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观察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观察者-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不明白将军的意思。”

    “听闻贵*队在波兰拆卸了很多的机械设备,目的只是为了回收钢铁。假如将这些设备运往东方。。”

    斯佩尔明显地兴奋起来:“将军的建议听起来不错,这件事情我会用最快速度给与将军答复。另外贷款的事情我想就没有必要提了,虽然我个人非常愿意相信将军的人品,只是这种纯粹的商业行为,我们的政府也不能随便干涉。至于将军的损失我们会在其他方面予以弥补。”

    送走了斯佩尔,杜文成的心情很复杂,即有些兴奋也有些沮丧。他现在很需要钱,需要一大笔钱,可是贷款的事情却是自己有些想当然了。没有抵押就不会有贷款,所谓的飞速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可是自己根本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用于抵押。

    就在杜文成为缺钱而烦恼的时候,三千余南洋子弟兵开到了长治,领队的是陈嘉庚族内子侄三十二岁的陈涛。陈嘉庚曾经和他说起过此人,言语中对陈涛颇为赞赏。此时的长治已经有七千余兵马,为长久计,杜文成干脆弃旅建师自认师长,陈涛为副师长。

    对于这三千余南洋子弟兵杜文成可是格外重视的,这些人中有文化的占了大半,剩余的那些也大多认识几个字。杜文成有意打造一支摩托化步兵团,这些人将来就是他立足世界的基础。

    长治的政务则交给了陈嘉庚为他挑选的白云生,年近五旬的白云生祖籍绍兴,是一个盛产师爷的地方。民国之后师爷这个行业虽然不如明清那么盛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师爷在政务方面的确有着不可小觑的能力。

    通过后世对陈嘉庚的了解,杜文成很放心地将长治的政务完全交给了他推荐来的白云生。白云生也不负所望,在短短的半个月中就将长治的事务打理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根据杜文成的指示,长治所属地区的农业税收全面减免,并且鼓励农民恢复农业生产。

    当初日本人在长治的血腥统治和和蛮横掠夺,使长治周围得农民实在生活不下去,大多南下逃难去了,致使长治附近的土地基本上处于荒芜状态。杜文成便在长治附近圈了一大块无主荒地做为农场,这个季节种粮食作物有些晚了,便决定大面积种植马铃薯。杜文成记得河南大灾荒就发生在这两年,自己的位置距河南又是如此之近,早些准备总好过措手不及。

    至于工商业方面更是杜文成要大力扶持的二大支柱产业,具体的税收额度还在和当地的富商协调,白云生灵活地贯彻了杜文成的指示:捣乱挑事的坚决打压决不手软,安分守已的大力扶持。

    一九四零年的夏天就在这样紧张忙碌中过去了,部队的整训已经完成,接下来的就是接受战场上的检验。自此,杜文成才算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势力。

第90章 :百团大战(一)() 
“主席,副主席发自重庆的电报。”

    延安统帅部,机要秘书将一封电报交给了主席。

    “老总请看,重庆的投降势力又在抬头,媾和谬论更是甚嚣尘上。我看有必要进行一次反击,用我们的胜利告诉全*民,我们的八路军仍然坚持在抗战第一线上,我们仍然在坚持战斗。”主席看罢,将电报递给老总说。

    “好。是时候让老彭他们动一动了,日寇以铁路、公路为依托,实行“囚笼政策”不断地对我们根据地进行扫荡,我们就在铁路、公路线上进行一次大的反击,打破小鬼子的这个“囚笼”。

    “嗯,就像杜文成在济南说的那样,打败侵略者,胜利永远属于人民。”

    听了主席的话,老总忽然笑了起来:“杜文成哪个混小子跑到长治自立为王去了,听说还干的不错。也不知道他能不能体察你的苦心,若是他心有怨恨那可就得不偿失喽。”

    “若是他心怀怨恨,不识大体,这样的朋友不交也罢。不过,杜文成能够得到陈嘉庚的鼎力支持,说明他政治上虽然幼稚,人品上应该不会有什么差错。”

    主席点了一支香烟,似乎想到了什么也不禁笑了起来:“老总啊,俗话说拿人家的手短,我们不仅是连吃带拿,还把人家给骂了出去。有机会再见到杜文成,你可要给我多说点好话。”

    两人对视了一眼,不禁哈哈地大笑起来。

    山西,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副总司令正在地图上勾画着什么,几组红色箭头正指向井陉、平定、榆次、忻县等正太铁路(石家庄…太原)、同蒲铁路沿线上。

    “司令员,延安统帅部批准了我们的《战役预备命令》,这是老总的回电。”左副参谋长进来报告说。

    “好,立刻下发一二九、一二零师刘、贺两位师长,以及晋察冀军区,让他们立刻行动起来,做好一切作战准备,听侯作战命令。”

    1940年8月8日,八路军总司令、副总司令和付总参谋长联合下达了《战役行动命令》,被后世称为“百团大战”的正太铁路破袭战拉开了序幕。

    北平,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在八路军副总司令图上作业的同时,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同样趴伏在地图上勾画着。五十多岁的多田骏曾经三次到北平的陆军大学任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通。

