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第一醋-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了几日,太夫人唤了宝颐过去,想要看她的规矩学得怎么样。宝颐的表现大方得体,回话回的更是乖巧。惹得太夫人对她,心生喜欢,并且亲自赏了她不少的礼物。而江凤玲表面上与宝颐走得更近了,暗地里却是无限烦恼。只怕,因为王仲熙的缘故,太夫人会对她的喜欢更胜往日。

自打,王仲宣挑明厉害关系后,江凤玲确实收敛不少脾气,安心的做好了大少奶奶的本分,再不干涉王仲宣的自由,他想回来就回,他不想回自己也从不过问。如此一来,王仲宣对她反倒多了几分耐心,不再冷脸相对。不过,那股子怨气终究还憋在她的心里,隐隐作痛。

日子一天比一天热,宝颐的睡眠便轻浅许多,偶尔,翻身醒来就再也说不着了。

夜半时分,屋外忽地下起了小雨,宝颐轻轻起身,想去窗边吹吹凉风。不料,碰醒了王仲熙,他睡眼朦胧的道:“你怎么醒了?”

“外头下雨了,我想去窗边凉快一下。”

王仲熙扭头看了一眼,耳边果然听见了淅淅沥沥的雨声,也跟着坐起来道:“我也热着呢。正好,陪你一起看会儿。”

宝颐念着他这两天看书看得晚,不免摇头道:“你快接着睡吧,不用陪我。”

他一笑:“现在没你身边,我就睡不着。”

宝颐闻言扭过头,脸上微微泛红,起身和他佟立窗前,并肩看雨。

细雨绵绵,丝丝间夹杂着青草湿润的香味,莹然而来。

PS:柒柒无奈了。。。。求收藏和推荐。。。大家多支持一下吧!

第一卷 无巧不成书 第六章 王仲音

第六章 王仲音

盛夏伊始,一场畅快的大雨褪去了恼人的暑气,天地间,犹自拂过一阵徐徐清风。

宝颐抬头见外面清爽,便携了双喜一同出去走走。无意间,路过北面的一处清雅小院,远远看去亦是十分特别。宝颐不由停下脚步,好奇问双喜道:“这是什么地方?”

双喜想了想,道:“这里是四小姐所住的小院。”

四小姐,指的便是王仲音。宝颐其实与她并不热络,只在新婚那几日时,她带着自己做的荷包香囊,私下有些往来。之后,便只是偶尔在太夫人那里见过她几次,大都寒暄一阵,便就顾不得彼此了。

宝颐对王仲音这个小姑子的印象,还是蛮好的。她今年刚过十三,脸上总是笑呵呵的,一副娇柔懂事的模样。

这时,双喜已经前去叩了叩门,片刻之后,便见一个小丫鬟出来相迎。待见到是宝颐,她的语气有几分惊讶,道:“奴婢给三少奶奶请安。”

宝颐微微颔首,问道:“你们四小姐在吗?”

小丫鬟连忙将她让进院里,点头道:“回三少奶奶,我们四小姐正在屋里绣花呢。奴婢,这就过去通报一声。”

宝颐闻言摆摆手,“不用这么麻烦,我自己进去就成。”说完,领着双喜缓缓往里头走。

这院子不大,正中央长着一棵挺拔的桂树,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不过,宝颐抬眼打量四周,没再见到一个服侍的下人的身影。心道,这院子怎会这么冷清。不过,这种事她不方便多问,只好径自踏进屋内。

刚进屋内,宝颐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只是,不好判断是那一种花的气味。屋内光线充沛,规整利落,不过,房中几个摆设有些稍显老气。

王仲音顺着炕边儿而坐,低头蹙眉,十分认真地绣着手中的物件。她的身子有些单薄,可是,这单薄却很衬此刻她静默的样子。

“四小姐,三少奶奶瞧你来了。”

王仲音应声抬头,陡然见着面前的宝颐,又惊又喜,“三嫂,你来了。”言罢,立马放下手中的活计,起身到她的身边,福了福说:“嫂子,快坐下歇歇。”

宝颐笑起来:“才几步的道儿,我不累的。”

