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房医-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想有一个大厨房,爹娘房间一定大点,最好挨着我,要不打雷我害怕。”柳清莲幻想着一家三口开开心心的日子。

    “嘻嘻嘻,饭厅也要大,我听说镇上人家都是单独的,我也要这样一个。对了,院子里再留两片花圃,回头种花要排成好看的样子。”

    姐妹两个幻想着理想中的小院儿,手中的笔渐渐将梦想完善。

    有不懂的地方腾腾腾跑来问柳清溪:“二姐,我这个怎么画?这个怎么弄?”

    接连几日,柳清溪身后一直跟着两个小尾巴,不停问东问西。

    与此同时,方眼十里铺张,前期土坯的制作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砌筑部分。

    首先砌筑之前要有地基,为了保证地基承载力与稳定性,不采用传统平地而起的方法,柳清溪特意强调用石基础。

    “虽然这样累一些,但咱们背靠大山,不缺石头,花些功夫而已,对了,不是有牛车吗?用牛车拉也省力气。”

    柳清溪说到这里,才想起来还有六辆牛车呢。

    话说地动来临之时,若不是这几头人性化的牛前来报信,她根本不可能及时发现不同。

    也不可能如此快速带领村里人逃离。

    只是接下来各种各样的忙碌,十里八村的人前来求教,周县令的到来。

    一桩接一桩的事情让她根本没顾上这几头牛。

    说真的,自从买回来,她就没咋关心过,喂养是村里人轮流负责,喂养的地点在张五梁家附近,找了一片空地,特意给几头牛搭了个牛棚。

    处于村子中心,这样最不容易出现意外,即使有意外,大家伙也能及时发现异样。

    要知道这六七辆牛车对任何一个村子来说都是巨财,难免有眼红之人。

    为此,村里不止一次晚上出现异常,还好附近的人惊醒,再后来直接派人轮流值班,晚上就睡在牛棚。

    这可是大家伙所有的希望,之后村里才算恢复平静。

    张五梁调查了几次,也没调查出来什么所以然,再然后就发生地震。

    惊天动地的灾难后,人们日日夜夜担心,每天面临一堆废墟,全心全力忙活灾后重建的事情,以至于柳清溪压根忘了个没影儿。

    只是无意中听张五梁说过,和地震前没什么不同,那几头牛依旧大家伙轮流照看。

    此时提出来,十里铺村民笑呵呵:“哎呀,多亏了你啊清溪,你不知道,前几日俺们忙着抢收庄稼,这几头牛出了不老少力气。”

    “可不,俺看了,就咱们村损失小,好歹粮食收回来一点,这一地动,朝廷估摸着税收收不了了,咱们省着点也差不多。

    过了这几日,房子修建差不多,就该整理田地种苞谷了。”

    站在打麦场中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语,柳清溪不用接话茬,大家伙就把接下来该干的活安排的妥妥当当。

    这个时候,张五梁笑哈哈拉着柳清溪道一边,脊背挺直的他仿佛年轻十岁,在他的带领下,十里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都是对他这么多年来能力的肯定,说起来也多亏柳清溪,他十里铺才越来越好。

    “清溪啊,俺们都商量好了,咱们村里房子这个月基本都修建结束,然后听你安排。”眨巴眨巴眼睛,张五梁跟小孩子一样。

    柳清溪呆愣一下,突然明白了张五梁的意思:“成,那大家伙都费点心,辛苦一些。”

    “不辛苦不辛苦,清溪,俺们等着回头跟你干大事儿呢。”

    男人们撸起袖子,露出结实满是肌肉的膀子,大夏天的燥热也抵挡不了他们赶工的心情。

    甚至有几个迫不及待搬石头挖地基去:“清溪,趁着土坯晾的功夫,俺们挖地基去,地基挖好,土坯干了就能使唤了,大家伙说是不是?”

    “是啊!”异口同声的赞同声。

    柳清溪不用说别的,大家伙都能安排好自己的机动时间。

    这是劳动人民长期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干活儿的方法。

    不容迟疑,柳清溪为首的十里铺村民浩浩荡荡赶往山脚下。

    下地基的时候,柳清溪站在旁边指挥:“叔叔伯伯,你们慢着点,石头尽量选平的,这样咱们不用过多加工。”

    “对了对了,就是这样的,慢点抬上牛车。”柳清溪满头是汗,头顶上的草帽给她小小的脸折上一块阴影。

    汗水顺着帽沿,划过柳清溪白皙小巧的耳朵,划过嫩白的小脸,染湿乌黑的发丝,但她毫无所觉:“慢点慢点,不能光要大的,小的也得要,填缝儿用。”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老黄牛仿佛知道主人们焦虑的心情,大汗淋漓的它们不停喘粗气儿,但只要主人不发话,它们就不会停下休息。

    老黄牛的人性化让人们感激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尽可能让它们吃好喝好,晚上多帮它们梳理几遍毛发。

    五天之后,有七辆牛车(包括张五梁家)的帮助,石头啥都准备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轰轰烈烈下地基。

