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第一醋-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人进屋,望着门口的大德二德,道:“打扰了。”

江宝颐方才看清来人的模样,他一身水墨色衣,头戴一片毡巾,生得风流韵致,手中还握着一枚折扇,书生气十足。

那人的视线也注意到了她,心中不由赞叹,真是一个秀美少年,不过,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好复杂,像是各种气质的混合,无一不在,却又无法判断。

“这位公子,您快进来吧。”大德客气的让他进来,便接着道:“我们也是过来避雨的。”

江宝颐对这位折扇公子也客气的点了点头,吩咐双喜道:“再多准备两只茶碗吧。”

雨势越来越大,所有人都退到了屋子中央,各自分散坐开。双喜将泡好的热茶,分别递给了大家,到了折扇公子那里,他更是十分客气道:“多谢,有劳姑娘了。”他的语气平静温和,隐约还带着点点鼻音,一听便知,应该不是本地人。

大德也听出来了,笑着道:“这位公子,您是从外地来的吧?”

折扇公子淡淡一笑,微微点头道:“是啊,小兄弟。我不是本地人。”

大德从小就和陌生人自来熟,不由接着道:“让我猜猜,听公子您的口音,您该是从苏杭一带来的吧。”

折扇公子闻言,眼里闪过一丝笑意,“厉害,在下确实是杭州人士。”

听到这里,江宝颐不由凝视他片刻,果然,浑身上下都是一派江南才子的气质。

折扇公子的身边,也带着一位小厮,这时跟着客气道:“你们是要往哪里去啊?”

大德望了一眼江宝颐,回道:“我家少爷要去太原,眼看就快到了,却碰上了这场大雨。”

那小厮听了,满脸笑盈盈道:“巧了巧了,我们公子也是要去太原城。”说完,小厮凑到折扇公子的身边,接着道:“公子,这回您可有伴了。”

折扇公子脸上的笑容明快,只看着江宝颐温和道:“在下宋东南,还没请问公子的姓名呢?”

江宝颐看着他,拱拱手道:“在下江宝颐,见过宋公子。”

两人看起来年纪相差不多,宋东南有意和他亲近,提议与他一同结伴前往太原。

江宝颐本想拒绝,不过看见他一脸热诚的样子,还是客气的同意了。

宋东南听了,灿烂一笑,明眸皓齿,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渐渐地,外面的雨快停了,不过,大家身上的衣服还潮乎乎的,看来的赶紧找个地方休息一下,换换衣裳。

“走,去看看马车。”大德和二德先出了屋子,来到树下察看马匹和车子。

不一会,他们折回来,“少爷,马车里渗了不少水,恐怕是坐不了了。”

宋东南闻言,让身边的小厮赶紧去看看自己的马车,不料,也被雨水打透了。

大家互相看了看,没有马车,恐怕是走不了多远,天黑之前,总得要找个落脚的地方才成。

第一卷 无巧不成书 第八章 雨后茶语

雨过之后,沿着小路走了好一会,忽见一位老农出现,连忙上前询问之后,才知再往前走不远,就有一处村落可以歇脚。

村子不大,零零散散的,大约有十几户人家。村里的人见他们的打扮不俗,衣着考究,便三三两两的凑过来看热闹。

大德见此,便上前找了一位看起来面善的妇人道:“这位大嫂,我们的马车坏了,想找个地方露宿一夜。”说完,掏出了一枚碎银子递给了她。

农妇看了看银子,连忙笑着点头道:“屋子倒是有,不过,乡下地方简陋的很,几位大爷别嫌弃。”

过去一看,其实还好。这妇人家的院子整洁干净,空出的两间屋子虽有些简陋,却也能勉强住一晚。江宝颐最先进屋换了衣服,只留宝珠一人跟着伺候。

这时为了招待他们,农妇特意从后院抓了只鸡来,忙忙活活的做了一桌子的菜,待闻到香味时,大家才发觉到饿了。

江宝颐第一次和外人同桌吃饭,她多少有些不自在,没吃多少,便提早下了桌。宝珠看出了她的心思,便让妇人去烤了几只地瓜来。

吃饱之后,江宝颐盘腿坐在炕上,和宝珠将包袱里的物件一一查看,然后道:“还好,包的紧实,东西都没事。”

