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末枭雄-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即他看向石琅翼道:“翔之,你带着第一混成团出战,急速北上务必尽快解决他们!”

    随后又是看向王吕云:“你的第二骑兵连也要配合第一混成团作战!”

    石琅翼和王吕云自然是应声而起,领命称是,而等石琅翼以及王吕云出去整合本队人马准备出战的时候,施清瑄面带忧色对林哲道:“大帅,我们兵力本来就不多,如今分兵千余出战,到时候敌军万一出城来攻恐怕……”

    不过林哲却是打断了他的话:“无妨,我们如今营地稳固,他们不来还好,如果敢主动来攻,必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吴汝孝如果一直龟缩在苏州城内,林哲短时间内还真没什么好办法,虽然余胜军的于攻城能力相对比其他太平军,清军而言强得多,但实际上也没超越这个时代,依旧是用火炮轰炸为主,然后用步兵上前对射并强行登墙,而一旦靠近的话余胜军引以为傲的远距离火力就会失去作用,被迫陷入城头肉搏战甚至城内巷战这种情况。

    而这些情况对于余胜军而言是一直极为极力避免的,从余胜军的上海攻城战,广德攻城战就可以看得出来,余胜军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正儿八经爬过墙头,打上海的时候都是直接把城墙给轰塌了,然后依旧用线列作战的方式进缺口作战的。

    进攻广德的就更加不用说了,余胜军从头到尾就没上过城头,只是用火炮轰个不停,硬生生用海量的炮弹把林成庭的部队给赶出广德,逼他们主动撤退最后追上去野战。

    所以余胜军短时间内攻陷苏州城不现实,不是打不下,而是不愿意承受攻城所付出的伤亡代价。所以林哲巴不得他们主动出城,到时候自己完全可以和他们打一场野战或者防守作战,从而一举击溃他们,奠定胜局。

    “还有,我们的水师营也快到了,水师营这一次带来的将士有三百之数,也可以协防一二!”林哲口中的水师营就是那支在上海组建的水师营。

    该水师营经过半年发展,已经是初具规模,拥有八百吨的风帆蒸汽明轮船一艘,四百多吨的风帆船一艘,另外还有十余艘数十吨左右的内河改装战船。除了这些战舰外,军需局征用、雇佣的上百艘中小型内河运输帆船只也是临时划归水师营管理。

    由于水师营的那两艘八百吨以及四百吨的改装战舰都是远航船只,吃水极深,只能在长江以及黄浦江航行,所以之前不管是出战到湖州还是现在到苏州,那两艘战舰都没来,只有一些中小船只来了。

    苏南虽说水网密布,但是大江大河也是没有多少,水师营要到内陆作战支援陆军作战,就只能是派遣中小型战船。

    这一次水师营不仅仅自身带着十多艘小型战船过来,而且还协同军需局护送了数十船弹药补给过来,用以缓解余胜军的庞大军需压力。

    至于援兵,除了三百多水师营的水兵了,其他的一个没有。

    如今林哲麾下兵力奇缺,以往的时候还不觉得,但是这一个多月的作战中却是让他深感兵力不足。

    刚在湖州打完呢,还没来得及巩固在皖南地区的战果,把林成庭彻底逐出广德州呢,苏州那边就是被太平军拿下,而上海缺兵少将迫使他急匆匆的赶回苏南。

    感到兵力奇缺的林哲还在湖州的时候,就已经动了继续扩军的心思!

    尽管扩军后的军费压力太过庞大,但是现在不扩军也不行,所以林哲想着先把军队扩编了再说,短时间几个月内余胜军的小金库还能撑得住,至于小金库花完了以后怎么养军?

    林哲暂时还没想过这个问题,方法不外乎几个:向朝廷要钱;向地方官府要钱;自己直接动手抢。

    有兵有枪在手,还怕没有军费?

