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3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要得到宽恕,做梦去吧!

    王雪庵闻言,完全绝望了,默默的垂下头去,嘴里只是喃喃的说道:“为何不给一条生路呢?反正你也没事,怎地就不能给一条生路呢……”

    房俊气笑了。

    这种自私自利之人,简直冥顽不灵!

    因为你陷害别人不成,所以别人就得大度的原谅你?

    等你下一次再来陷害我么?

    真特么可笑!

    房俊不是铁石心肠之人,但是对于王雪庵和谢家的做法,却是深恶痛绝!

    不愿与这思想自私到极点之人多说半句,侧身对李承乾说道:“殿下,请吧。”

    李承乾淡淡的扫了谢成杰与王雪庵一眼,拂袖离去。

    *****

    翌日,房二郎在崇贤馆“爆发”连续写出的诗句,出现在某些文官贵戚的案头。随即,即以燎原之势迅速传遍整座长安城。

    与此同时,江南宿儒王雪庵质疑《爱莲说》乃是房俊抄袭之事,亦随之传遍开来。

    至于期间的细节,更被添油加醋的传扬……

    这一次,房俊算是真正在文坛有了一席之地。

    以往虽然房俊经典的诗词流传出很多,但是由于其形象实在与那些自诩温文尔雅的传统文人相差甚远,文人们大多不屑与之为伍,即便称赞其诗词作品,却从未褒扬过房俊其人。

    说来这也算是无比诡异的一件事,诗词流传甚广,各方赞誉,偏偏作者却避之不谈,各方文人大儒三缄其口……

    现在,不谈不行了。

    士林之中,其实对于王雪庵的那句“有阅历才能有境界,有境界才能有作品”的观点是及其赞同的。诗由心生,心里没有感触,如何能做得出感人的诗句?

    偏偏房俊却将这个观点打击得彻底崩溃……

    谁说诗由心生的?

    谁说没有阅历,就写不出有境界的诗词?

    谁说没有身临其境,就描绘不出盛景?

    咱有一双想象的翅膀,能带着咱的思绪飞边江南漠北、云梦洞庭……

    一首接着一首,无意不是震撼一时、流传百世的佳作!

    尤其是那一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简直就是妙手偶得、惊才绝艳!

    意境、韵律、气魄,俱为绝佳之选!

    一个“蒸”字给人以云蒸霞蔚,万马奔驰之势,一个“撼”字,笔力千钧,让人联想到仿似有巨澜涌动。

    不用身临其境,只是观这两句诗,千里洞庭湖那气势磅礴,波澜万丈的景致便跃然眼前,令人心神旷怡,又让人心胸激荡!

    大儒孔颖达甚至言称:“自唐以来,五言绝句之首!”

    声誉之隆,一时无两!

    随之而来的,便是对于王雪庵的指责与唾弃。

    堂堂宿儒,成名已久,居然如此厚颜无耻,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想要将《爱莲说》窃为己有,简直就是文坛的耻辱、士林之败类!

    房俊的那句“天才的世界,你不懂”更是传为美谈,惊叹赞赏之余,亦对房俊的才学敬服不已。

    这是个真正的天才!

    诗词届百年不出的天才!

    古有曹子建,今有房遗爱……曹子建七步成诗,房遗爱挥毫不断!

    宋国公府。

    萧瑀跪坐于榻上,缓缓呷着茶水,眼皮低垂,神情悠闲。

    谢成杰跪坐于萧瑀多面,茶盏放在面前,却是毫无兴致品尝,唉声叹气,悔不当初。

    王雪庵已于昨夜便告辞离去,返回江南。

    此行算是王雪庵一生中不可磨灭之污点,不仅自己身败名裂,将一生清誉丢得干干净净,还牵连了王氏的名誉遭受致命的打击,几乎彻底断绝了中兴之希望。

    可是,又怪得了谁呢……

    怪人家房俊反击得如此犀利么?

