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兴宋- 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就对了,时穿微笑着继续问:“那么,时氏如今当家的是哪位?”

时河回答:“家祖已经垂危,六七年前家父已经接过族长的位子,这次迁居的家族,也算是从族中分家,如有可能,等战乱平息后再回祖先之地,若是不行,那么就落地生根吧。”

时穿再问:“那么,我算哪一宗呢?”

听到时穿终于松口了,时河大喜,连忙说:“我听说你字长卿,不如改成长清,三个字加水,这名姓可以算作长宗长房庶子,这身份如何?

如果不行,那就以时汌(音穿)为名——改个带……水的名字,发音完全相同,唯有字不同而已。”

“诱惑越大,担子越重,我这副肩膀,你准备给我压上什么担子?”

时河拱手:“我有一子,名时灿,年方十二,此外有爱妾两名,幼女三人,望转托时兄照顾。当然,孩子年幼,其他旁系的叔伯不免要看顾一下,但那两个叔伯却让我不放心,如果时兄愿意监督,剩下的事,便交给我了。”

时穿皱着眉头,想了想,问:“高老爷叛乱嘛,在我看来不过是群乌合之众,朝廷大军一旦集结,必然土崩瓦解,只为了这点小小的动乱,抛弃百年祖屋,值得吗?”

时河唰的合拢扇子,静静的盯着时穿,慢悠悠的说:“民昔日唐太宗曾说,民为水君为舟,水沸则舟覆。目前皇宋虽然表面一派繁荣,但其实从来没有平静过,平均每两年就要闹一次兵变。但一直以来,百姓是安乐富足的,百姓是尊从官府的。这次动乱则起源自百姓——民怨沸腾了。

历朝历代,一旦百姓起而憎恨朝廷,或者想法逃离朝廷管辖,那么改朝换代的日子就要来临了。如今楚州已经成了大祸源,下雨天再修房子,可不是未雨绸缪的办法,为了趋吉避凶,闻风而动才是明智之举,时兄以为呢?”

时穿摸一摸下巴:“真令人惊叹,我能料到这一切,是因为……而你竟然也料到了。也不知道皇宋天下,各大家族中,如你这样的人才有多少?”

时河拱手,谦逊的笑了:“千年犹存的家族自然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能在王朝变更中活下去、传承下去,自然要比平常人警醒,不警醒的家族已经随王朝陪葬了,所以,能够存续至今的家族都不是傻子。

其实,当我在族中提出这个观点时,也不见得人人都赞同我的观点,只是我这个老父爱幼子,不得不寻个安全地方,让孩子躲一会。”

时穿伸出手来,手指弹着桌面:“其实在我看来,楚州的繁华远远还未开始起步,楚州现在需要的,只是一位好地方官而已,比如类似海州张叔夜的大尹,动乱一起便开始编练团练……我记得皇宋还有一项政策,那就是编练厢军:在动乱地带,把那些无以谋生的青壮编练成军队,并替他们寻找一份糊口的闲活,比如替权贵看大门等等。

哈哈,政府发钱雇佣失业者,随便给他们找一份活,把他们养起来——我看这个政策很不错,张叔夜身为知州,只能编练团练。童贯身为枢密使,他可是有权利编练厢军。如此一来,等高老爷吃一两个败仗,当地年轻人都被朝廷编练成厢军,他没有兵员补充,这场叛乱就很快会平息下去……”

时河哑然失笑:“朝廷打算怎么做,我一点不感兴趣,只是身为父亲,见不得孩子有半点危险——大不了动乱平息后,孩子再搬回去。”

这时,旁听的黄娥悄悄捅了捅时穿,时穿随即点头,他伸出手来与对方握了一下,回答:“我答应你。”

时河眼角浮出一丝水光,他郑重的一点头:“长卿兄放心,迁居于此的时氏家人,都算是分家了。他们将自己购买田土,修建屋舍,都将算作时氏别宗的财产,时氏本宗绝不会插手——我知道长卿兄在海州乡间、城里素有声望,万一有变,请多照应一下我的灿儿。”

