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压力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族长压力大-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桂重阳面上带笑,眼神却瞄向院子里站着的小丫头。

    小丫头耷拉着脑袋,露出稀稀落落一头黄发,看不到长相。身上穿着不合体的衣裳,是补丁叠补丁的褂子,并不是女子式样,应该是捡了堂兄的旧衣服穿。要不是提前知道,还真看不出这是个女孩。

    桂重阳看了一眼便收回视线,笑容腼腆,道:“李大娘,我姑姑叫我过来借酱油!”

    钱氏立时满脸戒备,道:“无缘无故的,借个狗屁酱油?那梅家小寡妇,想想要闹什么幺蛾子?不会是想男人想疯了,看上老娘家那挨千刀的了?”

    这菩萨眼中,世人是菩萨;**眼中,则是人人都是**了。

    桂重阳在心里又记了一笔,却是装傻:“李大娘说什么呢?就是借个酱油啊。”

    钱氏却是想琢磨越不对,两家虽比邻而居,可中间的墙头修到七尺高,十几年不往来,这好好地怎么就来借酱油?

    是不是桂家想要借机来寻盗伐杨木的证据?还是有其他算计?

    钱氏刚挨了一顿胖揍,正是满心憋闷,才一回来就拿侄女出气;眼下有了别的担心,倒是顾不得李桃儿那边,生怕桂家真的在自家寻到什么证据来,立时扬声道:“没有,管别人家借去,莫要往我们家凑合,下次再来捶你!”说罢,立时关了大门。

    大门外,桂重阳面无表情,耳朵动了动,听着里面的动静,就听院子里钱氏道:“小贱人,还不去厨房做饭,诚心饿死老娘啊!”

    打骂终是止了。

    桂重阳转身,就见梅小八瞪着一双牛眼看自己。

    桂重阳笑了笑,道:“这不是不打了?”

    到底是解释了一句,不希望眼下这个小朋友误会了他。

    梅小八“嘿嘿”两声道:“俺就觉得不对劲儿,这不年不节的,谁家吃饺子啊。”

    这回迷糊的,换成了桂重阳,这吃饺子与借酱油有什么关系吗?

    梅小八吧唧吧唧嘴道:“还是镇上好,有饺子馆,什么时候去都有饺子吃。以后重阳哥再借酱油,往俺们家去,俺家有一个酱油块,每次一点点,就能化半碗酱油!”

    桂重阳这会儿也反应过来,原来北边吃饺子是蘸酱油的,因为自己生在南京、长在南京,那边吃饺子一直蘸醋或香油,倒是头一回听说这个吃法。

    可是,“老爸”是北边的人,他吃饺子怎么没有蘸过酱油?

    桂重阳隐隐地觉得有些不对劲,可又想不通是什么,就先放在一边,带梅小八进了桂家老宅。

第六十一章 小族长的小跟班(上)() 
老宅院子里,梅氏站着李家墙下,脸上依稀有愁容。

    两家紧邻,只隔着墙,那边院子里的动静,这边自然听得真切。桂重阳不由红了脸,打着梅氏的旗号过去敲门,却是被梅氏听得正着。

    梅氏并没有说什么,对桂重阳点点头,转向梅小八:“小八来了。”

    “六姑。”梅小八憨笑着上前。

    梅氏摸了摸他的头,道:“真是长个子了,比去年高了半头。”

    梅小八挺了挺胸脯道:“俺都十岁了,不是奶娃子,现在一顿能吃三碗饭!”

    梅氏笑着道:“好,好,能吃是福气,今天中午在这边吃。”

    梅小八还在犹豫,偷看桂重阳。

    桂重阳回来那几天,就与梅夫子、梅秀才怼上了,那一句他是“桂家长房户主”,可是村里人都听到了。

    当时就有人猜测,桂重阳与梅氏会起纠纷,毕竟一个是桂远外头生的,一个是桂远的娃娃亲,在桂家守了这些年。

    大家都在等看桂家的热闹,没有想到这两人竟然“和平相处”。随后桂五归宗,使得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桂家二房那边,长房这边倒是无人关注了。

