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召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召虎- 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协惊异的道:“竟如此年轻,治理如此之好,必有大才。”

    荀彧道:“贾县令昔为河东府吏,是张将军识才,擢拔他为县令,此人却有治理之才,不过官吏深入民间体察疾苦,与民共乐,乃张将军所定政令,河东、并州之地无不实行,道旁鱼塘、水库亦是张将军下令备灾所修,正因有此,今岁大旱之月,田地可溉,有鱼可食,百姓不虞饥荒之苦。”

    刘协听到这里,露出几分尴尬之色,叹道:“去年张将军也曾上书朝廷备灾,只是不曾想竟遭如此大旱,又遇蝗灾,以至于生灵涂炭。”

    荀彧神情颇是凝重:“张将军曾言,大灾非止一年,或许有连年旱灾与蝗灾。”

    “啊?”刘协闻言失色,良久神情黯然,叹道:“莫非是朕得罪上苍乎,缘何如此降灾于大汉。”

    荀彧正色道:“陛下岂可如此引咎自责,张将军曾有一言,彧以为有理。”

    刘协诧异的道:“是何言语?说来听听。”

    荀彧道:“张将军曾言,天灾何干于人事,乃日月天地周而运行之道,数百年一个周期,或静或动,或安或灾,与人无干,若逢天灾,当奋发应对,而非引咎自责。”

    刘协愕然,久久不言,他身受天人感应论说影响,似乎难以接受这般言论,但又觉得颇是有理。

    这时,他们路过一条小河,一道石桥之下,几个孩童正在玩耍,一个声音清脆如铃的小女孩正唱着童谣:“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嘎嘎嘎嘎,真呀真多呀,数不清到底多少鸭……赶鸭老爷爷,胡子白花花,唱呀唱着家乡戏,还会说笑话,小孩小孩快快上学堂,别考个鸭蛋抱回家。”

    伏寿静静的听完这段童谣,讶然道:“荀君,这是什么歌曲,竟然如此美妙,又别有意趣。”

    刘协也赞道:“不错!朕尚是初次听闻,可唤来那小女孩询问一番。”

    伏寿道:“还是妾身让宫人过去,莫要吓着了小丫头。”

    刘协颔首,当即停下车驾,着宫人去唤来那小女孩,荀彧微笑的看着这一切,天子对河东民生感兴趣是好事,他自然也不会越礼去阻止。

    很快,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在宫人的带领下怯生生的走了过来,眨巴着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着刘协与众人。

    刘协和声道:“汝叫什么名字?”

    小姑娘手指扭着衣角:“阿父阿母叫我妞妞。”

    “妞妞,汝刚才所作之歌却是从何处学来?”刘协又问。

    小姑娘眨巴着眼睛:“是数鸭子歌麽,那是使君教的啊,大家都知道,你不知道麽?”

    刘协感兴趣的道:“使君是何人?”

    小姑娘想了想,很是认真的道:“使君就是使君啊,是大好人呢,阿父说过,没有使君,妞妞还在饿肚子呢。”

    刘协不由看向一旁荀彧,荀彧道:“张将军曾任河东太守,百姓所唤使君便是他。”

    刘协大是惊异:“张卿竟然还懂音律?”

    荀彧不由赞道:“张将军博闻广知,每有奇思妙想,皆是信手拈来,却有奇趣或大用,犹如天赐,人不知其底也。”

    刘协不由赞叹,又奇道:“这考个鸭蛋却是何意?”

    荀彧失笑道:“将军在郡县设有学堂,广纳学员,每半年有一次考试,考核学员所学知识,以百分评价,得零分者便是批一个圈,犹如一个鸭蛋。”

    这时,张辽恰好赶过来查看车驾为何停下,刘协看到张辽,赞道:“不想张卿竟如此多能。”

    张辽还有些摸不着头脑,刘协已经转头询问那小女孩:“妞妞,汝可愿入宫?”

    小女孩眨巴着眼睛:“入宫,是去哪里?”