    “唉……”谢成杰叹息一声。

    萧瑀微微皱眉,很是嫌弃的将茶盏放下,嗔怪道:“事过境迁,悔之何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莫要作出一副唉声叹气的沮丧模样,玷污了这上品的龙井……”

    谢成杰苦笑道:“国公爷,您还真是有肚量,咱可学不来。只要想想从今以后这江南被皇帝掺和进来,某这心里就跟刀子捅了一般,绞痛……”

    他是真的心疼!

    江南士族自从晋室南渡之后,便一直在事实上掌握着江南的大部分利益。在这里,他们就是天!即便强硬如隋文帝杨坚、霸道如隋炀帝杨广、大势如高祖李渊,都未曾染指这一片尚未完全开发的土地!

    现在,因为自己的一个愚蠢行为,不得不将大量利益让出去,他如何能够甘心?

    萧瑀冷哼一声,沉声说道:“这种话,从今以后切莫再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手执乾坤,富有四海,你说这话,莫非江南是獨立王國不成?”

    江南士族事实上掌握着江南可以,陛下不愿大动干戈,可以忍耐。但若是四处宣扬以此自傲,岂不是找死?

    谢成杰吓得一哆嗦,缩缩脖子,无奈道:“某自然知道这话不能乱说。”

    萧瑀沉默一阵,手指把玩着白瓷茶盏,缓缓说道:“陛下英明神武,刚烈非凡,一向是以‘千古一帝’之功绩来要求自己,连前隋三次东征仍未征服的高句丽都成为他的目标,又岂能坐视江南游离于中枢之外?”

    谢成杰张了张嘴,颓然叹息。

    他又怎能不知这个道理呢?只是江南士族占据了江南几百年,世世代代的土皇帝,现在忽然说了不算了,心里自然难受……

    萧瑀顿了顿,忽然说道:“房俊此子,要刻意拉拢了。谢家可有未曾婚配的嫡女?”

    谢成杰愕然……

第六百一十七章 凶名远播() 
♂!

    清明未至,房俊向皇帝请旨,开始休婚假——本来按照大唐律例,婚假只有九天,但是皇帝很慷慨,大笔一挥,给了房俊足足一个月的假期。毕竟一年之计在于春,新春肇始,皇帝日理万机事务繁忙,实在是害怕房俊再在朝中弄出什么幺蛾子,干脆眼不见心不烦,你小子回家闹去吧……

    对此,房俊表示喜闻乐见。

    能够优哉游哉的享受带薪假期,何乐而不为呢?

    工部对于营造之事经验无比丰富,房府的工程并不用房俊过多操心,只需按照自己的心意提出一些意见即可。毕竟浓浓的古韵唐风正是房俊所钟爱的,时下所流行的建筑和装饰的风格,很对房俊的审美。

    房俊便将精力都放在春耕育种之上。

    水稻的选种、育苗,去年在房俊的教授之下,农庄里的老农都已经掌握了其中的技术,是以今年房俊不用过多操心,只需好好照料他在西域带回的棉花种子即可。

    相对来说,棉花这种作物在选种和种植的初期,是很需要精心照料的,对于土壤的湿度要求也挺高。但是等到长大之后,却甚是省心。

    其实,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棉花的作用远远低于粮食。

    种植技术底下、育种技术原始、对肥力的应用不足、灌溉能力的欠缺……等等原因,制约着粮食的产量。风调雨顺的年景还好,百姓能囫囵着吃个饱,若是遇到天灾,往往导致地区性的缺粮,饿死者不在少数。

    如何提高粮食的产量呢?