    只有梅氏族人,有几位长辈为梅氏担心,一直到接下来桂家从梅童生父子手中扣出来姑侄两个的嫁妆,又有梅氏要将梅朵说给桂重阳的传言,大家才终于放下心。

    梅氏没有亲生骨肉,与桂重阳有“母子之名”,却无母子之情,选了侄女兼养女的梅朵为儿媳妇,以后不指望儿子还能指望儿媳妇。

    梅小八自然也听过着传言,才会心甘情愿地叫桂重阳“重阳哥”,就是以为他不仅是自己名分上的“表哥”,还是自己的堂姐夫。

    至于梅氏在桂家户籍帖子上并不是子媳而是养女之事,因为桂家无人宣扬,竟无人知晓。

    桂重阳不知自己“被姐夫”,只当梅小八客气,笑着道:“我请你过来,就是为了中午这顿,家里昨儿磨了麦子,姑姑早上就说了,中午烙芝麻盐饼。”

    梅小八吞了下口水:“那俺就在这吃!”

    堂姑家,从堂姐家,有什么外道的?

    梅小八倒是无需人再让,自己就将自己说服了。

    上房里梅朵听到院子里说话声,挑了帘子出来,见了梅小八,露出笑来:“你怎么来了?过去送东西总是送到门口,让你进来也不进。这倒是有半月不送泥鳅了,我都馋了。”

    梅朵这样说,当然不是贪得无厌,而是记得小堂弟的情,没有将他当外人。

    桂重阳这才知道,梅小八之前是来过桂家的。

    梅小八“嘿嘿”直笑,却是不肯应答。

    还能有什么?不过是怕别人晓得了,连累梅家跟着桂家一起受排挤。不过能想着偷偷接济,不管是梅小八长辈吩咐的,还是梅小八自己做主送的,都叫桂重阳感激。

    “姑姑,再烙盘鸡蛋,给小八卷饼吃!”桂重阳道。

    梅氏应了,却没有立时去厨房,而是看着桂重阳,想要说什么,可见梅小八与梅朵在一边,瞪了他一眼,才转身厨房去了。

    桂重阳摸了摸鼻子,略微有些心虚。他自然能猜到梅氏没有说出口的是什么,肯定是埋怨自己不该去跟着狩猎野猪。

    梅朵那边,已经去取了一盘芸豆糕给梅小八。

    这是梅氏这几日开始做的,她见桂重阳一直吃素,担心不顶饿,便做点心给他当零嘴儿。

    因为是自家做的,比不得点心铺子里的小巧精致,却是实打实的用料,一个足有半个成人巴掌大,里面用了蜂蜜,吃起来十分香甜软糯。

    桂重阳看着小大人似的,可到底是孩子,十分嗜甜。

    原本此刻不饿,不过看着梅小八吃的香甜,桂重阳便也擦了手拿了一块。

    院门口传来脚步声,桂重阳抬头一看,原来是桂春来了。

    梅朵见了,霞飞双颊,却是脚下没动,只上下将桂春看了两遍。

    桂春被看得不好意思,却舍不得移开眼,道:“奶让我送肉过来。”

    梅氏在厨房听见,走了出来,看到桂春提着一条四、五斤重的野猪肉,忙道:“这也太多了,不行不行,重阳还吃素,就我与朵儿两个,能吃多少?一半就行了。”

    桂春道:“奶说留着慢慢吃,这两个月夏闲,办喜事的人家多,走礼使也成,姑,你们待着,我去张大爷家喝肉粥去了。”说罢,将野猪肉往梅朵儿手中一塞,转身跑了。

    虽说没有碰的梅朵的手,可也将她羞的不行,连忙提着肉,低头进了厨房。

    桂重阳则是想着桂春说的“走礼”,显然是桂二爷爷听到了梅小八的话,跟桂二奶奶提了一嘴,多割两斤肉过来,也是变相贴补了。

    梅氏对外的身份是寡妇,遇到喜事要回避的,只是乡下讲究的少,只避开嫁娶正日子就行,其他倒是无碍。因此,才会有梅氏族亲的邀请。

    桂二爷爷与桂二奶奶那边,显然是支持梅氏与族人恢复往来。

    桂重阳心里,是将梅氏当成亲姑母,早已有打算,要是梅氏出嫁,就预备一份体面嫁妆;要是梅氏无心再嫁,那为其养老送终。

    类似的意思,桂重阳也对桂二爷爷与桂二奶奶提过。

    老两口看出来了,这桂重阳并不是心里藏奸的孩子,要是对谁好那是真好,可他毕竟是男子,以后终究要娶妻生子。

    到了那时候,谁晓得娶的媳妇会是什么脾气秉性,与其让梅氏看小辈的脸色,还不如趁着年轻再走一步。真要再嫁,自然还是有正经的娘家人才好,像桂家这样的,毕竟有一重桂远的关系在,不好出头,否则让后边那一家心里膈应就不好了。梅家族人略有亲近之意,老两口便十分支持梅氏与族亲重新走动起来。

