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知道了爸爸。”尤利娅看了自己的母亲一眼,边吃边保证道,“我以后一定和妈妈一样漂亮,和爸爸一样优秀!”
“优秀?”瓦莉娅忽然扑哧一笑,娇嗔道,“这么多年我还真没觉得他哪里优秀。”
“我在你眼里就一个戈比都不值么?”谢洛夫也真是奇了怪了,自己找的这个妻子怎么就看不上自己,不就是一副初中生文化的水准么?这又不赖他,上辈子他就是个初中生。结果瓦莉娅结婚后发现自己的文凭和实际水平差的有点远,又一次还偷偷的问他是不是文凭是巴格拉米杨元帅给他办理的,简直是岂有此理。
“说着玩的,还真当真了你!”瓦莉娅白了自己的丈夫一眼道,“不过以你的学历,怎么连函数那种简单的数学都不会?”
“我忘了!”谢洛夫脸色臭臭的,他发现自己跟女学霸实在是没有共同语言,再说是谁说的函数是简单的数学,敢在自己面前说嘛?不知道第几次发誓,今天晚上回家一定要把这个毛妹的屁股打肿,让他知道什么叫俄罗斯男人。
咯咯!和谢洛夫黑锅底的脸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瓦莉娅美丽的脸上绽放出开学你的笑容,抱着尤利娅对着男人坏笑道,“女儿好好学习,千万不要向你的父亲一样,出了学校就把自己学的东西都忘了。”
这次的郊游勾起了谢洛夫对小时候的一点回忆,那时候他也像是尤利娅一样在父母的怀抱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那个时候父母就是最大的保护伞,大一点说一个强大的国家也能给人民这种感觉,只不过他比较小的时候中国还很弱,给不了他这种感觉,等到中国稍微有了这种国力后,他已经长大了。
不,不只是长大的问题,应该说那个时候中国已经变了,他小时候的社会中,教师是社会主义的园丁,等到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教师就是一群在学校不好好上课,专门开补习班赚外快的群体。
至少现在看到妻子和女儿开心的样子,谢洛夫觉得还是这样比较好,苏联又不穷,想要保持现在的社会氛围不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情,他相信好好维护下苏联一定可以维持下去。
“人们知道善良的含义,但不会毫无原则的妥协,我会保护你们。”回到家的谢洛夫把孩子
和妻子都哄睡觉,开始继续撰写自己的日记。写日记是一个好习惯,可以把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这个好习惯谢洛夫前世没有,在苏联醒来才开始有这个习惯的。
“今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笑容,我和妻子还有那些家长们那种轻松的生活态度,就明白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肃反工作者的工作意义到底是什么。保护好这个国家,让危险远离普通人,这就是我工作的目的。这个国家很好,不是美国那种纯粹的竞争机制,胜者决定一切,败者睡大街。也不是西欧那些第二国际的社会党圣母,无原则的用圣母言论欺骗民众,唯一不太好的地方,算了,只要科技达到了,这不是不能改变的”合上日记本谢洛夫轻手轻脚的上了床,为瓦莉娅盖好被子不一会就进入梦乡。
“主席,远东红旗边防军区报告,西伯利亚地区发现超大型钻石矿!”推门进来的谢尔瓦诺夫这句话,让收拾东西准备去西班牙看球的谢洛夫停下了动作,看球的计划告吹了。
