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了。”
“吃饱了,穿好了,就是死了也值了。”
“你们想的美,要是让咱们死的话,直接扔掉江里喂鱼就是了,何必又是洗澡换衣服又是好吃好喝的招待?谁会这么傻?或许咱们遇到一个好国王了。”
由于移民广告随着报纸进入内陆省份,内陆省份的巡抚、知府等开始积极引导流民向沿海港口迁移。
现在的大清国内,土地不断集中,失去土地的人越来越多,天灾**年年不断,导致每年都产生大量的流民,现在流民有了去处,只要合理引导,这些流民为了混口饭吃,就自发的向沿海或者沿江港口而去,让各地的官府省心不少。
现在地方政府很清心,乞丐、流民、地痞等都没有了,街面上立刻好看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烦心事就少了。商人对当前的环境也很满意,没有地痞来闹事了,没有乞丐、流民来烦心了。
官差们也很高兴,把这些乱民请走以后,自己的事情少了,而且还能拿到了一部分金钱补助,真是两全其美。
为了加快移民速度,武文斌让商财部的人雇佣了一些其它国家的商船来运送这些移民。
用其他国家商船运输的移民,准备在坤甸东岸下船,在这里进行分流。愿意种地的再乘船分到不同的市县;愿意做工的会分到不同地方的工厂;愿意参军的就在坤甸接受第一师的训练,等训练好了再分到海盗军团或者雇佣军去,或者单独组建雇佣军小队,有学历的或者品德正直的会分到警察部队或者地方守备部队去;孤儿会送到孤儿院;有疾病的先治疗疾病,再根据意愿分配。
由运输粮食的船只运回的移民,准备直接到到上京,然后再进行分流。
武文斌估计,按照当前速度,整个5月份,能移民10万人以上。
张伟对移民速度十分满意,不在于每个月能移民多少,只要持之以恒,坚持移民,时间长了数量也会很可观的,要是遇到灾害发生,移民数量会大幅度增加的,只要开了先例,之后就好移民了。
第九十七章袁世凯()
通过这几天与兰芳王国陆军的交流,袁世凯手下将士,与兰芳官兵混熟了,十分羡慕他们的伙食,羡慕他们的待遇,羡慕他的装备。就连徐世昌也感觉兰芳王**队的战斗力将是十分恐怖的,临回北京前,给袁世凯留下一封书信,让其无论如何都要取得兰芳王国的信任与支持。
袁世凯对徐世昌极为信任,知道徐世昌说的很对,再说了自己也是非常羡慕兰芳王国陆军的实力,也希望加强与兰芳王国的关系。
兰芳王国的这些人从上到下对北洋军的态度都很好,这些天不仅进行了军事演习、个人间的相互切磋等,而且还经常私下相互交流,指点北洋军如何训练,找出了很多训练中的不足,很多北洋军官兵与兰芳官兵都混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北洋海军那边的几个主要领导,天天都泡在了兰芳王国的军舰上,兰芳王国对他们一点提防都没有;可见兰芳王国根本就没有把大清朝当作敌人,或者没有把北洋军当成敌人,这应该就是很好的突破口。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获得兰芳王国的信任与支持。
袁世凯也是具有枭雄之资,绝对不会放过对自己有利的任何一次机会,在这件事情上没有拖泥带水,先把北洋三杰召集来议事。王士珍的观点是先接触,再进行军事交流,逐渐获得对方的信任,现在他们还不了解我们,怎么信任咱们,又凭什么支持咱们呢?第一步是雇佣他们的陆军人员做教官;第二步是商量从兰芳王国购买军火;第三步,训练出强大的陆军,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那时候也就有利用价值了,那才能获得对方的支持,就是棋子也要有棋子的价值。
袁世凯也知道这件事情急不得。
又把海军的萨镇冰等人招来袁府,询问兰芳海军的实力,与日本海军相比如何。萨镇冰等人被袁世凯逗乐了,萨镇冰感觉失礼,忙起身向袁世凯行礼致歉,并说,连大英帝国的远东舰队都被兰芳王国的海军全歼了,日本海军能是对手吗?而且您看到的战舰,只是兰芳王国海军很小的一部分,就这一小部分就足够日本海军应付的了,日本海军都是老式战舰,三五艘日本战舰也不是一艘兰芳战列舰的对手。
当晚袁世凯就在袁府宴请兰芳海军舰队参谋长和各舰舰长,北洋陆军和北洋海军的主要领导作陪,先沟通一下感情也好。
这是袁世凯第一次单独宴请兰芳王国海军军官。
杨毅力等人欣然同意赴宴。临行前张伟可是交代了,要交好与北洋军的关系。
杨毅力留下号战列巡洋舰的舰长留守,自己又检查了一遍防务,对值班人员嘱咐一遍,然后才带着其他舰长去天津袁府。现在码头四周,不时有陌生人在溜达,里边肯定有日本人,对这个喜欢搞偷袭的民族,必须要小心提防。
在宴会中,萨镇冰提出雇佣兰芳海军官兵为教官的想法。
杨毅力说,现代海战,军舰、士兵与战术都极为重要,现在大清朝不是缺少好的海军官兵,而是缺少好的军舰;海军投入巨大,没有倾国之力,很难发展,我的意见是把有限的资金投到陆军发展上,取得的成绩会更快更好;否则几百万两白银甚至是上千万两白银,投到海军中连个水泡都看不见。
萨镇冰问,能不能从兰芳王国购买军舰吗?
