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安却是听出不对头来,对着李发财道:“发财,你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梅秀才急道:“安大爷,您这是相信外人,也不相信侄儿吗?”
梅安黑着脸,不去看梅秀才。
梅童生父子坑自己亲戚之事,有前车之鉴,大家先前是被“书香门第”这个虚名冲昏了头脑;现在冷静下来,想起这父子二人人品,大家自然也察觉到其中不对头。
李发财带了几分得意道:“洪家的第一个儿媳妇,洞房那天被老公公钻了被窝,第二天早上发现羞恼难当直接上了吊;洪家第二儿媳妇,‘洞房’过后倒是没上吊,直接成了老公公的小妇,怀着大肚子,被婆婆给打死了。洪家臭名远扬,镇上没有好人家肯将闺女再许给洪家,洪家才叫人让乡下找儿媳妇!”
几个梅姓族人听得呆住,这村里大家也爱讲些张家长、李家短的八卦是非,可何曾有过这样人伦丑闻?
公偷媳叫“污媳”,俗称“扒灰”,这提一提都脏耳朵的肮脏事。
梅安怒视梅秀才,气的身体直哆嗦,说不出话来。
外屋却是一阵喧嚣,一个妇人高声骂道:“黑心肝肺的贱人,这是狗屁倒灶的亲戚,就是仇人也不当如此!怪不得这‘天大好事’你不提你妹子,想起我们这些穷亲戚!你也是有闺女的人啊,恁地这样狠心,就不怕老天爷报应到头上。”
原来这屋子这样闹腾,里间吃饭的堂客们也听了个正着。
之前为了让女儿嫁到镇上吃香喝辣顺便拉扯娘家,大家都围着杜氏奉承;待知晓这亲事的内情,这些妇人就都炸了。
人人都想要过好日子,可自己的孩子的孩子自家疼。洪家前面可都死了两个了,这哪里是嫁女,跟直接叫闺女去死差不多。就算惜命不死,这样父子共妻的丑事出来,娘家人也跟着不用出门了。
被李发财揭了个底掉,杜氏能说什么?只能死不承认,道:“嫂子误会了,怎会有这样的事?”
“没有这样的事?你那敢不敢将这亲事拉给你妹子?”一个妇人道。
杜氏不快道:“嫂子真是的,洪老爷看上咱们梅家,我妹子又不姓梅,提她作甚?”
“哈!洪老爷看上梅家,我们梅家的闺女就要任由他挑,他是皇帝老爷不成?咱们木家村离西集十八里,好好地洪家怎么就晓得梅家?大家伙儿可是听说了,洪家出六十两银子聘媳妇,之前李家已经与那边谈妥了,是你男人半路截胡,不会是你们得了消息凑上前去的吧?”另一个心直口快的妇人道:“啊,俺明白了,怪不得最老实的顺娘求了桂五做靠山,将梅朵的嫁妆讨去,又匆匆忙忙的许给桂家大春儿,这是之前得了消息,晓得你们要卖梅朵,才这样防着你们!你们这嫡亲侄女坑不着了,就来坑我们这些族人!好啊,你们卖人卖上瘾了是吧,当年卖了梅朵她娘,如今又要卖族里闺女,赶明儿是不是男人妇女都卖了,就能跟霸占二房家产一样,将整个梅家产业都占去了!”
虽说最后一句话只是讥讽,可之前的前因后果就对上了。
之前梅氏“倚仗”桂五,到梅家讨要嫁妆之事,不少族人不满,可也奇怪这素来柔顺老实的梅氏怎么有了胆子。原本以为是桂家人怂恿,后来梅朵许给桂春似乎正印证此事。
可现下想想,素来吝啬的梅童生父子作甚老老实实给了银子与田地?那不是桂五摆出流氓架势就能吓唬出来的,明显是抓到父子两个的小辫子,是不是他们父子想要卖婚梅朵之事被晓得了?