    梅氏看着厨房方向嘀咕:“这妮子,真是不客气,倒是敢收,一共才几斤肉……”

    “野猪肉……”梅小八双眼放光,看着厨房方向口水都要流出来。

    桂重阳在旁见了,忍笑道:“姑姑,中午炒一盘野猪肉吧,用那个也能卷饼!”

    梅氏刚要摇头,看到梅小八的样子,到底不忍心,点头道:“好,野猪肉炒大葱,卷饼吃。”

    梅小八听了,连忙摆手道:“俺不吃,俺不吃,六姑留着肉吧。”

    梅氏笑着道:“姑姑吃了你那么多回泥鳅、小鱼,还不能请你吃顿肉?外头日头晒,别在外头玩了,去屋里说话。”

    梅小八也是真馋了,便“嘿嘿”笑了,没有再推迟。

    梅氏进了厨房,桂重阳带着梅小八去了屋子里。

    走到门口,梅小八就倒吸了一口冷气,有些不敢迈进来。

    屋子里墙壁上糊了墙纸,入眼都是雪白雪白的,门口对面一面墙,是个大书柜,上面一层一层,摆满了书,北窗下是一张大书桌,南面临窗大炕上,也摆着小书桌,上面有笔墨纸砚。

    外头看不出,可就是再没有见识的乡下人,也能看出这屋子的不同。

    一室书香,不外如是。

    梅小八看着脚下的草鞋,呼吸都轻了。

    “进来啊。”桂重阳进了屋子,才发现梅小八没跟进来,回头招呼道。

    “要不,俺还是在外头吧,别弄脏了地。”梅小八睁大大眼睛人证的道。

    桂重阳低下头,难道自家住的不是黄泥地?有什么怕脏的?

    待抬头看到梅小八望向书柜眼睛里又是渴望、又是敬畏时,桂重阳心中一动,道:“莫要啰嗦,快进来,介绍我家元宵给你。”

    随着桂重阳说话声,元宵大模大样地从书柜上跳下来,直接落到桂重阳肩膀上。

    “祖宗,就不怕跌了。”桂重阳忙抱住,埋怨道。

    元宵却是没有往日乖顺,耳朵一下子支起来,小脑袋往后仰,瞪大眼睛盯着桂重阳。

    桂重阳莫名从中看出几分嫌弃来,摸着元宵耳朵道:“你这小没良心的,半日没见,还嫌弃起人来。”

    看着桂重阳与小白猫嘀嘀咕咕的,梅小八去了拘谨,好奇的凑过来,就见元宵瞪着圆滚滚的眼睛,伸出爪子,狠狠地给了打了桂重阳手上。

第六十二章 小族长的小跟班(下)() 
梅小八吓了一跳,忙去看桂重阳的手,却是什么痕迹都没有,松了一口气道:“怪吓人的,被猫抓了可不是好玩的。”

    桂重阳道:“元宵是跟我闹着玩的。”嘴里这样说,心里也疑惑,这元宵大爷怎么了?好好地,怎么动起手来?

    桂重阳去看元宵,就见元宵轻蔑地看了他一眼,随后一下子从桂重阳将帮跳下去,落到炕沿上,威风凛凛地走到炕桌下躺倒。

    桂重阳不忿,凑了过去,道:“我又没招你!”

    元宵还是不理人,换到桌子另外一侧躺了。

    桂重阳心中,是当元宵是亲人,眼见它如此莫名心酸,诱惑道:“小八弟弟会捞鱼,明儿我跟小八弟弟过去,捞鱼给你吃啊。”

    元宵低着头,闻了闻自己的爪子,竟是扭了头,一脸嫌弃。

    桂重阳惊呆,这是嫌弃自己嫌弃成这个样子?连挨了自己一下的爪子也嫌弃上。

    梅小八却是先反应过来,指了指桂重阳的手道:“重阳哥,方才你是不是摸过野猪?”

