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争霸系统-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伟对这项交易非常满意,为了保持长久的交易,张伟又命令陆伟民送给他们一些军舰、大炮步枪等需要的合理配件,以及部分电线和电话、武装带、子弹袋、饭盒、军鞋、背包等不值钱,阿根廷又急缺的物资。

    阿根廷驻夏帝国大使非常满意夏帝国不仅没有趁机要价,并赠送了这么多的物资,表示一定向国内传达夏帝国的友谊,以后会与夏帝国建立长久的军火买卖关系。

    李兆水命令从中央舰队和太平洋舰队抽调销售出去的军舰,并组织船队把所有物资装船与军舰一起前往阿根廷,军舰官兵在到达阿根廷之后,负责教会阿根廷海军如何操作。

    阿根廷对夏帝国的服务态度极为满意,不仅送货上门,还要包教包会。

    智利和秘鲁的采购合同相对复杂一些,他们同意使用物资顶账,张伟并不惧怕这两个国家赖账,同意先把军舰和装备给他们送到,然后每个月按照既定价格运输一定数量的铜、锌等物质到夏帝国上京港。

    因为是赊账,军舰等夏帝国没有提升价格,所以在制定顶账物资价格的时候是参照现在市场价格制定,只是最终结算价格比现在市场价格低了10%,在他们接收装备后1个月内用物资结算完毕,夏帝国没要求他们额外再支付利息等附加条件,让智利和秘鲁两国十分高兴。

    张伟也十分满意,低的10%就算是一年的利息了,而且价格是定死的,在未来,这些物资的价格一定会大幅度的提升,总体算起来,夏帝国并不吃亏。

    智利的实力比秘鲁强大一些,购买了艘夏级战列舰和艘白起级战列巡洋舰,秘鲁实力稍弱,买了艘夏级战列舰和艘兰芳级战列舰,没有买战列巡洋舰,多购买了几艘驱逐、快速鱼雷艇和布雷艇等,两厢对比,秘鲁明显更注重防守。

    由于时间关系,两国也没有派海军前来接收,也需要夏帝国派遣海军给他们送到国内,并帮助他们培训本国的海军。

    要是完全给三国交付完毕,中央舰队和印度洋舰队的夏级战列舰连一艘都剩不下,全部销售掉了;中央舰队和印度洋舰队总共还剩下5艘兰芳级战列舰,艘国王级战列舰,白起级战列巡洋舰还剩下1艘,兰芳级战列巡洋舰还剩下6艘,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秘鲁的艘夏级战列舰只能从太平洋舰队临时抽调,这样三大舰队都保留了1艘夏级战列舰。

    通过这次军售,已经把帝国总参谋部下辖的战备仓库和军工厂的仓库全部搬空了,张伟又从系统购买了一些子弹和炮弹才满足这次交易的数量。

    张伟疯狂的卖武器,巨大的收获让他高兴不已,军火销售果然是来钱最快的途径。

    让欧洲诸国紧绷的心弦暂时放松下来,不过他们没有放松扩军备战,欧洲诸国内部相互竞争更加激烈,都想稳定欧洲之后再与夏帝国决战,谁也不想先与夏帝国进行全面战争而让竞争对手赚便宜。

    李兆水对当前海军现状却是担心的要命,万一英法联合舰队突袭,夏帝国将会遭受沉重的打击,他将要承担重责,为此,多次找张伟,希望重新配备战列舰,张伟一直推脱。

    在被缠的没办法的情况下,张伟答复说:“等把阿根廷等三国的海军培训完毕,海军返回之后就给海军配新军舰,否则现在配了军舰也没有海军官兵。”

    李兆水没办法,只好命令各海军基地的空军部间断的在西亚甚至以西地区进行巡逻,希望能尽早发现敌情,提前做好战争准备;命令所有潜艇成员不允许休假,全部在港口待命;并督促空军尽快在亚丁港和吉布提修建空军基地,以便监视苏伊士运河欧洲军舰的动向。