    所以他在湖州的时候就组建了第七步兵营,第六炮兵连以及第三骑兵连以及第三辎重营,并加上第四步兵营、第五炮兵连共同组建了第二混成团。

    同时他还派了人回浙江,尤其是去浙江南部的几个府县招募兵员,同时又传令上海那边的人在松江府一带招募新兵。

    并命令原第一混成团参谋长许鹏安返回绍兴,招募兵员并组建训练第八步兵营。

    抵达苏南后,又派遣原第一辎重营营长费群阳返回上海,上海周边地区招募兵员用以组建第九步兵营,并充当上海守军的司令官,统辖原驻扎上海商贸区的第六营以及驻扎上海县城的五百绿营,当然了新组建的第九步兵营也会临时加入上海守军的序列。

    只不过这些新扩编的军队大多都还处于初期扩编的阶段,只有第七步兵营和第六炮兵营的情况好一些,但是第八步兵营和第九步兵营现在连士兵都还在刚招募的阶段,要成军至少也得几个月以后。

    因此短时间内来说,苏州方向的余胜军已经不可能获得援军,一切只能靠自己。

    为了解决兵力紧缺,林哲不得不把主意打到了那一万多人俘虏上头。

    这些俘虏的太平军士兵虽然老少残弱都有,但是全都是男性。吴汝孝的大军里头虽然男女老少都有,但是绝大部分还是男性,毕竟就算是挟裹,人家也不是乱挟裹的,抓壮丁也只抓青壮年。军中的少部分老弱妇孺,大多是士兵们的家属,他们自己跟着过来的,并不算是吴汝孝麾下的士兵。

    这些俘虏都是男性,而这些男性当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青壮年,如果能够把这些青壮年用上的话,估计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自己的兵力紧缺问题。

    而林哲想来是个想做就做的人,如其养着他们干活,还不如把他们重新武装起来缓解自己的兵力不足呢。

    当然了这些挑选出来的青壮由于各种问题,肯定是不能直接补充进入余胜军里头的,余胜军对士兵的要求非常高,募兵的时候不仅仅对士兵的身体素质有要求,更要求身家清白的农村子弟,有家人,有村老庄头担保,不要市井小民,不要流民逃兵。

    更加没有把俘虏补充进来的习惯!

    林哲是打算把这些挑选出来的青壮俘虏统一编为单独作战的部队,并让原第三步兵营的副营长刘和涛负责编练该部。

    那些俘虏们听到余胜军要从他们当中挑选一部分青壮从军,表示只要愿意为余胜军作战,那么他们以往投效太平军的事迹就一笔勾销,往后他们就不是贼军而是官军了。

    凡入选者可以一日就食三餐,其中两餐都是干饭,只要服役一年就可以重获自由并返乡,同时会获得一笔遣散费。如果愿意继续服役,并通过考核者,继续服役期间可按月领取一定数额的饷银。

    听闻这些条件,不少青壮都是跃跃而试,他们都不是看重什么官军,长毛的区别,也不看重以后是否能够获得自由,他们看重的东西很简单:一日三餐,两餐干饭。

    说起来,这些战俘其实也都是一些可怜人,他们原本只是普通老百姓,但是太平军到来后,他们就是被太平军的士兵们强行征召,成为了一个炮灰。

    吴汝孝的太平军由于一直流动作战,粮食基本靠抢,而且他们人有多,这军粮自然是优先供应那些正规军,他们这些被强行拉来的壮丁一天顶多两餐,一顿稀饭一顿干饭。有时候每天一顿干饭都吃不上。

    要不然前头被打败逃跑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只跑了几百米就累的跑不动最后被俘虏了。

    余胜军也不是慈善机构,对这些俘虏虽然也给吃的,但每天也只给点稀饭而已,如今听闻只要入选就能够吃饱饭,他们那里还管你余胜军是长毛还是清妖啊,也不管以后是死死活,先加入进去吃饱饭再说。