王仲音一面笑吟吟地让着她坐下,一面吩咐身边的丫鬟去泡壶好茶来。

两人叙了一会家常里短,宝颐方才瞧着她炕上的针线簸,随意拿起看看,便见她刚才绣的手帕,微微一笑,道:“妹妹真真是生了一双巧手。”

王仲音笑笑,谦虚地说:“不过是一些打发时间的雕虫小技而已,倒是让三嫂您见笑了。”接着,她亲自递了两块点心到宝颐的手中,殷殷道:“嫂子,您尝尝这是我新作的桂花糕。”

宝颐尝过之后,对她的手艺赞许不已,还有意讨得此种做法,自己回去试试看。

王仲音闻言特意写了一张明细单子给她,还叫丫鬟多包了两包桂花糕送去,只笑着道:若是喜欢,随时叫人过来到她这里取就是。

宝颐见此,有点不好意思起来,顺手从腕上掳下一只镯子,轻轻套在了她的手上,道:“瞧,我这做嫂子的,头一回儿过来看你,也没带什么东西过来。这只镯子,倒是我今天新带的,还请妹妹别嫌弃才好。”

王仲音瞥了一眼那只镯子,连忙摇摇头道:“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不能要。”

宝颐微笑不语,双手护着她把镯子戴上,半晌才故意道:“都是一家人,你还跟我客气什么?”说完,更是轻拍了拍她的小手,温和道:“妹妹以后得了空,就多去我那里走走。别总天天瞧着那针脚,眼睛会酸的。”她的亲切来的自然而然,没有半分做作。

王仲音望着宝颐,眉眼间多了几分含蓄的欢喜,最后微有些赧赧道:“多谢三嫂”。

见她收下了,宝颐方才展眉笑道:“这就对了。”

等到宝颐离开时,王仲音起身亲自送她们一直出了院门。

一路往回走,宝颐的心情不错,双喜扶着她上台阶,口中极轻声道:“小姐,那只镯子那么贵,您干嘛要送给四小姐啊?”

宝颐扬一扬脸,轻叹了口气道:“你刚才没注意她身上的那件衣服吗?”

双喜微微蹙眉,像是极力回想着什么,摇头道:“奴婢,只记得四小姐穿的是件湖蓝色的锦衣,其他的还真未注意。”

宝颐闻言笑了笑,并没吱声。刚才进去的时候,她就发现王仲音身上的那件是旧锦衣,而且,袖口那处好像还略短了些,所以,席间除了倒茶时,王仲音都是一缩袖子,将双手叠起纹丝不动。估计,她也是没想到,有人会突然到访,不然,也不会让宝颐撞见这一幕。

同为王家的孩子,境遇却是天壤之别。宝颐难免会有所感触,且又来的匆忙,身上能拿得出手的也只有那只镯子了。

没出半个时辰,宝颐去看过的王仲音的事情,就极快的传进了大姨娘的耳朵里。接着,她立马唤了王仲音过来说话。

见她落座,大姨娘故作是漫不经心一般,问道:“刚刚三少奶奶来,都和你说什么了?”

王仲音飞快地瞥她一眼,温和道:“其实也没什么,不过都是些客套话而已。”

大姨娘闻言笑吟吟的看她,接着道:“难得,人家主动过来看你,可得记住人家的好。以后,咱们还得多去走动走动才是。”

咱们?王仲音听了这两字,绞一绞手指的绢子,低声道:“是,我记住了。”

大姨娘的身子微微前倾,凑向她道:“我看这个三少奶奶,倒像是好说话的主儿。不想,你大嫂总是端着张脸,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王仲音闻言,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坐在那里一声不吭的。从小到大,自己最不愿意听的就是她的说三道四。

大姨娘默然片刻,见她没说话,不免挑了挑眉,道:“怎地?下午才刚有个新靠山,就嫌我这个姨娘烦了。”

王仲音微微蹙眉,当着屋里下人们的面,身为长辈,怎么能这么说话呢。立马道:“大姨娘,仲音怎么会嫌您呢。”

大姨娘沉下脸来,打量着她道:“我知道,你这两年的眼见儿高,越发看不上我这儿了。不过。我得把话说明白,王家除了这里,还真就没有能容下你的地儿。”她说到此处,忽而嘴一扁,似笑非笑道:“当年,太夫人他们若是真有心疼你,也不会把你交给我养。”