    在李兆水紧张兮兮的时候,更让他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在月5日,奥斯曼帝国的军购代表团抵达上京,准备用夏帝国1亿夏元的购地款购买军事装备。

    李兆水即便内心十分不情愿继续销售军舰,他还是要挤出笑容,热情接待奥斯曼帝国的军购代表团成员。

    奥斯曼军购代表团首先要看的就是夏帝国的中央舰队,购买海军军舰是军购代表团的主要任务。

    经过几天的参观了解,奥斯曼帝**购代表团决定购买艘夏级战列舰和艘国王级战列舰,以及部分驱逐舰、快速鱼雷艇、布雷艇、扫雷艇等。

    按照奥斯曼帝国的实际情况,他们更注重防守,而且他们的海域有限,只在地中海和黑海活动,不用追求高速度,只追求高火力输出和高防御,夏帝国的战列舰正适合他们使用,对战列巡洋舰他们反而没有兴趣,防御不足,火力不足,价格还高。

    与夏帝国进行军火交易非常省心,价格都是明码标价,不用他们费力谈价格,他们只关心性能和参数就可以;确定了海军装备,陆军装备就更简单了,火炮、步枪、重机枪、弹药等,确定好军事装备之后,剩余的钱全部买成粮食,由他们的商船自己来运输。

    最终结算是帝国财政部和外交部的事情,只要确定好武器装备的规格和数量,军购代表团就算完成任务了。

    还好的是奥斯曼帝国接受舰队的海军成员还没有到达,这段时间军舰可以继续执勤;等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到达之后,还要在夏帝国接受1个月的培训,至少这几个月还算放心点;要是向奥斯曼帝国交接了4艘战列舰,中央舰队和印度洋舰队的就真的空了。

    陆伟民命令各军工厂加大马力生产步枪、重机枪和火炮以及弹药,尽快完成奥斯曼帝国的需求。

    奥斯曼帝国的军购协议一经传出,就如同冷水落入滚开的油锅中一样,立即引起欧洲诸国的激烈反应,这明显破坏了巴尔干地区的势力平衡,英法俄等国立即向夏帝国提出强烈的外交抗议,三国的驻上京大使在收到国内电报之后,连续找华国强面谈,陈述厉害,希望夏帝国能取消掉与奥斯曼帝国的军购协议,不要破坏欧洲的和平稳定。

    华国强还是老生常谈,武器装备是维护和平的工具,夏帝国这是正常的商业买卖,任何国家购买,夏帝国都不会拒绝。

    反应最强烈的就是俄罗斯帝国,他早就视奥斯曼帝国为嘴边肥肉,要是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和陆军实力强大了,那他们怎么赚便宜,以前连续多次土俄战争不就白打了吗?

    英法也是极力反对,要是奥斯曼帝国成为军事强国,那奥斯曼帝国肯定会将英法驱逐埃及等地,否则,他们将会与奥斯曼帝国通过战争来争夺这些已经被英法占领的区域,已经吃到嘴里的肉谁都不愿意吐出来。

    更重要的是现在英国的海军已经完全从地中海撤回本土,他们的根本利益还是在本土,单靠法国很难再与奥斯曼帝国抗衡,至少在地中海东部将会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天下,这将会严重影响到苏伊士运河的安全,是英国绝对不能接受的。

    迫于英法的压力,张伟让华国强对外宣布,夏帝国每月将有1艘夏级战列舰完工,任何国家都可以购买,这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任何国家都不能干涉夏帝国正常的商业贸易的权利。

    德国大使很高兴夏帝国顶住英法俄三国的压力,继续与奥斯曼帝国完成军购交易,加强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实力是德国和奥匈帝国愿意看到的事情;只是他不明白夏帝国为什么毫不保留的把现役战列舰全部销售掉,难道他们不想保护自己的海域,不惧怕英法等国的进攻?