    刘协笑道:“是陪朕与皇后。”

    张辽一下子皱起了眉头,这是拐骗小孩吗?虽然刘协认为入宫是一件好事,但张辽可不这么认为,尤其是小女孩还不懂事,没有自己的分辨能力,他正想着如何劝阻,不想那小女孩听了刘协的话,一下子把小脑袋摇得拨浪鼓一般:“不行,我将来是要嫁给张使君的,哪里都不去。”

    刘协与众人无不一怔,随即齐齐转头看向了张辽,眼神古怪,包括伏寿也露出似笑非笑之色,貂蝉抿嘴偷笑。

    张辽脸一下子黑了下来,看着那小女孩:“这是谁教的?”

    小女孩看了一眼张辽:“阿父阿母都这么说的啊,还有囡囡,花花,她们长大了都要抢着嫁给使君呢。”

    噗!

    刘协一下子笑了起来,边上众人立时跟着大笑,就连荀彧也不由莞尔。

    张辽呆在那里,脸更黑了。

    小女孩看到这么多人发笑,急忙一溜烟抛了。

第五百九十四章 商议() 
当晚,刘协与朝臣在大阳县休息,在大阳县休息了两日,张辽带着刘协与众臣在大阳县察看了民情,刘协与众臣无不赞叹。

    其间,伏完、士孙瑞、皇甫郦、宣У缺徽帕删认碌拇蟪家卜追赘系搅舜笱粝兀胩熳雍椭诔蓟愫稀

    与此同时,刘协与这些大臣不知道的是,张辽已经命关中的张郃、高顺、徐荣、黄忠、甘宁、樊稠等大将展开了全面的军事行动。

    高顺、甘宁从弘农向西,张郃、黄忠从西向东,徐荣从北向南,樊稠从南向北,围猎李傕、郭汜、张济和马腾、韩遂,连带着逃走的杨定、杨奉。

    在贾诩的游说下,段煨也加了进来,超过二十万人在关中展开大战。

    数日之间,樊稠、杨奉皆被甘宁斩杀,李傕也未能逃过高顺之手,三人兵马死伤过半,余者皆被俘虏,张济仓惶逃出了武关,去了荆州,杨定也奔荆州,却被樊稠截杀,随后大军四面围攻马腾与韩遂。

    不同于李傕、郭汜,马腾与韩遂的兵马元气颇足,一连数日苦战,马腾、韩遂大败,但仍是向西逃回了凉州。

    这也与张辽的命令有关,对于李傕、郭汜、杨奉、杨定是必杀令,对于张济、马腾、韩遂却是顺势而为,不可强求,因为张济一向中立,有拉拢的可能,而马腾韩遂还能坐镇凉州,若是他们如今就死了,恐怕凉州形势会更加混乱,凉州是下一步的战略,如今张辽还是先定关中。

    关中大战结束后,张辽令诸将一边继续扫荡郡县逃窜的乱兵,一边整编和处置俘虏,又令徐荣移兵向西,屯兵右扶风西境,镇守萧关。

    关中八百里秦川,是肥沃之地,同样也是军事战略要地,有四塞为凭,西北萧关守凉州,西南散关守益州,东面函谷关守关东,东南武关守荆州。

    如今益州牧为刘璋,荆州牧为刘表,这两关张辽完全放开,并打算下一步与刘表、刘璋通连,互通商旅与军事,至于萧关,先令徐荣坐镇,防范凉州乱军,一旦关中安定,张辽便可图凉州,到时徐荣从萧关出发,另一路兵马从北地出发,合力进攻凉州,再图马腾、韩遂不迟。

    刘协自然不知道这些,在太阳县整整休息了五日,到了第六日才向北出发,穿过中条山古盐道,进入安邑县。

    数十里盐湖,远远可见的崭新河东城,令刘协与众臣又是一番惊叹,不过还没进河东城,就看到数百人在道旁相迎,一个儒雅老者在前,正是蔡邕。

    待天子车驾靠近,蔡邕伏拜于地:“蔡邕拜见陛下,拜见皇后。”

    刘协和众臣看到蔡邕,都颇是激动,刘协下了车,疾步上前扶起蔡邕:“蔡卿,不想朕还能与卿相见。”

    当初董卓掌权之时,屡屡逾制,威逼天子,众人都不敢言,或者说言也无用,正是蔡邕几番劝阻,才让刘协安心,因此刘协对蔡邕甚是感激,只是随后王允要杀蔡邕,刘协与众臣无力阻止,后来听闻蔡邕被救,但不知其本末,本以为蔡邕已死,不想竟然在河东见到了。

