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果- 第5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不是嘛?不过,你说岭南的官吏到底是怎么回事?竟与白莲教这样的妖教搅合在一起,此教诡秘,但不是正道,与之相合。又能成什么事?这不是自毁前途么?”

    “若非这么多官员投诚,就凭白莲教这般手段,如何能够波及半壁江山?”

    “这一下,南方两道几域尽数糜烂,沿江大营又毁于一旦,连胡斌这样的勋贵之后,都从贼叛逆,估计北军南调,近在眼前了,等那平定了草原的精锐大军一至。白莲教这般跳梁小丑,估计是要被打回原形了。”

    “却也未必,这事太过古怪,我听有人说过,说是白莲教的妖人做法,才让朝廷官吏投诚,不然太古怪了,连胡斌这样的人都会背叛朝廷,他一大家子可都在京城。满门抄斩只在皇上动念之间,必然是有缘故的,而且那沿江大营,虽说不如北军精锐。可惨败到那等成都,连统领大帐都被人突袭了,可见白莲教中,也是有知兵之人的。”

    “不错。而且你们不在前线,不知一些琐碎,我前阵子听家兄言及。说是北军而今,多有骄兵,几大节度使相互之间争功严重,甚至……”

    “先不要说这个,这些事情,咱们不要说,因为上面那些人,也不会告诉皇上。”

    “说起皇上,今日朝会听说皇上旧疾复发,当庭昏厥,不知是真是假,张兄,你今日也是上朝了的,可否与咱们说说?”

    “背后妄议官家,这可是个罪名,我说出来,你们可都要保密,其实这个是以讹传讹,官家虽说当时身子欠佳,一眼就能看出,但并未昏厥。”

    “唉,官家也不容易啊,这平了北患,也罢那番人、沼人的势头压下,开疆拓土,扬我国威,眼看就是个八方来朝的盛世了,结果闹出了这么一档子事,留名……”

    “禁言,这些话,能拿出来随便说么?”

    ……

    似这般对话,在京城朝廷的各处都有出现,伴随着人心变迁。

    不过,即便白莲教的势头看上去一时无两,南边的江山都被波及,却没有多少人认为此教能够成事,在这京城的官民看来,这不过是一次声势稍大的叛乱罢了,就算会连绵多时,但终究会被朝廷扑灭。

    只是,终究还是要有人烦恼的。

    散朝之后,未过多久,几位宰执便又被人请去宫中御书房内,与皇帝商讨对策。

    “朕知道,你们应该互相通过气了,也应该是有对策了,说出来,让朕听一听。”李坤坐在椅子上,面色还有些苍白,桌上摆着喝了一半的药羹,看着面前的几位宰执,轻声说着,显得有气无力。

    “皇上,还请保重龙体。”

    几位重臣见到这一幕,赶紧规劝。

    “现在不是说这个时候,出了这种事,朕若不管,就算是养身子也不得安稳,”李坤摇摇头,目光落在许应一脸上,“不过,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不能再有半点姑息了,你们也不要在拿什么借口搪塞,要说,就说如何平乱、平叛。”

    乱,是白莲教之乱,而叛,则是指的岭南与诸多官员、将领的叛乱。

    从这一句来看,皇帝是要将事情分作两边处置,但必然要等到真的平息之后,才能着手,眼下要做的,还是处理危机。

    “是。”

    几位大臣交换了一个眼神,跟着还是王靖出面,他身为枢密使,由他叙述,已然是将宰执们的态度表现出来了。

    “臣等都觉得,要将北边两支最为精锐的军队调动过来,用以对抗乱军……”

    在这之后,王靖便将他们商讨的对策,简单的叙述了一遍,其中一个关键的地方,就是给叛乱定性,这定性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表功。

    这个时代的军队,几乎没有信念可言,都是当兵吃粮,这也是南边叛乱,能将几大军镇的兵卒都吸收进去的原因所在。

    让北军过来,想发挥他们的战力,让将帅兵卒用心,就要给他们好处,对兵卒而言,这个好处就是军功。

    只是,论功劳,这叛乱不能和开疆拓土相比,所被调来的军队,定是心有不甘,就要通过朝廷方面的定性,来提高事情的位格,让功劳变得更大,才能使得被调动的军队心中平衡——

    这不是说随便调动的军队,就不会尽力,放在平时自然无妨,但现在国战果实还未采摘完毕,谁会乐意放下手头无风险的功劳,去做有风险的事情?