这两只手握在一起,时穿顿时成为了嘉兴时家长宗长房、旁支“时汌”——据说,原来的那位时汌只活到了五岁,他的生父是时河的亲三叔,本属长房庶子,早早被独立出去,前几年间病逝于扬州。而其生身母亲本想守着儿子时汌过活,但时汌在五岁时病逝了,其母向时家报丧后便因孤苦无依而改嫁,随即消失无踪……

时汌父亲是分过家的人,已经领了一份财产独立门户,所以他不牵扯分家产问题。而时河的父亲对这位兄弟并不太在意,所以时汌报丧后他并未及时把这消息登记在族谱上,如今让时穿代替——啊,按照当时的传统思维,他这是替自己那位兄弟找着了香火,使得兄弟那一脉得以继续传承,让兄弟不至于孤坟野鬼飘零,这是对兄弟的格外关怀莫大恩情……

第195章 悔不悔?不悔

如今嘉兴一带正处在战火中,官府的档案是不用指望了,而以时氏在当地的庞大势力,事后重新造出一份新档案来完全不成问题。所以,时穿的宋代的出身档案就此认定:

身为长宗庶子旁支,幼年随父分家,父丧之后随生母居住于楚州乡下,族谱上明确记录有这人,但他从未在家族祭祀中露过脸。而后,其生母改嫁,此人悲骇夜游,徒中被拐子敲昏……

因为早早离府别居,所以这位“时汌”用同音字“时穿”给自己起了新名,虽然这样破坏了辈分排名的规矩,嘉兴时氏对此并不终究,只要求今后在参加祭祀的时候,必须以本名出现在宗族家祠里……

就这样,时空旅行者时穿成为一名有根有源的、有家族传承的、土生土长的大宋人。

那么,接下来时穿与时河就要论兄弟了……整个过程黄娥自始至终未曾回避,此刻两人谈拢,黄娥长长松了口气,她站起身,福了一礼:“我给哥哥弄些茶点,长夜漫漫,你们兄弟大约有很多要聊的。”

望着黄娥的背影,时河瞳孔微微缩了一下,轻描淡写地问:“不会有问题吧?”

时穿一咧嘴……这个事情怎么表述?一直以来,黄娥总是竭力扮演时穿的内宅当家人的角色,越是有外人出现,她把这个姿态表现的越强烈,而时穿因为不懂宋代与人交往的细节,刚开始默许了黄娥的帮助,到现在,宅院里人人都认可了黄娥的身份,他倒也离不开这位助手了。

而时河之前默许了黄娥的存在,是因为大家族从来不在意这样的小人物,对于有可能泄露家族秘密的小人物,大家族有一千种办法让他们消失得无影无踪,就跟将一个完全没有来历的时穿,化身为本族人一样容易。而他现在追问一句,是想落实黄娥的身份——若她是弟媳,也要防备俩口子吵架的时候说走了嘴,她真的值得信赖吗?永远?

啊,这是宋代,在这个时代,时穿不信黄娥,他该信谁?

“没有问题的!”时穿坚定地说。

时河仔细的观察了一下时穿,发觉后者不想继续讨论这个话题,马上转而讨论后续的手尾:时河承诺,明日一早就去官府递交认亲文书,正式确认时穿的身份。而后,两人对着海州地图研究时氏新的定居点,最终,这处定居点选定于城东南的白虎山下。

所谓的白虎山不是孤零零一座山梁,它是一片山区,最高峰称之为白虎山。该处山是连绵,地势起伏不定,开发并不完善,唯有半山坡上有几个小村落,坡下开发了几片贫瘠的土地,因为海水倒灌,该处土地盐碱性很大,但此处即靠近码头区,便于逃窜出海;也背靠大山,战乱时期,即使出海不成,还可以钻山洞躲藏。

天亮时分,两兄弟结伴去找州衙,时河递交认亲文书后,在州衙办公的蒙县尉一点没有刁难,唰唰唰的料理完公务——如此一来,桃花观拐卖案也算彻底终结了。海州县当天结清了最后一笔生活费以及抚恤金。从今以后,那些被拐女孩及时穿本人,将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了。