    与蔡邕一同拜见天子的是府吏和众学子,当初关中混乱,太学生性命难以自主,张辽便让人将大批大学生引入河东书院,如今又都来拜见天子与皇后,又拜了张辽。

    刘协看到众人,颇是高兴,随后车驾进入河东城,看到朴素的将军府,刘协等人不由对张辽更看重了许多。

    在河东城休息了几日,又察看了一些民情风物,尤其是河东书院,让杨彪等众臣无不赞叹,对张辽武将的印象彻底转变,张辽的文功也足以让他们瞠乎其后,崭新的印刷书籍,对联和诗词等新韵律文学,让他们在河东书院流连忘返,张辽在他们的心目中成为一代文宗。

    张辽将刘协安顿在了安邑宫。安邑宫是前汉孝武皇帝修建的行宫,虽然历经两百多年已经破败,但牛辅和张辽都曾先后修葺过,如今让刘协居住正好。

    至于那些活下来的朝臣,张辽让荀彧也给他们安顿了住宅,又从河东和左冯翊各处寻来了他们的家眷,历经生死,家人相见,自然又是一番悲喜。

    河东城,将军府中,张辽与贾诩、荀彧、李儒、沮授等主要谋臣议事,先议了关中之事,李傕、郭汜等乱兵基本已经被平定,只待安顿百姓,休养生息了,荀彧最擅长这方面,给张辽汇报了一些安排,张辽让他尽管去做。

    随后众人又商议关东之事,冀州、幽州,袁绍仍在与公孙瓒明争暗斗,又联手侵犯青州。

    兖州,曹操与吕布仍在对持,曹操虽然略占上风,但张辽占据济北国、泰山郡和东郡,让曹操颇是忌惮,尤其是大批百姓涌入三郡,让曹操很是无可奈何。

    徐州之地,刘备暂领徐州牧,又与袁术争斗,也是混乱。

    至于江东之地,孙策南下东进,半年之间,先后击败刘繇诸人,占据了吴郡,在江东立足。

    李、郭汜后悔让献帝去弘农,听说杨定进攻段煨,就相互召响,共同率军援救,想乘机劫持献帝去西方。杨定听说李、郭汜前来,想退回蓝田,但被郭汜拦住,于是他自己单人匹马逃到荆州。张济又与杨奉、董承发生冲突,于是再次跟李、郭汜联合,一同追赶献帝,在弘农东涧展开大战,董承、杨奉的军队战败,被杀死的文武百官与兵士,不计其数。御用物品、符信典策、图书档案等,几乎全部散落。射声校尉沮俊受伤落马,李对左右说:“这人还能活吗?”沮俊诟骂道:“你们这帮凶恶的逆贼,逼劫天子,使公卿被害,宫女流散。乱臣贼子,还没有人像这样大逆不道!”于是李将沮俊杀死。光禄勋邓泉、卫尉士孙瑞、廷尉宣播、大长秋苗祀、步兵校尉魏桀、侍中朱展、射声校尉沮鯭被杀。

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 
这时,一旁的贾诩摇头道:“文优所言不差,但将军初奉天子,过犹不及,将军掌兵、讨逆乱,掌中台、行政令,如此足矣,不可操之过急。”

    荀彧和沮授赞同道:“正是如此,否则将军恐落董卓、李傕之恶名。”

    张辽点头,李儒的考虑是没有问题的,他所说的四项自己都必须掌控,不过在掌控时间和力度上就要斟酌了,师父贾诩的考虑更保守一些,是让自己手段缓和柔和一些,在与天子和朝臣的相处上讲究策略,免得落下恶名。

    ……

    张辽在与谋士商议,天子刘协同样在安邑宫与杨彪、士孙瑞、董承、伏完、宣А⒘醢却蟪忌桃槿绾畏馍驼帕芍隆

    张辽自迎驾之后,没有对刘协或大臣提出任何要求,但刘协与大臣心知肚明,必须对张辽封赏,因为朝廷如今依靠的就是张辽,可以说张辽取代了曾经的董卓与李傕。

    不同于董卓和李傕的是,张辽没有提,更没有逼迫,但他们不能装傻。

    刘协询问太尉杨彪:“杨卿,张文远有救驾平乱之功,众卿以为该如何封赏?”

