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颐应了一声,低头接着继续写着清单。
借着明晃晃地烛光,两人并肩坐在一起,仿佛是过了好多年的老夫老妻。
第二天一早,宝颐早早地起了床,还未等出屋,便听见院子里有孩子的嬉笑声。
王文浩不知从哪里抱来了一只小黄狗,故意追着姐姐吓唬她。
王君柔正急得没地方躲,待见宝颐走出来屋,便连忙猫到了她的身后。“娘,您快别让文浩闹我了。”
王文浩举着小狗,笑呵呵地看着她们道:“娘,我在后院门口捡到的。您看,它毛茸茸地多有趣啊。”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文浩依旧愿意跟着姐姐,却再不像是小时候那么听话,时不时总是要找机会吓一吓她。
宝颐无奈地看着儿子,道:“快去把它放下。”
王文浩不依,继续把自己怀中的小狗当宝贝。
宝颐回头去牵住君柔的手,笑道:“甭管他了,娘带你出去走走。”
王君柔闻言,高兴不已,立马搀住娘亲的手臂,喜笑颜开。昨天听了文浩说了那么多,她心里免不了好一阵地心动。
“今天,你爹要出去一趟,咱们去替他买一些礼物回来。”
王文浩一听要出去,立马扬声道:“娘,我也要去。”
王君柔闻言,笑着瞪了他一眼,道:“我们才不带你呢?你自己在家摆弄小狗吧。”
王文浩立马撂下小狗,作势就要跟着她们一道出门。
宝颐拦住他道:“我和你姐姐不是出去玩的。你乖乖在家等着。”
王文浩闻言,顿时失望至极,满脸不情不愿的走回去,重新抱起小狗自言自语道:“不带我去就算了,哼。”
王仲熙带着一份颇为得体的礼物,亲自去拜访了常老板。
常府的地方不大,却装饰地颇为考究,大到屏风桌子,小到镶边和坠子,看上去都是精心设计过的东西。
常老板看上去约莫五十多岁,气度超然,举手投足间总带着一份风雅之气。
王仲熙将宝颐准备礼物送上来,精致的盒子里面摆着一些小巧漂亮的点心糕饼。送礼物给有钱人,是一件很费心思的事。宝颐的准备算得上中规中矩,又没有做作地哗众取宠。
常老板开的是饭馆,自然对吃的东西很有讲究。不过,看得出来他对王仲熙送来的点心,还是很喜欢的。
两人互相寒暄了一阵,常老板自然而然地问起了他的新居。“那处小院子,王老弟和家人还喜欢吧?”
“多谢常老板。”王仲熙再次起身,朝着他拱一拱手道:“您这样的优待我们,真是让小弟受之有愧啊。”
“唉?”常老板摆一摆手道:“王老弟客气了,你能来京城开店,我自然能跟着有口福了。”
两人互相寒暄了一阵,由小厮们让着一位年轻男子走了进来。
“老爷,二少爷回来了。”
常家二少是一个长相颇为英气的年轻人,身上的装扮都是非常的讲究奢华,却让人感觉不出半点夸张和累赘,仿佛他天生就应该穿成这样。
“暮生,快来见见王老板。”常老板招呼着儿子过来,常暮生瞧着父亲对面的年轻人,微微有些吃惊道:“幸会幸会。”
之前,他曾经听父亲不止一次提起过王老板,却没想到他竟会如此的年轻,看着也就不到三十岁而已。
常暮生现在是“翡翠楼”的大掌柜,平时替父亲打理生意,一直做得有声有色,人人都说常家的这位二少,风光无限,以后势必会做出一番大作为的。
“前几天,我让你订下的店铺,怎么样了?”
