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3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被暗箭所伤,行动时牵动伤势,动作稍缓时,结果被敌将一矛捅进了他的左胁处!

    啊哈,居然是我建功了,那人正在狂喜时,立即五雷轰顶,被格布库一狼牙棒砸将下来,把他的头当西瓜般地给破了瓢,白的红的满头破碎。

    不过,格布库乱动一气,伤上加伤,脸色不由得煞白。

    旁边的大西军见到了可乘之机,一拥而上,格布库竟死在乱军中,被人斩去首级,到处炫耀!

    不过也吓不倒鞑子,双方打得不可开交,张献忠亲自阵前督战,大呼道:“今日有进无退,击破鞑子,与诸君共饮!”

    大西军死战,固然伤亡惨重,但鞑子也死得不少,且不能取胜!

    历史拐了一个弯,形势也就发生了奥妙的变化,鞑子兵的力量比起平行空间里减弱了!

    到得中午时分,双方胜负难分时,鳖拜率本部兵上阵。

    他先前连破汉中和剑阁,再出动时,被阿济格放在后军,如今双方大战,他作为预备队准备投入战斗中。

    射人连射马,擒贼先擒王这道理让读过《三国演义》的鳖拜明晰在心里,他不急于战斗,在稍远处的小山岗上找寻战机,算得上是粗中有细。

    还真的给他找着了!

    张献忠见着鞑子兵似乎肉脚,打下去的话,他还有大把军队,遂不以为备,身衣蟒半臂,腰插三矢,引牙将近前指挥,以为表率。

    初时还远,战斗中激情澎湃,他离清军越来越近。

    清军中有刘文忠者,指点给鳖拜说:“此八大王也。”

    刘文忠,乃张献忠的旧部,张献忠时驻扎金山铺,欲肃清新附不坚者,刘进忠劝谏他不要乱杀,张献忠不纳,反调刘进忠回金山铺会剿,刘进忠疑之,遂向北走投清军。

    见着张献忠如此骄恣,鳖拜率军直扑张献忠,直杀到距离半百步外时,突地绰弓引箭,一齐射去。

    他们射术极精,使用的又多是强弓长箭,乱箭射将过去,张献忠与部属猛醒时,他已身中两箭,透胸射穿!

第759节 气运之子() 
当时张献忠还没有死,脸色惨白地被部众往后方送。

    成矣!

    刘文忠纠众大呼道“八大王已死!八大王已死!”

    呐喊声响成一片,没见张献忠出来辟谣,大西军心大乱,虽有军官竭力约束,却哪还有心思战斗。

    连八大王都死了,我们岂可抵挡鞑子!

    大西军中一团团整齐的阵列,就像堆砌整齐的堤坝开始散乱,一开始只是缓慢地消散。忽然之间,没被影响的大西军中后阵突然一哄而散,人群掉头就跑,堤坝轰然倒塌!

    中军乱兵涌到了绵阳城门口,挤作一团,城门没开,城上纷纷放箭,战场上的乱象已经不堪直视。

    阿济格大喜,驱兵大进!

    清军奋勇突击,大西军大败!

    他们背城结阵,右侧靠山,背后是城墙,阵营崩溃后大部被拥挤在中间没地方跑,投降甚众,西侧的人倒是掉头从绵阳城侧面向西奔走,丢盔弃甲,城外一片狼藉,死尸遍地。

    战场上依旧纷乱,惨叫声和痛苦的喊叫到处可闻,但激烈的大规模冲突因大西军主力崩溃而结束。

    清军耀武扬威地攻到绵阳城下,城门紧闭,城墙上刀枪林立,坐视下面的大西军投降。

    这一战清军五万人,有二万的汉军死伤,鞑子也死伤了五千,可见战斗激烈。

    大西军上阵十五万人,结果被阵斩五万,被俘三万,七万余众四散,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等只收拢三万余人而逃。

    虽然破阵,但锦阳城有大西军大将冯双礼把守,急切难下,阿济格留下鳖拜监视城池,自将部队追杀大西军。

    穷追不舍之下,张献忠结局很惨。

    他被劲箭射穿胸膛,箭头中的一枝,竟大如小儿拳头!

