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行外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侠客行外传-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虚念这时接过话头道:“那是自然,是敝寺俗家弟子造成的,当然应该把那小姑娘找回来。”想了一想,又对任山道:“不过,雪山派白小姐怎么会成了你的妹子?”

    任山吱唔了一阵,自己也觉得和阿绣相识的经历有些匪夷所思。这时虚空大师却道:“咳,咳,任小哥年轻英俊,咳,咳”原来是想说有个红颜知己也不算什么的。但想到这两人何止是红颜知己,是一起出门,一起住店,说是私奔也不为过,便也说不下去了。

    倒是虚识一付我们全明白的笑容,打圆场道:“任施主和白小姐都是少年英杰,一起游历江湖也是正常,哈哈,正常”。

    任山见三个老和尚一付“我们都明白”的样子,知道自己说啥也没用,只得又道:“晚辈刚在藏经阁借了一本经书,却不甚了解,想请教一下虚空大师。”

    虚空却愕然道:“施主看佛经?莫非想皈依我佛?”

    任山只得装模作样道:“我佛慈悲。弟子虽不敢出家,但对佛还是很敬仰的,很敬仰的。”

    虚识笑道:“施主有心向佛,也是善举。这样吧,就请虚空师弟晚上到施主处,与施主一谈,可否?”

    任山也明白他们定是还有事要谈,便道:“谢大师,那我就先告辞了。”

    三位老僧起身道:“施主请便。”

    任山辞了众僧,回到客房,却又拿出那本经书研究起来。

    三位老僧待任山离去后,却又坐了下来。虚识道:“二位师弟,你们认为任施主所言属实吗?”

    虚空道:“应该是真的,并且,那太极拳,除了愚茶道长能传他之外,又怎会还有他人?”

    虚念道:“但任施主说他的拳法乃是家传。”

    虚空笑道:“师弟可知愚茶道长俗家姓什么?”

    虚念道:“这个我却不知道。”

    虚空仰头向天,深沉和说道:“愚茶道长俗家本姓任。。。。。。”

    另两人闻言都是一付恍然大悟的样子,虚念还加上一句,“难怪说是家传。。。。。。”任山却不知道,这三个自作聪明的老尚居然把他当成愚茶道长的后辈了。虚识又道:“既然师父安康,任施主又说他不久便能回来,便是任施主不方便说出他在哪儿倒也无妨,咱们便等师父回来,一切自然都清楚了。”

    却说到了晚上,虚空果然来到任山的客房,见任山居然真的抱着一本梵文的经书在看,不觉奇道:“施主果然博学,连梵文都识得?”

    任山却道:“我哪认得这个”,眼一转,却编了一个理由道:“我在藏经阁听那位管理经书的大师念的这个经,觉得非常好听。就一时兴起,把这书拿了出了,请大师帮我讲讲。”

    虚空听得此事居然与藏经阁老僧有关,更是惊奇,道:“你听道净师叔念的经?”

    任山闻言却是一愣道:“他是你的师叔?”

    虚空道:“道净师叔辈份极长,便是我的恩师,妙谛方丈见他也叫师叔。但他不喜俗套,也不让我们按辈份称呼,自妙谛方丈去后,便让我们也称他师叔。”

    任山闻言,也知那老僧必然不凡。又想到那老僧把那本书放在自己面前,倒象是故意所为,其中必有深意。于是任山也不继续闲扯,直接道:“还请虚空大师给我讲讲此经。”

    虚空拿起经书,翻开一页道:“既然施主有心向佛,此乃好事,老衲这就为施主道来。”

    看了一眼任山全神贯注的样子,虚空满意的点了点头,道:“经书万卷,施主却独选了维摩诘经,果然是大有慧根,与我佛有缘啊。”

    任山腹诽道:“这老和尚好生会忽悠,估计我不管我拿哪本经书,他都会说我有慧根。”