    桂重阳看了看自己的手:“是摸了,可是我方才也洗手了。”

    梅小八笑道:“猫鼻子么,肯定比俺们的鼻子灵啊。”

    桂重阳即便没有洁癖,可想一想自己身上带着野猪味儿,也是犯恶心,道:“你坐着,我去冲一冲!”说罢,便走了出去。

    梅小八留在屋子里,立时又添了拘谨,站在炕沿边上,坐着也不敢做,看着炕桌上的笔墨纸砚,脸上露出艳羡来。

    梅朵端着果盘进来,看了个正着,不由蹙眉。

    梅小八听到动静回头,忙移开眼:“九姐。”

    “这是后院的香瓜,正好今儿有几个熟的,小八尝尝甜不甜。”梅朵将果盘放在炕沿上,招呼小八吃瓜。

    香瓜都是去了籽的,一个瓜切成两半拉,果盘了总共是六块瓜。

    乡下人家,瓜果梨桃这些都是自家有的,并不值钱,梅小八便也不客气,直接拿了一块,一边吃一边点头道:“甜,还脆,俺家种的是面瓜,也能吃了,明儿摘几个过来,九姐同姑姑也尝尝,还有重阳哥。”

    小小少年吃的满足,脸上没有半点愁绪,仿佛刚才看着书本满脸羡慕的不是他一样。

    梅朵也拿了半块瓜,小口吃了两口,方问道:“你今年也十岁,你爹还没说什么时候送你去村塾?不管如何,总要识几个字,不能成睁眼瞎。”

    实际上,自从梅童生兄弟两个先后成了童生,梅氏一族子弟多多少少都要念两年书。等到又先后出了两个秀才公后,梅氏一族子弟更是见贤思齐,家家户户都有子弟读书。

    毕竟村里有自己的私塾,不用去镇上去念书,因为是村里办的私塾,束脩也不贵,每个小学生一年三百文,这个价格比镇上便宜多了。镇上读书的话,就是束脩便宜的馆,每个月的束脩都要一两百文。

    城里的孩子五岁开蒙,乡下小子并不指望真的科举,只是读书识字,便都七。八岁送村塾。

    梅小八今年十岁,却一天学堂没见过。

    听梅朵提及上学的事,梅小八立时跟霜打的茄子似的,没了精神气,耷拉着脑袋,小声道:“俺爹说,家里大人忙,让俺在家里看弟弟。”

    梅朵皱眉道:“你后娘让你看了?”

    要是真的留梅小八看孩子,这孩子怎么还有功夫满村子瞎跑,不过是借口罢了。

    梅小八摇摇头:“俺娘说,俺弟还小,过几年才能带他玩。”

    梅朵皱眉:“你那弟弟比你小四岁,今年也六岁了,明年上不上学?”

    梅小八虽实在,也不是傻子,脸上带了几分委屈:“俺听俺娘跟俺爹说了,说俺弟弟有灵性,跟四哥小时候一样,要好好给他赞钱,以后家里也多个秀才公。”

    这“四哥”不是别人,正是已经是秀才的梅晟,在族里排行第四。

    真是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梅朵气恼不已。

    偏生梅小八那后娘耿氏是个极会做面上功夫的,不能说待小八如同己出,可也没有打骂过,吃饱穿暖,看不出有什么不对之处。可是整个梅氏一族都让子孙读书博取功名的时候,耿氏拦着不让小八读书,这心就歪了。

    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这启蒙认字没有太大抛费,可要是一直读下去,这负担不是一般重。这耿氏明显要留在小八在家做牛马,以后供她自己的亲儿子读书。

    梅朵旁观的,都看出这点,就不信梅小八的老子看不出这点,不过是心偏了。

    “以后你有空就过来,姐姐教你识字。”梅朵道。

    梅小八闻言,眼睛闪亮,随即又黯淡下去:“俺就还能闲一个月,俺爹说俺不小了,以后跟着他学侍候庄稼。”

    之前梅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