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争霸系统-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有袁世凯、段祺瑞和徐世昌明白,夏帝国帮助建设东北是为了扩大北洋的实力,为推翻大清朝廷做准备,可是他们可不能说出来。

    随后鹿传霖和林绍年等人均发言表示支持张之洞,祖宗之地不可弃。

    载沣年轻气盛,地位显赫,见大家如此说,明显的是不满太后的决定,于是生气的说:“我理解诸位的心情,祖宗之地谁愿意放弃?可是不卖给夏帝国,大清如何有能力防守这些地方?而且这次卖的价码这么高,大清只留下富裕之地,没有了边远地区的拖累,没有了赔偿款的负担,没有了外部威胁,这么多好处大家就没有考虑过吗?”

    所有的人都不愿意与他计较,全部沉默不语。

    奕也没有办法,除了袁世凯没有发言,其余汉人均表示不能出卖祖宗之地,只好说:“既然大家都不愿意出卖疆域,那下面咱们讨论的是如何租借给夏帝国,让他们帮助防守;租借之期从0年到99年均可,不过时间越短付出的代价会越多。”

    对于租借,大家还是能接受的,毕竟付出代价,让夏帝国帮助防守,到期之后,这些地方还是大清国的地盘。

    张之洞问:“王爷,租借99年什么代价?租借0年什么代价?”

    “租借99年的代价是把海南岛以及南海岛屿全部转让给夏帝国,至于0年的话代价会更大,暂时没有商讨。”

    袁世凯心想,租借和出卖,对他夺取政权都有利,要是租借的话等他发展强大了,能再次收回这些国土,也是很不错的办法,只是不知道代价有多大。

    段祺瑞发言到:“王爷,夏帝国陆军的战斗力非常强大,一个禁卫军师就能战胜北洋军镇到5镇,我感觉只要让夏帝国派遣4个陆军步兵师和个骑兵师就能帮助我们守护好所有的疆域,租借他们的军队会更划算。”

    “我提过类似的意见,他们说是师出无名!不过你把你的设想说出来,我们讨论一下。”

    “好的,王爷,我是这样想的,南疆和西疆按照夏帝国的设定,把北疆合并到东疆,当初设定边疆特别行政区的时候就包含全部的外蒙和内蒙地区,只要东疆有事情,相信夏帝国不会坐视不理的;现在咱们只考虑南疆和北疆的事情就可以了。”

    段祺瑞的话有一定的道理,边疆特别行政区不变化,夏帝国会协助防守,这样就会减少租借的面积,付出的代价会降低。

    “继续说下去!”

    “王爷,我是想,在南疆和西疆,只要夏帝国分别派遣个陆军师和1个骑兵师,再帮助地方培训军队,那咱们就有能力防守住这个边疆地区,至于北疆,只是租借夏帝国的1个骑兵师保护西疆的侧翼就可以了,现在边疆快速扩军,相信不用几年就不会惧怕俄罗斯在远东的军事压力了。”

    奕听完段祺瑞的话之后,仔细的考虑了一下说:“段将军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不过能租借军队的只有东疆可以,至于西疆和南疆,夏帝国是不会同意只租借军队的,他们只接受租借土地,不过这种办法减少了北疆和东疆,相信代价也会降低很多。”

    徐世昌缺说:“王爷,不要太乐观了,只是防守西藏和新疆的代价就不少,单纯的后勤花费就不低,再说了,英国想占领云南,支持西藏,俄罗斯帝国想占领新疆,支持甘肃,大家想一下,就是有军队和物质,如何把这些物资运输去就是个大麻烦,倾大清国之力都未必能办到。”

    张之洞发言:“有困难是夏帝国的事情,他们会有办法的,不去与夏帝国商讨,咱们要是能想出办法,就不至于被欺负成现在这种状态了。”

    见袁世凯一直没有发言,奕就询问道:“袁总督有什么看法呢?”