    虚空却好象知道任山心中所想,转头对任山道:“老衲并非说笑。这维摩诘经却是大有来头。维摩诘乃是一位在家修行,且修成正果的大菩萨。此经正是居士修行之经,讲究的正是入世修行,这一点对施主正是合适。”

    任山这才明白虚空所指,便也不再言语,只是听虚空讲解维摩经。虚空乃是当世高僧,这经讲的当真是深入浅出,精彩异常,便连任山这从不礼佛之人也听的津津有味。但虚空说了良久,任山却仍然没有找到真气不能按笔势流动的原因,心中却是疑惑不已。这时,任山却是脑中灵光一闪,想到那老僧说的话:“这书乃是梵文所书,施主若有兴趣,不妨带回去请教一下别人,听一听也是好的。”这经书应该是读,老僧为何要说听?

第四十七章 明王不动法相() 
两柱香都已经燃尽,虚空才把这维摩诘经梗概说完。见天色已近深夜,便抬起头对任山道:“这摩维经内容博大精深,今天也只能把这梗概略微讲一下。施主若愿意继续听下去,不若便在寺中多留几日,我每天都来给施主讲讲如何?”

    任山这时心思已经不在这经文的含意上了,便道:“多谢大师美意。我却有要事还要办,若这两天还是没有我妹子的消息,我便要回去了。”又接着道:“今日,晚辈还要麻烦大师一次。请大师为我用梵文颂读一下这个经典,不知大师今日是否还有空?”

    虚空笑道:“已经这么晚了,再晚一些也是无妨。施主果然慧根深种。这梵文颂经,本就是我佛宗修炼法门之一。为有缘人传道,功德无量。施主想听真经,老僧岂有不应之理。”说罢,便取过经书,抑扬顿挫的颂读起来。任山闭目聆听,只觉得虚空颂经之声,自有玄妙韵律在其间。若是深谙韵律之人在此,当真会觉得虚空的颂读声深得壮而不猛,凝而不滞;弱而不野,刚而不锐;清而不扰,浊而不蔽之妙。

    任山这时又凑到虚空边上,观察那经书中的笔势转折之意,暗运真气。不料,伴着虚空的颂读声,真气却似懂节律一般,按照虚空颂经的节奏,没经脉运行起来。而那些本来迟塞之处也豁然贯通,全身真气却似活了过来,在经脉之中随韵舞动,散发出无尽生机。

    任山真气运行了几个周天后,虚空也觉得边上任山气息有异,便停下颂读,转过头来看看任山。不料这颂经声一停,任山经脉本已经通畅之处顿时回复滞涩,真气也不再运转。

    任山这时总算明白了藏书阁老僧所动的“听一听也是好的”之意,看来这经书中确实也藏着一门绝学,而这绝学与侠客岛上的石刻渊源极深。只不过,这维摩诘中的绝学,还要配合颂念,方能练习。虚空见任山发呆,便问道:“任施主,莫非又有所悟?”

    见虚空问起,任山便道:“听大师颂念,心中却有所感,只觉得真气居然随韵律运行起来。”任山没有讲笔势与真气路线之事,倒不是刻意隐瞒这经书中的奥秘。只因心中却有些顾虑:这佛经所载的毕竟是少林寺的绝技,自己学会了,万一少林寺怕这绝学外传,定要把自己留下做了和尚,岂不糟糕。再者,那老僧分明也知道其中奥秘,却也不曾经告诉其他僧人,想必也是有什么原因的,自己又何必越庖代殂呢?

    虚空闻言却更是惊奇,方才任山真气流动,他自然也感应到了。心中于是更加坚定了任山与我佛有缘的想法,心中也是欣喜。修佛法门无数,这武道自然也是一法门,任施主分明是由武悟佛啊。渡一有缘人,功德无量啊。

    任山这时又道:“大师是否可以教我颂读此经?”

    虚空道:“施主有心向佛,老僧岂能不助施主一二,只是今日已晚,我明日便来如何?”

