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剩下一个,莫不是桂重阳?
不仅桂五误会,桂重阳也误会了,立时惊的不行,随后大怒。他才十二岁,年纪小还在其次,主要是他还在孝中,怎么能提亲事?
不等桂五叔侄反应,桂二奶奶已经忍不住大骂:“好的你就都留着,给你儿子做填房,给你男人做填房,莫要盯着我们老五!我这儿媳妇好好的,且长命百岁,轮不到你们这些黑心烂肺的咒她!”
一句话,不仅桂五愣住,原本在厢房小憩被外头动静吵醒的江氏也愣住。
第一百零五章 河边辣眼睛之行(第一更求月票)()
“什么填房?”桂五声音平静。
“误会,误会,不是填房!瞧婶子这破嘴,该打该打!”桂四奶奶倒是个放得开的,连忙轻抽了自己面皮一下。
桂二奶奶冷哼道:“以后再听你瞎咧咧,看老婆子不大耳光子扇你!“
这会儿功夫,桂五与桂重阳都已经明白过来,原来这桂四奶奶是冲着桂五来的。什么意思?等着江氏早死吗?
桂五心中大恨,望向桂四奶奶面上带了不善。
桂四奶奶讪笑着,瞄了瞄东西厢房,心里宾服那个江氏,倒是个性子耐得住的,院子里闹成这样,还是不露面。
这世上男人,有几个不偷腥的?
一个连下蛋都不会的病秧子,拿什么与水灵灵的嫩妇闺女相比?
只是男人都要个脸,如今亲娘堂侄在跟前,就算这桂五心里乐意,也只能做不乐意状。
桂四奶奶不以为意,晓得有桂二奶奶横在这里,再说下去也没滋味,便道:“好,好,都是我瞎咧咧,对不住二嫂子,二嫂子消消气,赶明儿我再来寻二嫂子说话!“说罢,不待桂二奶奶回话,立时倒腾着小胖腿走了。
桂二奶奶立时关了大门,尤自愤愤道:“都是黑了心肝的东西,老天爷有眼,让他们穷死才真好呢!”
江氏没有出来,大家都望向西厢。
就这丁点儿大的院子,就是睡实的人也该闹醒了。
桂二奶奶面上露出悔意,桂五脚步顿了顿,挑了帘子进了厢房。
气氛不对头,就是桂重阳也不好多留,与桂二奶奶低声招呼了一声,回老宅去了。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桂五的子嗣确实愁人。
就是素来看得开的桂重阳,也不禁担心起江氏。
眼见桂重阳兴致勃勃地去二房,垂头丧气地回来,梅氏少不得过一句,道:“不是过去选开业日子吗?这是没有妥当的?”
桂重阳摇摇头,犹豫了一下,道:“姑姑,五叔五婶要是一直没有孩子怎么办?”
江氏的身体,实在孱弱,即便勉强怀孕,也怕是不好。最妥当的法子,莫过于纳妾或养个婢女“借腹生子”,可那样对江氏来说也太过残忍。
梅氏闻言,也跟着发愁。
桂五既露“富”,镇上又有宅有铺,村里惦记的就不是一个两个,也有梅氏族人问到梅氏跟前,让梅氏去传话。
梅氏自不肯接这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全都给拒了。
桂重阳也就说这一句罢了,都说“养儿防老”,桂五的能力,难道还不能给自己夫妻两个养老吗?还有桂春、桂秋,外加上自己这个堂侄,都受桂五照顾颇多,真的能让他无人送终?
“在等几年看看,实不不行他们在外头抱养个孩子也是好的。”梅氏道。
“五叔才多大,说这些也恁早!”桂重阳摆摆手,略过这个话题,道:“姑姑,我们选好了开业的日子,就定在八月十八,到时候你与表姐也去镇上,看看热闹。”
梅氏摇头道:“还是算了,到时候乱糟糟的,还要你费心看顾我们。”
桂重阳道:“受累的是秋二哥与周姐姐,我不过是看个热闹罢了。一起去,顺便看看咱们镇上的宅子。”
之前相邻的两处小宅中,桂重阳选了旧宅,可有桂五在,处处周全,已经使人收拾出来,可以住人了。
梅氏听了,不由心动。
桂重阳想在居乡守孝,等后年初孝少不得去镇上住,梅氏可不是想要去看看宅子?