    袁世凯见躲不过去了,只好说:“我个人尊重朝廷的任何决议,要问我的看法,我还是支持租借,而且时间越短越好,毕竟夜长梦多,等度过难关之后,相信到时候咱们也能发展起强大的军事实力了,到期之后再收回这些土地,上可对列祖列宗,下可对臣民百姓,相信夏帝国也能理解这种办法的,至于付出的代价那就需要去商讨,不过肯定是不会小,大家只是想象日俄战争期间日本的花费就能理解了,毕竟新疆太遥远了,要是发生战争,费用肯定会更高,而且这次面对的hi英法美俄这4个强大的国家,夏帝国敢接下这个重担,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是合算的。”

    袁世凯的话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赞同,在能解决当前危局的情况下,谁也不愿意承担出卖祖宗土地的劣名,要是租借土地的话就另当别论了,既能解决危机,又能帮助大清国组建强大的军队,还不用出卖祖宗留下的土地。对于那些满人,不是说他们爱国,他们只是不愿意背骂名,李鸿章的例子就在眼前;而张之洞等汉臣,纯粹是感觉那些地方一直都是祖宗之地,哪怕贫瘠、边远、贫穷,也不能随便放弃。

    最后,全体人员一致决定:租借西疆和南疆的土地给夏帝国,一共7个省区和部分内蒙地区;租借期限最长为0年,当然再去商讨,时间越短越好。

    为了平衡,还决定张之洞和赵尔巽两位汉臣同时参加与夏帝国的会谈。(。。)

第二百四十章西疆和南疆特区() 
很快,袁世凯的态度被反馈给了夏帝国,张伟对袁世凯的态度非常满意。

    随后,大清国组成新的谈判小组,开始与武文斌进行沟通,并把军机大臣会议的决定告诉了武文斌,那就是只能租借,租借期限不能超过0年;租借地域为西疆和南疆,共7省区和内蒙的部分地区。

    大清国变化来变化去的谈判方案,弄的武文斌很无奈,只好再次把大清国的要求发回国内。

    张伟很理解大清国的这种状态,在与陆伟民商量之后决定,只租借西疆和南疆,就足够系统升级到帝国级了,其它的事情都是小事情,同意大清国提出的以海南岛和南洋诸岛作为报酬;另外,张伟又要求加了两条,第一条就是夏帝国收回澳门和香港之后,把这两个地方租借给夏帝国,时间为收回之后的99年,第二条是夏帝国可以在大清国内修筑任何认为有必要的铁路,大清国出地皮,夏帝国出资金,夏帝国占70%的股份,大清国占0%的股份,由夏帝国派人管理,不附带任何政治条款。

    经过10多个来回拉锯谈判,最终双方达成了租借协议,把7省区和内蒙的部分地区租借给夏帝国,时间为15年,到19年1月1日结束租借。

    还包括,澳门和香港以后租借协议的附件;夏帝国对两区投资,在租借期到后如何处理和交接的附件;对军队培训以及到期限到后交接的附件等10份附件。

    虽然是夏帝国租借大清国的土地,不过还是需要大清国支付租借费用,这个特殊的条约在内外压力之下,于5月0日正式签订,在夏帝国的要求之下,这份协议暂时不对外公布。

    这让大清国的所有了解真相的官员心里松了一口气。

    袁世凯对这个协议非常满意,这样只要用10多个镇就能占领全国各省,扩军压力骤减不少,到明年,再次扩军之后,肯定能达到夏帝国的要求,推翻大清朝廷,做到政权平稳过渡。

    张伟首先确定两个边疆特权的区划,把西疆特区进行拆分,设置甘肃省、青海省、河套省、新疆省和塔里木省,青海省政府设在青海,河套省政府设在银川,塔里木省政府设在喀什;南疆特区专门把重庆划成总督区,海南省归南疆总督代为管理。