王仲音暗自咬一咬牙,寥寥的几句话,却如有钢针穿心,竟使她惶然而心寒。大姨娘如此明里暗里的讥诮于她,只不过因为,她在王家本就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

听了如此一通的厉害话,王仲音平静的回了院子。

暮色四合,她连晚饭都没吃,就接着绣自己的手帕。少女的脸上沉着一股静谧,只是,手中的力度似乎大了些。尖细的绣针狠命的穿透手帕,似乎只有这样,方才能泄自己的心头之怨。

窗外的虫鸣声阵阵,惹得正在桌前看书的王仲熙,一脸地不耐烦。

宝颐静静陪在一旁,捧了把大蒲扇徐徐给他扇着。见他眉头轻蹙,才终于说话,“若是累了,就歇会再看吧。”

王仲熙闻言,抬头展目道:“这些都是简师傅要考的,我不背熟了,明儿保不齐又要挨罚。”说完,他往榻上一指,关切道:“你快歇着去吧,别陪着我熬夜。”

宝颐含笑道:“那怎么成?你只管看你的,累了我自然会去睡。”

王仲熙见她如此说,不免高兴起来,“有你真好。”

宝颐闻言嫣然一笑,其实这会儿,就是让她睡下,她也睡不着。嫁进王家以后,日子过得舒心又平静,每日只对着偌大的院子和那几个丫鬟婆子。而自己所能做的,不过是绣绣花、看看书,和王仲熙在一起说说话,自己取乐。偶尔,两人还要去太夫人那处走一趟,席间,小心翼翼的说话吃饭,行为举止更是不能有丝毫的偏差。

日子忽忽过了十余日,若是搁在以前,宝颐只有生病的时候才能体会这样的悠闲。不过,她到底是一个闲不下的人,而且心中还放不下家中的爹娘。不知他们生活的可好?作坊的生意可好?

如此一想,手中的渐渐扇子停了,王仲熙抬头见她怔怔望着远处出神,不免问道:“宝颐,你怎么了?”

宝颐回过神来,轻摇摇头道:“我没事。”

王仲熙还是不放心,又追问了一句,道:“你最近总是爱发呆,是不是有事要说?”

宝颐怕被他看出心事,忙带着笑道:“没有,只是在想一些绣花的新样子。”

王仲熙闻言也跟着笑了笑,准备接着看书。

只是,他刚一低下头,便忽地想起什么,起身拉过宝颐的手,温和道:“宝颐,你是不是想娘家了?”

宝颐听了,脸上的笑容一顿,却是什么也不说。

王仲熙见此,一把将我拢在胸口,轻拍她的背,好似安慰道:“再过十天,我就能带你回去了。你别着急,好不好?”

宝颐“恩”了一声,再抬头时,露出了一个极明媚而温暖的笑容。

PS:求收藏~~求订阅~~~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让柒柒多点动力更新~~o(╯□╰)o

第一卷 无巧不成书 第八章 喜事

第八章 喜事

王家人世代经商,家中却从没出过一位做官的。

最近两年,王中庭很显然有了一些想法。不仅,频频交际官场中人,还常常让王李氏邀他们的妻眷来做客,大有示好笼络之势。

这一日,大夫人准备在家中邀请客人,地方则是选在了花厅,从那里的假山往后绕,便能看见一块遮阴乘凉的空地。她还特意交代一切布置定要依礼节而来,断不能刻简过奢,失了商户人家该有的分寸。

申时三刻,王李氏亲自领着江凤玲和宝颐,从正厅那处出来迎接。

知府夫人梁袁氏和镇抚夫人宋兰氏,结伴而来。

其中年轻的宋夫人,怀中还抱着个咿咿学语的孩子。那孩子长得白白嫩嫩,颇为惹人喜爱。

王李氏一边笑,一边迎了上去。又看向身旁的江凤玲和宝颐,示意道:“等会儿,多听少问,千万别失了规矩。”

两人闻言,立马恭顺的点点头。

“两位夫人,好久没见了。”王李氏的语气亲和,满脸笑容。

梁夫人闻言笑着点头,眼神落在她的身后,问道:“王夫人,这两位就是您的新媳妇吧?长得还真是漂亮。”一旁的宋夫人跟着赞许,道:“如此一对姐妹花,王夫人您好福气啊。”