    仅仅是用了吃饱饭作为诱惑,余胜军就轻松从一万多战俘里头挑选了一千五百多名青壮,那些没被选上的都是唉声叹气或者露出绝望神色,因为那些被挑中的人当场就在边上被发放了一碗米饭,很多人蹲着就是直接吃了起来。但是其他没被选上的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吃大碗大碗的白米饭,自己只能以稀粥果腹,最后茫然度日等待着余胜军把他们主动释放的那一天。

    一千五百多青壮挑选出来后,编组了三个步兵营,合编为一个团,林哲把这个团命名‘余胜军协防团’的番号。

    由刘和涛加少校衔,并担任余胜军协防团的团长,再从余胜军调来了多名军官分别担任团参谋长,营长、副营长,又调来了余胜军四十多名资深士官担任这些俘虏们的连长、副连长,至于上百个排长职位,则是从俘虏中直接选拔。

    由于是俘虏部队,而且都是一些未经训练的民夫百姓,林哲自然不会给他们装备先进的米尼步枪,只是从余胜军之前缴获的大量冷兵器、火绳枪等挑出来一部分让他们装备。

    对这种临时从俘虏中挑选兵员编成,装备简陋原始武器的部队战斗力自然是不用抱有太大的希望,他们和湘军,余胜军这种清军体内的地方团练精锐没法比,也打不过太平军内的正规军。

    但是总比那些地方乡勇、比那些毫无组织的流民军队好一些。

    林哲也没指望过这支协防团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惊喜,他只要协防团能够略微分担一些余胜军的压力,那么这就足够了。

    而当林哲搞着这个‘协防团’,防止苏州守军出城的时候,石琅翼率领的第一混成团也已经是绕过苏州城,然后直抵苏州西北部地步,而在他们的西方方向,则是从长洲增援苏州的太平天国援军!

第一百一十三章 决一死战() 
“什么?”吴汝孝听着手下的回报,满脸的怒色:“长洲过来的一万多援军怎么会被伏击?还有,余胜军那些清妖是怎么绕到我们苏州北面去的?难道你们一个个都没长眼睛吗?还是他们都是飞过去的?”

    下面的一个师帅惶恐道:“我们一直都有对城外的余胜军进行监视,但是这两天也没有发现他们分兵北上,我们估计他们是前天夜间秘密分兵,然后绕过我们苏州北上的!”

    吴汝本还想再喝骂几句,但是话到了嘴边却是一种无力感涌上心头,让他都懒得再骂了。

    对于城外的那支余胜军,吴汝孝是感到相当棘手并且无奈的,余胜军虽然兵力不多,但火器实在太过犀利,这一点从第一天的试探进攻就可以看得出来。

    后续见余胜军屯兵苏州城外,并且安营扎寨,吴汝孝原本还以为他们是做好了长期围困并等待援军的准备,而他心中也是准备着在苏州这里和余胜军决议生死,只要击败余胜军,那么整个苏松太地区就再无可以阻挡自己步伐的清军了,届时整个苏松太地区都会落入己手。

    控制了镇江,常州,苏松太地区后,自己一方面可以派兵兵力南下浙北继续扩大巩固控制区,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汇集重兵西援天京,并和天京里被围困的太平军里应外合,一举击溃江南大营。到时候不仅仅可以解救天京之危,甚至江南的整盘棋都可以盘活。

    太平天国将会因为自己的东进从而控制江南这个税赋重地,真正奠定太平天国的基础。

    而要在苏州城下和余胜军决一生死,仅仅依靠苏州城内的力量还是有些不足,他在苏州城内虽然依旧拥兵将近五万,但是自家人知自家事,这五万人里头绝大部分都是临时强行拉来的壮丁。

    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训练,甚至连像样的武器都没有,真正可以打仗的也就万人左右,其他的顶多帮忙守守城,壮壮声势而已。

    所以他才会把苏州外围,尤其是长洲县、常熟县两地的太平军调来苏州。

    这两地的太平军虽然是偏师,但是也各有一万余人,其中两部加起来至少有五千可战之士。汇集了援军后,吴汝孝自认为就有一战之力,到时候就出城和余胜军决一死战,依靠绝对的兵力优势,耗也能把这四五千的余胜军给耗死。

    但是没有想到,这援军非但没有成功抵达,反而是被余胜军给伏击打掉了,这如何不让他愤怒!