    在抗议无效的情况下,俄罗斯帝国选择先下手从夏帝国采购艘夏级战列舰和艘白起级战列巡洋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俄罗斯帝国的海军实力不被拉下太多。

    英法德三国在这种情况下也开始考虑各种处境,是加速战列舰的建造速度还是从夏帝国购买现成的战列舰?欧洲几大军事强国被动的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新一轮军备竞赛。

    巴尔干地区的诸多小国家被动的加入到这种竞赛游戏之中,使得这次军事竞赛变的更加激烈,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而这正是张伟希望看到的局面。(。。)

第四百零二章张人骏的震惊() 
张人骏到达夏帝国后,参与了几次谈判,顺利与葡萄牙、英国和德国签订收回澳门、香港和胶澳租借地的条约,感觉十分震惊,现在不再像以前一样必须在洋人面前委曲求全了,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中华帝国的崛起,死而无憾了。

    在伍廷芳和袁氏几兄弟的介绍之下,他对夏帝国有了一个逐步的了解,随着他对夏帝国了解的越多,他内心就越震惊,他决定暂缓回国,对夏帝国进行一次全面的考察,并随时与夏帝国沟通南疆特区交接事宜。

    在伍廷芳的眼里,夏帝国皇室是个节俭的皇室,他向张人骏介绍道,别看夏帝国现在财大气粗,其皇室却是非常节俭,整个皇宫也就是一座门楼和一座神武殿用作对外撑门面,其后宫非常简陋,孤零零的几座小屋给皇帝、皇后以及妃嫔居住,整个皇宫的建筑连新华宫的一角都不如,更不用比装修的豪华程度,与紫禁城相比更是天上地下。“

    张人骏摸着下巴上又白又长的胡须说道:”夏帝国建国日短,能建如此皇宫已经很难得了,他们就是再有钱,也不可能与有几千年史的正统华人比底蕴。“

    袁克文却说道:”张伯,话可不能这么说,夏帝国皇宫虽然简陋,皇室却承担着整个帝国的教育经费、军事经费、科研经费和对帝国公民的医疗保障,他们的节俭与财大气粗是我非常崇拜与羡慕的。他们对小学和中学全部实行免费教育,食宿、书本、校服等费用全免,还有奖学金,而中华帝国每位小学堂和中学堂的学员每学期却需要100多两银子的花费,穷人是上不起学的,这个区别使得两国的差距会越拉越大。中华帝国的底蕴在吃喝玩乐上,夏帝国的底蕴在新技术和新产品上。“

    袁克定说道:”说的不错,我最羡慕的是夏帝国的小学生和中学生,他们的免费餐都比我在家中时候吃的要好,这个差距实在是太大了。等这些孩子成长起来,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文化水平绝对不是中华帝国能比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夏帝国被大家夸的天上少地上无的,简直就是人间净土,张人骏决定出去自己看看,要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一下夏帝国人民的实际生活状况。

    伍廷芳向华国强说明情况之后,向郑道友汇报了一下,然后从上京警察局抽调了一个班作为张人骏的护卫,由袁克文陪同,开始对中华帝国进行全面的考察。

    伍廷芳年龄比较大了,而且还有公务,就没有陪同。

    张人骏一行人先是到三宝垄市,然后到泗水市,这两个城市都是沿海城市,交通比较方便,而且这两个城市在华人中的地位比较高,很早就有华人在这两个地方工作和生活。

    每到一个地方张人骏先要走访几所小学校和中学,看看他们的生活是否真如大家说的那样让人羡慕。

    然后到城郊走访一下当地的农民,这些农民是第一批来自中华帝国的移民,看看他们的生活与在国内有什么区别。

    最后,他要参观一下城市了的工厂和商铺,看看里边的工人和商人与在中华帝国的时候有什么差距。

    这次没有人干涉他的出访,没有当地官员的接待,护卫不禁止他的出行,只是负责安全,或者在遇到问题时出面解决,方便他的参观,保证他看到的内容全部是真实的。

    他每到一个地方,第一感觉就是干净,他以开始认为只有上京地面干净,空气清新,那纯粹是做表面文章,没想到所到之处都是如此;不像他原来待的广州,到处是垃圾,牲畜粪便等,城市里还飘荡着各种怪味。

