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扬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鹰扬三国- 第4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这支袁术兵马一口吃掉之势。

    更远的地方,一处小山丘上,两名曹军将领正并肩远眺,双目一眨不眨的观察着战场上的动向。

    其中一将看得惊心动魄,不由倒吸一口凉气道:“曼成啊!一直闻听渤海军如何精锐善战,我尚觉是夸大其辞,今日始知何为名不虚传!”

    “文谦你是害怕了吧?”那曼成正是曹军新秀李典,他哈哈一笑:“是否正在心中默算,如果我军对上渤海军胜算几何?”

    那文谦却是另一名曹军新秀乐进,他听得李典嘲弄,竟是毫不动气,而是沉默不语,半晌才道:“害怕倒不至于!只不过,如果两军兵力相同,确实是毫无胜算!”

    “鹰扬中郎将是什么人?”李典感慨道:“从平黄巾起便未尝一败的名将,生平大小百余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例子不胜枚举,其部将士卒更是百战余生,称得上兵精将猛而我军成军不久,无论将士都难以与之相抗,此为不争之实!”

    “你好象很佩服鹰扬中郎将?”乐进斜睨一眼李典:“听说你李氏一族的长兄正在渤海军中效力,且是位列前三的大将,你小子可不要朝三暮四!”

    “休要小瞧于我!”李典傲然道:“我家大兄虽在渤海,但我从小便有与他一较高下的愿望!如今各为其主,正是得其所哉!”

    “不过!”他突然仿佛有些泄气般叹息道:“现今,他已经领先我太远了!”

    “曼成不可沮丧!”乐进一向与李典交厚,立即劝慰道:“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你我年纪轻轻,将来一切都未可知,焉知不能封侯拜将?”

    “多谢!我只是看到渤海军如此强势,这才有所震动罢了!”李典怔怔的瞧着远方战场,伸手一指道:“你瞧,那袁术军大将张勋也算一员良将了,当日与我军相持多日都不曾落得半分下风,然而今日,却被渤海军有如摧枯拉朽般打垮,怎能不令人心有感触?”

    “这是好事!”乐进面容一抽,却仍然保持微笑道:“如今我们与渤海军是友军,一旦打败袁术便可趁机发展壮大,将来未必弱于渤海军!”

    “好事?我怎么觉得是耻辱呢?”李典蓦然握紧了双拳:“身为一名将军,却不能保卫属地,眼看着外军在前方杀敌建功,你我却只有远远站着,只有传递消息的份儿真是气死我也!”

    “咦?”乐进突然眯起眼睛,一指战场道:“你看渤海军主力追着张勋向着东南去了,却有另一支渤海军兵马向着西南方迂回过去了!难道他们另有目的?”

    “不奇怪吧!渤海军一向善于迂回包抄,专喜断人后路!”李典漫不经心道:“谁叫人家财大气粗呢?全军不是骑兵便是车兵,连步兵都坐着战车跑!速度快呗!”

    “说得也是!”乐进一怔,立即释然道:“鹰扬中郎将用兵之奇,那是连曹公都为之模仿揣摩的你我怎能洞察呢?”

    他回头吩咐随行部属:“这一条不用记录了,立即将此间战报快马报于曹公,请他速速发兵,收复周边城池!”

    任何人都不可能想象到,此时此刻,就在那支向着西南方向运动而去的渤海军中,渤海军全军统帅正坐在其中一架战车中,悄无声息的远离了兖州战场。

    车轮飞转之中,一条条消息流水般递入车中。

    “禀将军,高顺将军已领军追击张勋残部向着虞县方向而去,预计一日后便将深入豫州!”

    “禀将军,我部已过济阳县,照此速度一日半后便可抵达昆阳!”

    “我军后方四十里内并未发现任何敌方斥侯!”

    “游骑兵已趋前五十里开路,一切正常!”

    听着车窗外一连串的探报,南鹰长出了一口气:“很好!传令,让北军的老兄弟们为前锋,从此直至颖川境内,他们是老马识途!同时命令,全军尽量加速,趁着天下各方的目光都集中在兖州战事突袭南阳!”