    被这种箭射中,当时环境下根本不可救。

    等他死后抽离箭头出来,认识箭头上的满文,正是鳖拜的名字,众大西军将们起誓,与鳖拜誓不罢休!

    他只是喘着气,诸义子流着泪,围着他,他已经说不出话来,只是把手抬起,向东南指去!

    孙可望眼里含泪,应声道“我等依圣旨,即投永明朝!”

    张献忠手放下,点头,一口气接不上来,就此归天!

    一代枭雄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陕西定边县人,明末农民军领袖,与李自成齐名,大西政权的建立者。

    他出身贫苦家庭,从小聪明倔强,跟着父亲做小生意,贩卖红枣。他当过捕快,后又来到延绥镇当一名边兵。生性刚烈,爱打抱不平,为此几乎丢了性命。

    崇祯年间,组织农民军起义,1640年率部进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其起事后,克凤阳、焚皇陵、破开县、陷襄阳,胜战连连。崇祯十六年克武昌,称大西王,次年,建大西于成都,即帝位,年号大顺。1646年,清军南下,张献忠引兵拒战,在绵阳城外被被鳖拜射杀。

    他干过大事,当过皇帝,无负此生。

    张献忠死后,他的部众“以锦褥裹尸,埋于僻处,而遁”。清军“求得发而斩之,枭其首于成都”。

    ……

    成都位于平原地带,易攻难守,孙可望等人遂弃守向南,主力到达重庆,他们的运气很好,与重庆方面南明军队接上了头。

    四川地重要,颜常武自得南明政权后,派出东南干将秦士奇为四川巡抚,率东南军万余入川,控制了重庆,他按颜常武所教,约束部众,只是恃坚而守,没有与张献忠大战。

    张献忠惧于东南军火枪之厉,没作硬战,双方相安无事,因此就没有了影响深远的“江口之战”。

    平行空间里,南明建昌卫掌印都司俞忠良在其所著《流贼张献忠祸蜀记》中说“隆武二年丙戌九月十六日,副总兵曹勋率建南兵克邛州,距成都仅两日行程。

    献忠离成都,率贼营男妇百余万操舟数千蔽岷江而下。都督杨展起兵逆击之,战于彭山之江口,展身先士卒遣小舸载火器以攻贼舟,风大作,舟火,士卒鼓勇,皆殊死战,贼败。贼舟首尾相衔,骤不能退,风烈火猛,势若燎原。

    官兵枪铳弩矢百道俱发,贼舟多焚,所掠金玉珠宝及银鞘数千万,悉沉江底。”

    这就是著名的“张献忠千船沉银”,落于江口!

    没有此事,此事没有发生!

    因此秦士奇得孙可望等人献上的文书称献银时,看到账单,不由得在座位上都坐不稳当,在室内团团乱转,读书人的修养荡然无存。

    张献忠在四川,从各州郡的富商大贾处掠取的钱财,少则数千两黄金,多则上万,拿到钱后还会杀人灭口。同时,他还对抢掠所得财产进行严格的控制,立下规矩部下若私藏金银一两,斩全家;藏十两,本人剥皮,斩全家。如此一来,整个四川之财尽归张献忠一人。

    之前,他克凤阳、焚皇陵、破开县、陷襄阳、夺武昌,得金银亦不少。

    有多少呢?

    折合白银四千万两以上!

    孙可望等要求得到永明皇帝圣旨,东南公的谕令,赦免他们,封赏他们。

    结果呢,秦士奇往后方报信的同时,亲到其营以安其心,送军粮接济他们。

    钱这么多,值得跑一趟。

    果不出张献忠所料,等南京方面的圣旨谕令到来,收编大西军残军为官军,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人为总兵官,封侯,其余人等,皆有重赏!