    “好一招围点打援!”吴汝孝心中暗哼:“没想到这个林哲倒也是个熟知军阵之术的人,看来余胜军之胜不仅仅依靠其火器犀利,这个林哲也不容小瞧!”

    吴汝孝以为林哲是故意做出围困苏州的假象,再玩围点打援的把戏,但是事实并没有吴汝孝想象的那么简单。

    到目前为止,实际上吴汝孝还是没能搞明白余胜军的战略目标是什么,或者说是他们还没搞明白余胜军到底为什么来苏州?

    他把林哲当成了普通的清军将领,把余胜军当成了一支清军,认为他要夺回苏州,要挽救苏南危局。

    但是他并不知道,林哲从来就没有以清军将领或者官员自居,余胜军的战术战略也从来不以清军在江南地区的胜败作为参考,林哲考虑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余胜军自身的得失,上海的安危对于林哲来说,比整个江南还要来的重要。

    对目前的余胜军来说,他们的根本战略目标就是防备太平军继续南下东进,从而威胁到上海。

    这才是他们主动进军苏州,从而吸引周边地区太平军汇集苏州的根本原因,至于打掉他们的援军,只不过是在这个大战略下的一次正常行动而已。

    “既然他们分兵至少两千去了长洲县,那么他们留在苏州城外的兵力岂不是只有三千不到?”这个时候,一个太平军将领及时提醒了吴汝孝:“我们抽调援军过来,不外乎增加实力,建立兵力优势,但是如今余胜军清妖既然主动分兵,那么我们依靠城内的力量就足以击败城外的余胜军了!”

    吴汝孝听到这里也是眼睛一亮,是啊,自己为什么要抽调援军过来的?

    还不是为了面对城外四五千余胜军的时候,建立彻底的兵力优势,如今余胜军主动分兵两千出去,尽管自己被打掉了一万多的援军,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自己在外围的那些援军也算是牵制余胜军两千兵力。

    想通了这一点的吴汝孝知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当即道:“传令下去,全军备战,我们明日出城和林哲决一死战!”

    第二天早上十点,城外的余胜军大营内,林哲就是看见了远方苏州的城门再一次被打开,然后涌出了大量的太平军。

    “他们果然来了!”林哲心中暗道,自己冒险分兵,人家太平军也不是傻子自然会知道,自己能够拖延两天不被发现已经算是不错了,如今被他们发现了,他们自然不会放弃机会来攻打自己兵力已经减少的大营。

    面对从城中出来的太平军,林哲露出一丝讥笑:好好的苏州城不带着,非要出城来找死!

    如果太平军死守苏州城,他林哲一时半会还真没什么好的办法,但是吴汝孝竟然要趁着自己兵力空虚主动出击,那么就等于给了余胜军一个在城外击溃他们的机会。

    尽管自己的兵力少,面对数万太平军风险很大,一个不甚就有可能被他们的人海淹没,但是风险与机会并存,他们主动出城作战,那么就给了自己在野战中一战奠定胜负的机会。

    “传令下去,全军备战!”看着远方源源不断出城的太平军,林哲迅速的下达了自己的命令。

    为了不让炮兵部队把这些太平军给吓回城去,林哲还特地给付林阳下了命令:“在敌军全部出城之前,不得开炮!”

    让炮兵暂停开火虽然有一定对面风险,但是这个风险是可以承受的,如今的余胜军已经不是第一天抵达苏州城下的时候了,在苏州城外那么多天,早已经构筑了完善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