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蝉那把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那年那蝉那把剑-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北游没有说话。

    慕容玄阴也不以为意,不顾形象地蹲下身,将张召奴身上的随身携带之物一件件拿出来,然后又一一装入自己的怀中,最后只给徐北游留下一具尸体。

    徐北游满脸无奈道:“前辈,此举可不太符合您的身份。”

    慕容玄阴笑眯眯道:“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若是再有第三个人知道,后果你知道的。”

    毫无疑问,这是不带丝毫掩饰的威胁,对此徐北游只能敢怒不敢言。

    慕容玄阴指了指地上的尸体,“带上他,回了。”

    徐北游将张召奴的尸体扛在肩上,两人沿着原路返回,不过回到江都城后,却没有回乐音坊的戏楼,而是去了天香楼。

    现在已过子时,就是天香楼也打烊了,按规矩无论谁来都不会开门迎客,不过有慕容玄阴这个东家在,自然可以例外。

    已经睡下的掌柜亲自出迎,毕恭毕敬到了极点,不敢多言半分。

    徐北游没有这么大的情面,说到底还是因为慕容玄阴,天香楼掌柜认得徐北游,却不认得徐北游身边这位黛眉如画,丹凤眸子,肤白如玉,俊美妩媚,不似人间俗物的“仙子”。

    只是楼内挂有一幅东家的画像,与这位“仙子”有七分相像,掌柜的在短暂的惊愕之后便认定这是自家东家,自然要小心侍候。

    依旧是顶楼,灯火辉煌,除了张召奴的尸体之外,只有徐北游和慕容玄阴两人。

    慕容玄阴令人搬了十二坛酒上来,依次摆在面前,对徐北游道:“南归,今夜我们不醉不归如何?”

    徐北游看了窗外一眼,问道:“道术坊那边?”

    慕容玄阴拍开一坛酒的泥封,不以为意道:“不用担心,都是些虾兵蟹将,你我坐着看戏便是。”

    有了慕容玄阴的保证,徐北游稍稍将提着的心放下,同样拿过一坛酒拍掉泥封。

    “你有没有跟萧家丫头保持联系?”慕容玄阴喝了一口酒后忽然问道。

    “萧知南?”徐北游微微一怔,点头道:“有过几封书信往来。”

    慕容玄阴感慨道:“那丫头有点意思,脾气秉性像极了当年的林皇后,不知道你以后能不能压住她,当年的萧煜可没少后院失火。”

    说到这儿,慕容玄阴似乎想起了许多极有意思的陈年往事,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对于林皇后的轶闻,徐北游也曾听过一二。

    当年萧皇还未夺得天下时,她被士林称作天下第一妒妇,盖因萧皇当时身为堂堂藩王竟只有一妻,没有半个妾室和通房,如今的草原汗王林寒更是在这个姐姐面前乖巧无比,丝毫不敢忤逆,就连如今的魏王萧瑾也要在这个嫂子面前伏低做小,当时还是玄教圣女的秦穆绵更是被她拒之门外,可见其作风是如何霸道。

    徐北游脸色微僵,想起那张巧笑倩兮的绝美容颜,缓缓重复道:“慕容前辈刚才说萧知南像当年的林皇后?就是那位曾经垂帘听政的太后娘娘?”

    “是啊。”慕容玄阴玩味道:“林银屏有多么不可一世,你不妨问一问秦穆绵当年她是如何一败涂地的。”

    徐北游艰难地咽了口口水,苦笑道:“萧皇和萧帝父子两人联手都要在这位大菩萨面前低头,我对这位林皇后实在是高山仰止呐,如此说来,公主殿下也不是我能降服的。”

    慕容玄阴不再继续打击他,笑道:“都是狐狸,道行也分深浅,萧家丫头如今道行尚浅,配你刚刚好,至于林皇后那样的老妖,还是留给萧家父子去应付吧。”

    徐北游轻轻舒了一口气。

    若萧知南真有林皇后的道行,他可真要好好一掂量下自己日后的帝都之行。

    看清爽的就到 o

第一百二十一章 龙王至步步生莲() 
,最快那年那蝉那把剑最新章节!