    杨彪正色道:“张文远非比董卓、李傕之流,腹有远略,文武兼能,心怀忠义,陛下当引以为股肱之臣,不可薄待。”

    士孙瑞点头道:“而今州郡豪强并起,朝廷政令难行,唯有借助张文远行朝廷之权,讨地方逆乱。”

    董承出言道:“张文远虽有功,陛下亦不可纵容,否则它日焉知他会不会是另一个董卓,臣以为,一车骑将军足矣。”

    谒者仆射皇甫郦反驳道:“不然,如李傕郭汜逆乱之流,竟任大司马,如张济反复之徒,尚为骠骑将军,张文远忠心救陛下中宫于危难,救朝臣无数,若是薄待,恐朝廷为天下所笑,道是重叛逆而轻忠义,必失人心,当此之时,还有谁来归附?天下州郡,复有谁来奉朝廷?是以当重张文远而收天下之心,愿陛下勿疑。”

    刘协看向其他人,却见众人无不附和,他便道:“然,该授张辽何职?”

    众朝臣沉吟起来,皇甫郦道:“臣以为,要讨天下逆乱,非大将军之职不可。”

    董承色变道:“张辽年不过二十六,大将军无乃过乎?”

    杨彪沉吟道:“张济既逃,骠骑将军之位可矣。”

    董承还要再说,伏完、士孙瑞等大臣纷纷赞同,董承只能作罢。

    皇甫郦又道:“骠骑将军,开府,假节,封列侯。”

    刘协点头,这些他完全没有意见,经历了董卓、李傕、郭汜的强势蹂躏,刘协对于这些早已习惯,反倒是如今在张辽身边很轻松,相比起来,这些不算什么。

    ……

    将军府,张辽正在与荀彧、贾诩、沮授几人议事,忽然外面有人来报,天子使者到。

    张辽忙和几人迎了出去,却见一身朝服的谒者仆射皇甫郦和黄门侍郎钟繇带着几个官吏正在门外。

    都是熟人,张辽忙将他们迎了进来,到了厅堂坐下,皇甫郦长身举诏道:“陛下有诏,欲以张将军为骠骑将军,开府,假节,录尚书事,封晋阳侯,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张辽一怔,在皇甫郦的示意下,点头道:“可。”

    随行的几个官吏登时松了口气,平心而论,陛下给张辽的待遇不低,但却不如李傕,所以他们心中一直忐忑,此时看到张辽接下诏令,登时如释重负,竟有几分感激起张辽来,实在是他们在关中早已被李傕、郭汜等权臣折腾的战战兢兢了。

    ……

    张辽一进将军府后院,就听到几个熟悉的笑语声传来,他不由一呆,随即快步进了后堂,看到那一个个思念的人儿,大喜道:“婉儿,琰儿,月儿,婳儿……”

    屋里正是从并州赶来的唐婉、蔡琰、尹月和苏婳几女,正在逗着孩子说笑的几女回身看到进来的张辽,身子一颤,面露惊喜,眼含泪花。

    久别重逢,张辽正要过去狠狠抱几个,不想一阵香风袭来,两个女孩已经扑进了他的怀里,泪眼汪汪,却是董白和蔡缨。

    张辽身子一僵,双手无所适从,忍不住摸起了鼻子,两个小姑娘都十三岁了,不是当初七八岁的小姑娘了,没想到还是这么粘他。

    张辽当即只能先安慰两个小姑娘,再与一众娇妻美妾亲热,还有两个孩子。

    ……

    兴平元年十一月中,当河东开始飘起第一场大雪时,朝廷在安邑宫召开了进入河东以来的第一次朝会。

    朝会之上,年仅二十六岁的骠骑将军、晋阳侯张辽与太尉杨彪一左一右共领朝臣如殿,坐于上首。

    刘协环顾左右:“众卿有事奏来。”

    太尉杨彪出列道:“启禀陛下,此番李傕、郭汜作乱,威逼车驾,害死朝臣无数,臣以为当征召贤能,补齐缺位。”

    刘协道:“这却去哪里征召?”

    杨彪看了一眼张辽,道:“河东郡有诸多贤才,蔡邕、司马徽、荀彧、荀谌、荀棐、王邑,河东书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