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白。
但见本来景色怡人的后院中到处都是血水,小道上、廊道中、花木中、亭台下,凡是触目所及,赫然堆积着密密的尸体!
放眼望去,足有近千具,残肢断臂到处都是,几乎堆满了整个后院!这是哪里来的尸体?这是什么人干的!
董承心中又惊又恐,他见惯了战场的尸体,但从来没见过这么多残缺的尸体堆在一起!尤其是这些尸体被雨水泡了大半夜,青惨惨的,又一阵风吹来,混合着血腥味,让他忍不住作呕。
呕!
跟着董承进来的王服忍不住吐了出来。
砰!
一个家奴吓得手脚发软,竹榻掉落了下来,董承闷哼一声,滚落在地,断腿处刺骨的疼痛传来。
更令他骇然的是他落地之后,正好与一个尸体头颅对上,那头颅上脸颊青惨,一双眼睛瞪大了,却翻着白盯着他。
“董超!”
董承惊呼一声,顾不得腿疼,连忙向后翻滚。
这具尸体赫然正是他派去攻打大将军府的亲信董超!
目光扫过近千具尸体,董承霎时间浑身发冷,冒着无尽的惊恐。
他知道了,这近千具尸体正是他派去攻打大将军府的精锐!
如今竟然全部被杀,而且不知何时被堆在了这后院之中!
“谨守各处院落,快送吾回堂屋!”
董承嘶声大叫,目光惊恐的看向四周,心中寒气怎么也止不住,他不知是被这些尸体吓着了,更是被大将军府神出鬼的手段吓着了!
近千具尸体被放在他的后院,而他府中的护卫竟然全然不知,此时董承心中没有一丝的安全感,他身子止不住颤抖着,仿佛四面随时可能冲出来刺客。
那些家奴这才反应过来,连忙七手八脚把浑身是泥水的董承抬上竹榻,奔回前面堂屋。
折腾了半个时辰,董承换了衣服,腿上重新上了药,喝了两杯热茶,这才心神略定,但对后院那些尸体仍是惊怒,当即下令王服调来士兵,和府上侍卫一道将所有尸体清理出去。
此时董承已经想着要换府邸了,心里的阴影太大了,他不知道以后还敢不敢去后院。
与此同时,他也知道攻打大将军府的行动失败了,心中充满了不安,怎会如此?张辽不在京师,大将军府怎会如此厉害?韩浩究竟去了哪里?
董承心中对先前的谋划再也没有信心,他急忙吩咐下人:“快去请立先生来!”
下人离去后,董承心中极是不安,正自惶然,突然有人来报:“车骑将军曹操带兵抵达雒阳。”
这么快!不是说曹操昨日还在成皋,要今日黄昏才能抵达雒阳吗?
董承先是一惊,随即心中大喜,他正心惊大将军府神秘莫测的情形,曹操来了正好,可以一道应对大将军府和雒阳随时可能发生的变故。
此时他也顾不得吃独食了,他一个人貌似吃不下,只要女儿能做皇后,自己掌控兵权,那当朝第一人的地位还是稳固的。
董承在府中心思惊疑不定,不多时,去传信的下人来报:“立先生不在府上。”
“不在府上?”董承心中惊愕,昨夜一夜暴雨,如今刚刚天亮,立延能取了哪里?
莫非是被大将军府上劫走了?
董承心中立时闪过这个念头,感到极为不妙,立延可是知道他很多密谋的,包括谋算伏皇后。
这个担忧还没落下,却见宋果匆匆而来,急声道:“将军,不好了,曹操兵马进了皇城,掌控了十二城门,又进了南宫……”
轰!
董承只感到脑子一片空白,失声道:“曹操掌控了皇城?他带了多少兵马,他为什么……”
宋果的声音充满干涩:“曹操兵马足有上万,而且……打着清君侧的旗号。”
“清君侧?”董承还没有反应过来:“他要清君侧对付张辽,为何要夺取皇城……”
宋果涩声道:“将军,曹操打得清君侧旗号,说的是将军,而且刘备也与曹操联合了。”
哐啷!