做完这些,两兄弟就在州衙门前分手作别,时穿赶着去送素馨,时河则问时穿要了几个人手,赶往白虎山置业。时家这次打算不惜代价拿下白虎山附近三十倾土地,以便将其建成时氏第二个家——在古代,这种行为被大家族称之为“开枝散叶”。

辞别了时河之后,时穿不急不慌地向家里走,反正时间还早,他顺着十字街慢慢溜达向西大街,巡视完自己的治安区之后,看看天色,时穿有慢悠悠的步行向家中走,而此时,在家中的黄娥早已急得跳脚。

现代人是想象不出被家族认可的重要性的。在古代的宗亲社会中,每个人都必须有来历与传承,没有家族渊源,则意味着生前得不到尊重,死后没有祭奠与香火。而生前得不到尊重,是因为在一个等级社会里,没有出身身份,则意味着你连向上爬的机会都没有。当时的古人不愿跟这样的人结亲,偶尔有人愿意与你交往,那也是那你当使唤人用的……

此外,在古人的世界观中,生前的苦难不算什么,死后的祭奠尤为重要,“路死野埋”被认为是最凄惨的事。但如果一个生活在古代的人没有身份,那就没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你,这辈子你只能娶到最卑微的妻子,你的儿子还需要继续从底层向上爬,如果儿子不争气或妻子不曾生下儿子,则……

对古人来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如今,时穿有了正式的身份,他屋里那群古人可算开心了。黄娥虽然彻夜未眠全程参与了这件事,但一直到时穿归家,她依旧头未挨枕头,兴奋的她与姐妹们准备了一桌酒席摆酒庆贺,姑娘们……哦,如今那些没有名姓、记不得父母的被拐女孩,因为时穿认祖归宗的原因,也拥有了一个姓氏,在官府的档案上,她们以时穿妹妹的身份得以销案,如今她们都算:时家姐妹。

闻讯赶来的素馨得知消息,立刻推迟行程庆贺哥哥被家人“认归”,酒宴上,时家姐妹人人脸上挂满了喜悦,这场酒席场面很热烈,所有的女孩都拼命寻求一醉。

环娘年纪小,不能喝酒,但她也似乎很陶醉,坐在高高的椅子上,两腿晃悠悠的,冲着东倒西歪的姐姐们一个劲的傻乐,此时黄娥也头晕眼花,她竭力控制语速,让自己口齿显得清晰点,但实际上,她的身子在椅子上直晃:“小环娘,你高兴什么?“!

环娘咧开嘴,露出缺了门牙的牙床,满嘴漏风的说:“高兴呀昔日姐姐们虽然结清了案子,但依旧忐忑不安,头顶上没有一个姓氏顶着,谁家肯娶没有姓氏的女子啊。

现在好了,大家都是嘉兴时氏的女儿家,嘉兴时氏可是宰相之家啊,等他们族人迁过来,姐姐们往大院子里一钻,再学几年书,出来后,以嘉兴时氏的名义嫁了,什么样的夫婿找不见?

娥娘姐姐,你早已经找见父亲,为何你也这样高兴。”

黄娥把嘴一抿:“我是替哥哥高兴。”

环娘正好瞧见三位待嫁新娘举着杯子走过,她揪住其中一位,问:“姐姐,你悔不悔?”

环娘问的是,那三位女孩结亲过早,嫁的是市井百姓,但如果她们在这之后议亲,靠上时氏家族这棵大树,那就完全不一样了,议婚对象往少了说也得是个举人吧,弄不好是一个县城的官员。

“不悔!”那位待嫁新娘回答。

不悔就好,人生最难的就是从无悔。

欢乐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当所有的姑娘都安睡的时候,时穿独自一人走到院子,在大宋的月光下徘徊,听到他的脚步声,豆腐西施的大黑狗,以及三只狼崽兴冲冲的跑过来,围在他脚边摇尾巴。就这样,时穿一边逗弄着狗,一边在院子里转悠……

如今,经过他不停的努力,这座院子地下已经挖空,形成一个巨大的地窖。眼见的隔壁顾宅已经装修差不多了,等到装修完毕重新搬进去,那座宅院就可以称之为“时宅”了——宰相门第的时宅。