“马上让边防军封锁消息,把报告交上来,我会向克里姆林宫报告。”谢洛夫干脆的命令道,“告诉边防军战士原地待命几天,我马上会去亲自考察。”
超级钻石矿矿场位于西伯利亚东部地区的一个直径超过一百公里的陨石坑内,储量估计超过万亿克拉,本来应该在七十年代被发现,不过谁让克格勃主席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呢,不知道具体的地点的谢洛夫一直让边防军打着发现资源的名义搜寻,今天终于有了消息。
“这批冲击钻石硬度可能是普通金刚石的两倍,因此具有绝佳的工业质量。些金刚石具有无与伦比的硬度,这要归因于一颗巨大陨星撞击地球发生爆炸的一瞬间产生的巨大压力和高温。那次撞击留下一个直径一百公里的陨石坑。”谢洛夫对着赫鲁晓夫报告了这个消息。
“真是一个好消息,应该马上确定储量,尤里,你亲自去一趟吧。”赫鲁晓夫攥紧拳头道,“就算不是商业钻石,也能帮助我们的工业解决大量的金刚石需要,这是好事。”^
第四百八十章 北极圈之行()
这个巨型钻石坑的钻石要怎么用,还要看中央主席团的决议到底怎么处理,苏联的人造金刚石产业非常强大,其实人造钻石产业没有让这个钻石坑有迫切的需求。要知道苏联钻本身就是苏联科学家大规模量产的,这个历史时空还让谢洛夫骗了一比巨款。
铛铛裆!拿着克格勃主席的印章不断在文件上敲击,以一秒五下的速度把文件全部盖章完毕,把谢尔瓦诺夫叫进来,谢洛夫拿着已经通过的文件吩咐道,“这几份文件继续执行就行了,送到各部门去,最近半个月我可能不在总部。”
这个巨型钻石坑的潜在价值,完全够资格让他这个克格勃主席亲自走一趟了。几份文件分别对应了,后续对美国本土在肯尼迪遇刺问题上的阴谋论宣传,和印度内政部的合作,以及在苏丹方向的工作,还有最重要的克格勃东南亚渗透计划。
对肯尼迪遇刺案的宣传主要集中在,一个当过兵本身应该有着坚强品质的军人,为什么会刺杀肯尼迪,而且他的枪法还这么准,可以在视距外一枪爆头。印度内政部和苏联内务部的合作有谢洛科夫部长代劳,这不是大事。苏丹方面的工作主要是秘密警察总局在处理,东南亚渗透计划则应对了迫在眉睫的印尼问题,大方针已经定下了,防守反击,如果印尼陆军一直装死,那克格勃有时间支持印尼内务部来一场静坐战。
到时候就看是谁先沉不住气的问题了,谢洛夫认为可能这次美国中央情报局会策划的时间长一点,可到时候终归会动手的,因为时间并不在美国那边。历史上印尼**覆灭造成的影响,让社会主义阵营在越南战争中取得的胜利都有些黯然失色,没有纳入大半个东南亚,并没有改变亚洲地区的根本形势。
“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把谢洛科夫部长叫过来,我还有些事情要和他说。”谢洛夫对着自己的机要秘书说道,内务部在赫鲁晓夫时期的地位,说不重要确实不怎么重要,说重要也比较重要,用杨修那句鸡肋的比喻比较到位。
内务部负责苏联社会治安当然是重要的,不过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总体比较宽松。内务部的工作远没有其他年代这么多,加上赫鲁晓夫可能对贝利亚有些心理阴影,最后做出了裁撤内务部决定,让这个部门不在作为**部门存在。
“文件看了吧,和印度内政部的合作我的意见就是这样,还有就是我准备出去一趟,最近可能不在卢比杨卡,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和我一起去,如果没有时间就让克留奇科夫和我去一趟。”谢洛夫征求着这位内务部部长的意见,毕竟对方是第二书记的人,他可不是谢米恰斯内,敢把总书记派过来的第一副主席打发到加盟共和国做克格勃主席。
