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仲谋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仲谋天下- 第6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权目光看着母亲脸容的忧色,咬咬牙,下了一个决定,沉声的说道:“不过我会把他放出来,先恢复他富春候的候位,给他锦衣玉食,日后的安排如何,我会给母后一个交代的!”

    孙叔弼他并不是很在乎,成不了大气的家伙,就算让人利用也只是跳梁小丑,他在乎的是母亲的心情。

    母亲的身体本来就不好,这基本上是来源于心情。

    他只是希望母亲能因此心情好一点。

    “如此甚好!”

    吴婉满意的点点头,仿佛松了一口气,神色有些疲惫起来了。

    “母后先休息,儿臣先告退了!”

    孙权的目光看着母亲越发有些疲惫的神色,便带着家小行礼之后,离开了慈宁殿。

    中午,当他们返回凤仪殿之后,一个显得有些干练气质的少女已经在凤仪殿等待他们良久。

    “皇兄!”

    孙伊看到孙权,心中有些紧张,站起来有些拘束的行礼。

    “这不是我们的状元郎吗?”

    孙权目光看着这个小妹,调笑的说道:“一段时间不见,皇兄我都有些认不出你来了,翰林院大学生,听说连张昭都已经认可你了,手段不错啊!”

    这个自小文静的妹妹,他却没有想到会是第一个步入大吴朝堂的女子,她算是开创了大吴女子的一个未来。

    “伊伊,来坐!”

    蔡琰走出来,拉着孙伊坐下来。

    “蔡姐姐,你们可真是不声不吭,给朕一个大惊喜!”孙权目光看着这一大一小,拍拍额头,沉声说道:“这事情恐怕没有你们想象的这么美好,还没完的!”

    “夫君,你曾经说过,一件事情不做去,永远都没有机会,做过了,就算失败了,我也认了!”

    蔡琰早就料到了孙权会在这事情上和她摊牌,她有些强硬的说道。

    “蔡姐姐,你就不能等我动手吗?”孙权叹了一口气,再给他十年,他能以比较柔和的手段打开这一扇门。

    如今蔡琰的出手,让这事情变得剧烈多了。

    “夫君,你是我的夫君,我一直都相信你,你想要做的事情,从来没有做不成的,但是我们才是女人,我认为这事情需要我们自己去做!”蔡琰说出了她的心声。

    “夫君,我认为姐姐做的没错!”甄宓低声的说道。

    孙权闻言,神色一冷,思考了一番,突然明白她们的心思了灭,他是皇帝,可以偏心,但是无法代入,女人的事情,只能让女子来完成,才能服众。

    “算了,不做也做了!”

    孙权叹了一口气:“如何收尾,我来做,蔡姐姐,你需要收敛锋芒一阵子,你讨了一个彩头,也不能刺激内阁,至于伊伊,这是你自己选择的路,日后你不要后悔,官场行走,步步艰难,容不得一丝的感触,这条路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我是怕你日后承受不了!”

    在官场上打拼,不断向上攀,这其中多少困难,无论是哪一个时代都一样的。

    “皇兄,我已经做好心里准备了!”

    孙伊美眸看着兄长,咬咬贝齿,坚定的说道:“我不会后悔!”(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四章 两国休战() 
战国八年,三月二十九日,天下两大霸主,南吴北魏,在位于武都下辩城外的南岳山上达成了两朝和议的最终谈判。

    三月三十日,中午,双方以孙策和曹昂为代表,签订了一份期限为三年的停战书。

    在停战书签订之后,两国兵力彻底休战。

    四月一日的清晨,这一封《停战书》以千里不停蹄的加急状态传到了金陵城,递到了孙权的书案之前。

    御书房。

    中午。

    孙权一袭锦袍,盘坐在书案之前,而张昭潘凤等重臣站在殿下,他们如今都在细细的在看这一封的停战书。

    虽然这只是一份停战书,但是里面包裹了两朝之间的界限分部,这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这个吴魏之间界限分的让大吴军方的将士有些不满意,他们一个个恨不得再打一场。

    “陛下,太原让他们拿走了也就算了,如今涿郡就这么送给了曹魏,某家有些不甘心!”潘凤上前一步,沉声说道。

    涿郡,它北上幽州的一个大门,也是关乎这幽州的根基的一个郡域。

    这就么让魏朝给直接拿走了,损失先不说,就说地理意义,这对日后北疆的战役起到很大的反作用。

    涿郡北上幽州太容易了,北疆吴军必然会被魏军给牵制住,这一点对吴军来说的是很不利的。

    “朕也不想,但是没办法!”

    孙权闻言,俊朗的面容有一抹无奈神色,叹了一口气:“如今于已经稳定了涿郡,数万魏军镇守之下,我们想要速战速决拿回来都做不到。

    血狼军还没有恢复战斗就和魏军血拼雁门,伤上加伤,战斗力一时三刻恢复不了,除非我们牵起整个北疆血战,不然涿郡拿不回来,既然如此,还不如给曹魏一个顺水人情!”

    “陛下,总觉得有些太便宜他们了!”鞠义说道。

    “就算便宜也不过只是便宜三年而已!”

