的多。

    谢浔打的其实也是这个主意,他如今还没正式入玉门派的门,也不知玉门如何择徒,却不好引二人入道,但是王晋乃是蜂鸣谷弟子,这二人若有那个机缘,说不定就能通过王晋的关系,拜入蜂鸣谷。

    尤其张不平,他定然是有修道的资质的,修道的资质本就相当难得,可各个仙门择徒却又都讲究个缘法,这就让真正能修道的人更加稀少。

    往往是有心修道者没有机缘,有机缘者却没有那个天赋。

    谢浔快马加鞭,一路向西。

    过了函谷关,就到了长安地界,这个帝国的京师地区。

    函谷关相当有名,从上古到中古,各路仙佛神魔,圣人贤者,帝王将相都在此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传说。

    谢浔在家中时,常读志怪神魔,地理风俗,对此地也是向往已久,可真到了函谷关之外,却是大失所望,既不雄伟,也不高壮,城墙破破烂烂,沾满了岁月的划痕。

    守城的兵丁一个二个都是干柴瘦骨,面黄肌瘦,站的歪歪扭扭,毫无军人的雄壮威武,就连甲胄也都破烂不堪,也唯有那战戟长矛还磨的明亮晃眼,足以用来吓唬从此路过的商人旅客。

    “关中果真以糜烂至此了么,也难怪各方势力都蠢蠢欲动,魔教更是已经乘势而起。”谢浔摇摇头,不再去想这些事情。

    作为一个江湖人,他对朝廷本就没有多少好感,更何况,他谢家如今也算是在“谋反”呢。

    他一个逆贼门徒有什么资格去担心武周的天下呢?

    从函谷往西,一路上官道都是良田熟土,土质虽不如江汉江南,其开发程度却更胜一筹。

    土地当中还有不少农人在辛勤劳作,只是看他们的模样,比之收官的兵丁还要不如。

    谢浔的天眼看过去,发现这些人的气息都相当虚弱。显然本源都受到了不小的损伤。

    “这些人都是替大户人家耕种的佃户吧,似这般压榨,也难怪魔教的理论会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了。”

    谢家虽然也是大户,不过在拥有的土地却并不算多,对佃户也比较好,毕竟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并不是土地。

    到了驿站之时,谢浔也没有休息,将胯下的马给卖了,又买了匹好马,继续赶路。

    有人见他如此着急,还以为是关东出了事,也赶紧跟着朝长安跑去。

    毕竟最近这种谣言可是传的沸沸扬扬,虽然还从未听说有何地造反,这大周的崩溃却好似就在眼前,成了人人都能谈上两句的话题了。

    谢浔哪里会去管这些?这一路上他都是如此过来,一路上遇到有驿站,就将马给换下来,根本不做停留。

    晚上也是一路狂奔,只留下固定的时间来修炼恢复精神,反正他艺高人胆大,根本不怕有什么意外。

    他还真遇到过几个不开眼的小贼,毕竟大厦将崩,各路牛鬼蛇神也都躁动了起来,当然,遇上谢浔只能算他们倒霉,凭谢浔的手段,就算是数十上百人一起上他也怡然不惧。

    毕竟这些人不可能都能到达谢浔的身边,同时出手,至于体力,谢浔作为一个修道者,气韵更是悠长。

    路过长安之时,他也没有进城,长安洛阳,都是帝王之都,想来就算有所不同,其氛围气度大概也都差不多。

    更主要的是下,谢浔实在不想在耽搁了。

    他只远远地看了一眼,皇城之上,也是一条巨大的金龙隐匿云雾之中,这金龙与洛阳的不同,显得更加凝实,显然是因为此地有天子居住。

    只是那金龙虽不显老态,却有一种虚浮之感,便是在云中也似乎摇摇欲坠,大周要完消息恐怕并非只是谣言而已。

    谢浔得授仙法,有望气之能,天下如此之大,定然还有其他奇人异者能够看出这一点。

第126章 章五十三 寻仙() 
过了长安,西出阳关,就是河西。

    沿着祁连山脉与昆仑山脉之间的谷底一路往西北而去,尽头便是玉门所在了。

    这是一处重要的商道,西域诸国与大周贸易,若走陆路,多从此通过。

    当然,听说也有自天竺经大理到巴蜀的商道,不过那边来人谢浔却是从见过,只是曾听打蜀中而来的商人谈起过。

    此时天下有大乱之势,自关东到长安,似乎都是一片乱象,可自长安而西,治安反倒是好了起来,一路上虽然再不见农人,来往商旅却是络绎不绝,其中还有相当数量的身着奇装异服的异族番邦之人。