正好梅朵过来,闻言来了兴致:“要去镇上吗?我正想要加两个花样子,咱们去镇上吧。”
三人说定,桂重阳才发现还没有见梅小八:“小八呢?怎么不见?”
梅童生有事去大兴县了,村塾今天放假一天,小八这个时候应该在家里才是。
“摸泥鳅去了,说是现在泥鳅肥呢。”梅朵道。
桂重阳一听,来了兴致:“我去找小八。”
像什么抓鸡放羊、摸泥鳅捡河蚌这样的村居生活,桂重阳之前只从书上看过。
等到了木家村,抓鸡这一条桂重阳试过来,撵着跑也是白跑,只剩下一地鸡毛,一般人还真是抓不到。
桂家没有养羊,放羊这一条桂重阳就看着别人。不过那羊群黑乎乎的,在村里路上撒落一地羊粪球。桂重阳只看了一次,就够了。
摸泥鳅?
桂重阳想起五月底时自己初来木家村,梅小八就是与几个村里顽童在河边,不知道是不是摸泥鳅。
桂重阳兴致勃勃转身,出了老宅就往河边去了。
桂五的子嗣与养老让桂五先操心去吧,他还是个孩子。
没等到河边,就听到一阵孩子喧闹。
“八哥好厉害,八哥抓了大鱼了!”一个小孩拍手道。
河边水窝子里,梅小八光溜溜,手中抱着一个二尺两长的白鲢,笑的得意洋洋。岸边岸下,同样几个光溜溜的孩子,都惊诧叫好,胯下小鸟跟着乱颤。其中有两个面熟的,正是村塾小班的蒙童。
桂重阳到跟前,看到的就是这个画面。
眼前的梅小八,才是桂重阳之前看过的那个梅小八。
梅小阿也看到桂重阳,扬声道:“重阳哥!”
桂重阳走到跟前,看到河边放着几只木桶,其中有只眼熟,正是自己家的。里面已经有大半桶泥鳅,还有几个巴掌大的河蚌。
“收获丰厚啊!”桂重阳伸出大拇指,由衷赞道:“小八好厉害!”
梅小八已经上岸,将怀中白鲢放进木桶,笑嘻嘻道:“今儿运气好哩,逮住了大家伙,中午让姑姑烧鱼吃!”
河鱼土腥气大,必须用酱汁红烧才能将腥味儿盖住。
桂重阳将一年没沾荤腥了,想想烧鱼的香味也是口齿生津,不过随后想起“老爸”,又克制了,蹲在木桶前,带了几分好奇道:“这泥鳅怎么吃?河蚌怎么吃?”
泥鳅有大半桶,一顿是吃不完的,河蚌也不少。
“泥鳅炖豆腐,要不就晒了,冬天做鱼酱!”梅小八道:“这河蚌少呢,别看个头大,能吃的只有半个小手指大,想要凑一盘,还得再摸。”
梅小八从小就会摸泥鳅,每年从端午节后能下水到重阳节水凉,要摸上几个月泥鳅河蚌,家里吃也吃不完,秋氏就晒干了存起来。
现在想想,只有家里烧泥鳅的时候,自己能吃饭配菜。梅小八莫名想到这个,不由怔住,随即甩甩头,丢到脑后。
桂重阳见梅小八头发还滴水,道:“赶紧穿了衣服,到底是入秋了,别着凉!家里人少,这些东西尽够吃了。”
梅小八却是看着那些河蚌,不甘心道:“没事,现在大上午的日头足足的,这河蚌汤才鲜哩,我再摸几个!”