常暮生点了点头,回道:“两间铺子,一间城东,一间城西。”
常老板转向王仲熙,继续道:“我帮你留意了两间铺子,明后天我让暮生带你去看一看。”
常老板的仗义相帮,不免让王仲熙心生几分了犹豫,暗想:这份人情恐怕是更难还了。临走时,常慕生还代替父亲,十分客气的将王仲熙送出去。
次日一早,常暮生亲自带着王仲熙,仔细地查看了两间店铺。王仲熙稍微权衡了一下利弊,最终,选择了城西的那间临街的店铺。
店铺定下之后,因为暂时人手不够,全家人只得一起紧锣密鼓的准备。
吴妈妈负责整理厨房,王文浩和王君柔负责整理大堂,而宝颐则是看着如流水一般花出去的银子,暗暗心疼。辛辛苦苦积攒了好几年的细软,如今,只剩下了三分之一。想想往后的日子,宝颐暗道:看来往后,全家人需要过一段节约的日子。
为了长远打算,王仲熙对招募伙计很是上心,希望能招来一些吃得了辛苦的人。好在,有吴妈妈坐镇帮忙,招来的伙计们都是手脚利落,老实本分的人。
新店开业的那一天,常老板带着常暮生前来排场,王仲熙十分高兴,亲自下厨煮了一碗面以示诚意。
第一卷 无巧不成书 第五十九章 情丝
第五十九章 情丝
开业的第一天,“好味居”依旧全场免费,引来了不少的顾客上门捧场。
常老板没有丝毫的架子,与儿子找了一处靠边的位置坐下。宝颐忙亲自提了一壶茶过去,十分客气道:“常老板,多谢您今天来捧场。”
常老板应声抬头,只见一个二十八九岁的清秀妇人,问道:“您就是王夫人吧?”
“小妇正是。”宝颐一边点头,一边替他们父子二人斟茶,“两位请先吃吃茶,刀削面马上就到。”
须臾,伙计端着托盘过来上面,常暮生的鼻尖闻到了一股香浓的味道,不觉轻轻地挑了挑眉。
常老板拿起了桌上的醋瓶往面里倒了点,看向儿子道:“吃这里的面,一定要多放点陈醋味道才好。来,暮生你尝尝看。”
常暮生闻言,暗自纳闷。平日里父亲的口味极刁。真没想到,他会对这样一碗普普通通的面条感兴趣。不过,待他品尝过后,不由露出了一个了然的表情。
味美汤浓,特别是酸甜适中的陈醋,口味绵长,倒是自己从没尝试过的口味。
想到这里,常暮生不由拿起桌上的陈醋,仔细地闻一闻,问道:“好特别的味道。”
常老板看了一眼儿子,道:“王老板的面有三绝,一是汤浓,二是面筋道,而其三就是这陈醋了。”
常暮生闻言,不禁抬头打量起这间小小地店铺,难怪父亲不惜出力出钱替他们一家人张罗来京。正所谓人不可貌相。
这时,王君柔领着王文浩走了进来,她知道,店中的人手不够,所以特意带着弟弟来帮忙。两个孩子穿戴一新,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王文浩最先跑到柜台前冲着宝颐,笑呵呵道:“娘,我们来了。”
宝颐闻言,抬眼一瞧,不由诧异道:“你们俩怎么上这儿来了?”
王君柔上前两步,看着店里坐满的客人,笑道:“娘,我们来帮忙啊这么多人,您和爹一定忙不过来的。”
宝颐一直不愿意让孩子们做粗活儿,可眼下自己是真的需要帮手,只得无奈吩咐他们帮一帮手。
两个孩子负责收碗,待走到常老板那一桌时,常老板看着这两个孩子,不由笑道:“你们是哪家的孩子啊?”