    比起普通房子浅显的地基,这次柳清溪吸取地震的教训,直接将地基增加到一米深。

    对于普通的一层房子,一米深的地基不算浅。

    全村一多半人都在盖房子,下地基,可以想象其恢弘的场面,堪比现代大型工地施工时的场面。

第二百七十四章 引起注意

    几百个村民干起活来,热火朝天的场面越干越有劲头,搬石头的,和泥的,垒砌的,还有递家伙的。

    对于家中男人较少的,都是几家合伙,干完一家再干下一家,效率也不低。

    此时,附近村子每日都派人来关注十里铺的进度,争取尽可能达到同步。

    只是他们没有十里铺的幸运,没有碰到柳清溪这样的人正好将人们聚集到一起,伤亡惨重。

    然而逝者已逝,活着的人要好好活着,这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

    面对大自然带来的灾难,人的力量无比渺小,亲人逝去,他们痛苦,但痛苦并不能解决问题。

    每一天都会面对死亡,每一天都会看到熟悉的面孔被抬出去,时间久了,已经麻木不仁,只有忙碌才能分散注意力。

    而拼命地忙碌,尽快重建家园,并不单单为了自己,也为了逝去的亲人希望他们好好活着,为身边生存下来的亲人活着。

    十里铺就像一个指路明灯,是指导附近村民前进的方向,更甚至指导千千万万的百姓努力用双手重建家园。

    此时柳清溪和杨奕辰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了目睹少年少女的风采,有些村子甚至每天派来学习的人都不相同。

    就是为了给每一个人机会,当然,柳清溪并不知道这些变化。

    她看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百姓,只是尽自己最大可能帮助他人。

    但杨奕辰不同,手底下能人多了去了,关于他和柳清溪的传言,关于短短时日的声名鹊起,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此时,十里铺地基基本完成,其他村子虽然滞后,但也差不多准备土坯完成。

    凌江省衙门

    梅汉生小心翼翼用衣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被傅志凉的眼睛盯着,他心跳渐渐加速,额头细密的汗珠越发增多。

    渐渐汇聚成大滴滴落下来:“傅大人,下官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吗?”

    傅志凉冷笑两声,如此灾难,他自然不愿意前来,但身为户部侍郎,圣旨已下,他只能硬着头皮前往。

    可是到来十天了,这个知府大人不是推脱这个就是推脱那个,不是说路还没修通,就是说他是钦差大人,用不着下去,下面太危险。

    “呵呵,梅汉生,本官看你胆儿肥了啊?为什么你这个知府大人,得知地动的消息这么落后?为什么京城都知道了你还不采取措施?”

    梅汉生心若擂鼓,因为傅志凉戳中了事实,额头的汗越来越多,背后的冷汗沾湿衣服:“大人,下官不敢呐,确实是。。。。。。”

    “行了行了,别在这儿给我推辞了,死亡人数真如你所说吗?我可是听说了,目前死亡不止两千,至少翻一倍!”

    傅志凉的声音冰冷,一向为人圆滑的他这次不得不重视起来。

    不管当日朝堂什么缘由,以至于圣上选择派他前来赈灾,那么既然来了,就要解决问题。

    地动啊,千百年来十分少见的灾难,一旦发生,圣上自己心中也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回想古籍,哪次地动之后不发生难以预料的言论?为此皇帝夜不能寐,本想派太子前来,然而考虑种种因素,加上灾区条件艰苦,生怕太子受不了。

    也就没有告诉他,另外派人前往。

    挑来挑去,只有傅志凉这个人一直中立,平时比较圆滑,做事儿虽然喜欢给人上眼药水,但能力还是有的。

    现在回想起来当日金銮殿上的情景,傅志凉都难以接受。

    但是没办法,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做好,否则京城?那就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

    来之前对梅汉生这个人也做了一些了解,典型的不作为,不图往上升,也就不想管百姓的事儿,比如这次的地动。

    如若这位知府大人及时疏通道路采取措施,发动百姓,能有今天的事儿吗?

    可是梅汉生就这么晃晃悠悠的干着,美其名曰没有等到圣上旨意。

    来到凌江省,花了这么长时间,总算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比如死亡人数的报备,梅汉生根本没说实话,全是假的。

    谁知事到如今,这个人还早狡辩,梅汉生这个生气啊。

    他还着急赶紧处理完以后赶紧回京城,这什么破地方啊,本来房子就破破烂烂,一层的土房子居多。

    然而地震之后更是一片废墟,看着人难受。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傅志凉问过问题以后不说话了,给梅汉生思考的时间。

    沉默良久,梅汉生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人,下官真不是故意的,大人,下官不敢了。”

    “呵,梅大人,本官给你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看你能不能把握住,否则本官定当上达天听。。。。。。”

    “是,谢傅大人,下官定当竭尽全力!”