    “现在”他缓缓闭上双目:“本将要休息一下!”

    “是!将军!待进入鄢陵地界,属下再行通报!”传令官恭敬的声音渐渐远去。

    沉寂了一年之久的渤海军突然主力尽出,由清河方向进入兖州,并应曹操之请直接向着侵入兖州的袁术军发起了猛烈攻击,十日之内三战三捷,几乎将攻入的三万袁术军全部赶出了兖州。不等恼羞成怒的袁术兴兵报复,渤海军竟然挟大胜之势长驱直入,一路杀进了袁术的地盘汝阳郡,接连夺关斩将。渤海军的大动作不仅吸引了天下诸侯的目光,更令袁术大为惊恐,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似乎正处于南鹰和曹操的两面围攻之下,而原本认为可以牵制南鹰的袁绍、公孙瓒全无半点动静,反而于幽州境内频繁调动兵力,大有彼此火并之势。

    袁术迅速向徐州陶谦派去特使,要求协同作战,分散渤海军的攻势。然而他没有想到,在青徐交界之处,一支渤海军已经集结待命,硬是将陶谦压得动弹不得。

    袁术再向荆州刘表求援,而刘表亦因孙策攻势日急而分身乏术,干脆回复袁术,南鹰同为汉室宗亲,不忍相残云云,将袁术气得暴跳如雷。

    大汉半壁江山都是战云密布,而更多的诸侯无不暗中拍手称快,一面坐山观虎斗,一面积极备战,为接下来的兼并之战磨刀霍霍。

    没有人想到,以兖州之战为爆发点的大规模战事,不过是一场烟幕攻击。

    暗中积蓄力量达数年之久的渤海军,正在策划一场前所未有的大举出击,五万大军分路而动,其中最为精锐的一万五千兵马正在南鹰的直接指挥下,借出兵兖州的掩护之下,沿着东郡、济阴、陈留、颖川一线一路西进,兵锋直指荆州最北的南阳。这一战略目的一旦达成,渤海军将完成首次与鹰巢军的胜利会师,从此由西至东,再无阻碍。

卷六 群雄逐鹿 第六十八章 奇袭叶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叶县守将杨定这几日一直有些心神不宁,作为与豫州毗邻的第一个城池,也是张济军占据南阳郡后最东边的第一道屏障,自从他挑起了这份重担,便没有过一天安稳日子。

    自董卓败亡后,残留的十万大军其实已经分崩离析,呈三足鼎立之势。李傕、郭汜虽然重新攻占了长安,但是二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却越演越烈,尤其是在李傕部实力严重受损后,更令郭汜步步紧逼,其争斗之烈更甚于当日的凉州军和并州军之争。有智之士均知,此二人已将为冢枯骨,虽困守一隅却仍内部倾轧,诚为取死之道。只待二人两败俱伤,第一个出兵剿灭他们的,便是虎视三辅已久的韩遂和马腾。

    张济算得西凉军一个目光敏锐的异类,他早早脱离了内部争权夺利的泥潭,并与荆州刘表暗通款曲,以助其扼守荆州门户为代价,换回了一个南阳郡作为栖身之地,正欲大展拳脚,却又被新入南阳的吕布死死拖住了后腿,双方各将主力陈于沔水一侧,呈对峙之局。

    张济军兵力有限,既要防守吕布,对昔日同僚的李傕、郭汜也不得不留一手,还要分兵于各处险关要隘。是以轮到了所谓东部屏障的叶县,军力一抽再抽,编制一缩再缩,最后仅存两千人马镇守。作为一线守将,杨定的压力可想而知。

    他此时正立于城门之凭垛东眺,看似意态从容,实则心焦虑却是一阵胜似一阵。昨日是附近十几个村亭缴交粮食之期,却至今迟迟不见踪影,派出的两拨骑兵斥侯也如泥牛入海,这已经足以令他警觉起来。值此多事之秋,天下各地都战火连绵,盗匪山贼也是有如雨后春笋,一旦治下出了匪患,将严重影响军备和民生。

    “将军!”一名部将的声音从身后响起:“两百骑兵已经集结完毕,是否出城?”

