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心想,这夏帝国的实力到底有多强啊,混成协已经很厉害了,在他们那里竟然还达不到守备军的水平,上边还有战斗力更强的国防军和禁卫军,看来,以后与夏帝国相处的时候还是小心为妙。要是这10个混成协的官兵全部留下,那将是自己的一大助力,就问:“咱们出钱训练的部队,怎么能让他们说拉走就拉走呢?有没有办法保住这支部队?”
王士珍苦笑道:“大人,混成协所有的家属都被安置在了半岛特区,而且只是他们的饮食咱们就提供不了,部队的战斗力是需要财政支持的,要是让这些官兵自己选择,能留下一半就不错了。”
袁世凯很想的开,能留下一半也不错,就把留下的这批人改编为禁卫军,以后专门负责守卫北京。
在随后的5天之内,王英楷率领的10个混成协占领了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只把武汉、安庆、南京以及苏北留给了冯国璋去占领,否则算是不给陆军部长面子了。
最顺利的当时又孙传芳率领的个混成协了,在珠江口登陆之后,在总督张人骏的安排下广州新军和巡防营待在军营,没有发生冲突,孙传芳只是派兵占领布政使衙门、按察使衙门以及广州将军衙门等,然后留下一个刘存厚混成协驻守广州,自己与阎锡山混成协向长沙出发。
有张人骏总督协助,一个混成协就可以确保广州安全;在张人骏的周旋之下,广州新军宣布愿意听从袁大人的调遣,孙传芳让他们协助刘存厚混成协维护广州治安;至于巡防营,只要他们不闹事就可以,相信在袁世凯的势力席卷全国的局面下,他们也没有那个胆子。
个混成协在孙传芳和阎锡山的带领下迅速开进湖南,巡防营统领黄忠浩得知消息之后迅速逃亡乡下,使得巡防营群龙无首,迅速的被混成协缴械;51队绿营兵,只要队与孙传芳的部队发生激战,为了起到杀鸡骇猴的作用,孙传芳命令反抗者格杀勿论,最后队绿营兵被全歼,剩余49队全部乖乖缴械;对于永州、常德等地的巡防营,暂时没有去管,先占领长沙才是关键。
至于新军,长沙一共才一个标,无论如何都守不住长沙,巡抚杨文鼎摔新军第5标退往岳阳,孙传芳顺利占领长沙,在稳定长沙局势之后,命阎锡山率领1个混成协的官兵北去占领岳阳、常德等地。
停留在苏州的王英楷,看着从福州发来的电报,气的脸都有些扭曲了,第十一镇的孙道仁率领部队阻击,给个混成协造成了不少的伤亡,损失官兵近1500人,比占领整个江南损失的人数都要多,真是小看他了;吴佩孚这小子就是楞头青,就知道勐打勐冲,下次一定要好好的修理他,放着优势的炮兵不用,竟然让步兵发起冲锋,真他娘的败家,还好的是最后孙道仁被击毙,剩余新军在损失惨重之后选择了投降;要不是福州之战损失这么多官兵,这次占领江南算是非常完美了。
而冯国璋在11月6日就攻占武胜关,顺利占领武汉三区,然后派军队顺江而下,占领安庆和南京,然后部队迂回占领苏北等地,算是圆满完成预定战略目标。
张作霖与张作相,这次也随部队南下,他们已经是协统,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张作霖的部队负责攻占武胜关,只是对着关上的清兵开了几炮,导致他们死伤惨重,吓得守军军官弃城逃跑了,低下的的士兵见当官的都跑了,也就一哄而散,剩余没有跑的清廷士兵,乖乖的把城门打开,放北洋新军入内;使得张作霖获得了南下部队的第一个战功。
张作霖对张作相说:“听说你的部队直接进城的,没有发生战斗?”
