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素来以光武帝的皇后阴丽华的美好品德来要求自己。
不过这个态度倒是让张辽心中大松了口气,反而对唐婉生了几分愧疚,不过尹氏他也不可能放手,只能对她们都好点,才不负她们的将一生托付给自己。
好在张辽也坚信自己对女人的好这个时代没几个能比得上,或许只有曹大能与自己一比,她们跟着自己至少在这方面不会受委屈。
尹氏正在织机前发怔,一旁陪着她的苏婳陪着她说话,却见她有一句没一句的应着,全然不在心上。
苏婳有些无奈的道:“尹妹妹哟,你这个样子,不如我们去找文远吧?”
尹氏慌忙摇头道:“这怎么行?不成,不成。”
“有什么不成哟?就是去看看他,看他过得怎么样?”苏婳撺掇着。
尹氏坚决的摇头反对。
“可是你这样子怎么行哟?别坏了宝宝哟。”苏婳也跟着张辽学会喊胎儿宝宝了。
尹氏正要说话,突然小翠欢喜的跑进来:“夫人,张公子来了!”
啊?苏婳和尹氏都是一怔,尹氏忽的站起来,吓得苏婳急忙扶住她。
“他……他这个时候怎么来了?他一个人么?”尹氏有些语无伦次。
她前日拒绝了张辽娶她,但张辽真娶了妻,她心中还是杂乱非常,她仍是没有做张辽正妻的想法,但她却怕这个妻子厉害,她以后没了任何念想。
“不是……”小翠气喘吁吁的道:“张公子是带着新妇一起来的。”
啊?尹氏捂住小嘴,一下子僵在那里,有些不知所措。
他们是来干什么来的?尹氏只觉得自己要喘不过气来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接纳()
张辽带着唐婉进了尹氏的小院,潘奉在一旁领路,走了没几步,就看到尹氏在苏婳的搀扶下小碎步疾行迎来。
“慢些走,慢些走,跑那么快做什么?”张辽见状不由一惊,忙拉着唐婉快走两步,迎了过去。
“妾身见过张大哥、见过夫人。”尹氏屈身一礼,苏婳在一边陪礼。
张辽身旁,唐婉也忙屈身回礼:“妾身见过尹姊姊,苏姊姊。”
见此情景,张辽心中一松,他其实不喜欢这些繁礼缛节,但看着几**雅端庄的样子,也很是赏心悦目,觉得这样也挺好,很有女人味……总比闹起来要好吧。
几句话说下来,看唐婉虽然年幼,却举止温婉和善,言辞知书达理,尹氏和苏婳也都是暗松了口气。
几人进了厅堂,尹氏将张辽和唐婉让在上首,不过唐婉总时不时好奇的看向尹氏隆起的肚子,尹氏被看的有些尴尬和不安,毕竟她肚子里的孩子是何家血脉。不过唐婉自然是不知道这一点的,张辽没对她说过。
看到情势有些微妙,尹氏有些不安,而唐婉还是傻乎乎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张辽对她嘿嘿一笑:“婉儿,不要总看,去摸摸尹姊姊的小肚子,感受一下,改天你也怀一个。”
刷!