    省以下设市,代替原来的府,市下边设县,大清的还没有向县以下行政单位派驻官员。

    为此,张伟专门合成了位精英级的参谋担任个特区的总督,赵连功担任南疆特区总督,孙庆阳担任西疆特权总督。

    又合成了一批特级、高级和中级政务官,准备去两个特区担任省市县长;部分人员与现有的各省市进行了调换,也是为了遮人耳目。

    南疆特区把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留任了,张伟让他担任驻藏大臣,管理西藏军政;西疆特区要求新疆的全部官员暂时留任。

    两区的其他官员,愿意离开的在新任人员到达交接之后可以离开,愿意继续在两特区工作的,在交接之后,可以向总督府提出申请,在考核之后会安排相应的工作。

    通过与陆伟民、李兆水和两位总督沟通,南疆特区安排个禁卫师,5师驻扎重庆、6师驻扎南宁,4个国防军师分别驻扎昆明、成都、桂林和贵阳,个骑兵师驻扎重庆和成都,并分出一部分驻扎拉萨;西疆特区安排个禁卫师,7师驻扎兰州、8师驻扎乌鲁木齐,4个国防师分别驻扎银川、西宁、喀什和伊利,个骑兵师分别驻扎兰州和乌鲁木齐。再海南岛安排个禁卫师,第9师驻扎海口、40师驻扎崖州,个国防师分驻各县。在稳定之后,允许总督在各省建立一个守备师。

    赵尔丰带领他的川滇边军第一批进驻西藏,等夏帝国的军队达到之后,再派兵换防。

    李兆水提出建设亚龙湾作为军港和防城港作为商务港,现在可以派1艘战列巡洋舰,带领几艘驱逐舰、鱼雷艇和1个小队的潜艇先去海口驻扎。

    陆伟民提出建议,要防守这么多地方的关键是交通,重点是铁路交通,南疆的物资可以从长江运输到重庆,同时要开工建设从防城港到南宁到昆明的铁路,以及从南宁到贵阳到重庆到成都的铁路、从贵阳到昆明的铁路;而防守西疆的关键是修筑从连云港到徐州到西安到兰州到乌鲁木齐的铁路,修通该铁路之后再修建各直线铁路。

    张伟批准了两人的建议,在部队与行政人员到达之后,才能进行基础建设。张伟的理由是先接收地盘,让系统升级,等系统升级之后,如果解锁了空军,那再实施建设就方便多了。

    南疆就有59万平方公里,北疆有10万平方公里,只要接收了这两个边疆特区,系统就会在下月升级到帝国级,所以建设的事情暂且向后推迟几个月。

    刚刚安排好部队和行政人员出发,袁世凯请求南疆特区帮助训练部队的电报就发来了。

    根据武文斌在电报上的描述,袁世凯希望把南疆几省训练的新军集合起来,组建几个镇的士兵,到明年起事的时候直接派这支部队占领南方诸省。

    张伟心想,这袁世凯也太会赚便宜了,南疆特区的所有边军、新军和巡防营,以及各武备学堂的学员,准备改编为守备军,怎么会让给他袁世凯呢?再说了,这些士兵也不一定愿意离开当地去外地战斗,于是命令武文斌拒绝了袁世凯的请求,如果他想训练更多的军队的话,可以自行招募,夏帝国派军事教官负责培训;再说了,现在成立西疆和南疆特区之后,需要袁世凯派兵占领的地域就很少了,南方一共还有7个省,每省派一个镇就足够了。

    随后大清国又向武文斌提出贷款申请,希望专款专用,用于修建从连云港到西安的铁路和建设连云港码头用,这本来就是夏帝国答应援助的项目,现在为了加快进度,在张伟的要求之下修筑双线,资金明显不足,鉴于实际情况,张伟同意由亚洲银行贷款700万两白银,利息由詹姆斯派人去商谈。

    西疆和南疆特区军政官员到位之后,铁路、公路、以及学校等会陆续开工建设,除了在海南省建立大型的钢铁厂外,其它各省张伟不准备建设太多的工业企业,一共15年的时间,等完全建设好了,租借期限也就到了,张伟才不愿意做这种傻事,能帮助大清国防守住边疆之地,保护大汉子民不被战争伤害,已经是他的底线了。(。。)