张作相没有好气的说:“你听谁胡咧咧的,他娘的,湖北新军战斗力也不差,我们协对战湖北第9镇,第一次冲锋就吃了大亏,最后还是靠炮兵优势才取得胜利,整个协损失800多人,都心疼死我了。”
张作霖幸灾乐祸的说:“不错,才损失这么点人数,我可是听说了,冯玉祥的一个标遇到湖北第1混成协,被打的连一半的人都不到了,你还算是幸运的。”
张作相叹了一口气说:“大意啊,这次大意了,咱们太小看对手了;冯部长最后派了1个镇才把第1混成协干败;要是一开始就如此重视湖北新军的话,咱们也不会损失这么大了。”
张作霖撇撇嘴说:“这还是张彪那小子提前逃跑了,要不的话损失更大;现在天下都是大人的了,真不知道这小子能跑到哪里去?”
张作相看着张作霖那张高兴的有点扭曲的脸说:“这次就你占便宜了,对战的是绿营兵,我就纳闷了,武胜关这么重要的地方怎么安排那些草包驻守呢?要是把第9镇或者第1混成协安排在武胜关驻守,现在咱们或许还在关外喝西北风呢。不过你也不用幸灾乐祸的,我估计冯部长会派你们镇去占领安庆或者南京,那里墙高城厚,就让大家看看你的真实水平吧。”
张作霖不以为意的说:“那两个地方的新军估计都还没有满编,战斗力不是武汉新军能比的,这里的新军是当年张阁老在这里任总督的时候负责训练的,所以才让咱们吃了个闷亏。”
截止11月9日,第8镇攻克潼关,顺利进入西安。
至此,袁世凯的势力顺利占领全国各省。(。。)
第三百一十一章选择和谈()
袁世凯的军队先生包围北京外城,然后是边疆特区9镇入关,接着以摧枯拉朽之势占领各省府城,截止到11月底,大清国管辖范围内的省全部宣布独立,各地暂时实行军管。
对于如此快的占领全国,袁世凯犹如在梦中一般。
徐世昌到达南苑之后,袁世凯让他暂时负责所有政务。
果然不负众望,徐世昌迅速发表几项命令,稳定全国局势。
首先宣布成立临时中央政府。
接着,以临时中央政府的名义向各省派出省长、各部门主官以及各市、县的行政长官等。
随后,以临时北洋中央政府的名义发布了两项命令。
第一个命令就是以前袁世凯等人讨论过的剃发异服;
第二个命令是参考夏帝国当初的命令,那就是废除裹脚,如果不废除裹脚的家庭,将会被视为满清异族或者同情满清的反动人士,整个家族成员不得参军、入学、从政,不得享受任何国家福利。
第三个命令就是要求各地各级官员在新任命官员尚未到达之前必须继续履行职责,稳定地方,否则,导致地方混乱、民不聊生,则会被事后严肃处理。
王士珍以总参谋长的名义向全国发表明码通电,要求各地清军尽快投降,抵抗者,格杀勿论;投降者不杀;同时,向他们承诺,中央政府会从各地新军、巡防营中选择优秀人士加入到北洋新军或者警察部队中。
在开始的时候,人们对各项命令是既不抵制,也不支持,他们是害怕,要是革命不成功,他们也把头发剃掉了,那就要遭受大清朝廷的迫害,头发可不是一会就能长回去的;别好处没有得到,害处先来了,所以先处于观望状态。
废除裹脚的事情也是如此,都处于观望状态。
而王士珍的通电,则是压倒各地还在犹豫的新军和巡防营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能保住小命,谁也不愿意去死,毕竟当兵也是为了有口饭吃,没有必要连命都搭上。
袁世凯问王士珍:“咱们的部队进展这么顺利,而且损失还这么小,简直不敢相信,要是早知如此轻松的话,我们就应该早就起义才对。”
王士珍感觉袁世凯是不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啊,于是不满的说:“大人,要是提前起义的话我们必败无疑。要知道我们占领了这么多地方,投降的总督或者巡抚只要广州的张人骏,其他地方的总督或者巡抚全部选择了抵抗。夏帝国还是有能人的,把起义的时机、兵力的配置等算的都非常透彻,这才让我们顺利成功。”
袁世凯听见王士珍如此说,有点不高兴,就问:“有什么原因?难道不是我们北洋的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原因?”
