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仲谋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仲谋天下- 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没辙了。

    “伯喈。”郑玄微微一笑,目光轻轻闪动,道:“汝也算是一般年纪的,怎么还和一个孩子过不去啊!”

    “老夫也不愿意!”蔡邕自问自己的在朝堂几十年,起起落落,风风雨雨,养气的功夫已经了得,但是一到了孙权身上,就直接破功。

    孙权这个小子,总有办法能让他发怒。

    “伯喈,汝心中对仲谋始终的怨念,应该是来自昔日的子师之死吧!”

    郑玄突然道。

    “康成,汝不愧是老夫的老朋友,什么都瞒不过汝!”

    蔡邕闻言,面色微微一沉,微微叹气,双眸划过一抹冷然的光芒,轻轻的道:“对于孙仲谋,老夫一直很看好,此子在长安就让老夫大开眼界,只是可惜……昔日的长安事变,老夫可以不提,但是老夫总有一种感觉,天子之死,和他脱不了关系。”

    “伯喈!”

    郑玄闻言,面色很平静,没有一丝的波动,最后目光沉沉的凝视着蔡邕一眼,道:“大汉已经没了!”

    大汉已经没有了!

    淡淡的几个字,让蔡邕的身躯不由得猛然一震。

    对啊!

    大汉都没有了,他还计较这么多干什么?

    就算天子真的是在孙权手中,又有什么意思?

    只是,蔡邕的心中总有一丝放不开的心结,也许是他一直的执念,让他始终有些放不开。

    ……

    下了聘礼之后,孙权的婚礼日子就定下来了,战国二年,五月初七!

    这个日子是孙坚派出了一个宫中懂得占卜的一个神棍,捏着指头,翻着一本本古文,算了大半天才算出来的一个好日子。

    战国二年,四月十五。

    夜色苍茫,月色皎洁。

    月色下的秦淮河,已经出现了一条条闪亮灯光的画舫,流淌往返在这一条淮水之上,不时之间,有一阵阵悦耳的歌舞声传出。

    这里的夜景,已经成为的金陵的一绝。

    二月份,以江东日报为主办方,曾经在这里举行过一次士子的文章大比拼,为了一次性打响秦淮河的名声,吸引更多的士子前来比赛,孙权还把郑玄的手札请了出来,作为最后的胜利奖品。

    郑玄的手札,即使是一般的儒者都渴望的至宝。

    这一个噱头,让无数士子前赴后继的出现在秦淮河。

    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其实并没有形成一种文章比赛的思想,这一次以一片秦淮河为核心的文章,当场卷写大比拼,吸引的数百士子前来比赛,一片片文章出世,算是开了一个新的士子模式。

    这一次的无数士子的爆发,让孙权从其中看到了打开科举的前景,当然,现在谈论科举还有为时过早,因为如今天下的读书人的人太少的,依旧不足。

    什么时候每一座的城池有一个高等书院,就是吴国正式打开科举模式的时候。

    因为这一次的文章比拼,秦淮河在士子的心中,有了一定的影响,随后的一条条画舫出现秦淮河的夜晚,紧跟着歌姬舞女的现身,让无数世家才子流连忘返与此。

    秦淮河,彻底的火爆起来。

    东月画舫。

    一艘不算小的船只,有斗舰的规模,前身算是一艘战舰,不过已经退役,被人买了下来,改成了一个画舫,上面有歌姬舞女,琴声之中,舞女起舞,算是酒池玉林的享受。

    如今算是秦淮河的一大雅致之地。

    今日晚上,这一艘画舫已经被人全部包场了,天还没有完全的黑,一个个仪表堂堂,气势凛然的男子就已经开始上了船。

    “雷县令,你也来了!”

    “东侯令召唤,某怎么不来!”

    “李郡丞,好久不见!”

    “徐县尉,你年轻有为啊,再过几年,恐怕就能冲上县令的位置!”

    “陈校尉,山越一战,你打的精彩,某闻言,都敬佩不已。”

    “刘中郎将,你现在可是海军的大将了!”