堂屋里,男人们听明白,望向梅童生父子的目光能喷火。
梅安站了起来,挥着胳膊,却不是向梅秀才,而是狠狠给梅童生一个耳光:“畜生,大畜生教出小畜生,只会祸害自己人,读书都读狗肚子里去了!”
梅童生被打得身子一歪,差点跌倒,恼羞成怒道:“君子动手不动口,安大哥这是作甚?”
梅秀才脸色也十分难看,梅安虽没有打他,却是直接打了他老子,这耳光比落到他脸上都叫人难堪。
梅安却没有与梅童生继续斗口的意思,对在座众人说:“瞧见了吗?这是梅家,却也不是梅家,谁有也不如自己有,想要借光占便宜的也上点心,别人让给卖了!”说罢,叹了口气,转身离去。
在座诸梅氏族人,也都愤愤起身。
一场聚会,终是不欢而散。
第八十二章 人人“如愿”(下)()
当时在梅家做客的族人好几家,还有李发财这个自以为做成大事的,都不会帮梅氏父子瞒着。因此,梅秀才想要卖族侄女的消息,立时传遍了木家村。
自然,李发财大大咧咧,也没有隐瞒打算送李桃儿去镇上做童养媳的事。
同样是卖侄女,李发财的无耻摆在明面上,加上李桃儿血脉未明,倒也无人说他什么。
反而是梅秀才这里,到底是读书人,又耍了心机,将一个卖侄女的事情弄成是“联姻”,让族人争相送女,等到时候有了什么闪失,也能一推三不知,委实太过无耻。
“天阉”、“扒灰”,洪老爷家的旧闻立时成了木家村的新闻。
等传到杜里正耳朵里时,梅家的新鲜事已经传出了木家村。
杜里正气了个仰倒,他可是看好梅晟,打算扶持梅晟的,有这父子拖后腿,梅家的名声已经如同一团烂泥。梅晟虽在官学读书,不在村里,可到底是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日,杜里正叫人将梅秀才叫来,劈头盖脸骂了一顿。他是看出来了,梅童生是个昏聩没主意的,真正狠心的还是自己这女婿。
即便是在老丈人面前,梅秀才也是不肯认下“卖侄女”这罪名的,带了几分委屈道:“小婿又不在镇上住,哪里晓得这些内情?洪家正经托了人来说,小婿真以为他们看晟哥儿前程好来烧个热灶,谁晓得这里头还有这许多事。小婿也是要脸面的人,又不缺银子,怎么就会真的为了六十两银子做这些?”
杜里正质疑地看了梅秀才两眼,道:“你最近往镇上跑的勤啊?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梅秀才无奈道:“小婿是去会文去了,大家在一起不是看看时文,就是品诗论策,哪里有功夫留心这些市井八卦?”
杜里正轻哼一声道:“真不缺银子?缺银子就与我说,莫要琢磨这些邪魔外道!”说的时候,却是留心梅秀才脸色。
梅秀才摇头道:“真不缺,家里又不是没有银子,岳父您就放心吧。”
杜里正脸色这才好看些,这女婿三十来岁,正是男子最好的时候,长得又斯文,男人在外花钱不过酒色上,不需要银子正好。否则的话,他就要安排人在镇上好好打听打听,看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不过洪家的事给杜里正提了一个醒,镇上首富之家,自是有几分背景的,都看在梅晟的面上原意与梅家结亲,这要是再出来个比洪家还家底厚的,瞧着梅童生父子爱财的模样,怕是拒不了的。
想到此处,杜里正便不在拖,道:“梅晟的亲事,你到底有成算没有?”