    而各处关隘的兵丁也都是身强体壮,虎目含光,衣甲兵器也都保养妥善,远非他在函谷关所见那些士兵可比。

    谢浔一路而来,一流高手见了不下十个,入窍高手也都见过一个。

    他暗道:“都说大周将坠,如今看来却还没有完全糜烂,这西北边军果真名不虚传,都是精锐之士,若无边患的话,恐怕这大周还真倒不了。”

    大周朝廷如何,他并不在意,只是一旦乱起,必将生灵涂炭,他不愿看到,可人道洪流,本不是凭他的微末之力所能左右的。

    他谢家联合怒蛟帮和荆州地方官府,虽然有割据一方之意,可更多的还是存了保境安民的心思,若不提前准备,任由外乡军阀来回争夺,那对民众的伤害更大。

    一晃眼,又是月余过去,这次谢浔一路畅通,未遇着任何阻碍,就到了玉门。

    玉门,既是一个关隘,也是一个城镇,城中只有大周在此驻扎的士兵,集市却是在城外,谢浔在城中打听了一转,并未打听到有玉门派的消息。

    这事本在他的预料之中,若是有人听说过玉门派的话,那他也不至于对此毫不知情。

    “难道真要到祁连山上去寻找?”虽然如愿以偿的到了这里,可谢浔心里其实也没底的很。

    “与师姐第一日见面,她就道是这修道要看缘法,难道我就真没有这个缘分?”可若真没有缘分,李云妙就不会来寻他了。

    他觉得,既然说他有缘,那定然就不会骗他,只是如今缘分尚还未到。

    就如同民间传说前朝有高僧大德到天竺去求取真经,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一般,结果是早已注定好了的,只是必须要有个过程去磨砺。

    当然,这只是他个人的想法。

    因为据他所知,李云妙的师傅乃是一位法力通天彻地的高人,早已长生有名,若真想收他入门,那定然没有办不到的,就算李云妙因故离开,可其师既然能算到他就在江陵,那当然也能自己来扬州一趟,将他接走。

    有一件事谢浔可是记得很清楚,李云妙说过,她的师傅是能有挪移的神通的,谢浔从扬州到玉门花去了几个月,极玄子恐怕只要一个呼吸而已。

    “既然这样,我不如就依着心中所想去做,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缘法。”心中打定了主意,谢浔的心情也放松了下来。

    当然,心情放松,他的脚步去却没放松,只是行走之间更多了一丝沉稳的气度。

    他本就生的相貌堂堂,在玉门这种边陲之地,姿容更显出众,如今气度一改,倒是引来不少打量的目光。

    不过玉门虽然远离中原,可由于是兵家重地,又是贸易重镇,高手倒也不少。

    那些人修为虽然不及谢浔,可一看他的气息神态,便知道这是万中无一的高手,于是纷纷猜测他的来路和目的。

    谢浔没有理会这些人的目光,在城中瞎逛起来,他想看看有没有地方卖地图的,他对这西北玉门可是一旦都不熟悉,想要去寻找玉门剑派,有个地图自然是最好的。

    别说,玉门虽小,可卖地图的还真是不少,只是谢浔一看那些地图,却是大失所望,其精度简直惨不忍睹,像靠它来上山寻找玉门派,还不如靠他自己的天眼来得强。

    他这却是生活经验欠缺了,他在家中之时,作为嫡系,常常能看到父兄所用地图,那钟地图自然相当精细。

    可地图乃是极为珍贵的东西,没有辛苦的去勘验,哪里能得到精细的地图。

    再说精细的地图更不能到处流传,从商贸来说,这是自绝财路,在军事上,更需要严防死守,要是有人想要造反,得到精细地图岂不如虎添翼?

    玉门这种各方势力交接的军事重地更是如此。

    只是这里毕竟有很多外来的商旅和去往西域的人,他们对地图还是需要的,当然这种地图也就仅仅是标注了管道大道和重要的城镇而已。

    谢浔没有寻到地图,干脆就直接出了城,天眼朝远处的各个山脉望去,倒都是钟灵毓秀,仙气氤氲之地,他也就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凭感觉吧,先走北边,到时候若能遇到当地的居民,再问问他们山上有没有神异发生过。”

    谢浔一看北边那道山脉,恰如女子眉峰,黛丽婉约,觉得可能是仙灵居所,便策马朝着那里奔去。

    到了山下,果然遇到了一个小村庄,关外番汉混杂,这里却是一个汉人聚居的村落,谢浔进去一看,发现里面都是些老弱妇孺,他心里奇怪,先压住了自己的来意,问起了村庄的异常。

    他心想“事出反常必有妖,若真有妖孽作祟,那我便坐一回好事,说不定就是机缘所在呢。”当然,以他的性格,就算没有机缘,他又怎么会舍下这些人不管呢?