    ……

    这一次宴会的主公人还没有出现,但是这上百人军政商三界的人已经开始兴奋起来的,互相的交谈,十分的融洽。

    出现在这里的每一个都是东侯一系核心人才。

    他们的官职基本上都是县丞县尉以上,军中的军职也大部分是校尉等以上的将领。

    鲁肃和庞统两人代表东侯府,作为东道客,正在热情的招呼每一个官吏,孙权虽然有开府之能,聚集群臣也不算是结党营私,但是如果平时把他们直接召唤回来,多半会受到朝堂的弹劾,如今趁着孙权大婚的日子,把他们都召回,就没有这么讲究了。

    当然,东侯府一脉也不是人人都出现,赵子龙军中二号人物的身份,注定他不能出现,李涅锦衣卫大都督也不能出现。

    不过有一个意外的惊喜,黄忠出现了。

    黄忠虽然是孙权招揽的人才,但是他还没有彻底的投诚孙权,作为吴国后将军,他还是有选择的机会,甚至可以不算,不站队,这一次,他赴宴了,就等于在朝堂之上表明的他的态度。

    这算是一个意外惊喜。

    文官以朱治为首,徐庶,李固……武将以黄忠为首,贺齐,徐盛,潘璋……江东商会的糜竺……

    这个庞大的实力阵型,就是东侯府第一晒出来的力量,足以能直接撼动当今吴国的朝堂。

    ……

    江侯府。

    “君侯,秦淮河上的聚会,告诉的我们,东侯要宣战了!”吕范站在孙策的身后,喃喃的道。

    “呵呵!”

    孙策嘴角勾勒以一抹笑容,身躯站立了起来,目光流淌着浓浓的战意,沉声的道:“仲谋不过是想要震慑我们,这样的宣战不够力度,既然他有心,某就当是成全他一次,我们就去看看!”

    “诺!”

    吕范目光微微一亮,点头。

    ……

    这一夜,对于吴国朝堂,是不平静的一个夜晚。

第三百三十一章 宣战 上() 
夜幕寂寥,月色皎洁。

    秦淮河之上,水流轻柔,碧波盈盈,一条长河显得灯火通明,一艘艘的画舫,在一阵阵悦耳的琴乐歌声之中,承载了说不清的风月,流连忘返在这条宽敞的河流之上。

    今天晚上,东月画舫,绝对是闪烁着最璀璨的光芒,行驶在河流的中间,七彩的灯光,欢笑的语声,十分的热闹。

    周围的一条条大小的画舫有意无意的萦绕在其而行走,这些画舫之上,一双双目光既然凝视着画舫上的客人,仿佛在等待什么事情的发生。

    东月画舫之上,秦乐儿,犹如一个花花蝴蝶,穿梭在一个个男子之间,她年约三旬,风韵犹存,面容姣好,穿着鲜红色的宫裙,波涛汹涌的凶器如隐如现,引狼沸腾。

    “姑娘们,为官人们敬酒!”

    她就是东月画舫的主事人,这一艘画舫是糜竺送给东侯府的,所用的收入归于东侯府所有,此女长袖歌舞,把东月画舫打理的条条有理,画舫之上,几十个歌姬舞女都是他亲手训练出来的。

    她本是江东某一个小世家训练歌姬舞女的舞娘。

    世家豪门之中,多为士子,士林中人,附庸风雅,喜欢在家里豢养了的歌姬舞女,以待客之用,这些歌姬舞女地位卑微,宛如货物。

    秦乐儿就是被糜竺以重金买来的。

    因为她的存在,这一条画舫之上,气氛迅速火热起来。

    月上枝头,夜幕深邃,在美酒佳肴,轻歌乐舞的热闹气氛之中,孙权挺拔的身影随着一叶轻舟,出现在的东月画舫之上。

    孙权今年十六岁,身高一米八,俊朗非凡,长年练武,体魄结实,衣袍猎猎之下,有一抹贵气的气度,潇洒的散发。

    “那是东侯,东侯来了!”

    “果真是东侯府一脉在宴会!”