唐婉俏脸霎时间殷红如血,羞涩的低下头,连话也不敢说了。
尹氏看的又好气又好笑,苏婳则是白了他一眼,两女装作没看到唐婉害羞的样子,都去找她说话,刚才尴尬的气氛顿时消失了。
苏婳毕竟是见多识广,懂得营造机会,找个由头把张辽赶了出去,留下三女说私话。
张辽到了屋外,自去自己的房间里看书,往日他练过武后总要看会书的,看的不是经史子集,主要是贾诩注的兵书和一些山川地理、农耕纺织、手工技术类的实用书籍。
他虽然两世为人,知道的很多,尤其是思路更为开阔,但这些毕竟还是纸上谈兵,只有结合这个时代的实情才能渐渐发挥出来。他每看到一种技术,都要与后世的类似技术比对,看能不能提升和改进,然后都记录下来,包括烹饪、农耕、冶炼、制盐、武器和一些日常用品,有些领域他并不通晓,但他知道结果和方向,这就足够了。
历史已经证明,方向的错误往往会让一种事物的发展曲折数百年,古人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只要他指出方向,自然会有那些有智慧的人来完成。
这些不同于招兵买马和扩张地盘,但对他将来很有用,他在一步步积累,只有势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这些技术才会凸显出作用,让他的发展远快于其他诸侯。
除了读书之外,他还习练书法,前世收养他的葛老道就有一手很好的书法,张辽也跟着学过,到了这一世书法更重要了,他自然不会放松习练。他写的是楷书,也说不出是哪一家风格,但所谓字如其人,他的字骨力刚健,颇有气势,令贾诩也是赞叹不已。
张辽读了半个时辰书,小翠已经给他上了几次茶了,唐婉、尹氏和苏婳三女才从屋里出来。
他敏锐的察觉,唐婉的情绪明显比昨日好转了许多,显然与苏婳和尹氏的一番交谈,疏解了不少郁结。这也是张辽有所预料的,有几个闺蜜总比一个人独自在内心抑郁徘徊要好。
“夫……夫君。”温婉知礼的唐婉怕落了张辽的面子,犹豫了下,在两女面前终于还是喊出了这个称呼:“让尹姊姊和我们一起住可好?”
“张大哥……”尹氏忙喊了声。
尹氏性情纯良,不会欺骗唐婉,刚才谈话时看唐婉把自己当做张辽的妾室,忙把自己的事情都给唐婉讲了,包括自己如今与张辽的关系,并不是张辽所说的妾室,她本已没太多奢望,没想到唐婉还是做了这个决定。
“就这么定了!都是一家人,客气什么!”张辽一下子拍板了。
听张辽说一家人,又这么霸气的替她做了决定,尹氏争辩不得,羞得低下了头,但心中却是欢喜之极。
下了决定就雷厉风行,张辽转头看向潘奉:“小潘,收拾行李吧,我那边新宅正好缺人,都过去,也免得再找人了。一会我找几个士兵来帮忙,今天就搬过去。”
“是!”小潘兴奋的应了声,急忙和小翠去忙碌了。
张辽走到唐婉和尹氏面前,一手拉了一个,二女想要缩手,却哪躲得过。
张辽又轻轻抱了抱二女,二女都大是羞涩,本要挣扎,却听张辽轻声道:“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守望相助、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二女的娇躯一下子柔软起来。
唐婉忍不住偷偷仰头看着这个男人,明眸里闪烁着莫名的神采。
她已经听尹氏说过了张辽当初不惜得罪权贵、当街路见不平救他们夫妇,还有之后接受何咸临终托付,悉心照顾有身孕的尹氏、不惜得罪董卓之事。
此时的唐婉对这个男人可谓极为佩服,心中也有一种骄傲,在她看来,这可是顶天立地的豪杰之行,那些名士但凡做过一件,都会大肆宣扬,增长名望,令世人仰慕。
而且有一件事张辽和尹氏不知道,她却知道,尹氏死去的夫君何咸是刘辩的表兄,算来她们二人也曾是亲戚,而且她们有着同样的命运,都是前夫夭亡,有着同样的仇人,都是董璜。
所以,唐婉看到尹氏,就生出一种同命相连的亲近感,加之尹氏的性格也很善良,又与张辽有感情在先,比之她如今的心中磕绊不定可谓真切了很多,对张辽的愧疚和对尹氏的亲近,加上她温婉大度的性格,很自然就接受了尹氏。
张辽自然不知道这些,他抱了抱二女,松开后又看向有几分失落之意的苏婳:“老板娘,不如也一并搬过去如何?”