客气寒暄了几句,一行人移步去往花厅。

行礼落座之后,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了宋夫人怀中的孩子身上,那孩子刚过一岁,小名儿叫嘟嘟,看着四周的人也不怕生,不哭不闹的,乌黑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憨趣可爱。大家轮流抱了一回,都是喜欢不已。

梁夫人年约三十左右,虽然已养育了两个孩子,却依然很喜欢嘟嘟,逗弄了好半天才将她递给了王李氏。

王李氏见孩子回头一直往后看,便连忙抱回给宋夫人,笑着道:“瞧,这孩子的眉眼生的真好,长大以后一定是个美男子。”

宋夫人约莫二十七八年纪,长得很是秀气,说话间的神情中有着些许满足和羞涩。时不时,她还会低头逗弄自己孩子的小手,嫣然一笑。

这时,身后的丫鬟们开始上茶,王李氏事前还准备了些精巧的点心配食。

梁夫人先喝了口茶,轻轻道:“不知,是不是天气热起来的缘故。这两天,我只觉得吃什么都没味道。”

王李氏闻言一哂,接着,十分殷勤地替她盛了一盅冰糖豆花羹,道:“来,两位夫人请尝尝。”这豆花羹,是用嫩豆腐和鲜牛奶做成的,外加些许冰糖,使其汤清味稠,吃起来颇为甘甜爽口。

梁夫人是南方人,向来喜好甜食,一尝之下果然赞不绝口,用了不少。

江凤玲也跟着给宋夫人递了一盅,宋夫人尝过之后,也是笑道:“王夫人,你家的厨子真是手艺高。单单一碗豆花,也能做得如此美味。”

王李氏闻言笑道:“就是些家常小吃而已,难得你们两位不嫌弃。”

这时候,宋夫人怀中的嘟嘟,似乎也想要尝一尝似地,小手拨弄着桌上的羹匙,嘀嘀咕咕。

宋夫人低头望着他,轻柔道:“嘟嘟,你也想吃是不是?”

嘟嘟闻言,又是摇头又是点头的,待见众人都望着自己,抿起小嘴,回身就往母亲的怀里钻。

大家见此,不由笑成一团,却被江凤玲发出“呕”地一声而打断。

众人听得动静都看过来,江凤玲忙拭了嘴,慌张道:“各位不好意思,我失仪了。”

宝颐立刻端了杯茶给她漱口,看着她才吃了一口的豆花,关切道:“大嫂,你怎么了?是不是中暑了?”

江凤玲压住胃里的翻滚,将跟前的那碗豆花推得远远地,摇头道:“我也不知道,闻见这股子奶味,就突然觉得胃里一阵恶心,实在忍不住。”

王李氏闻言,眉毛轻挑,颇有些意外的看着她,道:“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恶心了?”

梁夫人和宋夫人面面相觑,冲着王李氏温和笑道:“王夫人,赶紧找个大夫来瞧瞧的好。”

王李氏忽地双眼一亮,望向江凤玲的眼里,多了几分希冀道:“你突然这样恶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江凤玲闻言,心下顿时砰砰乱跳起来,仔细想了想道:“如此这般,也有三四日了。”

王李氏忙拉了她的手道:“这可是大事,不能耽搁。”说罢,她示意宝颐扶着她先下去,等着一会儿大夫来。

梁夫人和宋夫人很明事理地点点头,然后跟着起身告辞。

王李氏留了半天也没留住,最后只能抱歉的送走她们。

许是,因为知道自己又可能怀孕,太过惊喜,江凤玲每走一步,都很小心翼翼。生怕,这份突然的惊喜,有任何的意外。

宝颐将她安置到了榻上躺着,然后,瞧着她温和道:“你还有哪里不舒服?”

江凤玲摇摇头,双手不自觉地附上自己的小腹,不安的蹙了蹙眉头。

“别担心。”宝颐轻声的安慰着她,“大夫一会儿就到了”

片刻之后,王李氏就亲自携着大夫过来了,想是走得太急,进屋的时侯还徐徐喘着气。

屋里顿时安静下来,江凤玲略微有些局促不安,赶忙拉过一边的宝颐陪着自己。

大夫一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