    深夜下的江都城,除了行院和赌坊仍旧是灯火通明以外,其余地方的灯火寥寥无几。

    在夜色和雨幕之下,有大批修士向着道术坊靠拢。

    春雨绵绵,一名剑宗女弟子为张雪瑶撑伞,此时的张雪瑶正站在天元坊的城楼上远远眺望着道术坊方向,在她身旁立着一方剑匣,剑气氤氲到几如实质的地步。

    秦穆绵站在她的不远处,双手笼藏于大袖中,白衣悬黑刀,无惧风雨,任凭细如牛毛的雨丝沾湿她的发丝和衣襟。

    在两人上方,唐圣月虚立空中,身后一轮明月高悬。

    竟是夜雨与明月同在的诡异景象。

    仍是一身丧服的张雪瑶双手抱肩,似乎有些不耐春寒,抬头看了眼头顶上的明月,轻声道:“应该是慕容玄阴出手了,一出手即是太阴真剑,想来南归那边已经尘埃落定。”

    秦穆绵淡淡道:“他倒是好大的手笔,直接请动慕容玄阴出手。”

    张雪瑶闻言苦笑一声,没有说话。

    唐圣月的声音从空中落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若不除去张召奴,今晚之事便要凭空生出许多变数。”

    秦穆绵冷笑道:“可笑那张召奴不知天高地厚,得了个天机榜第九人的称号,觉得自己能在江北横行无忌,便以为在江南也是如此,殊不知江南不比江北,江北是天子脚下,一众宗门无人敢去越雷池半步,山中无老虎,才让他这只猴子称大王。”

    唐圣月的身形缓缓下落,立在城楼的檐角上,轻笑道:“姐姐这话说得有些刻薄了,好歹是个天下第九,死者为大。”

    秦穆绵轻哼一声,不复多言。

    就在此时,夜幕上突然亮起一连串的五色光晕,交织成影,奇幻迷离。

    三人不约而同地一起望向道术坊方向。

    道术坊其实是一座大阵,一座很大的大阵,以紫荣观为阵法中枢,以五大道观为阵法枢机,以坊内大大小小近百座道观为阵点,连接地脉,独立于江都大阵之外。

    甚至在很多年前,张雪瑶和唐圣月曾因为某些陈年旧事而被困在道术坊中,最后还是秋叶出面,才使张雪瑶脱困而出。

    对于这个地方,张雪瑶没有一丝一毫的好感。

    片刻后,道术坊中有五片厚重的云彩升起,将整个道术坊笼罩住,甚至强压下了漫天春雨和一轮明月。

    其中东方云气呈现青色,有青龙隐现,西方云气呈现白色,其中有白虎咆哮,南方云气呈现赤色,有朱雀振翅,北方云气呈现黑色,其有玄武出水,中央云气呈现土黄之色,有麒麟瑞兽御空。

    此阵名为大四象合化五行阵。

    这座江南道门的“护山大阵”终于初显峥嵘。

    此阵契合四象,又藏五行,再由江南道门的众人仙、鬼仙高手坐镇各个道观,全力运转此阵,可下接江都地脉。

    江都为六朝古都,位于中原三大龙脉之一的龙首位置,此龙脉始于仙都昆仑,止于临海江都,龙脉之气磅礴浩大,有此依托,大四象合化五行阵法堪称是生生不息,其中有藏有诸多玄妙,比起摩轮寺的莲花大阵还要强上数分,即便是十八楼境界的慕容玄阴亲自出手,一时之间也难以攻破。

    张雪瑶等人想要攻入道术坊内,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先破阵,可若要破阵,便不知要耗费多少时间。

    就怕迟恐生变。

    这便是杜海潺的底气存在,江南道门数百年苦心经营,纵使这些年势微得厉害,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欺辱的。

    只是张雪瑶等人在多年之前就已经见识过大四象合化五行阵的威力,此时又岂会没有准备?