    “东侯如此张狂,明目张胆的结党营私,难道他就不怕有人在朝堂参他一本吗?”

    “东侯府有开府之权,何惧也!”

    当孙权出现,周围的一条条画舫的目光皆然都沸腾起来,凝视着东月画舫之上,一个个士子从画舫走出来,目光看着孙权的身影,低声的讨论起来。

    自从吴国建立,东侯府面对江侯府,忍而不发,节节败退,甚至好几个东侯府的官吏都被江侯府这强势打压下去,所以整个金陵的人仿佛都有一种错觉,即使不说出来也能感受到错觉。

    不是孙权不如孙策,而是东侯府不如江侯府。

    如今东侯府突然之间弄出了一个大宴会,在大王的眼皮子地下,明目张胆的聚集东侯府一脉的官吏将领,众人自然有些惊讶,而且纷纷的还感到好奇,赶来相看。

    所以今夜的秦淮河,比平时的客人还要多上好几倍,注定是热闹的。

    “君侯!”

    庞统和鲁肃在画舫的甲板之上,恭候良久,看到孙权上船,双双行礼。

    “子敬,里面的气氛如何?”

    孙权一边走进去,一边看着鲁肃,问道。

    “气氛十分的融洽!”

    鲁肃咧嘴一笑,目光有一抹得意,轻声的回答道:“自古以来,男儿三两事,美酒当歌,佳人相伴,不亦乐乎。”

    孙权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他不过换一个地方来招待他们这群人,顺便宣传一下秦淮河的声势,可没有带着他们集体去嫖的意思。

    “奴家拜见君侯!”

    秦乐儿看到孙权走进来,美眸一闪,扭着小蛮腰,款款而来,然后躬身的请安,随着身子的走动,胸前的凶器起伏不定,狐媚的声音糯糯的,十分动听。

    “免礼!”孙权嘴角有抽搐的一下,他还真不知道糜竺去哪里找出来的这一个美娇娘,天生就是做这一行的,难怪东月画舫的生意这么好,如今的秦淮河可还没有开荤,都是卖艺不卖身的画舫。

    “吾等拜见君侯。”

    众人看到孙权走进来,纷纷起身,然后对着孙权,躬身行礼,声音不约而同的集体长啸,响彻在九天之上,强悍的声波驱散月色的迷茫,即使百米之外也能清晰的听到。

    浩瀚的声势,震骇周围一个个士子。

    “好威风的东侯!”一个属于江侯府的年轻官吏,站在一条小画舫之上,面色微微一变,咬牙切齿的道。

    “如此齐心,东侯府一脉不容小窥!”

    众人的面色变了,有些凝重了起来。

    昔日他们以为东侯府不过是一个东侯,现在,他们会认真的记住东侯府的一个个官吏。

    “诸位莫要拘谨!”

    孙权意气风发,面容之中有一抹满意的笑容,安然的坐在最上面的位置,直接摆摆手,朗声的道:“今日某心血来潮,所以找尔等老相识,前来叙叙旧而已,今夜不谈公事,只谈风月,尽兴即可!”

    “君侯所言在理!”

    “呵呵,此景色亦不宜谈论公事!”

    众人目光看着孙权,一个个的都露出了开怀的笑容,其实他们的心中都知道,不用谈论什么公事,只要今天晚上的这一幕传了出去,东侯府就已经得到的想要得到的效果。

    “秦娘子,奏乐,起舞!”

    孙权大喝一声。

    “诺!”