    任山道:“那敢老是劳大师大驾,明日我去大师那就是。”虚空告辞而去后,任山又试着运了一下内力,却也没发现有任何异常之处。任山只道是还没有行功完全,只想着自己学会怎么念,多行功几遍就行。

    第二日一早,任山便夹着经书,向小沙弥打听了虚空住所后,便去找虚空。待任山到了虚空住处,小沙弥却告诉任山,虚空去了塔林,并让他转告任山,请任山去塔林相见。任山只得又来到塔林,塔林这时还没有什么人,任山一眼便见到了虚空。虚空正在昨日他看到那个刻有不动明王法象的塔下席地而坐,仿佛正在参悟什么。

    任山来到虚空身后,也不敢打扰,便也端详起那个石像来。虚空听到有人过来,就睁开眼,看见任山在盯着石像发呆,便宣了声佛号,道:“施主又有所得?”

    任山闻言,低下头对虚空道:“我观此石象,心中也似有所感,但却说不出来?”

    虚空奇道:“施主也知道此象含义?”

    任山老实道:“不知道。”

    虚空道:“此象乃不动明王法相。不动明王乃为大日如来的忿怒化身,打败过大自在天。相传大自在天认为自己是三千世界之主,故心存傲慢,不肯皈依佛祖,所以佛祖化身不动明王,前去降伏其心,不动明王用其足踏大自在天的首级,使其归顺。故不动明王有大智、大勇、大神勇。而这尊佛像,据传乃是百年以前本寺一位前辈高僧所留,其中大有玄机。其中本寺另一位前辈高僧,便从中悟道,成就一代高僧大德。”

    对这些传说故事,任山素来是不太相信的。后世太多的景点,都会编上一两个故事忽悠游客。故而任山也没有深究这个故事,见虚空已经起身,便道:“大师,还是教我怎么读这个梵文吧。”

    虚空笑道:“施主果然一心向佛。这塔林中也算清静,我们便去那边石阶上坐下如何?”任山自然没意见,两人便在石阶上坐了下来。

    清晨的晨曦尚未散去,阳光从石塔中穿射下来,于草尖的露珠上折射出点点晶光。。。。。。有两个人坐在石阶上,同看着一本书,多么诗情画意啊。。。。。。。

    但走近一看,这两个人却一个是光头老尚,另一个是年轻小伙子。。。。。。。

    虚空便给任山讲起了这梵文的读法。原来这梵文,更类似后世的拼音语言,大多数的读音,都是可以拼读出来的。任山又只想学会颂读,本就无意每个单词的含义,加上又有前世学英语的基础,学起来倒是神速。只一个上午,居然已经能把这种经书磕磕巴巴的读下来了。这下虚空看任山便连眼神都变了:“这任施主果然大有慧根,这学习的速度真是闻所未闻啊,莫非真是哪位高僧大德转世而来?”

    虚空见任山已能颂读全经,便道:“施主几个时辰便能颂读此经,果然宿慧不凡。老衲还有些事,便先去了,施主还请自便。”说罢,便飘然而去。

    任山又颂读了两遍,自己觉得已经记牢,又见天色已近晌午,便回到客房。又问了一下小沙弥,是否有消息传来。听到依然没有阿绣的消息,任山觉得这样等得太长时间没有什么意义了,便决定再等一天,若是还无消息,自己便直接上雪山派去。

    午后,任山却又来到塔林,练习颂读维摩诘经。待颂读得熟了,他又试着一边颂经,一边按经书上的笔势运行真气,果然,随着经颂的越来越熟,真气运行也是越来越顺畅。

    任山运功了八十一个周天后收了功,只觉得灵台清明,神清气爽,胸中被强行带到少林的那点愤懑之气居然一点也没有了,只是内力却好似没有一点增长。任山心中奇怪,思索半天也不得要领。但有一点总算是可以确定了,那就是这经书与侠客岛上的石刻定然是同根同源,真气运行诸多细节居然一样。然而,侠客岛上的石刻又自动会与少林寺的秘籍扯上关系呢?难道是侠客岛上那位高人后来又到少林出家了?