“啊?”苏婳惊呼一声,妩媚的俏脸也不由红了:“这怎么行哟?”苏婳知道汉家很多规矩,胡女一般只能做婢女的,纵然她美貌,但到了这里也不过是男人的玩物而已。而且她虽然对张辽有好感,却还从没挑明过,一时之间有些无所适从。
尹氏听到张辽让苏婳也过去,自然心中高兴,但她却有些不安,下意识的看向唐婉。
温婉如唐婉明眸也忍不住白了张辽一眼,看来这个夫君有些“色”,她看向面色微红的苏婳:“苏姊姊也过来罢,小妹很喜欢和苏姊姊说话呢。”
张辽正色道:“老板娘精通武艺,她过去后,你们要跟着好好学武,月儿如今有孕在身,但生了孩子后也要开始习武,婉儿从现在就开始练。”
“习武?”唐婉和尹氏不约而同蹙起秀眉。
对性格温婉、注重举止的她们而言,习武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也不会去舞刀弄枪,打心里就不愿意接受张辽这个要求。
张辽看二女不愿意,皱眉道:“而今世道日乱,人命如草芥,我领军作战,驰战沙场,如果哪天有个意外,你们没有自保能力,又该怎么办?”
“不许这么说!”二女几乎是同时去捂他的嘴巴。
张辽拉着她们的素手:“这是事实,驰战沙场,谁能保没个意外?你们怕也要随我奔波,身体不能太弱。”
二女迟疑了下,看张辽坚定的神色,无奈的点点头。
张辽看她们还是不情愿的样子,知道让她们练武实是有些勉强,眼睛一转,指着身材凸翘怒茁的苏婳嘿声道:“你们哪,可别以为习练武功就是五大三粗,坏了身材与举止,你们看老板娘,这身材就是练武练出来的。”
“文远!”爽朗如苏婳也受不了张辽这番无耻的言语,俏脸通红,嗔怪一声,狠狠的白了他一眼。
唐婉与尹氏听了张辽这番话,均是面色飞红,不过二女却忍不住偷偷看了看苏婳,眼里放射出神采,哪还有刚才的不情愿。
张辽不禁哈哈大笑。
第一百三十三章 抉择()
张辽带着几女赶回新宅的途中,小平津的将士已经结束了上午的操练,有一曲数百士兵出来帮乡里的孤寡老人担水做饭,洒扫庭除。
这是张辽制定的规矩,每天有一曲士兵出来帮助附近乡里老弱做事,军民如水绝对比军民如仇要好百倍,不但能建立根基的牢固,收拢民心,而且还有一些其他的好处。
这个规矩出来后,起初士兵们还不愿意去做,或者羞于去做,只是摄于黑煞神的威望而不得不去做。而一些百姓对这些士兵进家也是担忧重重,防备处处。
但随着张辽几次亲自带将士深入百姓家帮忙做事,士兵们也都放下了架子和面子,连黑煞神都做了,他们还有什么不能做?
随后将士们便感受到了好处,那些被他们帮过的百姓渐渐改变了态度,对他们嘘寒问暖,亲若子弟,虽然张辽严禁他们收取任何报酬和礼物,但那些感激和关心已令这些士兵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精神享受,产生了一种四海皆家的归属感,到现在许多士兵不去帮忙反而不自在。
军中的这种氛围已经初步形成,这种相互关心帮助的鱼水之情也极大的缓解了将士每日操练的疲劳和枯燥,甚至对他们的战场综合征也有很大帮助,令将士守护百姓安定的信念更加坚定,军魂在逐渐衍生,这却是张辽始料未及的。
“拜见张司马!恭喜张司马!”一路上凡是遇到张辽的士兵无不恭敬的行礼,对于他身边的女眷却连看也不敢看。
“将士们辛苦了。”
每到这时,张辽便点头回礼,他声音温和,眼神平和,但那些士兵却如同感受到了无上威严,个个大气也不敢多喘,眼里又满是敬慕和崇拜之色,只令唐婉、尹氏和苏婳几女大感惊异。
她们对张辽在军中的威望顿时有了直观的认识,心中骄傲,与有荣焉。
而唐婉这两日看到的都是张辽温和风趣的一面,本还想着以后是否规劝他在外场合注意威仪,虽然她也喜欢张辽的温和与风趣,但她知道时下的世家和名士都很注重威仪的,不过此时看到眼下这一幕,她立时什么也不想了。
这个夫君的行止每每都能出乎她的意料,她这个大家出身的,知道有不少颍川名士,但也未必能有几个比得上这个夫君的。
张辽回到新宅,院子里已经有多人等候,张健、高顺、张郃都在,除了他们,李儒也没走。
唐婉看到李儒神色复杂,李儒曾担任弘农王郎中令,相当于刘辩的大管家,她又怎能不认得这个多次为难他们的恶人。不过杀害刘辩的并不是这个恶人,所以她心中也没什么仇恨,只是不喜欢而已。
张辽安顿女眷去了后院布置房间,他则亲自招待李儒和众将。随后本地的乡有秩、县丞也先后先后上门祝贺,不过县令却没过来。
不多时,众将回了军营,张辽则亲自送了李儒一程。
途中,他想起昨夜唐婉提到的弘农二字,便突袭询问李儒:“她的前夫可是弘农杨氏子弟?”
