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召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召虎-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南北两面进攻的乌桓人为之一惊,而后北面乌桓人纷纷大叫着率先退走。

    南面的乌桓人还要顽抗,阵中郭嘉捉住机会,立时命令连弩齐射三波,犹豫的南路乌桓人立时又到了数百人,这时不待乌桓将领吆喝,那些乌桓人就回身惶恐而逃!

    张辽断桥,成为压垮乌桓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止摄于张辽的神威,更是知道后路的援兵无法赶到,心生绝望而退走。

    事实上,这一点也是张辽和郭嘉早就计议好的,早在扎营前,郭嘉就提到让张辽断桥,不过那时候他们只是令士兵将木桥的一端拔了钉子和固定的木桩,只是平架着。

    接下来便是断桥的时机,如果早就断桥,对乌桓人未必有什么感觉,所以张辽选择在乌桓人进攻不利、渴盼援兵的时候断桥,对绝望中的乌桓人是致命的打击。

    所以,他们退了。

    这一战,乌桓人死伤超过两千,河道上到处都是尸体。

    而张辽这边的伤亡微乎其微,这并不是张辽的兵马对乌桓人就有压迫性影响,而是在张辽和郭嘉的计议下,他们从被动中博取了一丝主动优势。

    首先是择地扎营,选择的看似是四战之地,东西南北皆有道路,但实际上却牢牢扼守了四方。

    只因这一块地势开阔,利于列阵防御。地势高出南北,而南北河道狭窄,却不利敌人大举进攻,若是换成在其他地方列阵,等南北河道敌人冲上道路,那时候数千人一窝蜂冲上来,就很难打了。

    其次是瞒天过海,争取主动。

    史阿带着两百猛虎士占据一侧高崖,不但解除了高崖上的滚石檑木威胁,将东面陉道掌控在己方手中,而且更令敌人措手不及,令南北两路乌桓人仓促进攻,与东西敌兵进攻时机脱节,让张辽先借助地利之势击败了他们。

    最后就是战术了,张辽凭借连弩的射程和射速优势,采用麴义当初对付公孙瓒所用的弩盾阵,牢牢掌控了阵地战的节奏,更以水化冰,令乌桓人损失近半,绝望而返。

    如此大的损失,以乌桓人游牧民族的秉性,是绝不会回头了,只想着如何回去能保住部落不被其他部落吞食。

    南北两路的危机算是暂时解除了,不过南北两路兵马刚退去不就,东西两路敌兵便到了。

    西路也就是张辽背后的敌兵率先赶到,风雪中一面旗帜招展,上面有一个大字:麴!

    当中一人身形高大,披戴甲胄,高鼻深目,面孔阴鸷,正是曾经与张辽交过手的麴义!

    风雪中,张辽盯着麴义,看着麴义身后高举劲弩的精兵,还有陉道后面看不到头的兵马,一时间竟难以断定有多少,但绝对在五千以上。

    几乎同时,东面陉道中也出现敌兵,两面旗帜“张”、“焦”,风雪中,人马同样看不到头。

    张辽知道,大战才刚刚开始。

    绵蔓河对岸,麴义看着断裂的木桥,还有这边南北两侧河道上积满的乌桓人尸体,面色铁青。

    此次伏击战由他亲自指挥,包括陷坑、埋伏,兵力布置,都完全由他主导。

    这不可谓不是一个完美的伏击圈,尤其是张辽只有一千兵马,以两万伏击一千,几乎是手到擒来,轻而易举覆灭之。

    但如今怎的打成了这般模样!

    麴义胸中怒火沸腾,却想不清楚,他遥遥跟在后方,听到号角声便匆匆赶来,怎么也没料到竟然会是这么一副情形!

    张辽就在路中扎营,而超过五千的乌桓人连两边河道也没冲出,就死伤枕藉,溃退而逃。

    而高崖上的滚石檑木根本没起到作用,张辽根本没踏入那一步。

    更令他怒恨的是,桥断了!

    他们还怎么过去?

    难道这一路上万兵力就这么废了?!