    正如慕容玄阴所言那般,最坚固的堡垒永远是从内部被打破,佛门龙王早已在大四象合化五行阵开启之前就已经进入道术坊中,杜海潺此时才开大阵,已是晚矣。

    此时的道术坊内,一袭白色僧衣的龙王已经距离紫荣观的大门不足百丈。

    破阵,最快、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破去阵法中枢,而紫荣观正是道术坊这座大阵的阵法中枢。

    江南道门自然也是深知紫荣观的重要,在龙王面前的街道上,足足站了不下二十位道人,屏息凝神,如临大敌。

    为首之人正是镇魔殿大执事秦广王,大袖飘摇,挡住白衣僧人的去路。

    在他身后的道人个个神华内敛,虽然不是地仙境界,却个个都在人仙境界以上,站在一起自有云雾升腾,仙气渺渺,已然是将江南道门的老底子全都搬了出来。

    白衣龙王轻轻一笑,作为唯一能与道门相提并论的佛门中人,他自然知道许多道门不为人知的秘辛,眼前的二十余名道人看似都是人仙境界,气势骇人,实则不然,不过是二十位鬼仙境界借助阵势升境罢了。

    空有人仙的气势,说到底还是个花架子。

    江都不是帝都,更不是玄都,哪来那么多人仙境界?

    僧人缓缓双手合十,垂首低诵佛经。

    诵经声音化作实质,一个个金色字符跳跃而出,环绕在僧人周围,形成一个金色的圆圈。

    僧人手中结成外缚印,环臂一绕。

    金色的圆圈猛然升空放大,然后向下落去,围着二十名道人一缠一绕,就像一条金色的绳子,将二十余名道人全部捆住,使其动弹不得。

    僧人回手一扯。

    二十名道人全都毫无还手之力地被扯向僧人,跌倒在地,狼狈不堪,再无先前的半分仙气可言。

    白衣龙王不再理睬这些螳臂倒车的道人,继续合十诵经不止,径直朝着秦广王行去。

    金色的经文越来越多,如影随形,最后已经是如潮如海。

    秦广王脸色凝重道:“佛门龙王,八部之主!”

    僧人不予理会,继续举步前行。

    秦广王沉声道:“佛门当真要与我道门为敌不成?”

    这一刻,他与整座道术坊连为一体,而道术坊又与地脉相通,故而此时此刻的秦广王安稳不动如山。

    山阻其路,如何得行?

    僧人停下脚步,拈花一指,万千经文尽数汇聚在指尖上。

    与秦广王的凝重不同,僧人脸带温和笑意,口诵移山经道:“于时世尊更整法服,以右足大指蹶举山石,挑至梵天,手右掌持抟之,三转置于虚空,去地四丈九尺,还着掌中。”

    只见白衣僧人以右手食指,轻轻一挑。

    轰隆声响中,秦广王的脚下出现无数裂缝,透过裂缝又有无数金光迸射。

    整条街道支离破碎,如江河奔腾起伏。

    秦广王再也站立不稳,轰然倒地。

    白衣僧人迈过秦广王的身体,朝着紫荣观步步行去。

    ‘酷匠网p唯一正x版m,其他都l是;{盗版

    一步一莲花,步步生莲。

    看清爽的就到 o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日如来破四象() 
,最快那年那蝉那把剑最新章节!

    紫荣观建造于道术坊正中心稍稍偏南的位置,传闻紫荣观刚好处在龙脉的一只龙眼上,故而能上应天时,下接地气,自从总领东南道门的杜明师坐化之后,只剩下江南道门的杜海潺便常年驻留于紫荣观中,借龙脉地气修道练玄,平日里甚少露面。

    江南道门中,除了杜海潺之外,还有四位与他同辈的真人,三男一女,平日里分别常驻江南各地,不过今日四人却是一同回到紫荣观,为主持阵法的杜海潺护法。

    紫荣观修建于玄教和后建兵临江都城下时的大楚末年,当时事出仓促,故而并不显如何雄伟壮阔,乍一看与普通道观并无二致,此时四位道人已经在紫荣观的门前列成一排,真真正正的如临大敌。

    他们一直都知道佛门新任龙王的修为高绝,却没想到会高绝到如此地步,就连借助阵法与地脉相连的秦广王也是转眼即败,这该是如何的境界?