可以,只要有钱就可以购买,不过海军投入巨大,就是成本价给你们,也需要十分庞大的资金,目前大清是买不起新式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
王士珍等人又询问杨毅力对民主的看法。
杨毅力说,用我们兰芳王国国王的话说,现在整个大清朝臣民,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怎么推行民主?他们关心的不是民主,而是如何才能吃饱肚子,如何把几个孩子拉扯大,与这些人谈民主那不是扯蛋吗?要是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不参与民主,那这种民主就是精英民主,还是为少数人谋福利的,算不得真正的民主。现在还是搞中央集权,集中全国的力量来发展矿业、钢铁、化工,造船、修建铁路公路,发展军工产业,建设海军,发展陆军,把所有的列强都赶出大清,让所有的子民能吃饱饭,读起书,那时候搞民主才会水到渠成的。
那对政体怎么看呢?
这个就是政治问题了,我们兰芳王**人不干政的,对政治我也说不好,这个还是有机会的时候您亲自与武大使沟通吧。
段祺瑞问,能不能从兰芳王国购买火炮等武器呢?
这个完全可以的,王国绝对会给你们很低的价格,你们想买什么武器都可以,我们本是同根同源,理应相互扶持。
王士珍问,可以购买你们现役的武器吗?
我是海军,我不敢说陆军的事情,不过海军的话是可以购买我们现役军舰的,你就是想购买兰芳级战列舰或者兰芳级战列巡洋舰都可以,甚至把现役的这几艘卖给你们都没问题,反正你们买了也不是与我们兰芳王国开战,对吧?
知道了兰芳王国没有对大清朝限制武器销售,就说明他们根本没有把大清放在眼里,或者根本没有与大清为敌的想法。
段祺瑞等人又问,要购买武器的话怎么购买呢?
这个还是要找武大使的,我们舰队很快就回回国,不会常驻这边的。
袁世凯问能不能派年轻基层军官去兰芳王国深造?
杨毅力知道张伟的想法,就回答,完全可以,兰芳王国的国王非常支持大清朝的教育事业,这次来武大使就准备在建立多所中学,为大清朝培训学生,学习好的都可以去兰芳王国留学;所以您要是派遣人员去学习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我们的皇家陆军军事学院和皇家海军军事学院的条件非常好,教学水平不比德日差,只会比他们更好。
当大家知道兰芳王国的国王是来自福建梅县的时候,大家的热情立刻上来了,不是这些人势力,而是这些北洋海军军官大部分都是来自于福建省,算是老乡了,能与国王是老乡,这也是值得炫耀的事情。于是纷纷向杨毅力等人敬酒,把宴会推向了**。
袁世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第二天就带领部众回保定了。
加深与兰芳王国的交流,并不在一时,还是回去后再仔细合计,慢慢规划,绝不能失误,而错失了机会。
杨毅力把当晚的交流汇报给了武文斌,最后消息传到张伟手中。
张伟感叹,袁世凯绝对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只是其发展有时代局限性,让其直接起兵造反的可能性不大,而且那样也会使大陆陷入战乱,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就电令武文斌,与袁世凯不能走的太近,也不要太生疏,正常业务往来就好,最近要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组织移民上,马上就要接收西澳大利亚了,急需大批移民。
第九十八章司徒美堂代表团(上)()
感谢书友:anss的打赏,谢谢。
您的支持就是我写书的动力,我会尽力写好每一章,每天尽量保证更。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谢谢。
。。。。。。。。。。。。。。。。。。。。。。。。。。。。。。
经过50多天的海上颠簸生活,司徒美堂等华侨华人,于4月16日下午到达上京港,张伟派出外交部长华国强到码头迎接,并安排他们住宿休息。
由外交大臣亲自接待,让这些华人感觉倍有面子。
由于第一天刚到,坐船这么久了,都很疲劳,所以第一天没有安排任何集体活动,只是让他们洗刷之后好好休息。
等华国强忙完后,立刻把500人的名单给张伟送来。这500人中有00人是10家生产型企业的代表,50人是华人商业组织的代表,70人为民间组织代表,40人是科研学生等文化界代表;50人为美国45个州的帮派代表,55人为华人家族代表,剩余5人为跟队的个人。
张伟没有想到一下子来这么多人,本来认为是司徒美堂带着徒子徒孙来考察建设道场的事情,商业和工业应该是稍带着来的,现在完全是反过来了。
17日上午,企业代表由工业部的人领走考察;商业组织的代表由商财部负责接待;民间组织由民政部接待;华人家族和个人代表由外交部接待;40位文化界的代表就由科学院办公厅负责接待了,帮派代表由张伟负责接待。
50位帮派代表在司徒美堂的带领下来到王宫,成为第一波被接待的人员,让司徒美堂很有面子,当时组织人员来兰芳的时候还很忐忑,怕兰芳王国不待见自己这些人,现在完全放心了。