“大人,就是有原因那也是夏帝国的原因,要没有夏帝国,咱们连江北都战不全,更不要说占领全国了;既然大人想知道,那我就给您分析一下,第一、夏帝国选择的时机太重要了,大清国的太后和皇帝驾崩,新皇尚未登基,摄政王个人威信不足,且不信任汉臣,导致全国督抚群龙无首,各自为战;第二,夏帝国协助派遣10个精锐的混成协,从南部发动攻击,一路势如破竹,靠优势兵力和大炮击垮任何反抗势力,迅速占领江南地区;第三、就是部队在数量上战绝对优势,只是边疆9镇加10个混成协就达到0多万人了,咱们北洋嫡系部队才多少人马?所以,大人还是小看夏帝国了。”王士珍分析道。
袁世凯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就问:“卜五,大清国大使武文斌回来了吗?夏帝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大使对谈判有什么意见没有?”
徐世昌说:“已经联系过了,他说他会尽快赶回来的;而且他还提醒咱们尽快与大清朝廷谈判,让其禅位,他们也不希望北京内城遭到战火的损毁;现在各国大使都看夏帝国的态度行事,夏帝国暂时没有表态,所以各国大使都在等待中,态度不明确。”
王士珍却说:”必须尽快弄清楚夏帝国的意图,否则我们危险了,而且还有为夏帝国做嫁衣的可能。“
袁世凯问:”此话怎讲?“
其他人也都紧张的看着王士珍。
“大人,诸位,边疆特区现在只有个镇在防守,要是夏帝国半岛特区的部队想占领边疆特区,芝泉将会毫无还手之力,而且夏帝国在西疆特区、南疆特区都布置有重兵;现在南方诸省又被混成协占领,要是王英楷率领的10个混成协有什么不好的想法,那咱们就只剩下京畿几省的地盘了,而且在他们的包围之中,毫无天险可守。”
王士珍的话还没说完,大家都被惊出一身冷汗,如果是这样的话夏帝国的心思也太周密了,规划也太长远了吧。
袁世凯问:“那该如何是好呢?”
徐世昌说:“我对夏帝国的了解来看他们是不屑如此的,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必须加快与大清国的谈判步伐,要让大清朝廷同意禅位,做到政权平稳过渡,迅速接收全国政权,快速建立华人国家。”
大家都点点头,也许只有建立了华人国家,夏帝国看在同是华人国家的份上会放他们一马,继续支持他们的。
就在袁世凯众人紧张兮兮的时候,北京内城的大清朝廷也走到了史的尽头,他们将面临着最后的抉择。
摄政王等人对袁世凯造反感觉非常生气,后悔当初怎么不直接将其抓捕,否则也不会有今日之灾了。
11月18日,袁世凯军队包围北京的北门、东门和南门,没有发动攻击。
11月19日,北京外城的西门也被新军包围,至此,整个北京处在北洋新军的包围之中。
由于袁世凯的军队没有发动攻城战,在张之洞等人的建议下,新皇帝按照既定程序登基。
随后,新皇发布诏书,命各地督抚带兵勤王。
各地督抚早就接到边疆将军派9镇官兵入关的消息了,就自己的那点军队,到了北京还不够给边疆将军塞牙缝的,所以,谁也不敢来支援北京,就连绿营兵和巡防营都没有敢去支援北京的,那新军就更没有这个职责了。
而摄政王等接到的消息是不断有省份选择独立,特别是南方多省相继被新军占领,孙道仁等战死,到5日,整个江南富裕之地全部被占领。
6日北军已经打到武汉,随后,安庆、南京相继被占领。