    他们献上的巨量的财富被秦士奇亲自率东南军押运,完完整整,安全运抵南京后,他才松了一口气。

    其中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是一枚金光灿灿的虎印,金印之上是身姿矫健的虎钮,印台上阴刻了“永昌大元帅”字样,这是张献忠本人所有,他自封“永昌大元帅”,希望政权永昌。

    还有一枚蜀王金宝,明代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世子承袭王位,止授金册,传用金宝,也就是说每个藩王府只有唯一一枚金宝,这是张献忠抢来;

    如天启元年长沙府“岁供王府”五十两金锭是上供藩王府的岁供黄金,为明代金锭中的最大锭型;万历二十七年武冈州“都水司正银”一百两银锭为明代武冈州征收供工部都水司使用的税银,明代存世银锭多为五十两形制,一百两官银极为罕见。

    大绽银子讨人喜欢!

    成箱的黄金让人震撼!

    时人认为,财富乃天下元气,张献忠的财富归于颜常武,可见他为气运之子!

    ……

    这边明人欢天喜地,那边鞑子们弹冠相庆,他们夺取了成都,乃是霸业之基,自然无限欢喜。

    阿济格召诸酋共饮,庆贺胜利,突接西安八百里加急文书。

    他拆开一看,顿时口喷鲜血,向后就倒!

    诸酋大乱之际,何洛会捡起文书来看,如当头挨了一记闷棍。

    啊,南明东南公颜常武袭破北京,顺治皇帝、摄政王多耳滚都被他杀死了!

    。

第760节 洪爵爷() 
“大人,您慢走!”

    “洪爵爷,您请!”

    工厂门口,一群官吏点头哈腰,向着被侍从簇拥着的一位神气活现的清朝大官大献殷勤。

    只是待那个大官一群人见不着的时候,有人往地上吐口水:“呸!狗汉奸!”

    天津卫,制造厂,如今已经沦落鞑子手里。

    这座制造厂曾是大明不遗余力投入建立起来的专门制造枪炮的工厂,主要制造红衣大炮、虎蹲炮、火铳、鲁密铳、三眼铳、火绳枪等装备,算得上是“高科技”工厂。

    厂区广大,

    大明还有另外一座制造厂,那是登州巡抚孙元化建立起来的登州制造厂(也叫登州火器营),孙元化信小耶,得到了澳门教众的支持,制造红衣大炮。

    后来孙有德造反,攻入登州,被东南府出手,杀死孔有德,把孙元化及登州制造厂的技术力量裹胁一空,到了台湾。

    大明只剩下天津制造厂,为大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火炮重武器,弥足珍贵。

    甲申乱起,清兵入关,杀入天津时,时任天津制造厂会办的洪万霖迎降,把机器厂拱手相让。

    洪万霖,三十多岁,有着中年人的沉稳,土生土长的天津人,会办相当于总工程师,技术水平高超。

    厂里的设备没遭遇破坏,重要的技术人员因他的劝说而留下来,为清人服务,制造火器。

    须知明末时明军怯于pk,对付清军的办法就是坚城加重炮,杀的老野猪皮和黄台吉急红了眼!

    唾手得到机器厂,吃够了大明火器苦头的清人如获至宝,起初他们内心不相信洪万霖,但很快发现洪万霖属于那种技术宅,只关心技术,忙于制造火器,不理政事。

    他也诚恳地对清人说过他的心声:“我只会干这一行,要是制造厂不在了,其它的我什么都不会做,无用武之地。”

    清人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这位洪万霖技术过硬,勤于公事,一心制造大炮,质量过关,更轻更坚固,与东南府的火炮有得比,胜过清人关外制造的火炮。且他制造出了磅行军炮,能够与东南府炮兵对战。

    之前无论是大明还是清朝制造的大炮都是又大又笨重,不能机动,但磅行军炮则能够随军队野战,是一个飞跃!

    于是他们放下心来,大加笼络,将他提升为天津卫副将,主管天津制造厂,并按他的提议,不让不学无术的旗人干涉厂里的经营。。。

    再将洪万霖从汉人身份变成了汉军正黄旗,俗称入满洲抬旗,从此亦是旗人!