    麴义看着对岸的张辽目眦欲裂,当初张辽给他的耻辱他至今不曾忘怀,那是他最憋屈的一战,此次本想一举擒拿张辽,一雪前耻,但如今看来,似乎并不那么容易。

    这时,麴义也遥遥看到了东面陉道中杀气腾腾冲过来的兵马,立时纵声大吼:“张南、焦触,带兵猛攻张辽,格杀勿论!”

    只要张南与焦触拖住张辽,等他们想办法过河,就能一举擒拿张辽!

    麴义脸上露出狰狞与兴奋,但很快,狰狞和兴奋都僵在了脸上。

    他看到,东面陉道的高崖上,一块块巨石和檑木陡然砸落下来,冲在最前面的张南、焦触兵马立时被砸死了一片。

    陉道不过一丈多宽,根本无从躲避,巨大的石块和檑木砸下来,还要蹦跳几下,砸死砸伤极多。

    更重要的是,那些兵马被陡然砸下的巨石和檑木惊住了,而后急忙后退,陉道转眼被石块和檑木堵住了一截。

    “吕旷何在!”麴义目眦欲裂,嘶声大吼,叽里咕噜大骂,望着高崖,连喊吕旷的名字。

    他却不知道,吕旷在一开始就死了,高崖也在一早就被张辽夺占了,如今的滚石和檑木,正要用来阻拦东面冲过来的袁绍兵马,真可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令精心策划埋伏手段的麴义等将领几乎喷血。

    张辽却不管麴义,他知道麴义迟早会想办法过来,当务之急,是先阻拦一路兵马,他立时吩咐手下亲卫:“速速收拢敌人尸体,要百具!”

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 
东面陉道中,从高崖上落下的滚石擂木砸死了不少袁绍兵马,但也有侥幸冲过来的,不过只有十余人,劫后余生刚松了口气,就被十多个猛虎士冲上去斩杀殆尽。

    数千兵马挤在不过丈许宽的狭窄陉道中,难以舒展,令在后方指挥作战的焦触和张南又急又怒。

    这一段狭窄的陉道长达数里,他们当初在此设伏,谋算着张辽有多惨,他们如今就有多惨,一切都被颠倒过来。

    此时张辽心中也只有庆幸,若非郭嘉及时警醒,他们这一千人估计早死在了狭窄的陉道之中,前后堵截,上有滚石檑木,纵然再勇猛,也是回天乏力,插翅难飞。

    “贴着崖壁,躲着石头冲过去!”张南在后面大吼,驱赶士兵。

    “且慢!”焦触急声阻拦道:“陉道狭窄,无从躲避,徒死将士,不如我等便守在这边,等麴将军驱赶他们过来,以逸待劳。”

    张南大声道:“只恐耽搁时辰,若张辽援军赶到,伏击失败矣。”

    焦触沉声道:“先前听斥候禀报,张辽此行不过一千人,麴将军善战,以一万对一千,张辽岂能抵挡,必然败退,我等只需在此拦截便是。”

    “这……”张南听焦触说的有理,不由沉吟起来。

    焦触又道:“可等半个时辰,若张辽还不过来,我等便拼死冲过去夹击此獠,不过,眼下须先取高崖,左侧已被敌人占据,我等可强攻左侧,同时冲上右侧,只需占据一边,便可阻拦滚石,阻拦张辽退路。”

    张南抬头看向头顶崖壁,大声道:“好,当速速行事!”

    ……

    西面绵蔓河对岸,麴义大吼着驱赶士兵下水渡河,不过他驱赶的都不是自己的嫡系,而是协从作战的黑山军。此次黑山军计有三千跟着麴义的八千人马在后包抄张辽。

    麴义向来残暴,黑山军也畏惧,这一路领军的黑山军头领是王当,他看了一眼麴义,转向手下士兵,咬牙道:“先行五百人,渡河!”