9日西安被占领。
到11月底,全国只剩下北京还没有被占领,不过却在重兵包围之中。
摄政王载沣不由仰天长叹:”天亡大清!所有的人都抛弃了大清!“
奕、张之洞、赵尔巽等人也是无语。
赵尔巽对夏帝国了解颇多,在他的印象中,夏帝国对大清国很友好,一直是支持大清朝廷的,又问奕:”王爷,夏帝国什么意思?难道他们要见死不救吗?“
奕叹了一口气说:”我那不孝的女婿说,这是咱们的内政,他们不能干涉,气死我了。“
张之洞接过话来恨恨的说:”他们当然不方便干涉了,袁世凯的势力就是夏帝国在背后支持发展起来的,只是边疆9镇就无人能敌,而且进攻南方诸省的10个混成协也是夏帝国亲自给他们秘密训练的,而且以演习的名义运送到南方去的;我们一直被夏帝国蒙蔽了,否则的话你认为以袁世凯的水平能这么快就占领全国?“
张之洞的话让大家惊讶不已,仔细考虑一下,确实是有夏帝国在背后支持,否则袁世凯是没有这么强大的实力,也不会如此迅速的占领江南之地,既然是夏帝国支持袁世凯,那大清朝廷就无力回天了。
奕无奈的说:”我早就看夏帝国这些人就不是好人,现在该怎么做呢?“
赵尔巽说:”谈判,看来只能接受谈判了。“
赵尔巽现在说话非常硬气,在夏帝国和大清国都有一定的人脉关系,现在也不在意奕等人的态度了,要是在以前,他肯定不敢这么说。
他弟弟赵尔丰获得夏帝国爵位,并担任夏帝国的高官,使得赵尔巽在大清国让很多人另眼相看,就是奕等人也忌惮他的家族,否则的话,很可能会因为这句话被按上通敌卖国的罪名而被杀掉。
张之洞等人虽然也知道和谈是唯一的出路,可是他们却一直不敢说出来,就是怕因此而无辜获罪;再说了,在北京被包围后他就急令湖北新军驰援北京,可是张彪和黎元洪根本就没有给他回复,让他非常失落,即便特知道北京周边多达7个镇的新军,来了也无能为力,至少来封电报解释一下,他心里也会好受些。
在他们的印象中,被抛弃的不仅是大清朝廷,还有他们这些老臣。
赵尔巽看大家都不说话,只好继续道:“王爷,不管下一步我们如何打算,都应该先与袁世凯进行沟通,看看他的态度如何?”
奕说:“有道理,知己知彼方可有利于咱们的判断。”
摄政王知道,目前只能是谈判,或许袁世凯还能放大家一马,要是真发生战争,他们也只能拿北京城来殉葬了,不过只要是能活着,谁也不愿意去死,就问:“谁愿意前去面见袁世凯?”
见大家都不说话,而意见是自己提出来的,赵尔巽只好说:“王爷,既然意见是老夫提出的,那就由老夫跑一趟吧。”
摄政王拱拱手说:“那就辛苦赵阁老跑一趟了。”(。。)
第三百一十一章禅让诏书()
赵尔巽接到出城与袁世凯见面的任务,回府后先是与弟弟赵尔丰取得联系,看看弟弟那边是否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很快,赵尔丰回电,首先是责怪赵尔巽不该接这个任务,无论谈判结果如何,他都不可能在史上留下好的名声;其次,他早就应该知道夏帝国是希望灭亡大清国,建立华人朝廷的;第三,袁世凯一定是得到夏帝国的支持,否则袁世凯也不敢造反,没有夏帝国的帮助袁世凯的进军也没有这么迅速,而夏帝国也早就应该干涉了。
赵尔巽虽然对弟弟说的这些内容早就猜测到了,只是发自内心的不愿意承认。
在他的感觉中,夏帝国对大清国一直是照顾有加,对日战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