桂重阳见他兴致勃勃,也不愿意扫兴,便点头道:“那可说好了,再摸几个就行了,不能玩起来就没个准。”
梅小八连连点头,重新跳回水窝子里去了。
那些光屁股顽童见到桂重阳都有些拘谨,不过见他对梅小八和和气气,也自在几分。眼见梅小八下水了,就一个一个下饺子似的,跳到河里,笑闹一片。
这一个个光溜溜的溜小鸟,桂重阳只觉得辣眼睛,移开眼,望向其他处,就见村头走来两人,后头背着书箱的麻杆一样,前头那个又矮又胖使劲地抹着眼睛,有几分眼熟。
第一百零六章 哭泣的少年(第二更求月票)()
这小胖子长着馒头脸,眼睛肿的跟烂桃子似,不是别人,正是杜里正的儿子杜七。
之前桂重阳随桂二爷爷去杜家那次,见过杜七一次。
同笑面虎的杜里正与略显阴郁的李氏相比,这杜七看着纯良的过了。
此刻,杜七在村口徘徊,并没有继续往前的意思。
桂重阳莫名生出几分好奇,踱步溜达过去。没等到跟前,就听到杜七“呜呜”哭泣出声。
杜七只顾低声哭自己的,并没有看到来人,小厮却是看到的,拉着杜七的衣服:“七哥!”
“别理我,我心里难受,呜呜。”杜七也不抬头,嘟囔着说了一句,接着哭自己的。
“难受什么?”桂重阳好奇道。
大白馒头吓了一跳,忙后退一步,倒是止了呜咽,只剩下抽泣。他抬头看向桂重阳,待看清楚桂重阳身上穿着的儒衫,眼泪又出来了。
桂重阳看在眼中,惊诧不已。
这杜七排行第七,可上头是六个姐姐,实际上是杜家独生子,杜里正那个老狐狸是怎么教养儿子的?这明显跟什么“腹黑”不贴边,就是单纯的小兔子。
这杜七上次看到桂家人时还有些尴尬,显然是知晓生母与桂家渊源的。不过他素来心宽,尴尬那一次也就想开了。毕竟李氏是守寡后嫁人,除了没有给桂老大守一年热孝,其他也没有对不起桂家人的地方。
桂重阳与他年岁相仿,看着又斯文和气,杜七忍不住也生出一二亲近之心,哽咽道:“我……我……我以后不上学了……教谕不让我去了……”
倒是个实在人,想说就说了。
桂重阳瞪大眼,颇为意外。
之前就听说杜家花了大钱送杜七在县学读书,那为什么不让去了?县学本是有功名的读书人读书的地方,杜七连县试也没有考,自然是白身,不过杜家不差钱,自从去年梅晟入了县学,就用花了银子将儿子也送进去旁听。
而杜七这性子,看着就老实良善,实不像调皮能惹怒教谕的。
“作甚不让你去了?”桂重阳忍不住好奇追问着一句。
“哇!”杜七似想到伤心处,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这动静一大,河边那些摸泥鳅的孩子都听到了,好奇地向这边张望过来。有几个已经上岸的,更是往这边走来。
待看到桂重阳对面是肥胖的杜七,除了梅小八,其他人都止了脚步。
杜七是个爱哭鬼,李氏是个遇到儿子的事就不讲道理的,村里的大人都会告诫自家孩子,不要招惹杜七。
只有梅小八,见杜七前面站着的是桂重阳,实是不放心,胡乱裹了衣服,提了水桶走过来。
杜七哭的说不出话,桂重阳望向他身边那瘦的跟麻杆似的小厮。
那小厮抿着嘴,跟蚌壳似的不吱声。
梅小八已经到跟前,见状不由着急,拉了桂重阳到一边,小声道:“重阳哥作甚招惹他?他娘可是不好惹的。之前村里有个孩子不小心推了杜七,让杜七他娘将家里都给砸了。这家伙打小就是哭吧精,谁也不敢招惹他,怕他娘发疯哩!”