第二百四十一章接收南疆特区政权() 
1907年7月0日,南疆总督赵连功到达广西南宁。按照总参谋部拟定的计划,各省省长与各省驻军从南宁出发,分别去接收云南、贵州和四川三省;广西省长带领省政府以及各地市县行政官员在1个国防师的保护下向桂林而去,准备接收广西省政权。

    赵连功先命令第6师驻扎南宁,防范中华革命军进攻广西,同时命令第6师派1个团驻守广西边境,封闭与法国殖民地的联系。

    广西的边防要塞还是苏元春担任广西提督时修筑的,先是修复被法军轰毁的镇南关,之后又修水口、平而两关,并在千里边境线上根据地势修建165座炮台和碉台、109处关隘、66个关卡,构成庞大宏伟的军事防御体系,有“乌鸦飞不过,老鼠钻不进“之称,这些设施分别位于北海、防城、东兴、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等县沿边地区,因其多以城墙相连,故有“南疆小长城“之誉,购进160多门德国克虏伯10mm巨炮,防御工程固若金汤,使法帝侵略者虽然对广西虎视眈眈,但不敢越雷池一步。

    两广总督张人骏和广西巡抚张鸣岐两人早就在南宁等待赵连功的到来。在知道赵连功的安排之后,巡抚张鸣岐与赵连功和张人骏道别回桂林办理交接事宜。

    张人骏与袁世凯是换帖结拜兄弟,这次与赵连功见面也是奉袁世凯的指令,在协助正常交接广西政权的同时,请求帮助广东省建立、训练1镇新军。

    有了张人骏和张鸣岐的协助,很轻松的接收了广西省的政权,省政府和各地市长、县长迅速到位,开始开展工作,接下来就是整编边军、巡防营。

    在广西,两大拥军的地方实力派分别为广西右江道尹龙济光和巡防营统领陆荣廷,两人各拥兵5000人左右,占据广西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了。

    广西省市个穷省,每年财政收入只有400多万两白银,只是支出就有600多万两白银,每年亏空00多万两,全部需要大清朝廷度支部支援,当地的边军、巡防营的待遇也不高的,生活贫穷不堪,在夏帝国抛出守备军和雇佣军的待遇之后,很容易的就获得了官兵的支持,把广西15000多名官兵进行了整编,淘汰老弱之后,还剩下7500人。

    把南宁和桂林的陆军小学进行合并,组成新的广西陆军学堂,校址设在桂林,陆荣廷、龙济光等人全部被安排进陆军学堂进行培训。

    按照当时大清国的陋习,龙济光和陆荣廷都把自己带领的军队当成自己的私军,被夏帝国如此轻松的整编,实在是不甘心,不过两人都是有野心的人,感觉跟着夏帝国或许会有更大的发展,再有就是惧怕夏帝国的军队,整个广西才有15000多人,夏帝国在广西就驻扎了接近4万人,就是给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反抗;高级军官尚且如此,那基层小军官更是不敢反抗。

    对淘汰下来的旧军,也没有遣散,只是把身体条件十分差的人以及其家庭运送去了夏帝国务农,组织剩余人员成立修路队,分成10多个工段,先是修筑从防城港到南宁到桂林的道路,保证这些人有工作干,能获得养家煳口的报酬。

    张人骏见夏帝国驻南宁的第6师兵强马壮,极为羡慕,感觉这才是强军,又想到袁世凯的交代,就向赵连功提出,希望帮助广东省训练新军的事情。

    同时武文斌在袁世凯的多次请求之下也发来电报,言明张人骏与袁世凯的关系,可以多关照一下,帮助广东省训练新军,到时候可以做到南北唿应,便于政权的平稳过渡。

    赵连功在向张伟请示之后,把张人骏招来,对他说:“张总督,现在你也看到了,实在是分不出人员来,这样你回去之后可以先筹备资金,等南疆特区接收完毕,处理完军政事务之后,我再派人去协助你建立新军,你感觉如何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