王君柔闻言,抬眼去瞧这一老一少,二人气度不凡,身上的衣服一看便是上好的绸缎。
不过,她还未来得及出声,便被身旁的弟弟抢了先道:“我们是这家店铺的小主人。”
常老板听罢,脸上的笑意更深,暗自道:王仲熙这个年轻人啊,还真好福气。看看这一双宝贝儿女,更是旁人怎么羡慕也羡慕不来的。
接着,王君柔一边说着,一边去收拾碗筷。“两位客官,以后请常来啊。”
听见她的声音,常暮生稍稍犹豫了一下,本想着要起身客气一下,却不知该要怎么称呼她,最后只得点了点头,随着父亲一道起身离开。
之后的日子,“好味居”的生意做的是顺风顺水,还不到半年的时间,宝颐就攒够了本钱,盘下了一间小作坊。想到自己可以重新开醋坊,宝颐总算是觉得放心了不少。多了间铺子,全家人也就多了一份安身立命的基础。
临近秋天的时候,宝颐把王文浩送进了一家私塾读书,而王君柔是女子,不能跟着弟弟一起去,宝颐便亲自带着她读书写字。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其中,最令人高兴的事,莫不过是宝颐再次有了身孕。
次年五月,宝颐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地男孩儿,取名王文瑞。王文浩终于得偿所愿有了一个弟弟,只是,这个弟弟比他想象中来得晚了些。
因为要照顾孩子,宝颐在家里休养了一阵子。而店铺里的事,暂时就交给了女儿王君柔。说来,君柔心思缜密,办事利落,平时清算帐目的时候,每次都是又快有准,惹得店中伙计们佩服不已。十三岁的王君柔,俨然已经长成了一副大姑娘的模样,而且,出落地越来越娇美。
吾家有女初长成,自然引来了不少的媒人上门提亲。宝颐见此,不禁头疼,媒人之言,往往总是言过其实,过于浮夸。
为了这事,宝颐也征求过女儿的意见,不料,每次提起王君柔总是微红着脸,好似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让她这个当娘的猜也猜不透。
这天,宝颐和王仲熙说起此事,想要他帮自己出一出主意。谁知,王仲熙听后,却忽地一笑道:“哈哈,女儿这点心思,你还看不透啊?”
宝颐闻言一愣,随即不解道:“瞧你说的,我当然不明白了。怎么?难不成,你知道柔儿她是怎么想的?”
王仲熙微微点头,接着笑道:“明儿啊,你跟我一起过去店里看看,保证你什么都明白了。”
宝颐见他说得含含糊糊,不由急道:“还神神秘秘的?你直接跟我说说不行吗?”
王仲熙起身看了一眼酣睡地王文瑞,小声道:“哎呀,我一个大男人家,怎么好说自己闺女的心思呢?你还是亲自弄明白的好。”
宝颐闻言无奈,心里越发觉得着急了。
第二天一早,宝颐便将王文瑞交给了吴妈妈照顾,陪着女儿一道去店里帮忙。
宝颐看了女儿大半天,也没发觉有任何的异样。直到临近傍晚的时候,宝颐才见常家二少匆匆地赶过来。说起来也巧,最近他来得次数倒是比常老板还要勤。
常暮生一进来,先是往店中看了看,待见不远处地淡绿色身影,面上立马露出了一抹温和的笑容,
伙计上前招呼道:“常二少,您还是老规矩是不是?”
王君柔闻声,随即扭头往身后瞥了一眼,当下微微红了脸。
宝颐无意中看见这一幕,心里立刻明白了过来,只是诧异自己原先怎么会没有发现。看得出来,两人之间虽然不敢对视,但常暮生的目光,却总是不由自主的落在王君柔的身上,只是随即又很快地挪开。
对于,常暮生这个年轻人,宝颐倒还是有几分印象的。他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说话办事,一直彬彬有礼。
常老板膝下共有三子,长子幼时夭折,次子常暮生,聪明过人,眼下便是“翡翠楼”的老板,常家的当家人。至于,常家最小的儿子,据说才跟文浩的年纪差不多大,是一个非常贪玩的孩子。
宝颐深知常家对自己有恩,却从没想过柔儿和常暮生还会有此情愫。
是夜,王仲熙看着还在窗边出神的妻子,微笑道:“俗话说,女大不中留。我看这件事,其实也很好的。”
常家在京城重地,虽说不上是什么达官贵人,却也是富贵之家。柔儿若真的嫁过去,以后的生活自然衣食无忧,而且,还得算作是她们高攀了。
“常家固然是好,但。。。。”宝颐的语气稍有犹豫,在她的心里一直放不下的是柔儿身世,她毕竟是郡主,本该是堂堂正正地金枝玉叶。
“宝颐,我看得出来,柔儿她对常家二少是有好感的。”王仲熙轻抚住宝颐的肩膀,道:“要不然,你先去问一问女儿的意思?”