    黑山军无奈之下,只能分出五百人下了河,绵蔓河虽然没有结厚冰,但水温处于结冰临界,极为冰寒,五百黑山军下河后,无不冻得倒抽冷气,更有人直接腿脚抽搐。

    淌了两丈,河水已经没过胸膛,黑山军带着兵器,根本无法游泳,何况大多也不会水,一个个黑山军纷纷退回岸边,浑身淋漓,只冻得瑟瑟发抖,嘴唇发青。

    麴义望着缓慢流动的绵蔓河,神色阴沉。

    ……

    张辽在东岸,根本没理会那些渡河的敌兵,绵蔓河虽然不算很宽,但却极深,否则当初韩信也不必背水一战。

    他指挥着将士迅速收拢尸体,而后堆积在东面陉道口上,丈许的陉道口转眼就被尸体堵塞。

    张辽又令将士将连弩的铁矢倒插在尸体上,又倒插上弯刀,露出刀刃,而后趁着东面敌人暂时没有攻击的契机,迅速往那堆尸体上浇热水,加快冰冻。

    一旦冰冻起来,就是一道狰狞的防线,铁矢与刀刃向外,彻底将东面陉道的敌人阻截,令他们无从越过,只需要全力应对麴义便是。

    如果张南和焦触知道张辽在布置这个,恐怕早就后悔没有冲过来了。不过即便他们要冲过来,也很难,崖上的史阿一直盯着他们,单只落下的石块和檑木,便将陉道阻塞的难以通行。

    与此同时,张辽令亲卫以刀戟破坏南北两面坡道的冰面,一面收拢连弩的铁矢,准备应战,一面将战马驱赶离开。

    他知道麴义必然会想办法冲过来。

    同一时间,绵蔓河西岸,麴义死死盯着一水之隔的张辽,看着他手下的将士将东面陉道堵死,面色铁青。

    他扫了一眼身前的黑山军,眼里闪过狰狞,看向黑山军渠帅王当,森然命令道:“此战不容有失,汝手下三千人,全部渡河!”

    王当看到麴义如此不把他们当做友军,只让他们送死,眼里闪过不满,抗辩道:“麴将军,绵蔓河水深,更寒冷无比,不说将士无法渡过,便是渡过了懂得无法作战了,只是送死而已。不如让将士骑着战马渡河……”

    噗!

    麴义手中长矛倏然刺出,穿过了王当胸膛:“违抗军令,杀无赦!”

    王当一口血喷出,手中兵器落地,指着麴义:“麴……麴……恨!恨……不该叛……”

    啊!

    一众黑山军看到王当被麴义刺死,突然的变故令他们大惊失色。

    而麴义已然下令:“驱赶黑山贼过河,不过者,射杀!”

    “喏!”麴义手下嫡系全是凉州人,向来视人命如草芥,得了命令,毫不犹豫朝身前的黑山军砍杀过去,又有弩箭直接射杀黑山军。

    黑山军没想到麴义转脸无情,失神中一下子就死了数百,余下的不由仓惶大叫,冲向绵蔓水,这是他们唯一的生路!

    麴义大吼道:“黑山贼叛乱,格杀勿论!用他们的尸体填河!”

    最后一句话赫然暴露了他的想法,用黑山军的尸体填河作桥,绵蔓河水流缓慢,不怕冲走,三千黑山军的尸体,足以将五六丈的河流变作通途。

    看到不少黑山军竟然没有过河,而是朝下游冲去,麴义色变,厉声道:“皆尽斩杀,一个不留!”

    他手下的千数弩兵立时行动,箭矢如雨,一个个黑山军在绵蔓河中惨叫着倒下,更多的死在岸边,被麴义下令将他们的尸体扔向河中。

    在麴义的眼里,这些黑山军的性命远远不如自己的战马重要。

    ……

    这一幕惊动了河对岸的张辽,郭嘉反应最快,急声道:“主公,他们竟要用尸体填河!”

    张辽看着那一个个被杀死的黑山军,他们曾经投靠了自己,如今叛乱,反倒被同袍所杀,只用以填河,还真是讽刺。

    无论如何,自己如今根本无暇顾及什么,他转头看向同样震惊的众将士,肃然道:“我们的敌人是一群冷血的畜生,这一战是九死一生,尽快驱走战马,布置防御,准备作战!”