董承手中茶杯落地,面色惨白,一下子瘫倒在榻上。
此时他哪里还不知道,他被曹操算计了,谋划了这么久,竟然是为人作嫁!
他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愤怒,更有着无尽的绝望。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惊叫声:“不好了!有兵马攻打府邸!”
紧跟着是王服的声音:“何人胆敢攻打骠骑将军府!”
随即一个粗莽的声音大叫:“某夏侯惇,前来捉拿佞臣董承!”
屋里宋果一惊,一下子跳起来:“末将去外面阻拦敌人。”
董承身子颤抖着:“来人……”
很快两个下人进来,董承忙道:“快扶吾从小门出,吾要见陛下。”
一个下人扶着董承,突然抬起头来,冷声道:“见天子便不必了,大将军令汝去见阎王。”
“啊!是汝这刺客!”
董承认出来了,眼前这两人赫然是当日在大街上将他双腿打断的刺客。
“容嬷嬷想要见汝。”那个当日自称夏门的人咧嘴一笑。
啊!董承只发出半声惨叫,嘴巴被捂住,一柄利刃已经刺穿了他的脖子。
董承眼里流露出惊恐之色,喉咙里发出赫赫的声音,鲜血止不住涌出来,腿脚用力挣扎着,却渐渐失去了力气。
他的瞳孔渐渐放大,心中闪过最后的念头,他算计了张辽这么久,如今张辽应该还活着吧,而他在最得意之时,却发现自己早就坠入了深渊。
张辽!赫赫……早该知道,他不是打不还手之人,早该防范的……还是死在了张辽手里。
连那几个刺客也混入了府中……
更可悲的是,竟然连他的盟友曹操也在算计他,或许,他一直就在被曹操算计吧?
在最后一刻,董承脑海里浮现过了立延的身影。
赫赫……董承嘴角露出一抹讥讽,眼里透着不甘,他死不瞑目。
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术大回军()
就在雒阳一夜风云变幻之时,豫州战场同样酝酿着一场风暴。
数日前袁术得知张辽攻打寿春,老巢告急之时,毫不犹豫带着十万大军返回。
他的根基在江淮,如果丢了江淮,他将无家可归,这个仲氏天子也将成为最大的笑柄。
只是袁术根本没想到,他的返程之路可谓悲剧到底。
从寿春距离陈国不过数百里地,若是快马一日便可返回,但十万大军返回却不是一日之功,本就行进缓慢,又有从陈国劫掠而来的大批辎重拖累,行走更慢,便是拼了命一日也不过三十里。
袁术担忧寿春情况,心中着急,忍痛下令抛弃辎重,只带粮草,这一下行军速度是快了很多,但也不过五十余里。
袁术又想要带着精锐先行,却被臣属阻止,兵马太少了即便赶到寿春也打不过张辽啊,面对张辽的精兵,添油战术只会是送死,只有集中兵力以多攻少,才有胜算。
无奈之下,袁术只能传令沛国的纪灵和庐江的刘勋速速发兵救援寿春。
但与此同时,后面的臧霸在袁术撤军后,果断从颍川追击,而且追击的速度要比袁术行军速度快了很多。
袁术当即令从陈留撤回的李丰、梁纲断后。
臧霸乃当世少有的猛将,不差于乐进、于禁,更善于统兵,李丰、梁刚哪能抵挡,连吃败仗,梁刚更被勇猛的臧霸斩杀。
不过此时的袁术已经顾不得后方了,他撤退进入了汝南境内,但汝南已经是一片大乱,黄巾肆虐,大片豪强堡坞被攻破,连他留守汝南的一万兵马也不见了踪影。
虽然早已知道汝南形势不好,但真正情形超乎了袁术的预计,令他极为震怒,然而更令他惊怒的是,他的主力在夜宿时遭到了两支兵马的偷袭。
偷袭的两支兵马加起来不过两万,却极为强悍,挂着一杨一蒋旗号,袁术没有听过,然而就是两个无名之将,杀得他们大败,连袁术的中军也差点被突破,吓得袁术伪装成士兵逃走。
这两支兵马自然是杨汉与蒋奇所带,他们奉张辽命令,就是在沿途设伏截击袁术。
天亮之后,袁术收拢兵马,这才发现,一夜下来,他溃散折损的兵马竟超过两万人,袁术愤怒之下整兵要与杨汉、蒋奇一战,结果杨汉与蒋奇带兵绝尘而去。