    如果是相对太平时,平乱之事也是要被人抢的,一点功劳,经过层层辐射,上报到朝廷,就成了大功一件,甚至会作为皇帝的功绩,留下一道武功记载。

    可在李坤这样开疆拓土的皇帝眼中,平定叛乱,不光不是功绩,反而是给他抹黑,当然不愿大张旗鼓,更不要说提升位格了。

    所以,几位宰执的提议,落在他的眼中,却让皇帝很是不快:“妖人叛乱,算得了什么大事,会使将帅不够用心?不过,你们能说出这些,证明都看出这白莲教来者不善了,若不认真对待,怕是要有反复,确实要让精锐用心才是,所以……”

    李坤说到这里,赫然是做出了决定。

    “朕决定御驾亲征!”

    ………………

    另一边,白莲教的军队已然膨胀。

    原本的五万,又收拢了近十万的朝廷大军后,人数暴增。

    不过,临时被吸纳进来的军队,算不上嫡系,一般而言,在忠诚度方面也不理想,就算白莲教有着法门,能用以约束降军,但短时间内亦无法形成战力。

    不过,这支队伍对维持白莲教占领地区的治安,却有着一定帮助,那位白莲教的大将军赵鸿,已着手划分,打算将降军分散到几座城池中,打乱之后重新排列,在维持治安的同时,削弱原本的建制和所属。

    待得做完这些,赵鸿想起了一件事,就问:“胡斌那边如何了?”

    便有个冷冽声音回道:“还在灌输中,其人意志颇为坚定,已经用了十张惑心符,依旧没有让他彻底迷惑,还是能分虚幻与现实,判断和分析之能也都没有彻底扭转过来,也还是能识人辨别,估计要将其人的感官扭曲,还需要花费几张。”

    赵鸿点了点头道:“这是当然的,胡斌此人能力不小,若非这次我等行险一搏,未必就能抓到他,为了他,耗费几张惑心符,都算是正常的,不要觉得可惜,让下面的人放手去做吧。”

    “是。”

    这时,赵鸿看着眼前的一份名册,笑道:“待得咱们在此处站稳脚跟,就可以筹谋继续北上了,不过,无论如何,这大半个南方,都是咱们的囊中之物了,胡斌一去,江南道、岭南道中,再也没有能与我们白莲教相提并论的军势!”

    话落,他抬手做出一个将东西抓在手中的动作。

    “南边,已是咱们的掌中之物!”

    ………………

    “学士,翻过前面这座山,就要到大江边了。”

    同一时间,一支看上去并不起眼的队伍,正在缓缓接近大江。

    这支队伍的人数不少,还有分工,放到任何地方,都算得上人多势众了,之所以还用“小”来形容,是相对于在大江沿岸的另一支军队而言的,和白莲教的“北伐”军比起来,这支只有五千人的军队,实在乏善可陈。

    不过,没有人能料到,这支在大瑞军中都没有正式编制的五千兵马,会在历史上留下怎样的一笔。(未完待续……)

    PS:感谢“爱挑骨头”、“道合法飞”、“听雨松”、“摘花劫色”、“~阿泽~”投出的月票!