    “立即出发!”杨定略一犹豫,便挥手道:“限明日午时之前,巡检各村各亭,查明情况!如有突发之事,即时回报!”

    很快,身下的城门洞开,一支骑兵迅速驰出,沿着大路而去。

    看着骑兵们迅速远去,杨定面闪过一丝苦笑。当日全员皆骑的凉州铁骑啊沦落至今,已是名不符实!满城近万军民,连吃都快吃不饱了,哪里还能养得起战马?这一支两百人的骑兵,已经是全城仅有的机动力量了!

    他心一阵嗟叹,遥想当年董卓全盛之时,他也算得有名有号的骑兵将领,属下仅是骑军便有三千之众,几可与胡轸、段煨等人同列。而如今,却沦为弹丸之地的守户之犬,这便是成王败寇啊!

    他心思绪纷飞,细数得失,也不知过了多久,这才惊觉将要日暮西山,不由暗自苦笑,抬腿便欲下城而去。

    “将军,快看城外!”一声惊呼令他倏的止步望去,随即瞳孔剧缩。

    远方烟尘大起,一支小股骑兵正全速向着城池驰来,而更远之处则是烟尘遮天蔽日,一支至少两千以的骑兵大队正在衔尾而来。

    “将军,那是我军出城骑兵正在被追击!”一名目力过人的部将手搭凉棚,凝目细望,骇然大叫道:“前方骑兵打着我军旗号,而且似乎正以旗语求援!”

    他心一急,不待杨定下令便吼了起来:“城门军士,半开城门!城弓手,准备掩护骑兵退入城!”

    “住口!弓手预备城门先不要开!”杨定猛然间沉下脸来:“你怎么断定前方的骑兵小队便是我军出城骑兵?”

    “将军,您糊涂了?”那部将眼见着城外烟尘不断接近,心更急:“我军巡检骑队出城不过几个时辰,突然遭遇敌军骑兵而返,这还需要断定吗?您看那旗号,那人数,对啦!还有那骑马的姿势除了咱们西凉骑兵,还能有谁?”

    杨定运足目力远远瞧去,果见最前方的那些骑兵早已全身趴伏在马背,做出躲避箭矢的动作,那侧身拧腰的模样确是十足十的西凉骑兵!

    他心松动,口却沉吟道:“叶县城池低矮,城兵马更是两千不足,一旦敌军冒充我军骑兵赚开城门”

    突听身边有好几名将士一起叫了起来:“那是李都伯!”

    只见头前那支骑兵距离城门更近,当先一人已经从马直起身子,向着城门狂吼乱叫,虽然听不真切,却是连面貌也已依稀可辨。那位李都伯是西凉军老兵,身形极为高大威猛,更兼平日里性情豪爽,最喜交友,军认得他的人却是着实不少。

    杨定心再无犹豫,猛一点头:“开门!”

    “得令!”那部将心大喜,转身一路冲下城去,口不断狂叫道:“开门!杨将军有令,快开城门!”

    “吱呀呀”声,城门缓缓启开,及至三人并骑之时,一路狂奔的骑兵们恰好一头扎了进来。

    远方的追击者尤在数百步外,见追击无望,一起在射程外勒马止步,然而烟尘一时不散,仍是难以窥清其旗号身份。

    当城门再次缓缓关闭,两百名满面血污、一身尘土的骑兵们纷纷跃下马来。

    那部将眼光一瞄,恰好看到那李都伯便在不远之处,不由快步而去,口骂骂咧咧道:“你们这一群废物,被追得象孙子一样!到底是什么人敢”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那李都伯正缓缓抬起头来,向他露出一个哭还难看的苦笑,与此同时,七八把雪亮的长刀一起架在他的颈。

    “都不要妄动,否则先杀你们将军!”一个浓重的西凉口音响了起来,令城门附近的守军们一起动弹不得。

    “好大胆子!”匆匆下城的杨定正行至登道半途,却正好看清城门的剧变,不由惨然失色,然而他自恃城门附近仍有数百部属,又有弓手占据了城头的有利位置,仍是夷然不惧:“什么人胆敢图谋我叶县?若是我们西凉军一脉,一切都好商量!”