袁术无奈之下只能继续赶赴寿春,结果杨汉、蒋奇又追了上来,袭杀了近千人。
袁术大怒回头,杨汉、蒋奇却又再退。
如此往复几次,袁术自以为猜到了杨汉和蒋奇的意图,就是骚扰拖延他,不让他回救寿春。
由此想到寿春情势是何等的危急,袁术心中更加着急,留下李丰带两万兵马断后,他亲率六万主力抛弃一切辎重,日夜兼程赶向寿春。
不想进入汝阴县时突然遭逢暴雨,时值黄昏,久逢甘霖的百姓一片欢呼,然而袁术的军队却是一片哀嚎,六万大军来不及扎营就被暴雨淋了个通透,只能四处寻屋舍躲避。
袁术又怒又恨,大骂老天,然而没用,如此漆黑的雨夜,点不了火把,三步之外看不清人影,让他的兵马乱成了一团,到后来连将领也找不到手下士兵了,士兵自行寻找地方避雨,兵马彻底失去了指挥。
面对如此天地之威,人力无以抗衡,袁术只能带着亲信颓然躲避在一处夺取的大宅院中,不久之后疲惫的沉沉睡去。
至于他手下那数万士兵有大部分在雨夜中无处可躲,只能避在树下或墙边,淋了一夜。
而就在这雨夜中,一支人马从南向北而来。
这支人马正是张辽的兵马。
这几日太过炎热,张辽早察觉天气不对,虽然不能完全确定,但他一向是未雨绸缪,在攻打寿春的数日之间,早已经派人将伏击的路线打探好,连避雨的地方也找好了,还从民间搜寻了许多蓑衣、油布、斗笠。
当然,他避开了雨势最大的时候,让士兵做了充足的休息,而后出发。
黎明时分,雨已停了。
张辽已经站在汝阴县的一处矮山头,手持磨制的单竹筒望远镜,遥遥眺望着远处袁术的兵马。
此时袁术手下的部将正在聚拢兵马,袁术还不见人影,全然没有意识到张辽已经在侧虎视眈眈,朝他们张开了血口和獠牙。
这正是张辽带着兵马冒雨夜行赶路所达到的效果,凡是打仗双方都会对对手的实力和位置有个判断,这个判断很重要,决定着自己的行动,从昨日的情报看,袁术会预判自己还在寿春城外,因此袁术只有快赶到寿春的时候才会小心防范埋伏。
他带兵突前数十里,就是打了个时间差,让袁术判断失误,措手不及。
而这场大雨更是帮助了他,会让袁术更加放松警惕。
这就是突袭的要义,在敌人想不到的时候想不到的地方发起攻击。
张辽回望自己的兵马,虽然半夜奔行颇是疲累,但气势与军容丝毫不差。
张辽颇是满意,这不但是因为他早做了防雨的准备,更重要的是他的兵马精锐无双,远胜于袁术的兵马。
袁术的兵马众多,但很多都是招募不久,稂莠不齐,训练不多。他的兵马却不同,他行的是精兵之道,招募之时都是层层选拔,入伍之后更是严厉训练不辍。
作为将军,张辽始终奉行,人最强大的不是力量,而是意志、耐力和气势,力量很多时候是天生的,而耐力、意志和气势却是后天锤炼的,对于军队更是如此,操练兵马就是强化士兵的意志、耐力和气势,再统一行动,加强配合。
而他的士兵整体力量强于袁术兵马,意志、耐力、气势和行动更是强于袁术兵马百倍,精兵之道牺牲了数量,全靠质量弥补战力,绝非等闲。
雨夜行军虽然疲累,但不过是一场操练而已,这正是平时训练的科目之一。
此时袁术的兵马还在聚拢,张辽并没有急于攻击,而是让将士稍作休息。
他在等着袁术聚拢兵马,如今袁术那些兵马太散,躲得到处都是,数目又多,打起来费事,而且自己兵少,分散了不利于发挥战斗力。
他要等到袁术兵马聚拢大半,却还没有成形的时候出其不意发动攻击,那才是袁术兵马最想不到的时候,才是最好的机会。
第六百六十章 袁术大逃亡()
汝阴县城,刚刚睡醒的袁术正在几个宫人的侍奉下熟悉完毕,这仲氏天子这几年养尊处优,连日奔波早已承受不住,睡了一夜精神好了许多,梳洗完毕后不耐烦的甩开宫人,正了正衣冠,大步出了寝屋。
到了外面,长史杨弘等臣属已经在厅堂等候,看到袁术出来,忙恭敬行礼:“陛下。”
“嗯。”袁术神情威严的点了点头,到上首坐下,当即问了一句:“兵马整顿如何?”