    首先,大批量的开荒。

    历经隋末动乱,天下民不聊生,人民流离失所,大片土地荒废。虽然贞观一来明君贤臣励精图治,安置流民,开辟农田,致使许多荒地得以开垦,但是限于生产力个耕种技术的制约,仍有大量的荒废土地并未得到利用。

    若是能鼓励开垦荒地,再予以一定程度的技术支持,将会有大量皇帝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必定有大幅度的跃升。

    其次,灌溉水利的修建。

    这是一项基础工程,不是随便下道圣旨说说就行的,需要朝廷有一个精细的筹划,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坚持不懈的长久运行下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见到成效。

    这是最耗费时间、耗费精力,但是一旦完成,将会造福千秋万代的工程,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坚持……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粮食种子的培育。?

    众所周知,生物的进化分为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它们的动力取决于三个基本要素,即变异、遗传和选择。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

    在这个时代,人们根本没有种子培育的意识和条件。

    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说,任何种子都会在自然条件下发生自然变异,这是大自然选择的进化。但是这个过程,是极其缓慢和不可预知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是无意识的。

    而人工进化,却能大大的虽短自然进化的过程,更能准确的选择最好的方向,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选择最好的结果,这是有意识的按照人类的需要而进行的选择。

    所以,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能让中国不足全世界6的耕地是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

    当然,在唐朝的科技水平之下培育杂交水稻不啻于天方夜谭,难度绝对是地狱级别。但是通过原始的手段改善种子的基因进化,这是绝对可以做到的。

    房俊选择了一块平坦肥沃的土地,通过商号收集天下各种稻种、麦种,打算分而种之,并委派专门人员记录每一样作物的特点、优良之处和不足之处,相互比较,以供参考。

    与此同时,房俊来到司农寺。

    *****

    《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已有“九卿”之说,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与少师、少傅、少保的总称。到东汉之时,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卿,亦称九寺大卿。

    北齐改少府为太府,廷尉为大理,官署称寺,长官称卿,隋、唐沿袭。

    司农卿,既是九卿之一。

    九卿之职能略近后世六部尚书,只是自魏、晋以后,行政职务多由尚书担任,九卿所辖,仅原有职务的部分,权势地位早已不可与当初同日而语。

    司农寺位于皇城之内,承天门大街西侧,与尚书省隔街相对,与右武卫毗邻。

    房俊到了司农寺递上名帖求见司农卿窦静,看门的书佐一见房俊的大名,激灵灵打个摆子,连忙将笑脸将房俊迎进门房,奉上热茶,然后一溜烟的跑去向长官通报……

    不怪他如此紧张,实在是房俊“凶名太盛”……

    如论从任何角度来看,房俊与司农寺都是风马牛不相及,怎样也牵扯不上关系。那么这位棒槌寻上门来,指名道姓找长官,极有可能是私人恩怨……

    书佐被“私人恩怨”这个词吓得半死,满长安城谁不知道房俊的脾气,谁要是惹了他,皇帝都护不住!咱家长官若是与房俊这厮有“私人恩怨”,那可如何是好?

    要知道咱这位司农卿窦静可是都快七十了,房二郎那铁钵一般的拳头砸上几拳……

    房俊老神在在的在门房里等候,喝了一口茶水,然后嫌弃的吐在地上,自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书佐眼中的凶神恶煞,正急急忙忙通知窦静走为上计……

    值房内,窦静愣愣的看着面前的名帖,被书佐吓唬得一愣一愣的。

    “长官,您还是赶紧撤吧!就从后门走,那房俊并不知您是否在官署之内,下官待会儿就去说您已经走了,想必他也不会追上您的府里闹事吧?”

    “可是……本官为何要逃掉呢?”窦静被这位书佐弄得一头雾水。

    房俊的确凶悍,这位棒槌的大名窦静素有耳闻,可他想来想去也想不出自己何时与这位文名与凶名并著的房二郎有过任何往来,芥蒂、仇怨之类就更没有了……

    书佐愣了愣,问道:“不是来找您麻烦的?”

