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颐闻言,微微无奈,暗道:这么冷的天,他怎么能把小郡主领出来呢?想到这里,宝颐赶忙快走了两步,果然一出院子,便见王仲熙抱着小郡主,站在光秃秃地正中央的大树下面。
“丫丫。。”小郡主眼巴巴地抬着手,指着树上的蹦蹦跳跳的麻雀嘀咕道。
王仲熙用自己的长袍护着她,也跟着抬头看,口中道:“宝宝看,一只,两只,三只。。。。”
小郡主闻声,忽地看了他一眼,张嘴说道:“丫丫。。宝宝。。呀呀。”
王仲熙听了之后一愣,然后用不敢相信看着小郡主,道:“你刚才说什么了?”说完,又有些无措地摇摇头,怀疑自己刚才是不是听错了。
宝颐自然也听得咋舌,随即上前走到两人身旁,问道:“柔儿,刚才是不是说话了?”
“你也听到了。”王仲熙立马笑了,抬手将小郡主举高一些,惊奇道:“柔儿太聪明了,这么小居然就会说话了。”
宝颐见状,忙把小郡主接过怀里用自己的小被子盖住,眼底浮出暖暖的笑意道:“这么冷的天,你还敢把她带出来,真是该罚。”
王仲熙依旧笑呵呵地道:“真是太奇妙了。”说完,又忍不住逗弄小郡主道:“柔儿,再说一句。”
宝颐笑着瞪他一眼,往前走道:“先进屋吧,等会儿可真得冻着了。”
江家的早饭,平时基本都在正厅一起吃,桌上摆着几道小菜,虽是略显清淡了些,可众人还是吃得津津有味。
饭后,王仲熙提起小郡主说话的事儿,江家人更是惊喜不已。其中,莺歌最为高兴,她的身子如今四个月了,微微地隆出来,人也比之前胖了不少。
自从,过完年之后,江吴氏对她的态度,明显有了很大的起色。许是,因为心里惦记着还未出世的孙子,还时不时会掏钱买些补品给她。
人与人之间相处久了,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感情。也难怪,宝颐最近时常会希望,小郡主能一直留在江家生活。可是,她毕竟是郡主,是堂堂正正地金枝玉叶,不可能一辈子藏在这里。
一个郡主突然消失,人间蒸发,恐怕是没有人会相信的。
她的思绪飘得有些远了,直到江元氏轻抚了抚她的手道:“新店准备得怎么样了?”
宝颐回神道:“布置得差不多了,就等着仲熙酿好的成品了。”
江元氏含笑点了点头道:“你们俩好好做,缺什么只管吱声就是。”她稍微顿了顿,接着问道:“前些日子,你不是要寻几个伙计去新店帮忙吗?如今,你可找到合适的了?”
宝颐闻言,摇头道:“还没碰到合适的。我这两天再抽空看看吧。”
新店不大,按说有两个伙计就足够用了。所以,宝颐打算若是找不到的话,暂且就让大德二德两兄弟过去帮一帮忙。
准备工作渐渐接近尾声,宝颐和王仲熙特意选了一个日子,准备正式开张。
三月初五,清徐县的街上又多了一家小店铺,门口的牌匾上端端正正地写着“好味居”三个大字乍眼一看,竟有点像是饭馆的名字。
开张的头几天,前来光顾的人并不多,毕竟,醋这种调味品西,一旦吃得的顺口了,就不愿意轻易更换。好在,王仲熙用了不少的心思,做了一些不同以往的醋品,其中,甚至还有夹杂着桂花和海棠花的味道。
账本上,寥寥几笔的数目,打眼一看便算明白了。宝颐也懒得用算盘了,只在末尾处用毛笔写上了“负二百文。”今天,他们只做了二百文钱的生意,这已经算是赔了。
此时,王仲熙坐在桌边一言不发,宝颐不禁走过去道:“刚开始是这样的,再等等看吧。”
王仲熙闻言不语,但看得出他的心情还好,宝颐不由接着道:“清徐县中,光是酿醋的作坊就得有几十家。这么多的竞争对手,咱们得想出点新点子才行。”
“点子?”王仲熙抚了抚下颌,十分认真地思考了起来。
宝颐也跟着出主意道:“得想个办法,先让大家尝一尝咱们的醋。可是,这醋也不能直接入口,总得有点佐食才行。”
“嗳?”王仲熙突然看向宝颐,好像想起了什么道:“你平时最爱用醋配什么来吃?”