长史杨弘抱拳道:“桥将军正在收拢。”顿了顿又道:“后方传来消息,杨、蒋两支追兵凶猛,李丰战败。”
袁术眉头一皱,环顾堂下,正要发火,却见众臣皆是衣裳褶皱,显然是昨夜淋雨所致,有的衣裳尚未暖干,而神情更是个个带着沮丧之意。
他突然一拍案台,哈哈大笑。
底下众臣先是吓了一跳,不由看向大笑的袁术,无不面面相觑,更有人心中打鼓,莫非这是怒极而笑?
沉默了下,还是长史杨弘先发问:“陛下因何而笑?”
袁术笑道:“朕笑张辽竖子命不久矣。”
杨弘等人更是惊愕,杨弘忙问道:“陛下何出此言?”
袁术抚须慨然道:“张辽初时伪作向西出兵关中,却暗中南下,意图与吕布、孙策联合,偷袭寿春,却是妙计。”
袁术说到这里,颇是自得的道:“然则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张辽虽挟汉天子,却多行不义,昏君佞臣妄立科举,乃至天下反对者汹汹,内外皆欲诛之,内有董承、刘虞谋之不休,外有朕与袁绍,一南一北号令天下世家豪杰,替天行道,共诛大贼张辽!是以陈宫响应徐州世家之请,而谋吕布!陈瑀鼓动江东宗贼与山越,谋孙策!只留下张辽孤军攻打寿春,竟日不下,此番只要朕领大军赶回寿春,到时东有纪灵回军,南有刘勋北上,二十万大军围猎张辽,其粉身碎骨必矣!安有丝毫生理?此上苍诛之,谁能救之!”
底下众臣听闻袁术此言,低落的士气不由振奋起来,纷纷抱拳:“陛下明见,臣等不如。”
唯有阎象沉吟了下,道:“陛下之言甚是,然后方有臧霸、杨、蒋三支兵马兵马追赶,不可大意。”
阎象心中实在没那么乐观,只因为他们自从与张辽作战以来,无论是面对张辽还是张辽手下的将领,就没有一次打过胜仗,即便以多攻少也是如此,张辽名震天下,诸侯辟易,绝非等闲。
袁术却笑道:“后方追兵,不足为虑,彼等不过是牵制朕虎狼之师也,后方追赶愈急,足见张辽在寿春城外的处境愈是穷迫,此时想必纪灵已经逼近寿春,刘勋更是不远,只要朕领大军回京,张辽插翅难飞!”
事实上,袁术确实是想多了,臧霸、杨汉、蒋奇追赶他,绝非什么牵制虎狼之师,而是驱鸟入网、驱羊入圈,如果张辽在这里,只会笑袁术这厮太高估自己了。
“走!”袁术踌躇满志,直身而起,手握长剑:“诸君且与朕一道出去点兵,速速发兵京师,围猎张辽!”
袁术出门上车,在八百亲军的护卫下,一路出了汝阴城。
此时的汝阴城外乱成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