地窖在宋代并不罕见,大宋朝豪富人家都有夏天储冰的习惯,几乎每个豪富人家都会在自家院子挖一个地窖,储藏满冬天的冰块,等到夏天来临的时候,再拿出冰块,摆在屋内降温。

其实,地窖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空调,等到顾宅装修完毕,时穿打算把全家都搬过去,而后对顾宅院落进行改建,改建好的屋子将隐蔽的把地窖通风口引入房间,这样一来,屋内就能保持一个四季恒温状态——如此,他就能不花一分电钱,在大宋享受到空调生活。

接下来,需要将他那艘快舟上隐藏的机械设备逐渐搬入地下空间,把自己的窝安定好,然后再寻找机会,或者重新回到自己原来的世界,或者,改造现在这个世界,让自己生活的更开心……如果他也能像海公子那样,又引一个人来做他自己的时空锚标,那就更完美了。

其实,反过来想想,如今的日子也不错,再过两三个月,等到他的作坊建好了,店铺开业了,凭借这些商业收益,也能在这个不属于他的时代,过上有钱有闲的米虫生活。

这可是一个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啊。

一边思考着,时穿一边顺手摸摸小狗的脑袋,侧耳倾听了一番周围的动静,他身子一晃,身影立刻原地消失,但紧接着,院内响起黄娥的说话声,又将时穿的身影拉回原地,他站在原地无奈的挠挠后脑勺。

黄娥手拿一件披风,乖巧的走到时穿身边:“哥哥,天越来越凉了,你还是披上一件衣服吧。”

时穿蹲下了身子,让矮小的黄娥把衣服给他披上,系好了最后一颗扣子,黄娥将脑袋扎进时穿怀里——这一刻无需语言,两人相拥着,默默无语。

不知过了多久,黄娥响起了微微的鼾声,时穿站起身来,抱起黄娥向屋中走去……同一刻,原地出现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影子,只见这影子飘飘荡荡的穿墙而出,走入甜水巷街道上……

第196章 怎么玩我奉陪

出了甜水巷,虚幻的影子逐渐变成实体,只见时穿脚下无声的走在街巷内,穿过一条条僻静的巷道。

这几天是科考时间,从不宵禁的大宋城市,在这个夜晚也显得格外安静,街头小贩不敢大声叫卖,相熟的小贩偶尔见到时穿走过,也只是微笑着打招呼,彼此擦肩而过。

附近,勾栏瓦舍没有了丝竹声,进出寻欢的人都像鬼子进村一样,悄悄地来悄悄地走。时穿的影子走过这些寻欢的人,脚下不曾稍稍停留。

走入十字街头的鼓楼处,时穿眨巴眨巴眼,眼前顿时出现许多虚无飘渺的影子,那似乎是白日喧闹的街道的幻灯重放——街头上人来人往的,但都是一些虚幻的影子。那些飘飘荡荡的虚影没有一丝噪音,全被都是无声的哑片,那些人影即使张开嘴,也没有声音发出。

稍停,人影当中一个背影陡然亮了一下,从重重幻影当中标记出来,时穿举步穿透了无数虚影,尾随着这个标志出来的人影一步步走着,这个背影时不时的钻入某个店铺,不一会,又从店铺出来继续前进。

这人就是方云方员外,施衙内不久前说他在城中正办理入籍问题,哦,还在收购店铺准备经营一些产业。

方云穿街走巷,当走到时穿负责的治安片区时,他停留的最久。站在街角的方云目睹着环娘驾着马车,得意洋洋的巡视着西大街,沿途不停的接受小商贩馈赠的小吃……方云目光闪了闪,回头跟自己随从吩咐了几句——从时穿的角度上看,只见到方云虚幻的身影,嘴巴一张一合,没有发出半点声音。

稍停,方云带着随从继续前进,时穿步步尾随,走到了城西位于城门口附近的一个巷子,方云一头扎进其中一个屋子,而时穿静静的站在屋角。再一晃眼中,街上的虚影消失,远处传来粼粼的车轮声,声音渐趋渐远,似乎一个人正在离开。

时穿等了一会,隐隐的听到空中飘来窃窃私语的声音,其中两个词反复被提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