    秦乐儿摆摆手掌。

    两旁的案桌摆设,中间一个空荡的圆台,四个女子盘坐中间抚琴,琴声之中,几十个轻纱长袖之女子,翩翩起舞。

    众人听歌观舞,美酒佳肴,不亦乐乎。

    “汉升将军,仲谋在此,多谢将军厚爱,此杯仲谋敬将军的!”孙权眯着琥珀小眼睛,手中一杯清酒,看着黄忠,有些意外之喜。

    黄忠,虽然不恢壮年之身,但是也没有到老当益壮的地步,按照历史的说法,十几年后他依旧能和关羽交手,绝对是一员猛将。

    位列后将军之位,这个时候能站出来,响应他,就等以彻底的投靠的他这一脉,影响力绝对能覆盖整个吴国朝野。

    “君侯器重,乃是汉升之福气,汉升愿赴犬马之劳!”黄忠淡然一笑,一口喝尽手中杯酒,以表其心。

    一开始,孙权虽然为吴国招揽的他,但是他愿意投靠孙坚,却并没有投靠孙权之意,直到开国大典,孙权为他策划的一幕,让他一举夺取后将军之位,光宗耀祖,他对孙权就开始死心塌地了。

    “呵呵呵!”

    孙权闻言,笑了笑,目光开始在一个个官吏的脸上划过,记住这一张张的脸孔,这就是他孙权的班底,他手中酒杯举起,朗声的道:“诸位,这一杯,是为了吴国而喝了,希望以后,诸位齐心协力,协助大王,一统天下,造福苍生!”

    “一统天下,造福苍生!”

    众人闻言,热血沸腾,目光灼热,手中酒杯皆然举起,长身而啸,气氛浓烈无比,这一句话,孙权告诉他们,他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二弟这里如此热闹,可介意为兄前来讨一杯小酒?”

    突然,一个深沉的声音,带着霸道无比的气势,从外面传进来,直接把所有人的气势镇压下去,把整个东月画舫震的不断的晃动起来。

    众人有些骇然。

    “镇!”

    黄忠双眸一抹精芒划过,大喝一声,打断了这一股强悍的声波,让画舫平静了下来。

    “君侯!”

    庞统和鲁肃的面色微微一变,目光看着孙权,有些询问的态度。

    这个时候,孙策的突然出现,让他们心中实在有些意外,也有一些紧张,孙策明知道东侯一脉再次聚会,他作为东侯府的对手,依旧出现的,估计没有什么好事情。

    “淡定!”

    孙权嘴角一咧,露出的一抹平静而淡然的笑容,长身而起,道:“既来之则安之,江东双侯难存其一,早晚都要面对的,诸位随我,前去会一会江东小霸王!”

    “诺!”

    众人看到孙权如此镇定,心中都镇静了下来,一个个目光闪亮,显得有些激昂而兴奋。

第三百三十二章 宣战 下() 
夜色之下,河面之上,一人一舟,气势凛然,无人可挡。

    孙策孤身一人,魁梧的身躯站在一叶轻舟之上,身披血色长袍,头顶白玉冠,腰佩长剑,全身散发着狂野的气势。

    他以强大罡气驭船,轻舟迅速的靠近的东月画舫,他的身影也昂然的出现在的东月画舫的面前,一双锐利的眸子散发着狂狮般的光芒,凝视着画舫之中的一道道身影。

    “江侯?”

    “江侯为什么会出现啊?难道是为了东侯而来的吗?”

    “这一下有好戏看了!”

    “明知道今夜乃是东侯一系的众人宴会,其中不乏大将猛将,江侯依旧孤身前来,果真不负江东小霸王之名!”

    “吴国之上,大王之下,江东二侯,各据半边天,真想看看他们的碰撞!”

    “传说两位侯爷兄弟情深,从来没有翻脸,不知道这一次会不会翻脸?”

    秦淮河上一下子沸腾了起来,一艘艘画舫之上,众人都伸长脖子,准备看吴国当今最出色的两大王子即将翻脸的戏码。

    看到两人对持的画面,想想都让他这让他们感到兴奋。

    “哈哈哈,兄长今夜前来赴宴,为何没有事先通知仲谋一声,也让仲谋好亲自去迎接兄长!”

    在众人的讨论声之中,孙权的身影出现在东月画舫的甲板之上,抬头挺胸,目光有些复杂的看着那一道霸气的身影。

    这时候,一个个东侯府的官吏,也随着孙权的声音,集体的出现在了甲板之上,阵型庞大,气势冲天。

    “黄忠,后将军,没想到他居然也投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