    任山百思不得其解,便甩甩头,不再想这件事,这时,日已偏西。几缕斜光透过座座塔尖,投射在草地上。任山抬起头,看了看面前那座石塔。在金黄阳光斜照之下,那不动明王石像却显得分外威武。

    任山心中一动,便模仿石像的姿势,手指也按石像的样子结成手印,然后颂念经文,一边按书上记载运行真气。不料,略一运功,一股玄妙的气息却平空而生,任山只觉得眼前的石像便如活了过来,与边上另一座塔上的明王法相相互呼应。两座石像的动作又似契合宇宙的某种玄机,一动一静,一嗔一喜,相辅相成,却自能吸引着自然界中生机元气向着两坐石塔中间的任山涌来。任山体内的真气亦如受石像牵引一般,自动在体内运行起来。

    而体外的自然元气随着任山的真气流动,从体表各处穴道不停的往体内涌来,绵绵不绝。这真气在体内的运行路线,却是和侠客岛上的石刻基本相同,但在一些细微之处,又与那本维摩诘经上面的一样。任山这时却又进入到那样奇妙的太玄境之中。但这次却与在龙门镖局又不一样。在龙门镖局之中时,任山心中是除了一股杀机外,再无他物,身即是剑,剑即是身,再无本我意识,可谓舍杀之外,再无一念。而此时,任山心中却是一片平和,而自己的身体却似于天地宇宙联成一体,身外和一丝风过,一叶飘落,天空中的燕子飞过,地下的蝉虫破土,俱在意识之中,但却又是在意识之外。如雁过秋池,有影可见,却又无迹可寻,当真是似有我,却有无我;似有意,却又无意。而这天地之间的生机元气却似绵绵不绝,向任山体内涌去。

    若是虚空在此见得任山这样,定然又是大惊失色。只见任山宝象庄严,双手结成明王不动手印,口中颂念直言,居然深得其妙。

    论坛中,指出错误的感谢。乱咬的滚!

第四十八章 何为高手?何为宗师?() 
第四十八章何为高手?何为宗师?

    夕阳最后一缕余晖消失在天际,弦月如钩,跃上塔尖,任山缓缓睁开了眼。除了日落月升,星光灿烂之外,映入眼帘的那天还是天,那塔还是塔,那树还是树,那夏虫的鸣声也一如既往的喧闹。但一切却又再不同以往,仿佛这一方天地已经投影到任山心中。一缕清风滑过长空,了无痕迹却拂动枝叶无数;一滴露珠从叶尖滚落,再不可寻却润物无声,这一方天地的一丝一毫,任山心中都似有所感。

    这时,一道身影却飘然来到任山身后,如随风而至,无声无息,不带一丝烟火之气。任山没有回头已知有人靠近,却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仿佛来人走到哪里,自然安定的气息也随之而至。

    任山回头一看,只见来人居然是藏经阁那位老僧。那老僧却是微微一笑,径自走到那石塔上的不动明王石像前,对任山道:“施主想必有话要问老僧吧?”

    任山一念间,诸多问题都现在脑海。这老僧是谁?他如何知道自己在塔林?他给自己的经书是谁写的?他为什么要给自己?他又怎么知道经书的奥秘?。。。。。。问题太多,任山一时竟不知从何问起。

    老僧也不待任山回答,接着道:“施主如若无事,不妨先与老僧聊聊如何?”

    任山道:“大师美意,敢不从命。”

    老僧闻言,便指着边上的石阶道:“便以此为椅,坐下再说”,自己却是先坐了下去。

    于是,又一个美丽的场景出现了。月光如水,轻风拂过,天籁声里,两个人,肩并肩坐在石阶上。。。。。。当然,是一个更老的老和尚,还有,小伙子还是早晨那个小伙子。。。。。。

    老僧待任山坐下,却道:“施主可知何武林中,何为高手?”

    任山却没想到老僧会问这个问题,想了想道:“自然是对手很少的人,就是高手。”

    老僧却又微笑问道:“那多少人才能算是少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