    旗人身份与汉人身份是不同的,只要不谋反,那是横着走的主儿。

    还在真鞑子亲贵中择一贵女妻之。

    当他开发出磅行军炮后,封赏其为三等精奇尼哈番(子爵)。

    可以说,能够给他的都给了,只要他专心卖命,他在清朝的“前途”是光明的。

    清朝立他为满汉一家的标杆,天津的汉人们对他恨之有,骂他是狗汉奸,羡慕的人也有,托他给自家的孩子弄出身,当然,大家当面对他都是大加奉承。

    他回到家中,乃是前明一位官宦府上,修的园子,有假山有流水,雍容典雅,颇见功力。

    妻子瓜尔佳氏迎上前来,亲自为他接过了披风衣裳。

    夫妻感情不错,瓜尔佳氏很年轻,相貌端庄清秀,在满人中她出身高贵,却无大小姐的脾气,对洪万霖恭敬有加,两人已育一子,瓜尔佳氏肚里还有一个。

    是以满人对此认为洪万霖已被绑定,可以放心,但他们识之过少,没想到汉人的世界是建立在父系的基础上的。

    在事情揭开后,洪万霖得到上面的允许,依旧以瓜尔佳氏为妻,而瓜尔佳氏谨守妇道,根本不为满清做任何的报复!

    于是洪万霖反过来将她扶着道:“你小心了!”

    “我没事!”瓜尔佳氏询问道:“爷,下午可以休息啦?“

    这次洪万霖回来是中午时分,平日里他忠于王事,中午一般不回家,都在厂里。

    “嗯,下午不去了!”洪万霖点头道。

    夫妻俩在花厅里吃了中餐,瓜尔佳氏的饮食已经汉化,甚至衣着都汉化,不穿旗袍,而是汉女打扮,两人汉语作答,她唠叨一些家务,洪万霖听听而已,任由她处置。

    一个很正常的汉人家庭,男主外,女主内。

    吃过饭,夫妻歇息,下午,洪万霖在书房里写贴子,他给当地官府的天津卫总兵、大沽口炮台参将、天津水师参将、天津巡道、学政、知府、县令、绿营兵统领等都下了贴子,约他们在下午六点齐聚春满楼开宴,他新得了一个厨子,开发了一些新菜式,以餮诸君。

    古人以十二时辰为计时单位,但洪万霖在他的机器厂里推行24小时制,并贩卖了一些钟给天津官员们(不能送哦),所以说是下午六点,那些官员们也都清楚。

    天津官场都知道这位洪爵爷除了公务,无甚爱好,只爱美食,而且喜欢分享,天津官员们非常有口福。

    更有一点,他是技术官员,与大伙儿无甚冲突,大家没必要得罪他。

    于是送贴的听差们陆续回报说所有的官员们都说按时准到。

    晚五点半开始,位于天津海河边的春满楼,官员一簇簇到来。

    春满楼地方很大,中央大厅更能够容纳百人,洪万霖满面笑容地迎客:“欢迎诸位赏脸!”

    大家寒喧,店家奉上洪万霖自家茶叶,乃上等的杭州雨前茶,大家喝得陶醉,皆赞洪爵爷好客。

    到得六点,官员们都来了,因为他们知道这位洪爵爷很守时,也就难得地准时一下。

    济济一堂,差不多有三十多人,开了四桌。

    洪万霖废话少说,下令开宴!

    老山参加走地土鸡炖的参鸡汤、半头鲍、虾仔脆皮乌参、鲍汁扣花胶羹、灼海螺、小牛嫩肉排、孜然牛肉……等等,自是水陆毕陈,酒乃上等纯正的杏花白。

    这一顿饭吃得那些官员们眉开眼笑,赞不绝口,要不不如洪万霖这么有钱,要不就是有钱也没有这么好的厨子。

    吃到酣时,不住地劝酒,他自己却少喝酒的洪万霖突地拍拍手,吸引了诸位官员的注意力,然后听他道:“各位吃好喝好?洪某对得起你们,你们也就该上路了!”

    他的手一招,从外面冲进大批火枪兵,把官员们团团包围。

    那些火枪兵的衣着不是清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