宝颐闻言,微微一愣,随即回道:“这个嘛。天冷的时当然要吃面条了,而暖和的时,那就可以多选几样了,不过,你问我这个做什么?”
“嗯,我也认为面条最合适。”王仲熙点头附和道。
宝颐显然被她问糊涂了,接着道:“仲熙,你到底想什么主意呢?快和我说说。”
王仲熙笑了笑道:“咱们先休息三天吧。我有一个好主意。”他说到这里,抬眼看了看醋坛子上“好味居”那三个字,接着道:“以后,咱们不卖陈醋了。”
“啊?”宝颐纳闷道:“不卖了?那。。。”
她的话还未说完,王仲熙便打断她道:“咱们改卖面条。”
这回宝颐真蒙了,完全搞不懂仲熙的目的。“仲熙,难不成,你又想要开饭馆啊”
傍晚时分,王仲熙找来吴妈妈说话,开门见山道:“吴妈妈,我想请您帮我一个忙。从明天开始,你到我的店里去做面条,行吗?”
吴妈妈听得哭笑不得,不解道:“做面条?仲熙少爷,你若是想吃面条的话,奴婢现在就去给你做去。”
王仲熙忍不住笑了,接着说:“我不是要吃,是要买。从明天开始,你可就我“好味居”的大大师傅了。”
面对王仲熙的突发奇想,江家人着实大大地吃了一惊,赶忙招至宝颐于身边,纳闷道:“王女婿,真的要开饭馆啊?”
宝颐闻言,无奈地笑了笑,“我看不是饭馆,而是面馆。”
PS:求收藏 订阅 推荐 粉红月票 请各位继续多多支持~~多谢大家~么么~~(*^__^*)~
第一卷 无巧不成书 第五十二章 刀削面
第五十二章 刀削面
三天的功夫,“好味居”的后间就被改成了临时的厨房。而前堂则摆上了四张桌子,俨然就是一派小饭馆的模样。
下午,吴妈妈亲自去了店铺为明天准备食材,宝珠双喜跟着她的身后忙东忙西。到了晚上,吴妈妈又把将店铺里里外外的东西都检查了一遍,方才领着二人回府。
对于,王仲熙的这种做法,自然引来了不少的议论。特别是江吴氏,暗地里忍不住嗤笑道:“还以为他能弄出什么名堂呢?原来,还是少爷脾气想一出是一出的。”
年后,江淮一直闲置在家中,听她这么说也附和道:“在他眼里,做生意就是过家家呢。”
江吴氏闻言,轻笑道:“随他闹吧,反正亏得又不是咱们的钱。”
“你呀”江淮抬手指了指妻子,“说话也不动动脑子。那确实不是咱们的钱,不过,那可是王家的钱啊。王老太太那么宠着这小子,出了事肯定得替他担着,万一闹大了,岂不是要拖累了凤玲。”
江吴氏闻言,没好气地瞪着他道:“我看你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王仲宣是长子,王家的家业早晚不都是他的。”
“那倒是,不过,你也看看到时能剩下多少啊?”
江吴氏先是听着一愣,然后很快就明白了丈夫的意思。这半年来,王家的麻烦事一直不断,暂且不说耽误了那些笔生意,光是期间所花费的银子,恐怕就不是小数目了。
两人如此合计过后生出一个想法,那就是找机会去王家旧宅见见女儿。一来探探女儿的心思,二来也能联络联络感情。
次日一早,“好味居”的门前又点起了长长的鞭炮。街坊们也都跟着凑凑热闹,只见,店铺里摆满了桌椅,两侧的墙上各贴了张纸单,并排写着一些个菜名。
王仲熙见到众人拱一拱手,客气道:“各位街坊们,请进来坐坐吧,尝一尝我们特制的刀削面。今天第一天开张,我们分文不收,大家只管进来坐吧。”
随后周围有好奇的人,问道:“之前开的不是店铺吗?怎么又改成了面馆了啊?”