    孙权从停战书上抬头起来,目光变得锐利而冷冽:“三年之后,朕一定会出兵北伐,全面拿下曹魏,一统天下,所以朕希望你们能在这三年的时间,好好休养生息,一旦北伐开战,那吴魏之间就不会好像今时今日一样,还有议和的机会,而是不死不休,朕不希望到时候我们拿不出国力支持大战!”

    “陛下放心,我等必然竭尽全力,提升大吴民生,三年的时间,内阁保证能积累大军的数年的后勤!”

    张昭等人坚定的说道。

    这一次北伐的失败,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才是真正的决战,这关乎国力之间的对碰,可不仅仅是军方的事情。

    “对了,朕想起来了还有一件事情,甘宁的尸骨和潘璋的尸骨就快要运回金陵了,还有三个师长,十二个团长的尸骨,一起运回来,朕要亲自为他们风光大葬!”

    孙权的神色有些低沉,这是这一战麾下战死的士兵不算,战死的高级将领,就已经死了三个师长,十二个团长,可谓伤亡惨烈。

    他转过头,目光看着工部的刘晔:“刘晔,工部必须在钟山的皇陵旁边修筑一座军陵,这一座军陵日后就是军方至高荣誉,非团级以上将领不入葬!”

    “诺!”

    刘晔点头领命:“微臣定然在最短的时间修成这座军陵!”

    “末将等代替吴军将士多谢陛下之厚爱,吾等日后必然为大吴而战,死而后已,在所不惜!”

    潘凤和鞠义等大将心中有浓浓的感动,对着孙权俯首而下,沉重的说道。

    军人的荣誉是什么?

    马革裹尸。

    这是行军打仗之将士的荣誉也是一种归宿,但是没有人希望自己死的默默无闻,生前身后名,死有时候也是希望能扬名立万青史留名。

    这一座军陵一旦建立起来,与皇陵毗邻,那日后就等于青史留名,在军方之中必然能凝聚军心。

    “将士为大吴死战,而朕,坐享其成而已,如今朕为将士能做的也只有这点事情了!”

    孙权说起这个,心中总是有那么一丝忧郁。

    他目光最后看着周瑜和后勤司的司长孙贲:“军机处的后勤司和户部必须要做好这一战役的最后收尾工作,在战斗之中残的,死的将士,都要一一落实到位,一个都不能落下,朕不希望我们大吴将士在为大吴受伤了牺牲了之后,有一丝一毫的委屈!”

    “诺!”

    周瑜站出来,拱手说道:“陛下,此事定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做好,而且微臣以性命向陛下保证,绝不会出现当年之事。”

    在大吴朝堂有一件事情是很忌惮,那就是将士抚恤金谁也不能动。

    这些年大吴朝堂也算是一个清明的朝堂,但是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有人的地方就有贪念,有些人心是扫不平的,贪污还是存在着。

    但是军方将士抚恤金确实谁也不敢动了雷区,谁都知道,这是但今陛下格杀勿论的大忌惮。

    “张昭,既然停战了,从现在开始,我们也开始整顿一下朝政,巴蜀刚刚拿下,很不稳定,这需要内阁大力支持,至于并州,这就是一个烂摊子,我们投入不少,可太原一丢,心血毁掉了一大半,内阁必须要盯紧!”孙权看着张昭道。

    “是!”

    张昭点头:“巴蜀方面已经稳定了,至于并州,内阁打算搁置河套计划,终究不稳,我们不能在并州浪费资源!”

    “这也对,日后还有机会!”

    孙权目光深远:“对了,还有一件事情,朕已经打算把经商司从户部分拨出来,建立商部,立商部尚书,划分商业和户部的界限,这只是朕的初步提议,需要内阁好好商讨一番,然后回答朕!”

    “把经商司分出来?”

    张昭目光微微眯起,考虑了一番,才点头:“既然是陛下提出来了,内阁会尽早商量一个结果!”

    “好了,今天就暂时到这里,周瑜留下,内阁的大臣回去干活吧,别一天到晚挤在朕的御书房!”

    孙权摆摆手,对着内阁的众臣说道。

    “是!”

    内阁众人鱼贯而出,离开了御书房。

    “潘凤,军方制度改革,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孙权看着军机处的大将军潘凤问道

    “五月!”潘凤说道。

    “腹案出来了吗?”

    “已经初步完成!”潘凤道:“还有一个比较麻烦的在讨论之中,就是海鹰大营和如今贵霜征战的兵马,我打算这里分开,海鹰大营是海军,不能长期在陆地,这对我们海军发展不好,锦衣卫传命令,韩遂的兵力已经到昔日的西域都护府位置,想要南北汇合并不难,一旦我们能收拢这一股兵力,然后再出一批精锐将士,就能在海鹰军团之外,成立一个西征军团,一直打西面去!”

    “主意不错!”孙权目光一亮。

    “这都是军机处上下见过讨论之后才提出来的!”潘凤谦虚的说道。

    “就按照这个方案来做,等到战后整顿完成之后,你们就动手!”

    “诺!”

    “去吧!”

    “是!”