这时,双喜抖了抖炕上的棉被,皱了皱眉道:“这被有些潮,少爷恐怕盖不惯啊。”

江宝颐闻言,伸手抹了抹被子,接着道:“看来是放的时间太久了。”说完,她吩咐双喜将棉被叠好,拿过披风盖在自己身上,“我盖这个就行。”

双喜刚要说不行,便听门外有人说道:“江少爷,我家公子请您过去吃茶。”

宝珠一听,看着江宝颐小声笑道:“少爷,这宋公子对您还真热情。”

江宝颐倒没多想,答应说马上过去。毕竟,她现在还是男人装扮。一路看来,宋东南这人温文尔雅,难得第一次出门就能交到个朋友,想想也不错。

刚走进他们这屋,江宝颐便闻到了一股清淡幽雅的茶香,好似是她从未闻过的香气。

抬眼一看,宋东南正等在桌前,看见她来,收起手中的折扇,含笑伸手道:“江公子,请坐。”

江宝颐略施一礼,缓缓坐下,只见,桌上有一只嵌盖圈把的小茶壶,壶型周圆和缝,看起来很是别致。袅袅茶香,正是从这儿而来。

“我来时从家中带了些西湖龙井,江公子请品尝。”宋东南一边说着,一边提起茶壶为她斟了一杯。

白色的茶碗之中,汤色杏绿,清澈明亮,香气随之冉冉飘散。江宝颐见了,不禁赞叹道:“早听闻,西湖龙井名满天下,飘香四海。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宋东南闻言,薄薄的嘴唇轻轻抿起,只道:“江公子,平日里爱喝茶吗?”

江宝颐点点头,“喜欢的,不过,这样地道的西湖龙井还是第一次尝到。”言罢,端杯小饮了一口,果然,茶味甘鲜醇和,口齿流芳,令人回味无穷。

宋东南见她如此喜欢,心情大好,手中的折扇一开,即兴吟道:“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

江宝颐展颜一笑,接着道:“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宋东南闻言,看着江宝颐的眼中闪过一丝欣赏,没想到,她会记得大文豪苏东坡《白云茶》之中,称赞龙井茶的诗句。

被他这一看,江宝颐突感自己刚才有些卖弄了,便不再多言,只一心一意的品茶。

宋东南兴致不减,接着道:“难得有缘同行,你我之间就换个自在些的称呼吧。”说完,他又仔细端详着江宝颐的脸庞,温和道:“我应该比你年长不少吧。”

江宝颐微微一愣,看着他满脸真诚的样子,有些尴尬。不过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这样盯着看,未免不太合适吧。

谁知,宋东南依然热情,笑容不减,道:“既然是兄长,我可以直呼你的名字吧。”不过,才刚说完,他自己倒是先不好意思了,有些不自然的轻咳一声。

怪了,怪了,这气氛有些不对劲。江宝颐故意不去看他,微微低头道:“宋兄,不必客气。随意就好。”

喝过一杯茶后,江宝颐推说劳顿,起身告别。

回到屋后,宝珠见她默然,不觉问道:“怎么了?少爷和宋公子聊得不好吗?”

江宝颐轻摇了摇头,只觉得刚刚宋东南的眼神,让她很不自在。

第二天一早,宋东南依旧热情的张罗着起程。不过,他还是称呼江宝颐为“江公子”,这倒是让江宝颐感觉自在多了。

两人的马车一前一后,稍微隔着些距离。遇到沿途的驿站茶棚的时候,他们都会进去歇歇脚,每回宋东南都会让身边的人,安排好马匹车辆,然后,备好热茶饭菜给大家。

如此细心关照,江宝颐难免心生感激,便不再有意和他疏远,只觉得,最初时的尴尬渐渐消失。有时候,她也会找机会去道谢,却总是被宋东南一笑带过,只说,身为兄长,这些事情都不算什么。

三日之后,他们终于到了太原城。城中的大街平坦,已经不需要在乘车。两人一同下了车步行,街道两边的店铺五花八门,熙熙攘攘的行人来回穿行,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