“啊?”李儒一怔,随即连连点头:“正是,正是,不过以文远豪气,何惧杨氏?”
张辽没有说话,心中的疑惑却更大了,他刚才分明看到李儒的身子抖了一抖,再想到昨夜唐婉的神情,这弘农二字显然不是他猜测的弘农杨氏那么简单!
送走了李儒,张辽带着疑惑回到新宅,一路回味着弘农二字,思索着弘农郡到底有什么奇怪,有什么人物,却见苏婳正指挥着一众胡姬收拾房间,尹氏和唐婉不知去了哪里。
张辽跟苏婳打了个招呼,随口问了句:“老板娘,你见多识广,可知道弘农有什么特别的?”
“弘农?”苏婳俏脸一怔:“妾身也未曾去过弘农哟,不过前些日子弘农王死了,这文远也知道哟……”
弘农王?弘农王!
张辽脑海里霎时间一片空白。
弘农王!没错,他怎么就没想过弘农王!十四岁纳妃,十四岁而亡,岂非正是弘农王!
张辽霎时间脑子里明白了,唐氏的夫君竟然是弘农王!
难怪她会有那般忧郁奇怪的神情!难怪董卓威压逼迫自己!难怪李儒支吾不言!难怪师父贾诩讳莫如深!
去他娘的李文优!坑爹的李文优!一定是这狗狐狸的损主意!
张辽胸中激荡,此时他知道了唐婉的身份,又怎能不知娶她的严重后果!这可是挑战礼教,其后果不言而喻,如果是在凉州边地还无所谓,但这是在中原,而他是要立志像孙曹刘一样做一方诸侯的,这一下影响尤为严重了。
张辽正心乱如麻之时,正好这时唐婉和尹氏走过来。张辽看向唐婉,试探的问了句:“弘农王?”
唐婉霎时间面无血色!
见此情形,张辽哪还不知道自己的猜测正中真相!
他苦笑着朝这个端庄的女子点了点头,一时之间也不知说什么,转身大步出了院子。
院子里苏婳和尹氏都是一头雾水,不约而同看向唐婉,唐婉面色苍白,几乎站不住身子。
张辽出了院子,独自登上了常去的一座山岭,一个人伫立在那里,眺望着茫茫冰河,久久不动。
战国末期,楚怀王被秦王和张仪欺骗囚禁,客死秦国,楚人怜之,无不深恨秦国,是以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誓,乃至怀王身死百年之后,陈胜吴广仍以“大楚”名义打响反秦第一仗,其后项羽、刘邦皆是借助楚人对秦的仇恨,尊楚号,拥立怀王之孙为新的怀王。
人心背向的力量乃至于此!
尤其是当它被有心人利用起来的时候,更是可怕!
如今的刘辩岂非就是如此,刘辩虽没有楚怀王年轻时的功绩,但也没有楚怀王的昏庸,何况他尚未成年,刚刚即位,没有任何错误就被董卓废掉,而后毒死,便是张辽这个外来者也时常为这个少年天子的命运感到怆然,何况那些大汉子民。
所以关东诸侯以刘辩之名起兵,应者云集,转眼就聚拢十数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