“嗯。”宝颐闻言,想了想便道:“我这就去问问柔儿,免得我心里不踏实。”
宝颐独自走到女儿的房前,瞧见里面还亮着灯,便抬头敲了敲门。随即,柔儿便应道:“来了。”
王君柔一看见宝颐,甜甜笑道:“娘,您还没睡啊?”
宝颐轻轻点一点头,“娘睡不着,便想着过来找你说说话。”
王君柔闻言,忙将宝颐让了进来,关切道:“是不是这两天瑞儿闹得太厉害,您睡不踏实啊?”
宝颐摇摇头,随即拉过女儿的手,道:“还好,不碍事的。”
宝颐稍微想了想,方才继续道:“柔儿,娘其实是想来问你一件事的,不知你愿不愿意说?”
王君柔闻言,点了点头,静静地等待着母亲接下来的话。
“过了今年你就十四岁了,按理也该到了订亲的年纪。”宝颐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温和地看了女儿一眼,“婚姻大事,事关女子的一生。娘不想轻易替你做主,只想着帮你把把关。如果,你心里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不如跟娘说说可好?”
王君柔闻言,身躯轻轻一颤,小脸立马变得绯红一片,低着头半响都没作声。
“常家对咱们有恩。”宝颐见女儿这般模样,心中已然有了几分确定。“而那位常家二少,如果真的喜欢你,为何从来没有派人上门提亲呢?”
王君柔听着心中一动,低头开口道:“娘,他不是不想来提亲,而是,女儿不想让他来。”
宝颐闻言一愣,随即不解道:“柔儿,你这话从何谈起啊?”
当着自己母亲的面,王君柔到底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如今母亲问起,她也不得不实话实说,“女儿不想这么早就嫁人,女儿想留在爹娘的身边。”
第一卷 无巧不成书 第六十章 全家福
第六十章 全家福
三天之后,常老板亲自上门替儿子保媒,难得见他这么重视这门亲事,王仲熙和宝颐考虑到柔儿的年纪,只将这门亲事先定了下来,让女儿还能在家里多留两年。
不过,宝颐还有一件担心的事。这年头,大户人家的公子少爷纳小妾收同房丫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而王仲熙算是其中的一个另类。可是对自己未来的女婿常暮生,她心里就有点放不下了。于是,宝颐特意找个机会,和女儿说起了这件事。
王君柔听得懵懵懂懂,她能理解宝颐的担忧,但却不知道自己要该怎么回应。
宝颐看着女儿有些不知所措的样子,心想:自己是不是杞人忧天,谨慎过度了。女儿还有两年才会成亲呢,她现在就搬出这样深刻的道理,确实会让女儿觉得无所适从的。
“好了好了,娘也只是担心而已。”宝颐拉过柔儿的手,微微笑道:“这天底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一切尽心尽力就好。”
又过了半年,王仲熙收来了清徐县的家信,在信上太夫人特意叮嘱他们要回来陪她庆祝自己的七十大寿。王仲熙和宝颐商量了一下,将“好味居”暂时交给了吴妈妈打理。而他们俩则带着孩子们匆匆赶回去探亲。
宝颐没有想到,回到清徐县之后,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熟悉,就好像自己从没有离开一样。
须臾,王文浩掀起帘子,指着不远处地巷子道:“曾祖母家到了。”
两年未见,太夫人第一眼看见王仲熙的时候,便情不自禁地流了眼泪。人一旦上了年纪,便会越来越像个孩子,特别容易被某些情绪感染而落泪。
太夫人一把拉过王仲熙的手,将他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个遍,含泪道:“终于把你给盼回来了。”
王仲熙心中也不免有几分唏嘘,点一点头道:“奶奶,孙儿不孝,隔了这么久都没来看您。”
太夫人闻言,微微摇头,握着孙儿的半分也不愿松开。
王家的旧宅,好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宝颐正准备进屋,却被一个胖胖的小男孩挡住了路,他抬头看了看宝颐,又看了看王文浩,满脸地不高兴。
“这是你大哥家的老2,名字叫文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