    结果那些老人说乃是因为最近常有狄人袭边,他们觉得这里不在安全,便让青壮年们去别处了,只留下他们这些老弱病残在此守候。

    谢浔心中闪过一丝失望,却旋即反应过来,暗道:“看来我还是患得患失,失去了一颗平常心,竟然会把此事牵扯到妖魔鬼怪身上去,这世事又哪里会都是如此巧合呢。”

    至于说关于山上仙佛的传说,这里还真有,而且还不少,谢浔开始还对此有所期望,听到最后却是面色古怪,无他,这些传说实在太普遍了,各地都有类似的流传,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

第127章 章五十四 上山() 
谢浔不甘心的在村中转了一圈,得到的回应都大同小异,这次有了心理准备,他的失望情绪倒是弱了很多。

    他只好依照原计划上山。

    当听说他要上山,村民们还非常热情的给他安排了一个向导,说是常常上山的老猎户。

    可当听说谢浔是要到山的最顶峰去时,老猎户也只得抱歉,还劝谢浔最好知难而退:“山的顶峰都是巨大的冰川,有积雪覆盖,十分寒冷,路也难行。”

    谢浔谢过他们的好意,踏上了自己的旅程。

    西域并非谢浔以前想象的那样完全是荒漠一片,尤其是这雪山下面,更是有着相当密集的植被覆盖,林中也出没着许多野兽,谢浔才走出去不久就遇到了好几只。

    开始的时候,山路还很好走,可越到后面,就越是陡峭,越是难行。

    当然,这些对谢浔来说都不算什么,他并非是普通的山民猎人,而是天下顶尖的武林高手,若是被这树林山路给难住的话,那真是天大的笑话了。

    谢浔脚力很快,几乎比平地上慢不了多少,常人在到达高山时常有的呼吸不畅也没有在他身上出现,他呼吸如常,依旧气韵悠长。

    爬了大半日,日头就已经偏西,天空逐渐灰暗下来,谢浔遇到的树林也逐渐稀疏,几乎都是针叶林。

    看来我已经爬了一大半,要见着冰川了。

    接下来才是这段旅程最难熬的时间,他选了一个错误的上山时间,在最冰冷的地方过夜,哪怕是经验丰富的老猎人也不敢想象。

    山下村庄那个最好的猎人到过的最高之处大概就是这一带,再往后,他就不敢上去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只是猎人,而谢浔是修道者的区别。

    寻仙访道,不就是为了行常人之所不能行么?

    尽管这并不是谢浔的目的,可也不妨碍他能做到这样的事。

    谢浔继续往上,树木渐渐稀少,取而代之的是皑皑白雪和亘古不化的冰川。

    “如果是白天,或者今夜有月的话,这里一定是一幅壮丽美好的景色。”谢浔不无遗憾的想到。

    虽然他的视觉让他能在黑暗中清晰视物,可终究不能带给他真正如同白天的感受,在美好上面,显然差了不止一筹。

    晚上的风很冷,不过还没冷到让谢浔受不了的地步,当然,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掏出了李云妙给他的那枚玉佩。

    事实上,他发现这枚玉佩的功效很多,也很实用,完全不是如他最初所想的那样只针对江水之下的空灼煞穴有用。

    这是一件宝物,能够消耗极小的法力在自己身边形成一个最适合身体生存的环境,如果环境过热,它就会降温,如果环境过冷,它则能升温,这枚玉佩已经帮了谢浔几次忙了。

    将玉佩握在手中,输入法力,谢浔瞬间感觉身体放松了下来,先前那样的环境,他就算凭借极佳的身体素质能够行动无虞,可毕竟与其作为人的本能相悖。

    “应该早一点把这个玉璧拿出来的,看来,后面也不用再将其收回去了。”有了一个好的发现,让谢浔感觉心情舒畅。

    也许这就是此行会有一个好的结果的征兆吧。

    谢浔找了一个避风之处,盘膝坐下,借助修炼来恢复精神。

    虽然此夜无月,可谢浔的修炼速度竟然比平日还要快上许多,这让他心中又是一喜。

    “看来修道果真要到福地仙山,远离世俗红尘才好。”这山上让普通人呼吸困难,可对修道之人来说,却是修炼的好地方。

    这里的灵气比山下要浓郁的的多。

    如此,一夜过去,谢浔竟又再次突破一窍,成为了八窍高手,再能贯通一窍,谢浔便是入窍大圆满,有了真正感应天地的基础。

    谢浔刚刚突破境界,神清气爽,脚步轻快,又再次踏上了旅程。

    天空逐渐转亮,这雪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