    落入敌手的部将乃是他的副将,身份并非等闲,这令他有些投鼠忌器。而那敌军那难以伪装的西凉口音亦令他生出几分侥幸心理若当真是流亡的西凉军残部,确是一切都可以商量。

    “嘿嘿!果然是故人!”敌军之,一个粗豪的声音猛然间狂笑起来:“我们当然是西凉军一脉如你所说,一切都好商量!”

    “你,你是?”杨定听着那有些熟悉的口音,突然间生出一股惧意。他伸手指向那人,连声音都颤了。

    “老杨啊!倏忽数年不见,你忘性不小啊!”那人从刀丛之缓缓步出,伸手摘下额的皮盔:“还识得本将吗?”

    “你!是你!”不仅杨定骇然退后一步,连身边的凉州将士都有很多人失声惊呼起来:“华将军!”

    “不错!”那面目豪雄的大汉伸手磨挲着下颚的短须,嘿然一笑:“本将是华雄!”

    “杨定,还有本将在此!”他身边一名魁伟的大汉亦摘下皮盔,又是引起一片惊呼:“胡轸将军!”

    “原来如此!”杨定血红着一双眼睛,狠狠瞪向那李都伯:“是因为这两个叛徒,你把叶县给卖了!”

    “不要冤枉他!凭我二人还没那么大本事!”华雄哂然一笑,他伸手指了指城外,傲然道:“奉马云萝将军之命,请凉州军兄弟们开城献降否则,休怪无情!”

    “马将军!她也来了?怪不得”杨定终于变色,他身形一晃,颓然道:“如果本将拒绝呢?”

    “你没有第二种选择!”胡轸与杨定曾有私交,闻言恳切道:“城门在我们身后,凭华将军和我之力,足以打开城门并支持到马将军杀入城的那一刻老杨,切莫自误啊!”

    杨定心一颤,他目光从一众部属们面扫过,见他们均是面色犹疑,很多人更连挺起的钢刀和长矛也缓缓垂了下来

    他终于仰天长叹:“收起兵器开门吧!”

    “这对了!识时务者为俊杰!”华雄一掌拍在他的肩:“实话告诉你,不仅城外仍有马将军的三千骑兵,连鹰扬郎将亲领的一万两千大军,也是弹指即到。凭你小小一个叶县,能够有何作为?”

    “更何况!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他冷笑起来:“你杨定大小也是个人物,这么愿意给一个区区张济卖命吗?”

    “你?”杨定心不忿,反唇相讥道:“你卖身求荣,便是正途吗?”

    “卖身求荣可说错了!我等弃暗投明,当然是正途!”不等华雄接口,胡轸断然道:“鹰扬郎将仁义似海,恩威如天,更兼辅政皇叔的正统之名!此为明主也!”

    他突然跳身边的登道,居高临下的大吼道:“凉州军的兄弟们,不要再执迷不悟了!凡诚心归降者,一律洗去叛军之名,此后跟随皇叔平叛讨逆,论功行赏!”

    “皇叔有命!”他声音一顿,这才悠然道:“凡有功将士,皆有犒赏土地、房子、财帛,还有老婆,一样也不能少!”

    “胡将军说得不错!”胡轸身侧,一名渤海军战士也大笑起来:“老子也曾是西凉军,如今却是跟定皇叔了!因为在渤海,老子有地有房,还有老婆孩子!”

    “什么?”凉州军降卒尽皆听得呆了,半晌才一起狂呼起来:“我等愿意真心归降!”不待再有谁人指挥,便有人冲去七手八脚的打开了城门。

    “你们赢啦!”杨定瞧着身边狂呼乱叫的部下们,仿佛所有的力气都失去了。不过,他仍然冷笑道:“宛城一带仍有张济将军和张绣少将军的数万兵马,你们想要言胜,只怕是为时过早!”

    “早吗?”华雄盯着缓缓开入城的渤海军骑兵,突然向着杨定眨了眨眼睛:“你瞧,拿下叶县的这个办法不是还挺管用的吗?尤其是在你的部下归降之后,再往后那更好办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