第九百八十三章 万事俱备。。。

    “既然快到江边,也不急于一时,几日行军,兵将疲惫,先就地修养,吞食兵粮,然后检查着装,看可有疏漏之处。”

    听着刘宏的汇报,邱言点了点头,吩咐下去,然后翻身下马,来到路边一处草地,盘坐下来。

    在他身后,诸多兵将散开,但彼此间的距离、位置都有章法,看似松散,其实两两相应,互为警戒,稍有变动,即刻就能做出回应。

    啪嗒!啪嗒!啪嗒!

    这支队伍里面,也有战马,那骑马之人落地,都按着训练时的要求坐下,屏息静气,挑战呼吸频率,又从怀中取出军粮,张口咬了下去。

    顿时,香气四溢。

    边上,几名被严加看守之人,满脸羡慕的看着周围人吞食军粮。

    这些军粮成饼,是用邱言培育的种子栽种出的作物为原料,又用特殊烹炒之法制作,辅之以灶公神力加持,完好时尚无多少异样,一被咬出缺口,就能看到气血气息从中蔓延出来。

    这样的兵食,真正制作起来也不算难,但一般的军中必是无法提供的,因为制作简单,是建立在其他前提上的——

    先要有邱言培育的特殊作物,还要有灶公神毫无保留的神力加持,单是这两条,在如今的大瑞而言,就不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特殊作物,不是邱言交给沼人的那些种子,而是他在培育种子的时候,触类旁通,培育出的其他几种特殊作物之一。

    有了这样的食物,行军的兵卒只要吞食一块饼,便可恢复精力,退去疲乏,同时激昂战意。连一般的刀剑伤,都可迅速恢复,虽不能转眼痊愈,却能治血化瘀、通脉止损。

    吃了几口,日夜兼程所带来的疲劳,立时一扫而空,身边有战马的,还会分出部分,给战马吞食,使得原本露出疲态的战马。也恢复如常。

    急行军的时候,一名骑兵往往要带上多匹战马,可邱言所率领的这支队伍,则是一人只带着一骑。

    待得众人气势恢复,刘宏、杨晃、张琪等便上前训话,边上还跟着邱安等人,乃是当初被邱言派去,负责操练兵卒的。

    “这次岭南造反,白莲为恶。乃是天赐良机!北方大战,没有咱们插手的余地,好处尽数都被北军拿去,而南边沼人。杀多了不是功,杀少了倒有祸,哪里有杀叛逆来的痛快?何况之前一战,六万大军。须臾便破,已是大功,但岂能因此满足……”

    刘宏环视众人。低声言语,因有炼气,声音传到众人耳中依旧清晰,他正是要激起这支队伍的**、杀性!

    战场厮杀,不是两人交手,就算是最善于统兵之人,也不可能像拿捏自身的筋骨气血一样控制局势,当做好万全的准备,那种留一手的说法,其实最是危险,有战力,当用的时候不用,说不定就再也没有机会用了,所以交战之前,要尽可能的将战力都压榨出来。

    在这之后,刘宏等人又提醒兵卒,将准备好的衣衫换好,这些衣衫,实是从之前惨败的白莲教入蜀军的兵卒身上扒下来的。

    “将衣衫穿好,在左腿边上系上丝带,以作标示……”

    刘宏三人一一分说,他们的精气神,比之从前要好上许多,这是因为经过了沼人联军一事,邱言顺势让他们上位,从原本的中层将领,一下子跃升到了武信军的高层。如果再算上他们几年前,还只是下层军官的现实,可以说是一路被邱言给提拔上来,为几人恩主,自然是忠心耿耿。

    这次邱言有心要以白莲教为目标,以此养望,率兵攻杀,也需要将领在下统领,就选了他们三人跟随。

    有三人负责琐事,邱言也能省下一些时间,去做其他。

    两军交战,情报非常重要,是以在交战的各个阶段,都少不了斥候。

    但邱言所统领的这支兵马,没有分出斥候,毕竟这次领兵,也算是邱言临时起意,很多地方还不完备,只是也有代替之法。

    “剑南三年磨剑,算是彻底定心,而后就是积攒威望,以配合文网扩张,但寻常道路太过缓慢,这次白莲之乱,未尝不是次机会。”