    军机处众将也相继了离开了御书房。

    御书房顿时冷清了不少,只有孙权坐着,周瑜站着,孙权目光看着他:“周瑜,知道朕留下你为什么吗?”

    “有点耳闻!”

    周瑜闻言,默然的点点头,然后说道:“传闻陛下打算把我调遣出户部,可对?”

    这是孙权特意放出来的风声,现在已经全城都知道了。

    “你自己的意思呢?”

    孙权目光看着周瑜,问道。

    “微臣服从陛下的任何调遣,遵从陛下的任何命令!”周瑜摸不准孙权的心态,公式的回答道。

    “你应该是怕朕调遣你去开荒?”

    孙权看着他十五十六的神情,笑了笑,道:“越是聪明的人,想法就越多,孙伯符起来了,太史慈也要即将要被重用了,如今就连吕范也将会返回朝堂,为了保持一个平衡,不至于孙策一系做大,朕只能动你了,你是这样想的,对吗?”

    “嗯!”

    周瑜耸耸肩,他还真的是这么去想的:“虽然说陛下如今已经不忌惮孙策一系的影响力,但是也不能让孙策一系做大,陛下既然提拔他们,想要保持平衡,就得拿下我!”

    “朕没有这么小气!”

    孙权沉声的说道:“你离开户部是真的,当然也不是现在,朕之所以早早放出风声,就是想要你做好准备,至于去哪里,朕也可以告诉你,军机处参谋部!”

    “参谋部?”

    周瑜疑惑:“不是参谋司吗?”

    “参谋司将会扩展为参谋部,并肩六部,与兵部为军机处左右手,参谋部主军情,战略,军心,兵部主编制,升降,你认为如何?”

    把周瑜调到军方,是孙权认为大吴有谋略出众之士,却不能重用,导致在谋士这一块,总是有些不如曹魏。

    所以他让周瑜调遣去参谋部。

    “这倒是不错!”

    周瑜神色一动,目光变得有些灿烂起来,能重新回去军方,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喜讯。

    “参谋部的事情不急,徐庶已经在弄了,现在我们说说户部的事情!”孙权道:“户部关乎大吴民生,你要是离开户部,谁最合适接替你的位置,朕想了很久,有些挠头,想不出一个合适人选!”

    “吕范如何?”

    周瑜试探的道。

    “不行!”孙权摇头:“他资历不足,而且我另有重要!”

    “鲁肃!”

    周瑜很直接的说道:“如今也就他最合适户部的位置!”

    “他合适的,但是现在要稳住巴蜀!”

    “诸葛瑾?”

    “诸葛瑾终究是经验不足,要是领一个司部,倒是足够了,但是领户部,他还要积累几年!”孙权考虑了一番,脑海之中灵光一动:“不过朕倒是有一个主意,用诸葛瑾把巴蜀的鲁肃换回来,你认为诸葛瑾能镇压巴蜀吗?”

    “能力应该够了,不过巴蜀有些乱,我怕他不够杀伐果断!”

    “这一点朕倒是不担心!”

    孙权说道:“诸葛瑾还是有这点杀伐果断的!”(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五章 曹操的模仿 上() 
雒阳城。

    曹操身穿黑色锦龙袍,身躯笔直,盘坐书案之前,目光看着手中的停战书,细细的审核了一番:“子修谈的不错,这份停战书也算中规中矩,没有吃亏,只是没有能逼得他们完全退出并州,多少有些遗憾!”

    并州,大部分已经落入了他们魏朝战旗之下,吴军就守着一个雁门。

    但是那就好像一个钉子,钉死在并州。

    这对魏军日后有些不利,有雁门郡为依靠,吴军进退自如,只要恢复战斗了,说南下就南下,太原郡一马平川,根本挡不住吴军的脚步。

    “陛下,东吴是绝对不会放弃雁门的,除非我们能出兵打下来!”

    郭嘉站在殿下,沉声说道:“他们心中很清楚,如今的并州属于我们大魏朝的,但是他们也不会放弃并州,所以给我们添乱那是肯定的!”

    “也对!算了,不能太贪心,并州就维持这个状态!”

    曹操点点头,然后合起了停战书,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了:“这一战总算是停下来了,我们大魏如今也算是有点休养生息的时间,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和东吴斗一斗,谁能更快的恢复过来,这个很重要!”

    “陛下担心东吴方面会出尔反尔,一旦他们恢复实力之后,就立刻撕毁盟约,然后出兵北伐?”

    荀彧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拱手的说道。

    “没错!”曹操点头。

    “陛下,这个可能性不大吧!”郭嘉道:“东吴也要脸的,他和我们签订的停战书,天下皆知,他们就算想要打我们,起码也要三年之后!”

    “可能性不大,但是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性!”

    曹操冷笑:“孙仲谋就好像一头狼,只要他逮住任何的一个机会,他就会不顾一切凶狠的扑上来,这一次突袭雒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不会因为有损自己的名声而放弃能灭杀我大魏的任何一个机会,这一份停战书在双方元气大损的情况还算有用,但是一旦他东吴比我们更早一步恢复了实力,这东西就完全没有任何作用!”

    两朝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一份《停战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