王仲熙闻言笑了笑,将那人从人群中请了进去,回道:“这个啊,您尝尝我们的面就知道了。”
说完,示意旁边的双喜来招呼。
免费的号召力,还真得是不容小觑。“好味居”的小小的店里,每张桌子都坐满了,有的人没捞到座位,便要了一碗面蹲在角落里吃起来。
热呼呼香喷喷的刀削面,一碗连着一碗端上来,围在门口的人们,看得口水几乎都快流出来了。
店内的桌子上放着辣子和陈醋,供食客们自己酌量添加。山西人本就喜食陈醋,再加上吃面条,不由往里加得更多了。
须臾,便听见有人说道:“嗳?这醋的味道好特别啊?”说完,不由细细地品了一口热汤,咂了咂嘴。
这一天的“好味居”比前几天热闹了许多,宝珠和双喜忙得手忙脚乱,只是白白辛苦了一天,大家连一文钱也没有挣到。
稍晚的时候,王仲熙和宝颐谈起了今天的情形,宝颐看得出来,他的心情很不错。
王仲熙越说越兴奋,无意间抬头,看见宝颐正一脸柔和对自己笑着,不禁问道:“怎么了?”
宝颐淡笑,睨了他一眼,温和道:“真没见过你这样做生意的。赔了钱还这么高兴。”
王仲熙闻言,稍显惭愧地笑了笑。
宝颐无心逗他,继而接着道:“今天是免费了,那明天呢?你准备怎么定价呢?”
“明天开始小碗面十五文,大碗面二十文。”王仲熙想了想道:“这面里的学问大着呢,吴妈**手艺能吸引不少的人。到时候,人人都得喜欢上咱们的陈醋。”
宝颐闻言,无奈地笑了笑。心里也不知道,他这次大胆的尝试,能不能取得好效果。不过,看他这么努力的模样,宝颐倒也是高兴的。
往后的几天里,“好味居”的生意越来越好,每天排着队来吃面的人,多得都在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尽管生意这么好,王仲熙每天也只准备一百碗,多一份也不卖。所以,很多人排了半天的长队,终了也没吃得上一碗面。
这时,有不少人去找王仲熙反应,大致的意思都是:这么好的生意,怎么还能安份数卖呢?应该是有多少卖多少才是。每每听到这样的话,王仲熙都是微微一笑,好言拒绝了。
作为一个生意人,怎么样才能赚钱才是最紧要的。可是,王仲熙却要想得更多了一些。他希望人们记住在“好味居”独特的味道,竟而让自己的陈醋,成为这当中的独门秘方。
如此一个月下来,“好味居”倒真的成为一家地地道道的面馆了,而且风头正劲。不过,店中每天要卖一百碗,吴妈妈实在有些忙不过来,她瞧着身边的宝珠聪明,便开始一有空就亲自教她和面和削面。宝珠常年负责大小姐的饮食,厨艺自来就有些功底,所以学起来倒也很快。
这天傍晚,王仲熙一手捧着青瓷碗,一边静静地思考着什么。桌上的账本上,显示这一个多月下来,“好味居”一共才净赚了十两银子。
宝颐回头,见他只端着碗也不喝汤,不禁问道:“想什么?想的这么出神。”说完,她便将小郡主交给双喜,接着走到王仲熙的身边,不经意间看见了桌上的账本。
王仲熙放下汤碗,沉吟了片刻,又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
宝颐见此,忙伸手抚平了他的眉头,轻声道:“有什么事,你不妨和我说说看啊。”
王仲熙想了想,便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宝颐听罢,微微一笑道:“面馆也好,醋坊也好。只要咱们认认真真的做,一定都会成绩的。”
王仲熙道:“可是,我的初衷并不是这样啊。”
“仲熙,要我说啊。你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能将让吴妈**这番好手艺发挥了出来。”宝颐的语气温和,听起来十分地舒服。
“哦?”王仲熙微微抬头,接着道:“你真的这样想吗?”