这种事情都干得出来,你怎么不上天呢?真当克格勃主席的权威对总书记也好使?除非你是贝利亚,碰到的还不是斯大林。再说了,贝利亚最后不是被秘密逮捕了嘛。
在谢洛夫的眼中,勃列日涅夫要是派过来副手,大不了自己就和对方大眼瞪小眼的卢比杨卡互相看着,绝对不能把对方打发到地方,这样看起来是胜利者,但引起中央主席团的忌惮先不说,让对方在地方形成权威就不好了。
“我可能无法出行了,真是遗憾,谢洛夫同志。”谢洛科夫最后还是婉拒了谢洛夫的提议,不过这倒并不令人生气,相反还可以留下自己愿意倾听意见的影响。
“没关系,那就克留奇科夫同志和我去吧,西伯利亚那边也需要当地内务总局对我进行配合,总是需要一个内务部的领导人随行。”谢洛夫不在意的说了一句,就把这件事定了下来,先坐苏航飞机去伊尔库茨克,然后称作当地边防军区的直升机前往钻石坑。
本来谢洛夫是想要称作红军的军用运输机去,不过听说当地的机场条件并不好所以作罢,才选择乘坐重型运输直升机去,超级钻石坑那边不通铁路,只有苏联在靠近极地的几个军事哨所,所以无法乘坐火车到达。
苏联虽然电气化铁路在这个年代世界第一,但西伯利亚地区只有一条西伯利亚铁路在运行,而且纬度靠南。在修建一条铁路的难度非常大,大到比在青藏高原上修铁路还要大。
青藏高原的虽然也有冻土带,但基本上气温是比较固定的,但西伯利亚不同,苏联的夏天虽然比较短暂,但不代表温度低,在短暂的夏天内足够让西伯利亚的冻土带开化。变成一个个湿地或者沼泽地,林业资源开采之所以总是选择在冬天进行,就是因为在夏天的时候汽车进不去,进得去就出不来,这很好理解。
冬天之所以采伐量巨大,就是因为山区的道路已经被冰冻住了,不会出现泥泞的情况让运输木材的车辆陷进去。谢洛夫要去的钻石矿已经靠近北极圈,但在六月份的温度也到了零上,当地也开始有些沼泽化,所以无法通过交通工具过去。最后几十公里的路程只能依靠一行人的双腿。幸亏谢洛夫从来都不相信自己能寒暑不侵,没到一个地方总是先查一下当地的天气,进行了充足的准备。
索性的人包括一个班的边防军战士,一些地质部的专家,加上克格勃主席谢洛夫和内务部副部长两人,这种经历让谢洛夫有种过草地的感觉,没想到来到苏联十年后,他竟然享受到了长征时期红军的待遇,这一点都不是夸张,钻石坑发现的地点已经十分接近北极圈,这里连针叶林都不涨了,取而代之的是苔藓以及矮草,一脚踩下去会不会直接陷进去谁都不知道。
拉着救生绳索全副武装的一行人,慢慢接近了这座传说中的超级钻石矿。这座钻石坑在冷战时期的苏联一直是最高的机密,直到苏联解体十几年后,才在俄罗斯的媒体上纰漏出来,不然的话全世界都不直到还有这么一块地方存在。
慢行的一行人用了两天的时间才接近了钻石坑的边缘,到达了陨石撞击的地点。也许是西伯利亚一直人迹罕至的原因,这里的地貌保存的十分完好。刚到这里地质部的几个老头子就喜形于色,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发现比所有事情都让他们兴奋。
一行人在这里停留一天收集,在晚上的时候搭上了帐篷,入夜后这里的气温再次下降,让住在这里一晚上的他们一个个嘶嘶哈哈。
手里拿着收集的冲击金刚石,谢洛夫有些贪心不足的说道,“如果这要是商业钻石就好了,那可是一笔无法想象的财富,要知道女人对待这个东西,可是没有理智可言的。”
“主席,这里全部都是钻石
的分布区么?真是惊人。”克留奇科夫有些赞叹道,如果这次不是谢洛夫坚持一个内务部的干部随行,他根本就不知道苏联竟然有这么一个地方。
“是的,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地方!”以谢洛夫的眼里其实根本分不清工业钻石和商业钻石的区别,也不知道其中有什么元素上的不同。要不是前世家里面有一把玻璃刀,他都不知道那个东西是和钻石差不多的金刚石。