    地仙十二楼?还是地仙十三楼?

    一袭白色僧衣的僧人来到紫荣观门前后,驻足而立,不再诵经,平静问道:“诸位道友,可是要阻贫僧去路?”

    四位同样是地仙境界的真人没有答话,直接出手。

    他们四人也不过是人仙巅峰的境界,距离地仙境界尚有一线之隔,之所以敢与堂堂的佛门龙王正面交手,还是因为他们身处于大四象合化五行阵内的缘故。

    只见天空中的四象落下,分别附着于四人身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一象七宿,正合二十八宿雷池之数。

    被青龙附身的佩剑道人率先出手,背后飞剑龙吟出鞘,化虹而去。

    紧接着又是被白虎附身的道人直接飘然而至,掌中隐现风雷之势,朝僧人当头拍下。

    继而是被朱雀附身的女性真人,手中执一柄艳丽的七色羽扇,轻轻一扇,便卷起一条摇头摆尾的火龙,盘旋咆哮。

    剩余最后一名有玄武在身的真人手中掐诀结印,脚下凭空生出黑色玄水,奔涌如江河,他整个人踏浪而来。

    四人借助阵法联手之威,丝毫不逊于一位地仙十二楼境界的大高手全力出手。

    这便是江南道门立世数百年的底气和底蕴!

    僧人不闪不避,不摇不动,脸上的温和笑意全部敛去,只剩下金刚怒目。

    他早在幼年时便被师门长辈带回佛门,在他还是个小沙弥的时候,专事负责打扫山门,在那儿便立着四尊高有十余丈的金刚像,嗔目欲裂,狰狞骇人,许多同伴都对这四尊金刚像敬而远之。

    只是不知什么缘故,他却是丝毫不怕,而且经常仰头去看那四尊金刚像,师父说金刚怒目是为震慑邪魔外道,只有心中有愧之人才会惧怕,并且说他是有佛性之人,日后也许能成为佛门护法。

    随着年纪增长,他不再是小沙弥,可以被称为和尚,也不用再负责打扫之事,可他仍是时常会来看这些金刚像,也许正应了面壁而悟的说法,他竟是在无意中悟出了一门金刚怒目的神通,之后又结合佛门金身,两相融汇之下,虽未证得不败金身,却自有一番不同于寻常金身的超凡体魄。

    白衣僧人单手竖起一掌立于胸前,右手则是高高举起,仿佛要托举天幕,又似是手执兵刃将要落下。

    满身金光流溢,仿佛是寺庙中享受香火供奉的鎏金大佛。

    金刚立世,怖畏护法。

    任凭四位道门真人的手段尽数落在他的身上,不能伤其分毫,其身形已然不动如山,这便是他的金身。

    白衣龙王也不愧是佛门中被赞誉为八部之主的龙王!

    在修行界中,秋叶和萧煜那辈人无疑是如今站得最高的一辈人,秋叶、萧煜、完颜北月、慕容玄阴、公孙仲谋、秋月、秋思、蓝玉、张雪瑶、唐圣月、秦穆绵,当年的年轻人如今个个都是一方之主,秋叶这个当初的年轻一辈中的第一人,于是顺理成章地变为天下第一人。

    再往下的一辈人,也已经人过中年,开始陆陆续续从老辈人手中接掌权柄,比如当今的皇帝陛下萧玄、谢家家主谢苏卿、道门的天云等等,徐北游这个特例也可以勉强算是其中之一。

    两辈人之间大约要相隔二十年到三十年左右,十年便算是一代人,所以在这两辈人之间还有一代人,张百岁、唐悦榕、玉观音、罗敷、白云子、傅中天、张无病、魏无忌、査莽、禹匡、杜海潺、张召奴等人都可以算是这个行列。

    佛门龙王也在此列。

    与上头的秋叶那辈人相比,他们只能算是晚辈,无论境界还是资历,都差着一筹。

    }酷匠“)网首k发

    与下头的萧玄那辈人相比,他们又有些垂垂老矣的意思,如深秋枯菊抵不过新冬的到来,毕竟能成为凌寒傲梅的终究是少数。

    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