梅秀才闻言,一阵郁闷,同样是秀才,自己三十岁中秀才,侄子是十三岁,在外的境遇差了这许多,姻缘上也差许多。自己只能娶一个乡下土财主的闺女,侄子那里却是不少人家托人传话过来,都让梅秀才借口“不宜早娶”给推了。
“明年可就是乡试了,你最多还能再拖一年。”杜里正慢悠悠道。
等梅晟中举,接触到的人,就不是梅秀才想要推却就能推的。
梅晟不是木头,自己也是有主意的,要是找个得力的岳家做靠山,那以后就不是梅秀才能束缚住的。
梅秀才想起妻子说过的话,小姨子似乎看上了梅晟。
梅秀才眼睛动了动,也望向杜里正,想要看出他是什么意思。他倒不似妻子那样反对,自家这个岳父,是个只将儿子当宝、将闺女当草的,会真正偏着女婿才怪。
杜里正直言说:“我的意思,是肉还在烂在锅里好,我想要将六姐儿许给梅晟,你怎么看?”
梅秀才为难道:“到底差了辈分,会不会不好看?”
“这有什么?说到底梅晟只是你侄儿,别人说嘴几句,却是实惠。六姐的嫁妆不用说,我会比照她二姐的给她预备。”说到这里,从几案下拿了一个匣子出来,推到梅秀才跟前道:“这是二百两银子,你拿去预备聘礼。”
梅秀才再多推却的话,看到这匣子也说不出,强忍着没有直接动手,咽了一口吐沫:“岳父,这会不会太多?”
当年梅秀才聘杜氏的时候才花了四十两,凭什么到了梅晟这里就翻了两番还多?
杜里正摇头道:“不管以前你们叔侄情分如何,娶亲这件事上你这个当叔叔的大大方方,事情做得周到体面,以后旁人提起来也只有夸的。说到底,他只是个没爹没娘的孤儿,你这叔叔养大了他,养恩大于生恩,到时候他但凡有半点不孝顺之处,吐沫星子都能淹死他。”
梅秀才点头道:“还是岳父想的周道,正是这个道理。”
那装了二百两银子的匣子自然是紧紧抓在手里,不放松了。用这个给梅晟置办聘礼?做梦,如何能用这许多,就是拿出一半来已经是极体面。
*
李家,正房。
李发财进来,面上有些犯难。
李老太太见状,忙道:“怎地?梅家那边又出幺蛾子了?”
李发财往炕上一坐,道:“洪家那边是没指望了,镇上盯着洪家这宗巧宗的多了,已经有人做媒,介绍了大兴那边的一个闺女过来。我这为难的,是另外一宗!”
李老太太不由肉疼,拍着炕沿道:“都是梅小二那个小畜生打岔,那可是六十两啊、六十两!”
李桃儿这样的小丫头片子,要长相没长相,要身段没身段的,就算是卖死契也不值几个钱。六十两银子,是之前再没有想过的。
“实在不行,就寻个人家给小二换亲,总不能白养了便宜货!”李老太太咬牙道。
李发财犹豫了一下道:“倒是还有一个亲事,聘礼颇丰。”
李老太太闻言,立时支起耳朵:“多少银子!”
“二十两!”李发财道。
“才二十两,比六十两少了四十两呢!”李老太太露出几分不满意来,却不想想,乡下五两银子挑着娶媳妇,二十两银子“聘礼”,已经是很高。
“那,要不然就再等两年?”李发财道。
李老太太瞪眼道:“养什么?白浪费饭吗?整日里阴沉着脸,话也不会说,握着镰刀看着都渗人,你就不怕她哪天发疯,拿镰刀铲了你?”
李发财听了李老太太的话,想着李桃儿素日模样,也是一阵后怕:“这丫头,性子是有些歪!”
这孩子挨打哪里有不躲不哭的,偏生李桃儿就是如此,这不是更让人生气?最后每次都是动手的打乏了,才能放下手。就算长辈们不敢随便动手,可你一个做小辈的,哭两声,求个饶又能怎么了?
“洪家不要,就卖别处去,反正不能再留家里,万一出事可没地方悔去!”李老太太冷哼道。
老太太活了六十多岁,自然也有几分眼力。
李发财方才还犹豫,这会儿倒是不犹豫:“那我就去镇上找王老大,答应了那门亲事!”
李老太太道:“是哪家?作甚跟洪老爷家似的,要在乡下找闺女?”