    这边傅志凉和梅汉生的智斗到此算是告一段落,只有那下这个凌江省的一把手,接下来事情就好办多了。

    毕竟这里不是他们的地盘,好歹梅汉生在此有十年之久,人脉还是有一些的。

    衙门后边,分别给到来的钦差大人安排了相应的房间,此时,宁泽这个大将军一身黑衣,站立在窗前。

    那个人离开已经很长一段时日了,起初有消息传来,再后来信件送达京城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了呢?宁泽思考许久都没得到想要的结果。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一个小士兵敲门进来:“将军,据可靠消息,灾情最为严重的临沂县目前修复情况最为良好,伤员得到及时救治,死亡人数相对较少。”

    “是吗?”宁泽随意反问一句。

    “是,属下已经查明,他们那边已经开始修建房子,进度较快。”

    “什么原因?”宁泽皱皱眉,话说那位虽然比他小七八岁,但两人是忘年之交,是好朋友。

    这次如若不是凌江省处于靠北的位置,他根本不会前来。

    至于灾后修建,这都是傅志凉负责的部分,他的任务就是保护粮草的安危。

    只是,小兵口中的的临沂县引起了他的注意。

    关键发起人还是一个小姑娘,那也太惊悚了。

    不怎么接触女人的他打心眼里不相信这个事实,随口多问一句。。。。。。

第二百七十五章 钦差大臣

    “什么样的女人?”这句话一问出口,他自己都愣住了,什么时候他对女人感兴趣,还相信下属这样的鬼话连篇了。

    谁知小士兵眉飞色舞讲述:“大人,这在临沂县压根不是啥秘密,临沂县的百姓们都知道,都说这个柳姑娘是菩萨转世,拯救百姓与水火之中。

    对了,还有一个杨举人,是临沂县最年轻的举人,今年刚刚高中,地动之后,他拿出所有家当贡献出粮食,可以说他们方圆几十里的百姓都靠他们两个恢复正常生活。

    就连周县令都在大力推行她的建造方法,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将军,我觉得要是都用这个方法,指不定很快百姓就能回到原来的生活了。”

    小士兵讲的唾沫横飞,喜悦之色不易言表,滔滔不绝的讲论让宁泽皱紧眉头。

    终于忍无可忍:“行了,你不用说了。”

    话说他自己都想不明白怎么收了个这么话痨的属下。

    前面,梅汉生在傅志凉的威压下,屁滚尿流麻溜干活去了。

    擦擦额角冷汗他长舒一口气,可算是死里逃生了,真想赶紧把这两尊钦差大臣送走,有他们在,他压力山大。

    出了衙门,梅汉生整整衣襟,一张严肃脸:“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干活去?一个个没事儿了是吧?”

    在傅志凉那儿受的气全撒在下面人身上。

    衙门内,宁泽将傅志凉请来:“不知宁将军找本官什么事情?”

    两人虽然一文官一武官,但品阶相同,所以傅志凉也用不着跟他客气。

    “傅大人请坐,本将听说临沂县已有解决办法,且百姓十分信服,不知。。。。。。”

    “真的?”傅志凉皱皱眉,怀疑的看向面前这位年轻将军,再想想这位的身份,也不难怀疑他消息的来源。

    宁家世代从军,宁老爷子也就是宁泽的祖父曾任一品大将军,后年纪渐长,身体大不如前,逐渐隐退。

    然而宁家并没有因为宁老爷子的退居而没落,反而人才辈出,宁泽的父亲是现任家主,常年真守边关,被皇帝封为护国大将军。

    而宁泽这一代,他是最优秀的年轻人,年仅二十八岁就位列正三品火器营翼长,掌管军中兵器制造。

    这次被派出来主要因为他主动请缨前往灾区。

    傅志凉自认家世身份地位都比不上这位年轻人:“宁将军有话不妨直说?”

    “我只是告诉你一些线索,事情还要靠你安排,我只负责粮草押运。”

    被噎了一下,傅志凉尴尬的笑笑:“谢谢宁将军提点,本官这就去办。”

    本想由宁泽提出办法,他去执行,这样万一有什么意外发生,凭宁家多年来对朝廷的贡献,皇帝肯定不会怎么着,结果呢?

    吃了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叹口气,和这位年轻将军第一次深入打交道,对方年纪轻轻做到这个地位,还是有理由的。

    次日,周县令挽着衣袖扁起裤腿,亲力亲为指挥人们清理废墟,修建房子。

    好在这里大多都是土房子,土料环保可直接回收利用,清理起来速度不慢。

    之后是制作土坯,周县令跟在一个身穿土黄色麻布,脚踩草鞋的中年壮汉身后:“咱们这土坯得打多长时间?”

    眼看天气一日热过一日,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照在人身上,汗水顺着脊背止不住的往下流,更有身体不好的中暑脱水情况严重。

    所以他心里头着急啊,人们为了快点住到房子里,拼了命的干活,但是天气不允许啊,目前这个村里已经有好几个人中暑了。

    中年壮汉抹一把汗水,用脖子上的毛巾随手擦了一下:“大人,这天儿不行,热的时候肯定得歇歇,不过打土坯快,多加点水用湿法打快的多,一间房子用的土坯,大概两三个人一天就能做完。”

    中年汉子皮肤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