想想小时候的玻璃刀的价格,谢洛夫不得不感叹科技的进步,把很多看起来很贵的东西慢慢变成了白菜价,生产力迟早会达到**社会的标准,只是到时候还有没有愿意实现这个目标的政党可就难说了。
以资本家的节操,除非碰到威胁否则绝不推广新技术的尿性,指望他们良心发现不如指望母猪上树,冷战期间如果不是苏联的威胁一直存在,哪有高强度竞争下的科技爆发,冷战结束了,科技爆发也没了,资本家继续安逸的赚取利润。
谢洛夫想起一件事不知道比喻恰当不恰当,那就是刚开始的手机价格,和中国国内大批量出现山寨机之后的价格对比,如果不是手机行业被中国的山寨机冲击的站不住市场,谁知道那些抄起来就几千块的手机还要卖多长时间。
一行人在钻石坑呆了三天的时间,从边缘到中心位置都取得了一定的样本,然后变开始回去,不过克留奇科夫是被谢洛夫背出来的,谢洛夫不住的摇头,这种身体怎么能是一个克格勃主席的身体呢,又不是冬天过来考察,竟然还能感冒。
“把克留奇科夫同志送到伊尔库茨克治疗,耽误时间就不好了,小毛病也要抓紧时间预防,不在意的话会变成大病的!”谢洛夫把自己的披风解下盖在克留奇科夫身上,也没发现对方有纳头便拜的意思,吩咐了两句上了另一架直升机。这次北极圈之行挺有意思,顺便还能收买人心,赚了……(。)
第四百八十一章 北部湾事件()
“没想到我从北极圈出来,苏联足球队都夺冠了,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刚从北极圈冒充地质学家出来的谢洛夫,十分感叹的着真理报报纸,心中微微摇头。…≦,苏联足球队在欧洲杯完成两连冠,这个消息肯定是轰动的,说不定还有庆祝活动,但这一切他都没有看到。
匈牙利队争胜了正在衰落的法国队后也晋级四强,另外两支半决赛球队是西班牙和卫冕冠军苏联。西班牙在八强战中5…1和2…0两回合完胜爱尔兰,令人印象深刻。他们被选为本届决赛圈的东道主,条件是必须接受苏联参赛。此前在的欧锦赛中,由于弗朗哥将军拒绝批准西班牙队与苏联对比赛,他们没能取得晋级。四年过去,政治上的不和已经被忘掉,这一次足球站到了舞台中央。
另一边苏联队迫切渴望捍卫冠军头衔,他们在巴塞罗那3…0淘汰了丹麦,1960年的夺冠功臣伊万诺夫和庞德尔尼克各进一球。另一场半决赛,西班牙经过加时赛以2…1淘汰匈牙利,皇马前锋阿曼西奥打进致胜球。由于有中场球星路易斯…苏亚雷斯坐镇中场,西班牙在决赛前便充满了信心。
最后的冠亚军争夺战在苏联足球队和西班牙足球队之间进行,苏联足球队以二比一获得胜利,主要是西班牙的苏亚雷斯和佩雷达一不留神食物中毒了,所以苏联足球队侥幸的完成了欧洲杯的两连冠。
“我记得我是让行动执行部制造一起车祸,没想到变成了食物中毒!”谢洛夫也不得不承认,其实这比他的设想更加完美。应该是第一副主席萨哈托夫斯基得知之后让门德列夫修改的计划,自己有时候还是容易脑子热,有身经百战见得多了的萨哈托夫斯基在,可以避免自己犯很多错误。
最后的结果是好的就行了,苏联取得了荣誉,克格勃也可以和国际足联进行分赃了。还有一个不太明显的胜利者是在伦敦的伊丽莎白泰勒,那个女人借着这次的欧洲杯决赛刷了一次存在感,召集了一批明星在足球场上为西班牙助阵,后世有一种明星叫做毯星,不知道她这种行为算是什么。相信也是对以后这个克格勃资深特工掌控的英国集团有好处吧?
还是钱的问题,就拿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内务人民委员会两个部门来说,去年刚当上克格勃主席一时激动,脑袋一热的情况下下令必须把养育孩子的数量作为升职的参考标准,意思就是年轻干部的提拔要看有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