    这样想着,邱言心念一动,已与文网相合。

    整个文网,似他的意识延伸,其内光影信息蜂拥而来。

    文网跳动,变幻无常。

    经过两网相合时的一连串变化,引动了不少对知行之道有所理解的学子、儒生,以他们为中心,辐射周围,布下遍布整个大瑞的文网,虽说有的地方较为稀疏,但基本上涵盖了了大瑞各地,就算是南边也不例外。

    不过,岭南因地理原因,知行之道的一些心得、体会,还没有流传过去,作为文网支撑的儒生人数有限,会有诸多盲区,相比之下,这江南之地却又是一番情况。

    自古以来,江南就是人文之地,对一些学说、学术的流传很是敏感,邱言是在北边传出的邱学之法,但很快就被南边的不少书院、学社给注意到了,加以研习。

    不过,这些人研习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入得那文网之地,又或者是研习邱学,然后和自身所学比对,或者为了研究其中破绽,或者是为了补充自身,单纯为了钻研邱学的人,其实不多。

    这种局面,邱言也知是正常,他虽说有着名头,又有人道典籍傍身,但归根结底,在儒家之道上还没有写出真正的典籍,名望出来了,下一步就是养望,可几年时间都在剑南,不见他与大儒论道,也没有在大瑞各处开坛讲学,名声终究只是名声,让人敬仰、尊重,但尚不足以让人看到前程与玄妙——

    当然了,若是这个时候,皇帝突然宣布,以邱学为科举正学,为科举题目,那么钻研求学的人,立刻就要暴涨!

    哪怕会有些人提出反对,分析利弊,可来邱言门下求学的人,依旧会踏破门槛。

    同理,如果邱言能以知行之道,接连论败一众大儒,亦可产生同样效用,如那几年前,被他论败的九韵斋主,就算是踏脚石之一,其人被破了心念,受到反噬,昏迷了一年多才醒来,门下学徒早已散尽,性子更是大改,离了京城,去往林中著书立说,从此再无音讯。

    只是此事时间久远,世人本性都是喜新厌旧,三天前的事情,都有可能不再关注,几年前的事又有几人会记得,想要引得风潮,就要每隔一段时间,便掀起一阵风浪,又或者一次性就闹出个惊天动地的大事。

    “原来如此,白莲教的兵营中,果然有超凡之能存在,比之被派去剑南攻伐的一支军队,还要浓烈得多,这营地的安排也有点意思,原来都流传到白莲教中了……”

    片刻之间,文网中储存的信息,就入了邱言心中,文网以人念为支点,但在虚空中则由思线联系,其中不少便通过虚空,经过大江南北,那白莲教的军队也在其笼罩之中,只要稍加操控,思线从虚空中渗出,垂落下去,就能探得军中局面。

    整个白莲教的核心军队,都被一股奇异力量包裹,能隔绝探查,可思线严格来算,并非神通,也改变不了物质,但却与意识紧密联系,是以能够渗透进去。

    “行兵行伍,乃是血气凝聚之处,就算是自家的修士,也很难将神通覆盖在气血大势之上,可这白莲教,却有神通整个的将之加持在上面,若不是以特殊手法施展,那必然就是组成军队人有问题。”

    军队为血煞之气聚合,浓烈之时,修士无法生魂出窍,神通要被压制几成,那大军交战之时,连一般的修士都很难插手,除非是动用调动气血、血煞的法门、阵法。

    又或者,就是领悟那兵家秩序,以秩序加持。

    可是从文网传递过来的信息,却让邱言明白,白莲教加持在军阵上的神通,并非调动气血、血煞,更不是兵家秩序,而是一种强化肉身、泯灭思绪、感触,同时刺激潜能,修补伤损的法门。

    这种法门,按理说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