步行到一处十字路口时,大德提醒道:“少爷,咱们得往南边走了。”

一路同行,终该到了分别的时候了。江宝颐先打破了沉默,“小弟,多谢宋兄一路照拂。”接着,她拱拱手道:“宋兄,若是有空,可到城中的“大江园”走走,小弟静候在此。”

宋东南闻言点点头,非常认真的说,“我一定会去。”

两人又互相寒暄了几句,便就此作别,各走一边。

还没走多远,宋东南先停住了脚步,转身望着江宝颐消失的方向,愣了片刻之后,笑了笑,似有不解的摇了摇头。

第一卷 无巧不成书 第九章 夜游太原 (上)

“大江园”的店铺,位于南街之上。店中有一位掌柜和四个伙计,每月初一,十五县中会有人过来送货。

江宝颐的到来,对他们来说,可谓是一件大事。提前好几天,孙掌柜就招呼伙计们,多多上心,千万不能怠慢了江宝颐。

这会子,孙掌柜领着伙计迎了出来,弯身恭敬道:“大少爷好,您一路上辛苦了。”

江宝颐对这位孙掌柜,早有所闻,他是个精明能干的人。年轻时,背井离乡来到太原,一开始为了生存糊口,只能做一些使力气的活计,后来,他辗转来了“大江园”当伙计,从此便一直留了下来。

“孙掌柜,宝颐初来乍到,凡事还得劳您多多帮衬。”江宝颐也很客气,虚心道:“家中还在等我的消息,麻烦您派人帮我捎个信儿回去。”

孙掌柜应了声是,接着道:“我在前面的客栈给您订了上房,这就送您过去吧。”

大家又说了几句闲话,就由着孙掌柜带路前去客栈休息。

那里自有伶俐的店小二上前伺候,孙掌柜临走时,想起一事道:“县中的几位大户差不多都到了。明日,程老板在聚贤楼设宴,大少爷正好过去打打招呼。”

“孙掌柜,晚辈有一事想请教。”江宝颐一本正经的对他道:“您可知道?王家为何突然设宴邀请我们。”

孙掌柜闻言,微微挑了挑眉,笑着道:“少爷,我也正纳闷呢。这王家历来不屑与咱们来往,这次反倒先热络起来了。”

“是啊。”江宝颐也跟着点头,接着,她十分客气的送走了孙掌柜。

坐了一路的马车,身子难免酸痛,宝珠特意让店小二烧了热水送来,准备一会伺候江宝颐洗澡。

双喜留意的看了看屋外四周,偶然听到外面的人说起,有支从京城过来的有名戏班,晚上会在城南唱戏表演。

双喜年纪小,免不了听完心痒痒。一回到屋就冲着江宝颐,含笑道:“少爷,晚上有从京城来的戏班唱戏,说是好听得很。咱们去瞧瞧好不好。”

江宝颐笑道:“从京城来的戏班,可不多见。”其实,她并不喜好听戏,不过,在没有网络和电视的古代,听戏,也算是一种很好的娱乐消遣。

宝珠用手试了试水温,走过来道:“少爷,水正好,您可以沐浴了。”

劳累的时候,泡一个热水澡是最舒服的。江宝颐靠在木桶里,一头细致乌黑的长发,松散的披于双肩之上,秀美动人。

宝珠看了一眼她,忽然想起了什么,走过去一边帮她擦背,一边道:“一会去看戏的时候,您别穿男装了。”

江宝颐听到此言,微微一愣,转身看着宝珠有些不解。

宝珠呵呵一笑,见她满脸困惑,解释道:“老爷不是说过,办好这次的事情,少爷就能恢复女儿身了。您看,这里的人都不认识咱们,您不如换回女装,也好自在自在。”

江宝颐没有马上回话,目光轻轻一转,呆在家中十几年,她还从没机会穿过女装。如今,在这太原城里没人认识她,倒是没什么好担心的。想到这里,江宝颐点了点头,只道:“不过,我没有衣服可以换啊。”