    第二个感觉是这里的人穿的都比较整洁,就是有补丁的,也洗的非常干净,人们走路的时候是抬头挺胸,面带笑容,充满了生气;不像广州市民,蓬头垢面,弯腰弓背,面带迷茫,不是眉头紧皱就是两眼空洞,能趾高气扬的只有洋人、买办、官差等人。更让他惊讶的是他到夏帝国几个月了竟然没有遇到一个乞丐、流民,看来夏帝国人口确实太少了,要不也不会疯狂的从中华帝国移民。

    城市的学校和郊区的学校在建筑规模和配备上没有多少差距,供应的伙食也差不多,都有牛奶、鸡蛋、各类肉食等,主食有米饭、馒头等,差距只是在青菜种类上的不同;学生食堂非常安静,没有大声喧哗和吵闹的声音;每位学生都吃的非常干净,没有浪费;吃完饭学生会把碗筷托盘等冲洗干净,然后放在指定的地方。

    袁克文解释道:”张伯,所有的学校都是统一规划的,教室、操场、办公室、桌椅板凳等有严格的配备标准,教师也是一样的,城乡之间经常会有交流;学生饮食是帝国统一签订合约,集中配送,避免的了贪污**、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等现象;夏帝国皇帝说过,人生来是不平等的,帝国能做的就是给所有帝国子民提供同样的阶梯和同样的机会,通过个人努力把这种不平等拉平;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中华帝国现在做不到。“

    走访了几个郊区的村庄,那里的农民穿的与城市里的人没有多大的差距,人们的表情也没有多少区别,家中吃的是大米白面,青菜是自己种的,家家都养着鸡,有的还有牛羊;与国内佃户和自耕农没法比,就是国内的小地主的生活也不过如此。

    与每位移民交流,说的都是差不多的话语,感谢皇帝陛下,感谢夏帝国的领袖,要不是夏帝国把他们从大清国迁移到这里,他们早就饿死了,现在的生活是他们以前想象不到的,这里简直就是天堂,孩子能免费上学,学校还管饭,管穿,还不收钱,老弱看病也不贵,种地的地租也不高,每年收入不少,却没有官差的盘剥,没有士绅的欺压,真后悔当时不早点移民。

    袁克文解释道:”张伯,夏帝国的土地是国有的,也就是说全部是皇帝所有的,这些人只要耕种土地的权利,没有对土地的所有权,每人分0亩地,死后土地要上交,不能荒芜,不能买卖;他们付出也不多,大块的地有拖拉机耕地,小块的地用牛耕,灌溉十分方便,我听农科站的人讲,以后帝国会发明插秧机,收割机,脱粒机,全部是机器,那时候农民就更幸福了;所有的这些,都不是中华帝国能办到的。“

    张人骏愕然,竟然还可以这样种地,农民竟然可以这样悠闲,这哪还是农民?

    袁克文又补充到:”现在地租没有涨,粮食价格却翻了一翻,他们的收入会更高的,甚至比城市里的人收入都高了。“

    ”那夏帝国的钱都是哪里来的?“张人骏不解。

    ”张伯,等你看看工厂、商铺和货物码头后就明白了,咱们来的时候是走的客运码头,没有去货运码头,当你看到那种情景,就会有感触的。“袁克文说道。

    随后,又参观了三宝垄沿海众多的造船厂、配件厂,货物码头、城市里的商业街等。

    袁克文说道:”张伯,把钢铁加工成货船,100元的钢铁能卖出1000元的价格,这是不是比种地来钱快?要是加工成军舰,100元的钢铁能卖出10000元甚至更多,是不是来钱更快?夏帝国最近只是明面上卖出去的军舰等就价值好几亿元,夏帝国想穷都穷不了,这是中华帝国不能比的。“

    看着繁忙的码头,张人骏心里落差太大了,广州与这里比,就是城市与乡村的差距。

    在三宝垄,看着那面积巨大的钢铁厂,专门有铁路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