    地图上,多田骏手中的红蓝铅笔从黄河开始不住地移动,最后停在了山西太原。唉!大日本帝国所拥有的资源太少了,仗打到现在这人力资源也有些捉襟见肘。他叹息着扔掉铅笔,用拇指和食指揉着有些发干的眼睛。

    他的兵力大部分都摆在黄河岸边和国民军卫立煌部对峙,而在后方山西就凸显出兵力不足这个隐患。虽然他大力推行的“囚笼政策”成效显著,但仍然不能彻底解决八路军对华北交通线的威胁。

    “司令官阁下,太原守军急电。晋西北、晋中以及晋东南等地的八路军,在今日拂晓同时对我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展开大规模破袭,正太铁路已经陷于瘫痪。”

    正所谓怕什么就来什么,多田骏正担忧着山西的兵力不足,深恐八路军威胁到连接平汉、同蒲两条铁路纽带的正太铁路的安全,八路军就对这条重要的战略运输线展开了破袭。

    多田骏深吸了一口气,嘴里轻声地骂了一句“混蛋”就从新趴伏在地图上研究起对策来。

    八路军总部,副总参谋长正向司令员报告着战况:“。。一二九师正在寿阳、平定一线展开作战,战果显著,进展顺利。另外和顺的日军已经出动,意图对上述地区进行增援。”

    “安排部队阻截,决不允许这股日军增援上述地区。”

    参谋长想了一下,说道:“各部队都有自己的作战任务,暂时抽调不出兵力进行阻截。”

    “抽调不出?”副总司令想了想忽然问道:“直属独立团现在什么位置?”

    “独立团正在配合一二九师对榆次以南一线的鬼子据点进行拔出作战。”

    副总司令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儿,对左参谋长说:“这里是南屯镇,是和顺日军增援寿阳的战略要地。你马上给独立团发电报,命令他们立刻运动到这一地区,不要让小鬼子踏进南屯一步。另外,替我告诉吴良平,给我好好打一场胜仗,不要让那个杜文成看扁了他们。”

    与此同时,驻太谷的日军接到驻太原司令部命令:“内线报告,八路军直属独立团拟于寿阳以南的南屯附近阻截皇军增援寿阳。命你部迅速赶到以上地区,配合小林联队长消灭这股敌军。不得延误。”

    正在向寿阳方向增援的小林联队长接到司令部转来的情报后,立刻命令正在前进的部队停了下来。他指着地图上的某点对手下说:“根据司令部的命令,驻太谷的帝*队已经向这里集结,一旦八路军进入此地就会迅速展开攻击。

    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堵住这股敌人的后路,在这里把他们一举歼灭。明白了吗?命令部队稍做休息,三十分钟后向这一地区攻击前进。”

    “老吴,侦查员报告我们已经赶到了鬼子的前面。”

    吴良平大喊一声:“好。同志们,再加把劲儿,小鬼子被我们甩到后面去了。”

    “老吴,我们。。”林宝星叫住了吴良平欲言又止。

    “老林,有话就说,别婆婆妈妈的。”

    “没什么,我只是想提醒团长不要光顾着行军,也要注意安全。”

    “一营在前面有没有什么发现?”

    林主任摇摇头:“一营没有传来发现敌情的报告,我。。我想我们还是谨慎点好。”

    吴良平笑了:“嗯,通讯员,命令前面部队提高警惕,注意搜索。老林哪,李副主任调走后,部队里事情还多亏了你替我分担,一直以来都想对你说声谢谢。等这次战斗结束后,我们好好聊聊,把过去的事儿彻底丢开。”

    林宝兴显得有些激动:“老吴。谢谢你这么信任我,我。。”

    “好了,现在赶路要紧,有什么话以后再说。走,我们到前面看看去。”

第91章 :百团大战(二)() 
吴良平率领着部队一路急行军,薄暮时分赶到了清河村,这里距离南屯已经不远了。吴良平停下脚步,命令部队作短暂休息,又吩咐通讯员去找副团长和林主任,自己则打开地图仔细地看着。

    “老吴,发生了什么事?”

    吴良平笑道:“你们来得正好,部队赶了半天的路,战士们的体力已经到了极限,暂时让他们休息一下。你们看,这里就是军区首长指定的阻击地,我打算带领一营现行一步,抢先占领有利地形,为大部队的到来做好前期准备。你们看怎么样?”

    “不行。”林主任首先发话了:“你是团长,怎么可以轻易犯险?”