“当然,要我说,这面馆你要一直做下去,而且要做越好。”宝颐并非是故意哄他,而是心里真的这么认为。“陈醋,还是我来负责,而“好味居”就全靠你了。”
王仲熙听罢,稍微犹豫了一下,含笑道:“那“好味居”就真的变成面馆了。”
宝颐呵呵一笑道:“这有什么不好,我倒是觉得比醋坊强多了。”夫妻二人分派任务之后,王仲熙便不再矛盾了,准备全心全意地将“好味居”打理好。
天气渐暖,春风和煦。
宝颐抱着刚满周岁的小郡主在院子里玩耍。昨儿,邻居特意送了一只满月的小狗,小郡主喜欢得不得了,一睡醒就要找它来玩儿。现在,江家人都唤她作“柔儿。”每每有外人问起,都推说是家中远亲的孩子。
小狗浑身雪白,又黑又圆的眼睛,怯生生地望着周围,样子颇为惹人喜爱。
宝颐陪着小郡主玩了好一会儿,方才将她抱给了双喜,嘱咐道:“好好照顾着,我得出门去了。”
一路出了江家,宝颐直奔作坊而去。今天是“大江园”要交货的日子,她倒是有不少的事要忙。而此时,在另一边的“好味居”里,王仲熙一身青色长袍,端坐在柜台之后,俨然一副掌柜先生的模样。
大开四门做生意,每天都要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王仲熙的少爷脾气,着实改变了不少。
须臾,“好味居”的门外迎来了一辆马车,从车中缓缓走下一位锦服老爷。
王中庭抬眼看看头顶上的招牌,略显无奈地摇了摇头。自从,王仲熙离家之后,父子俩足有数月未见了。后来,听闻他在县中开了一家面馆,便嘱咐人来看过几回,倒也是放心了不少。
父子相见,王仲熙顿感几分意外,他绕出柜台,垂下眼睑,轻轻地说一句:“见过父亲。”
店中的伙计闻此,赶忙收拾出来一张桌子,让着王中庭坐下道:“您请坐,您请坐。”
王中庭并未入座,只是抬眼打量着这间小小的店铺。
“既然来了,就请父亲尝一尝我店里的刀削面吧。”王仲熙一边说,一边抬手示意身后的伙计去准备。
“不用了。”王中庭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道:“你也是时候回去了吧。”
王仲熙听了,微微一笑道:“儿子,如今生活的很好,并没有打算回去。”
王中庭闻言一滞,语气严肃道:“你还想赌气到什么时候啊?老太太已经病了三天,你该回去看看她老人家吧?”
第一卷 无巧不成书 第五十三章 平淡生活
第五十三章 平淡生活
太夫人半躺在软榻之上,微微阖眼也不开口说话,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临旁的桌上,还放着一碗刚刚煎好的药,她一口也未动。
自打,王仲熙离开之后,她的整个人越发呈现出一种老态。花白的头发,松散散地挽在脑后。好像随时都可能掉下来一样。
须臾,门外就有小丫鬟道:“老爷和三少爷过来了。”
太夫人闻言,神色转而有些意外地抬头看了旁人一眼,说道:“我是不是听错了?她刚说谁回来了?”
旁边的孙妈妈听罢,也跟着激动道:“老太太,您听的没错,仲熙少爷回来了。”吴妈妈走后,就由着她来照顾太夫人。
太夫人的眼睛忽地笑成了一条缝,忍不住道:“快扶我坐起来。”左盼右盼,她的仲熙终于肯回来了。
整整两个月来,孙妈妈还是第一次看见了太夫人的笑容,心中免不了又是感慨一番。
王中庭一进屋,便见太夫人正眼巴巴地望向自己的身后,不由暗暗地叹了口气。
王仲熙紧随其后,从他脸上焦急的表情,可以看得出来他心中的担忧。
祖孙相见之时,两人几乎都是一愣,太夫人看着眼前精神奕奕的孙儿,面色红润亦不在有一丝的病气,看来他在江家确实生活的很好。而王仲熙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奶奶会如此苍老,两边的脸颊几乎都已经陷了下去。
亲人就是亲人,不论过了多久离了多远,彼此之间总会牢牢联系在一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