双喜闻言,嘻嘻一笑,乖巧道:“一会我就给您买回来。小姐,请放心。”

这一声“小姐”,让江宝颐的心情极好,一边听着一边红了脸。

沐浴过后,双喜拿了银子去给她买衣服,而宝珠则是仔仔细细的为她梳头。

宝珠看着她未施一丝粉黛的脸庞,如同一朵盛开的牡丹,不禁目露羡慕道:“终于能唤您一声小姐了。以后,宝珠一定每天都把您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江宝颐淡淡的笑了笑,感谢的看了一眼宝珠,她总是这么贴心。

宝珠的手很巧,一头青丝只用了根翡翠簪子挽成了坠月髻,清淡雅致,并没有辜负江宝颐漂亮的长发。

这时,双喜将衣服买了回来,还捎带了几盒胭脂水粉。

宝珠见她回来,忙道:“一会儿,你下楼去把大德二德两兄弟打发回去店里,千万别让他们两跟着。”

双喜闻言点点头,放下东西连忙就去了。

片刻之后,江宝颐第一次变回了女子,她身上一袭水粉色收腰托底罗裙,袖口处开满了淡淡的白色茉莉。略施粉黛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若隐若现的红菲,惹人喜爱。

宝珠她们看过之后,心中不由感叹了一声,连连称赞道:“小姐,你真好看。”

江宝颐是第一回穿裙子,稍有些不自在,不过,对自己的样子却很满意。

短暂收拾了一下,三人便匆匆走出了客栈。

此时,已是傍晚时分,街道两边的店铺上都点上了灯笼。一眼望去,红霞满天,街灯连连,更有叫卖吆喝声不绝于耳,热闹不断。

双喜像个孩子时的高兴不已,东看西望的,忙得不亦乐乎。宝珠一把拉过她的手,笑着道:“别乱跑,一会儿走丢了,可没人找你。”

双喜闻言吐了吐舌头,稍微老实了下来。跟在宝珠的身后,指着前面不远挤满人的地方,接着道:“那里好像是戏台,好多人啊。”

这戏台是新盖的,地方不大,由木头架子将其支起,离着地面有一定的高度。戏台的屏墙是由青灰色的布做成,上面还有几个大字,“京艺戏班”。

戏台前站满了人,江宝颐好不容易找了个靠前的位置,身旁的宝珠和双喜一脸兴奋,只等着开唱的锣鼓响起。

“小姐,你看。”双喜眼尖,瞧见了戏台后方的有一名戏子准备上台。

这时,只见有一位丑角上了场,他的脸谱画的滑稽,手上提着一只大锣。

宝珠见此,转头望了一眼身边的人,问道:“今日唱的是什么戏啊?”

那人闻言,连头的也没转,直盯着舞台上,开口道:“说是霸王别姬,好看的很。”

戏台上越唱越热闹,台下的人们连连叫好。

待看到虞姬自刎,项羽悲切万分时,台下更是掌声不断,还他们没等唱完,就开始有人往台上扔铜钱。

江宝颐看了看,只瞧见对面的人群中,有一位少年公子和别人不同,他抬手就扔上去了一锭银子,很是惹人注意。

(新书上传,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还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一卷 无巧不成书 第九章 夜游太原(下)

听罢了戏,江宝颐让宝珠给过赏钱,三人便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

正巧,街边有人摆摊买黄米油糕,刚刚出锅,看上去香甜热乎。这东西,江宝颐只吃过两次,觉着和东北的豆包很相似,见了倒也亲切。不过,东北豆包是蒸的,而黄米油糕是炸的。

双喜笑着上前闻了闻,道:“真香。”

摆摊的人是个中年汉子,拿着一双长竹筷子在油锅里拨弄,点头道:“姑娘,不是我朱六自卖自夸。整个太原城里,属我这儿的油糕最好吃,皮薄馅大,撒糖也给的多。你买块尝尝不?”

双喜回头看了眼江宝颐,眼馋道:“小姐,咱尝尝吧。”

江宝颐倒也觉得有些饿了,便向那中年汉子道:“师傅,给我们来三块吧。”

中年汉子应了声好,一手抄起竹筷子,一手拿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