    “是啊。团长,还是我带一营去吧。”

    “不行!”林宝星有些蛮横地一口否决了副团长的提议,有点儿发狠地说:“你们两个谁也不许去,一定要去的话,就由我亲自带队,否则的话我绝不会答应你们的提议。”林宝兴主任的语气很是坚决,话语中似乎并不赞同吴良平的提议。

    林宝星是团里的政治部主任,吴良平说什么也要给他留一点面子。好在不是什么大事儿,大家相互间迁就一下也就是了。事情既然是他最先提起,自然也就由他来打这个圆场。

    “好啦,咱们谁也别争了。这里到南屯不过一小时的路,大家都休息一下,一会儿咱们一块出发。”

    吴良平不想为这点小事儿争来争去的浪费时间,好在路途不远,鬼子的援军又被甩到了后面,想来也不会耽误不了什么事儿。

    “好,就这么决定。我到前面去带一营,你们俩看好自己就行了。”林主任抢先表态,不给正副两位团长一点儿反应的时间。

    看着林主任急忙忙的背影,吴良平觉得林主任今天的举动很反常,一会儿心事重重,犹疑不决,一会儿又简单直接,行事武断。他看了看副团长,发现他也对林宝兴主任的举止有些惊讶。

    “团长,林主任他。。”

    吴良平勉强一笑道:“林主任可能有些担心我们这次的作战任务,放心好了,不会有事的。一会儿你到后面督促战士们不要掉队,我在中间两头策应着。咱们争取在天黑前赶到目的地。”

    “老吴,上次小米出事,你看见林宝兴在哪儿了吗?”

    副团长走了以后,吴良平不知怎么忽然就想起杜文成在长治和他说过的话来。那个时候他本来只想问问杜文成对林宝兴主任的看法,也好调和一下他们之间的矛盾,却不想杜文成反问出上面的那句话来。

    说实话,在上面派来的几个人当中,吴良平只认可了李秀娟李副主任。虽然李副主任喜欢说教的毛病总是那么令人讨厌,但她却是真心的为了你好,即便你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她也是凭着自己的本心竭力地维护着犯错误的战友。

    本来她很看不上杜文成,总觉得杜文成身上有一股匪气,而且是屡教不改。经过李秀娟给他的分析,吴良平还真的发现杜文成的身上的确有这些毛病,这也是他信服李秀娟的一大理由。

    只是李秀娟后来的转变,却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也正因为李秀娟改变了对杜文成的态度和看法,独立团才能上下一心,勇猛精进。要说对独立团的贡献,除了杜文成之外,也就只有李秀娟了。

    至于小米负伤的事情,因为一直也没有证据表明是内部人所为,所以直到现在八路军总部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吴良平事后到是在团里隐秘地进行过一番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小米出事的那天晚上,林主任的行迹的确有些可疑。也就是说,杜问成的怀疑并不是无的放矢。

    可是没有人在那天晚上看到过林主任,并不代表林主任就是那天晚上的凶手。况且林主任是上面委派下来的,不能因为杜文成的一句话就把事情弄得沸沸扬扬的不可收拾。他只好把这件事埋在了心底,不敢轻易地表露出来。

    事情过去了这么久,独立团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八路军总部忽然传来命令,没有给出任何缘由的就撤销了杜文成的团长职务,转而由他接任了团长一职。对于这个命令,吴良平真的有些莫名其妙,诚惶诚恐。

    幸好作为他搭档的林宝兴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地挑起了团里的大部分重担,这才让他慢慢地适应了这一新的角色。关于小米被暗杀一事就这样渐渐地模糊在他的记忆深处,若不是林宝兴今天的异常举止引起他的注意,他还真的想不起来原来还有这样一件公案没有了解。

    可是林宝兴主任真的有问题吗?直到现在吴良平仍然彷徨着不敢轻易下这个结论。现在的吴良平非常想念那个口直心快的李大姐,虽然她给不了自己多大的帮助,至少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可惜的是李秀娟也被总部调走了。

    休息过后部队继续向前行军,吴良平心中的不安却越来越严重,战争中培养起来的直觉让他感到事情有些不妙,虽然说不出什么子丑卯酉,但这种感觉是不会错的。不行,我要到前面去看看,不能让一营过于突前。他心里想着,便迈开大步向前面追去。

    “老吴,你怎么上来了?”林宝星的语气中又惊讶也有不悦。

    “不放心啊。老林,前面就是南屯镇了吧?”

    “前面是。。”林宝兴突然脸色大变,一直心事重重的他并没有注意到这么快就到了南屯。他看着暮色中只露出一点点轮廓的南屯镇,忽然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老吴,你不该来的。”

    “老林。你这是。。”

    “不要怪我,老吴。”

    一支短枪顶在了吴良平的脑门上,林宝兴的面孔忽然变得狰狞起来:“现在带着你的人马上撤走,马上。快!”

    突然的变故惊呆了周围的战士,却没有乱了吴良平的方寸,当林宝兴的枪口顶在他脑门上的时候,吴良平已经全都明白过来。事实证明杜文成没有错,错的只有他自己。他环顾了一下四周,摆摆手让战士们不要冲动,随后平静地看着林宝兴。

    “小米是你刺伤的?”

    林宝兴摇摇头:“我知道你在暗中调查过这件事,但我还不至于那么丧尽天良地。暗杀那个小姑娘的事情是日本人动的手,我只是踢了那条狗一脚,因为那条狗和它的主人一样令人讨厌。”

    “不至于丧尽天良?那你现在做的事情算什么?你知道让这些鬼子赶到前线会发生什么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