待大家落座后,张伟开始给大家介绍兰芳王国的发展,以前的兰芳国,就是一盘散沙,只是为了经济利益结合在一起的几个公司的代表,经常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内部管理混乱不堪,以至于被小小的荷兰王国打败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卧薪尝胆,在内部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把所有的力量凝结成一股绳,现在才把荷兰人打跑了,又把大英帝国的远东舰队歼灭了,为什么前后差距这么大呢?重要的原因就是团结,消除了内部阻力,一致对外的。
现在华人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受欺负,这是为什么呢?还是不团结,自己人斗的时候比外人都狠,相信你们是最有体会的,相互挣地盘的时候都是拼命,要是把这股拼命的劲头用到欺负你们的人身上,谁还敢欺负华人啊。华人的传统就是内斗内行,外斗外行,都想着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势力越分越小,实力也就越来越弱,被欺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所以,希望大家能联合起来,统一行动,统一管理,加强对兄弟们的训练,给兄弟们配备更好的武器装备;发展商业、建立实业,有长期稳定的财政来源,改善兄弟们的生活待遇,这样才能做到不被欺负,才能做到长远发展,大家有没有信心或者希望这么做呢?
张伟的话让大家陷入了沉思,张伟也趁机通过系统查看每个人的情况,是否有美国政府安排的卧底。
看到大家都在沉思,司徒美堂也有自己的想法,刚进入王宫的时候,他还感觉这个国王的年龄好小啊,今天走个过场,也能给大家一个交代,自己面子上也就过的去了。张伟的一段话完让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这些话全说到这些人的心坎里去了,直接击中了大家的软肋。司徒美堂考虑了一会说:”陛下,不是我们不想团结,而是资源有限,都是为了兄弟们生活的好一些,所以才有内斗的。这并不是大家的本意。想联合起来的困难十分多,比如财力问题,武器问题,兄弟们的生计和出路,办什么实业等,再说了兄弟们也没有人会处理这些事情啊。“
”做什么事情都有困难,想象大家刚到美国的时候是不是更困难呢?要是力量分散了,那更困难,困难会一直持续下去,永远不会好转,只会越来越差,那内斗会更厉害,形成恶性循环。我的意见是形成一家帮派,再根据能力进行分工,设置不同的堂口,既有竞争又是一个整体,积极引入新人,一致对外,这样会逐渐变好。至于武器的话王国可以提供一部分,大量的话就需要购买。实业不行就先从商业开始,要是连商业也做不好的话,你们就组建雇佣军吧,反正除了打打杀杀你们什么也不会。“
这个时候有一个大胡子壮汉站了起来,对着张伟抱拳行礼,“陛下,现在世界上就没有我们华人能生存的地方了,我希望陛下能救救像我们一样的人,我们每天都是刀口添血,还不能保证孩子们能吃饱饭,我们也是无能为力啊,都是被逼的,现在也只有陛下能救大家了。”
“请陛下做主吧。”其他的四十多位汉子都站起身,对着张伟抱拳喊。
司徒美堂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变化这么快,就说,“陛下,您拿主意就好,只要能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让老婆孩子吃饱饭就行。”
张伟考虑了一下后说:“既然大家看的起我,那我就当仁不让了。你们回去的时候,我会派人与你们一起去美国,把你们所有的人进行改编,身体素质达标的都进入护卫队,我不知道你们现在有多少人,我的目标是每个州至少要有1000人的护卫队,每个市或者县至少有100人的护卫队。护卫队不管别的事情,就是训练和战斗;谁要是敢欺负咱们华人,护卫队成员就是拼上命也要干掉对方,咱们会雇佣全美最好的律师,如果实在不能免罪的话,那他的家人以后就是大家的家人,全部由组织照顾,老人负责养老,小孩负责养到18岁,要是上学的话就一直供他读书,能读到本科就供到4岁,能读到研究生就供到7岁,能读博士就供到0岁。不能入选的,可以根据个人特长,有的经商;有的做宣传,把华人都组织起来;有的做教师,建造学校,教授华人孩子读书;有的开饭馆,就是开饭馆咱们也要联合起来开世界上最大的饭馆;有的开武馆,教授华人强身健体,增强华人的凝聚力;反正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工作,要是什么也不会,那就回兰芳来种地吧,兰芳王国至少给每个人0亩地,甚至还能发个媳妇,过安稳日子;要是将来大家有一天厌倦了打打杀杀的生活,可以来兰芳王国养老。这是我大体考虑的一个总纲,要是大家感觉合适,咱们就继续讨论,要是感觉失去了权利,不适应,那也无所谓的,只要不做出危害华人的事情,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