李发财迟疑着,李老太太道:“熊玩意儿,当你老子娘,有甚说不出口的?就是窑子里买姑娘,也不会给上这个价码。”
李发财这才道:“是山西那边来的船客,没了儿子,想要寻一门冥婚,带回老家!”
什么是冥婚,那是给死人配婚的!带回老家,自然是要给儿子随葬。
原本这种是应该找夭折的少女,三媒六聘,两家做个亲家,两个孩子合葬;可哪里有那么好寻妥当的人选,少不得有那黑心肝的人贩子,就打起活人冥婚的生意。
李老太太耷拉下脸,瞪着李发财不说话。
李发财面上带了焦躁:“要不然,还是算了吧。”
“不行!”这回急的是李老太太:“大河都二十了,再不说亲还能说上什么好媳妇,二十两银子中,够给他娶一房媳妇了!”
*
后窗下,李桃儿双眸幽暗,握着镰刀的手紧了又松,松了又紧。
*
次日,桂重阳依旧是在老宅这边,身边依旧是杨武、梅小八这两个“哼哈二将”。
桂五不在,去了镇上,等到日暮时分才回。
看着桂五面带从容,桂重阳迎了上去:“五叔,可成了!”
桂五点点头,却是不见欢喜,眯了眯眼看了眼李家方向道:“这家人都是畜生!”
第八十三章 置产的小族长(上)()
所谓“冥婚”,自然是桂五做的局,为的让免除后患,如此一来李家人便会当李桃儿被船客带走了。
实际上李桃儿却是被带王二带到船上,并不是做什么船客夭折儿子的未婚妻,而是顶了船客夭折女儿的户籍。而后由桂五出面,与船客签了个“收养”文书,在衙门过了户。
李桃儿的户籍直接落在桂五名下,成为桂五的养女,不过人就直接领到江家。
自然,在这之前,桂五便对江太太说了李桃儿的事,将李桃儿托付给江太太。
江太太没见到人之前,心里还犯嘀咕,想着是不是女儿女婿另有打算,买了个人打算“借腹生子”。实在是民间的“养女”有两种,一种是真的养女,一种则是养婢。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更不要说桂家经过十几年前的事故,男丁单薄,桂五叔伯兄弟五人,断嗣了两支,老两口盼着桂五这一支开枝散叶也情理之中。
待见到李桃儿时,江太太就晓得自己误会。再没有见过这么黑的丫头,看着瘦瘦小小,说是十二岁,还没有十岁的孩子大,桂五又说这丫头与重阳一个辈分,让江太太当孙女待。
江太太生了四个女儿,又半路养大了桂五,却是一个孙辈都没有带过,也是带了几分新奇,对外只说是远房侄孙女,父母双亡,户籍落在四女儿名下,竟是真当孙女似的待。
江老爷颇有微词,不过见老妻兴致正浓,便也默许了。
身份都换了,李桃儿这名字自是不能用了,江太太便给李桃儿起了个新名字,叫江平姐,希望她以后日子平安顺遂。
不知是名字的缘故,还是江太太慈爱,感化了江平姐。随着这个名字叫开,江平姐收敛了之前的提防与阴郁,性子倒是日益明朗起来。
此为后话,暂且不提。
只说桂重阳,办成了这一件大事,终是松了一口气。
洪家也好,“冥婚”也好,要不是桂家叔侄背后干涉,那都有可能是李桃儿面对的遭遇。
如今李桃儿成了江平姐,从根子上解决了李桃儿的悲剧下场。
李发财以为自己偷偷“卖侄女”,瞒着些不会为人所知,可实际上李桃儿被领走没多久,木家村里就传遍了李发财为了二十两银子将李桃儿卖“冥婚”之事。
村里人听了,对李家人越发敬而远之。哪怕他们将李桃儿卖到私窑子里,大家也只能说一声贪财,可这卖做“冥婚”,跟直接杀了李桃儿有什么区别。
就是养一条狗,养十几年也有感情了,李家人的心狠,吓到了木家村的村民。
李家的族人,更是背后议论纷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