李氏二嫁才生下杜七,丈夫又年岁大了,以后依靠的只有这个儿子,再上心都能理解。只是她是怎么想的?作甚将儿子养的这样痴肥,性子又这样天真。
桂重阳心中纳罕,面上不显,对梅小八道:“别担心,不是我招他,之前就是哭了回来的。”
梅小八立时松了一口气。
只要不是桂重阳招惹的,杜七爱哭就哭呗,跟他也不熟。
杜七哭了几嗓子,见没有人哄他,觉得没意思起来,渐渐止了哭声。
桂重阳虽心里堤防杜里正,可对这一眼能看得通透的大白馒头实生不出恶感,掏了帕子递过去。
杜七也不客气,抽泣着接了,直接在鼻子上抹了一把。
桂重阳看着那眼泪鼻涕的恶心的够呛,见杜七要还帕子,忙道:“不用还了,你留着用,或是随便丢了。”
左右这是块素帕,没有什么标识,梅朵给桂重阳做了好些,丢了一块也不心疼。
杜七却抓着帕子不撒手:“不丢!”
因为李氏的缘故,杜七打小就没有小伙伴,往来最多的就是姻亲家的梅晟与李山。这两人都是十四岁,比杜七大两岁。
梅晟从小就是小书呆,虽不厌烦杜七,可也没有什么亲近的意思;、李山明明是表哥,却是像表姐,小时候曾来过杜家几次,每次李氏的首饰盒都要盯着紧紧的,就这样还总是少纱花银戒指什么的。
一来二去的,李氏也就不再接惦记让的侄子给儿子作伴了。
等到杜七被送到县学读书,本是兴致勃勃想要认识同窗,可那些人要么是寒窗苦读考出来的,要不就是书香门第出身,哪里瞧得起杜七这个靠银子进来的半大孩子。
就算其中有一两个待他略亲近的,不是想要蹭吃的,就是想要戏耍他。三番两次,杜七不是傻子,就对那些同窗敬而远之。
难得有人对自己这样友善,杜七对桂重阳生出好感来,想起方才对方问话,自己似乎还没回,便小声道:“夫子嫌我笨,上学一年还不会写时文,就撵了我回来!”说到最后,自己也不好意思起来,耷拉着脑袋。
桂重阳一时无语。
一年不会写时文,是够笨了,可这不当是让退学的理由。
要是县谕真嫌弃杜七,年初的时候不收束脩,再说的婉转点就是了。这都八月了,杜七除了笨拙些,没有其他劣迹,说退学就退学,倒像是给杜家“下马威”。
下马威?
想到这里,桂重阳眨了眨眼,这似乎还与桂家有关系。
杜里正之前偷着藏富,没有人晓得他除了明面上的这些田产,另隐匿了不少地。
桂五之前调查出这个,叔侄两人就想到利用这点,逼出杜里正的底牌。
多少权贵在通州买地,知晓有这一么一块整地,是个小里正名下,如何能不动心?
只是不知,眼前这件事是谁家给杜家的警告。
看着大白馒头的烂桃儿眼,桂重阳难得有些愧疚,安慰道:“许是没找到学习法子,才一时不开窍。不去镇上就不去呗,村里就村塾,在这里读书也是一样的。”
这就是随口胡说,能做县学做教谕的身上都有举人功名,哪里是梅童生能比得了的?
不过桂重阳这样说,也是一番好意。要是外界想要要挟杜里正卖地,杜七就是个明显的破绽。为了大白馒头的安危,还是哄他留在村上好。
桂重阳虽想要探杜里正的底,为报仇做准备,却也不愿意连累无辜。
杜七闻言,眼睛发亮:“那你在不在村塾读书?”
桂重阳点头道:“在的!”又指了指梅小八道:“我表弟梅旭也在。”
梅小八之前是村里的孩子王,杜七是认识梅小八的,对梅小八道:“我晓得你,你是晟哥的族兄弟。”
梅小八眼见杜七和气,倒也不好意思给他冷脸,讪笑两声。
说到这里,杜七看到梅小八旁边的木桶,凑上前去,立时惊讶出声:“好大的鱼!”说着,肚子就“咕噜”起来。
第一百零七章 小客人(第三更求月票)()
杜七因肚子里的咕噜声,立时羞红了脸,咽了口吐沫,捂着肚子。
桂重阳见杜七眼睛黏在鲢鱼上移不开眼,心下一动,道:“没吃午饭吗?走,去我家,让我姑姑给咱们烧鱼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