    窦静没好气的骂道:“本官与那房俊素不相识,更无往来,他为何要找本官的麻烦?那房俊虽然性子暴躁,却也不是混不讲理之人,即便有些嫌隙,也定是误会,分解几句即可。还不立即去将人给请进来?”

    见到书佐转身出去,窦静赶忙又嘱咐了一句:“态度好点……”

    虽然心里不认为房俊是来找什么麻烦,但是这位少爷的凶名太盛,窦静这心里还是有点毛毛的……

    书佐应了一声,心里却是腹诽:我敢态度不好么?那位可是长安城里的鬼见愁,连亲王重臣都敢揍,万一惹怒了人家,将咱这一身骨头拆了都没地儿说理……

    回到门房,书佐低头哈腰一脸谄笑:“二郎,寺卿大人有请。”

    房俊嗯了一声,起身走向门口,却冷不丁站住,指着桌案上的茶杯说道:“这茶水太差劲。”

    两世为人,就没喝过这么难喝的茶!嗓子里现在都黏黏的难受……

    他只是随口抱怨一句,却不想把书佐下个半死!

    “噗通”就跪在地上,浑身筛糠一样发抖,求饶道:“二郎饶命……这都是寺卿大人的意思,说是咱们穷衙门没油水,上门来的也没什么贵客,随便准备点散茶意思意思就行了……冤有头债有主,您跟寺卿大人有仇,就去找寺卿大人,放过小的吧……”

    房俊目瞪口呆,一脸黑线。

    咱的名声已经臭到这等程度,上门来就认为是找茬的?

    难道这就是传说的“止儿啼”?

第六百一十八章 合作(上)() 
♂!

    房俊额头青筋乱跳,恼火至极。

    难不成咱的名声已经臭大街,找谁都被看作是找麻烦?

    再者说了,你们司农寺是穷衙门?

    快别扯了行不行!

    司农寺的主要职责,便是掌粮食积储、仓廪管理及京朝官之禄米供应等事务,总管上林、太仓、钩盾、霡官四署及诸仓、司竹、诸汤、宫苑、盐池、诸屯等监。凡京都百司官吏禄禀、朝会、蔡祀所须,皆由司农卿供应。

    无论在任何年代,更粮食仓库沾边的单位就没有不肥的,何况是主管单位?

    这么一个油水丰厚的衙门,却连待客的茶水都随意糊弄,可见其主管是多么吝啬的一个奇葩……

    房俊气得不轻,踹了这个书佐一脚,怒道:“赶紧带路,否则惹怒了某,说不得扒了你的皮!”

    书佐吓得哆哆嗦嗦,眼泪都出来了,赶紧一跃而起:“在下这就带路,二郎莫怒,二郎莫怒……”

    腿脚麻利的窜了出去。

    房俊无奈,看来以后得注意经营一下名声了,这要是走到哪里都被看作大棒槌、人人敬而远之,那得多郁闷?

    值房里,司农卿窦静见到一个黑脸少年走进来,笑呵呵说道:“可是房二郎当面?”

    房俊看着眼前这个鹤发童颜、清癯矍铄的老者,赶紧施礼道:“晚辈房俊,见过寺卿大人。”

    不恭敬不行,这位司农卿的资历太老了!

    武德初年,高祖李渊刚刚即位不久,窦静便受命任并州大总管府长史,当时的并州大总管刘世让性格懦弱,有名无实,整个并州大总管其实便是在长史窦静的掌控之下。尤为重要的,李二陛下西征薛仁杲一役,便是以并州作为基地,窦静极力支持,这才为李二陛下赢得最显耀的功勋——击破薛仁杲。

    等到李二陛下即位,立即将窦静调任司农卿,封信都县男。

    这可是李二陛下的嫡系人马,比房玄龄资格都老,不恭敬行么?

    窦静哈哈一笑:“素闻房二郎侠义豪气,何必如此多礼拘束?随意一些就好,快快请坐。来人,奉茶!”然后赶紧又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