    “喏!”众将士肃然领命。

    这时,象龙奔到张辽身边,似乎也知道此次很可能就是生死一别,依依不舍的蹭着他,不愿意离开。

    许多将士的战马同样如此,在共同的作战中,战马对于将士而言,便如同兄弟同袍一般,感情很深。

    张辽默默的贴着象龙,抚摸着它的脖子、耳朵、眼睛和嘴巴,象龙眼睛里似乎有眼泪流出。

    须臾,张辽看将士已经将冰面斩除,门板铺好,缓缓指向北面:“保重,带好它们。”

    象龙发出一声悲嘶,带着千数战马离开,张辽与众将士齐齐军礼相送,不少人虎目含泪。

    他们知道,此战不但他们九死一生,就是战马离开后,也很可能被逃走乌桓人带走,但他们别无选择,大战当前,他们无暇顾忌战马,战马留在这里只会徒自伤亡。

    战马落在乌桓人和麴义手中是完全不同的,乌桓人爱马,而麴义只会斩杀战马,防范他们借马逃走。

    看着张辽离开后,张辽立时下令将士在岸边竖起盾牌,举起连弩,准备射击。

    麴义要以尸体铺桥渡河,张辽便不容他轻易达成。

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战() 
众将士迅速布防,将防御重心转到西面。

    张辽则挽着强弓,瞄着对岸,凭着强大的力气和超远的射程,极速发箭。

    不射水中黑山军,只射麴义手下,射死一个算一个,不同于弩矢,他的羽箭多得很,旁边又一个亲卫专门给他递羽箭。

    众将士看到张辽连连发弓,无不佩服,一般弓箭手最多发出二十箭臂力就会大减,而张辽加上先前对战乌桓之时,发出的箭矢已不下百支。

    麴义这边不防之下一连被射死了十多人,尤其是还死了几个小将领,令众人一阵惊乱。

    麴义急令士兵竖起盾牌,又亲自出手阻格羽箭,却仍是难以凑效。

    张辽知道麴义武力不凡,射他没有什么效果,只是一心射杀寻常敌将敌兵,他的羽箭穿透力太强了,而且那些敌兵要斩杀黑山军,总要露出空隙,根本无从躲避。

    又死了十余人,麴义的士兵慌乱起来,四处躲避,麴义羞怒之下,连斩数名后退的士兵,厉声道:“速速斩杀黑山贼,填河,冲过去!他们不到一千人,只要冲过去,就能将他们斩为肉泥!”

    他又大吼:“凡斩杀张辽者,加校尉之职,赏万金!”

    人为财死,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麴义许诺一出,数千将士立时嗷嗷叫着向前冲,有的更是亲自下水,斩杀黑山贼,填河。

    东岸之上,张辽不管对岸如何,只是一支箭一支箭发出。

    片刻之后,但河道填了一般时,张辽射杀的敌兵已经超过两百人,到后来他都是一弦搭数箭,齐射而出,事半功倍。反正对岸敌人密密麻麻,射过去便不会有差。

    麴义却已无法忍受张辽的弓箭,他一边令士兵大骂,一边让手下千数弩兵齐发弩箭,一者压制张辽,二者掩护填河的士兵。

    不想张辽早已算计好,他知道麴义有劲弩兵,劲弩的射程还要比他的连弩远一些,所以他令将士布置的防御和军阵与河对岸的距离恰恰在弩箭有效射程之外,麴义的弩箭射到这里,已是无力,都被盾牌轻易阻拦。

    麴义大怒,又令刀盾兵和弩兵踩着填成的半边尸桥行进数丈,再次发射。

    张辽二话不说,将目标转向了这些前冲的弩兵,转眼就是数个冒头的弩兵被射死,令麴义心头滴血,对张辽怒恨之极,令弩兵撤回,又令士兵加快填河。

    在麴义填河过半后,张辽令刀盾兵和击刹士突然前冲数丈,发起了第一波攻击,目标就是那些填河的人,他们突然袭击之下,那些填河的士兵登时被射死大半,与黑山军一样成为尸桥的一部分。

    麴义急忙又令弩兵发射,张辽则令刀盾兵和击刹士迅速后退,自己又以弓箭射杀麴义弩兵。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双方就陷入了反复拉锯之中,麴义的尸桥完全是以黑山军和他手下的士兵尸体堆成的,每推进一步,都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而张辽的亲卫营在与麴义的弩兵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